书城杂志故事会(2016年4月下)
5709900000007

第7章 情节聚焦

信誉不能刷

何童

李伟大学毕业后成了“北漂”一族。这天早上,他正睡得迷迷糊糊,突然手机微信提示音响了,一个网名叫“铭记”的陌生人要加他为好友,查看对方资料,还是个大美女!

李伟随手点了同意,可“铭记”的第一句话就让他恶心得想吐:“你好!想做刷单手吗?”

李伟前些日子做过一段时间的刷单手,也就是提前和网店店主商量好,由刷单手在网店下单支付,店主再把货款和佣金返还,这样可以增加网店的销售记录和信誉度,说白了,就是店主花钱请人刷信誉。李伟做了一个月,最后被骗了3000块钱,差点连房租都交不上了。

“滚!骗子!”李伟恶狠狠地回了“铭记”一句,打算把她拉黑,没想到“铭记”的下一句话让他的手指停了下来:“我可不是骗子,我可以把货款和提成先打给你,然后你再刷单,这可是零风险啊!”

还有这等好事儿?李伟的眼睛一亮,反正自己的银行卡一分钱也没有,他就把卡号给了“铭记”。这“铭记”还真够意思,很快给他打来1000块钱,让他拍900块钱的货,剩下100块作为他的提成。

这钱挣得太容易了!一个月里,李伟陆续刷了20次单,对方每次都按照约定付款,这样算算,李伟一个月就毫不费力地挣了2000块!

李伟变得不那么恨刷单了,要是这样的工作再多几个,自己的收入不也能追上白领了?李伟又联系了一些网店,可当他向对方提出先打来商品款和提成款时,对方给了他一句非常熟悉的话:“滚!骗子!”挨了几次骂后,李伟也起了疑心:从来没听说过“铭记”这样的刷单方式,她这样心甘情愿地让自己赚钱,不会有什么阴谋吧?

李伟在微信上联系“铭记”,“铭记”却好像凭空消失了,一句话也不回,但刷单的钱还是定期打过来。这下李伟心里可有点发毛了,他突然想起来,老爸在家乡是派出所所长,莫不是有人求老爸办事,老爸不收人家的礼,结果人家用这种办法来给老爸行贿?

想到这里,李伟惊出一身冷汗,赶紧拨通了老爸的电话,问老爸是不是有人求他办事。谁知老爸爽朗地一笑,说:“大伟啊,你老爸是什么样的人,你还不知道?该办的就给办,不该办的给钱也不给办。再说了,我两个月前就内退了,现在就是有人想找我办事,我也办不了了!”

这下,李伟更纳闷了,他到“铭记”的网店转了转,发现这家网店的规模已经很大了,信誉度已是皇冠级别,这样的店铺,还有什么必要再刷信誉?

李伟决定逼“铭记”现身,在接到一笔新的刷单费用后,他迟迟没有去刷单,就等着“铭记”主动联系他。果然,没过几天,“铭记”就发来了微信:“大伟,你怎么还不刷单?做人要讲信誉啊!”

“你怎么知道我叫大伟?”李伟反问道,“你究竟是土豪还是慈善家?让我这样刷单,你这是在施舍叫花子吗?告诉你,如果你不说明白,我绝对不会再干!”

“铭记”给李伟发了个大笑的表情,随即发过来一段语音:“哈哈,让你这样刷单,只不过是为了履行我的诺言,开店要讲信誉,你是我网店请的第一个刷信誉的,但你应该清楚:我网店的信誉不是刷出来的,靠的是诚信经营、物美价廉;做人更要讲信誉,只不过做人的信誉是刷不出来的,靠的是许下一个诺言,就必须言而有信!”说完,对方就没有消息了。

这下,李伟可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听声音,对方是个男的。没过多久,李伟的手机又收到了短信,“铭记”又给他打来3600块钱。李伟更纳闷了,原来每次刷单,“铭记”都给他打1000块,这次的金额怎么变了?

琢磨了好一会儿,李伟突然一拍脑袋,打开银行卡账单,仔细算了一番,原来的刷单收入,加上这3600块,正好是1万!

李伟赶紧拨通了父亲的电话,问父亲最近是不是有人给他送过1万块钱。父亲说是有这么一回事,不过自己根本没收,因为他从小就许下一个誓言——不贪别人一点便宜,这是他做人的信誉!

至于那个要送他1万块钱的人,李伟也认识:10年前,李伟的父亲曾经资助过一个小男孩1000块钱。两个月前,这个长大成人的男孩找到他,说自己能挣钱了,要还给他1万块。李伟的父亲坚决不收,因为当初捐款时,自己就没打算收回来,现在收下这1万块,就等于没了信誉。可对方非常执着,说当年的资助之恩一直铭记在心,并且当初就曾许下诺言,等将来有了出息,一定会用10倍的钱来感谢恩人,如果做不到,自己也就成了没有信誉的人。两个人争执了半天,最终李伟的父亲还是没有收下这1万块。

“那……那他知不知道我的情况?”李伟问道。

父亲思忖了一下,说:“应该知道吧,我们俩聊天的时候,我提到你在北京过得不怎么样,他说他也许能给你指条路,于是我就把你的联系方式告诉他了……”

李伟突然明白了,怪不得对方的网名叫“铭记”呢,原来是铭记别人的滴水之恩,将来涌泉相报的意思啊!闹了半天,“铭记”是通过让自己刷单的方式,实现他的诺言啊!

几天后,李伟回到了家乡,开了一家小小的网店,在网店最上方的位置,他写了这样一段话:小时候,妈妈就去世了,爸爸风里来雨里去,养育我长大。从那时起,我就许下诺言,要陪爸爸安度晚年。今天我回来,是因为我想明白了,不光开店要讲信誉,做人更要讲信誉。

一年后,李伟的网店信誉度达到了钻石级,要说明的是,这信誉度,可不是刷来的。而“铭记”给李伟的那1万块刷单费,则被李伟的父亲捐了出去,成立了一个“信誉基金”,用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

一夜暴富

朱允菊

阿发五十几岁,在一家出版社当门卫,平时安分守己,工作兢兢业业。因此,办公室陈主任对他照顾有加。

陈主任经常有应酬,有时,他会把剩菜打包带给阿发,让阿发也能尝尝鲜,改善一下伙食。每次,阿发总是接过饭菜,感激地说:“主任,你人真好!”

这时,陈主任常常摆摆手说:“这些菜不打包也浪费,你不嫌弃就好!”想想也是,阿发的月薪才两千元,哪有机会吃到这样高档的菜。

这天中午,秘书小霞突然神神秘秘地对陈主任说:“主任,你听说没?阿发家房子拆迁,获赔一千万!”

陈主任呆住了:“真……真的?有一千万?”

小霞满脸羡慕地说:“千真万确!”

再看门卫室,早已被挤得水泄不通,大家纷纷询问:“阿发,这事是不是真的?”

阿发红着脸说:“是……是真的!赶巧,我家几间闲置房被划入拆迁范围,算是天上掉馅饼了吧!”

顿时,阿发成了众人艳羡的对象。从一个门卫到千万富翁,这逆袭也太突然了。

奇怪的是,阿发并没有辞职,还在出版社继续当门卫。

有同事问他:“你都是千万富翁了,应该好好享享清福,干吗还做这样的工作?”

阿发笑笑说:“哎呀,都做了一辈子了,我习惯了,再说我也实在舍不得离开这里!”

不过,大家对阿发的态度明显不一样了。每天上下班,总有人主动和他打招呼,还有人主动敬烟,这在以往,几乎是不可能的。

半个月后,陈主任正在办公室写报告,秘书小霞匆匆跑进来说:“主任,阿发在门房间号啕大哭,不知道怎么回事!”

陈主任赶紧起身,跑过去一看,可不是,阿发哭得两眼通红,上气不接下气。

陈主任诧异地问:“阿发,你怎么了?”

阿发抽泣着说:“主任,我……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呀?呜呜……”

阿发解释了半天,陈主任总算听明白了。原来,阿发有两个儿子,原本相安无事。可自从阿发成了千万富翁,兄弟俩就水火不容了,都怕对方多分财产,并因此大打出手。最后,阿发为了息事宁人,只好分给两个儿子每人五百万。现在,阿发的钱都被榨干了,他又像以前一样,住在很小的房子里,生活十分拮据。

听完这些,陈主任叹了口气,安慰道:“俗话说得好,世事无常!你这么辛苦,还不是为了两个儿子?你的钱,早晚也是给他们的,想开点吧!放心,我还会像以前一样照顾你的。”

阿发擦了擦眼睛,感激地点点头。

陈主任走后,阿发长舒了一口气。其实,阿发早就看出陈主任态度的变化了,这段时间,陈主任总是沉着脸,看见他不冷不热的。阿发知道,陈主任那样是因为心理失衡,嫉妒心在作祟。也是,以前总是高高在上,习惯了施舍别人,现在别人比自己富裕了,肯定不习惯。所以,阿发施了个计谋,让陈主任感觉自己回到了从前的位置,心情也好了起来。其实,两个儿子对阿发好着呢!

果然,第二天晚上,陈主任又打包剩菜给阿发了。像往常一样,阿发接过饭菜,感激地说:“主任,你人真好!”

陈主任还是摆摆手说:“这些菜不打包也浪费,你不嫌弃就好!”说完,吹着响亮的口哨走了。

阿发看着陈主任的背影,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