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高情商的女人受欢迎
5724500000008

第8章 谈吐不凡,让优雅瞬间绽放(1)

说话要讨喜,做人才快乐

多说“我们”,少说“我”

曾经有过一位心理学家,做了一个有名的实验,就是选编了三个小团体,并且分派三人饰演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的三位领导人,然后对这三个团体进行意识调查。

结果,民主型领导人所带领的这个团体,表现了最强烈的同伴意识。而其中最有趣的,就是这个团体中的成员大多使用“我们”一词来说话。

经常听演讲的人,大概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就是演讲者说“我这么想”不如说“我们是否应该这样”更能让你觉得和对方的距离接近。因为“我们”这个字眼,也就是要表现“你也参与其中”的意思,所以会令对方心中产生一种参与意识,按照心理学的说法,这种情形是“卷入效果”。

小孩子在玩耍时,经常会说“这是我的东西”或“我要这样做”,这种说法是因为小孩子的自我显示欲直接表现所造成的。而在成人世界中,如果总是强调“我”这个个体,就无法给对方留下好印象,在人际关系方面也会受阻。

人心是很微妙的,同样是与人交谈,但有的说话方式会令对方反感,而有的说话方式却会令对方不由自主地产生妥协之心。

我们在听别人说话时,对方说“我”“我认为……”带给我们的感受,将远不如他采用“我们……”的说法,因为采用“我们”这种说法,可以让人产生团结意识。

所以,在开口说话时,我们要注意这样的细节,多说“我们”,用“我们”来做主语,因为善用“我们”来制造彼此间的共同意识,对促进我们的人际关系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亨利·福特二世描述令人厌烦的行为时就说:“一个满嘴‘我’的人,一个独占‘我’字、随时随地说‘我’的人,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在人际交往中,“我”字讲得太多并过分强调,会给人突出自我、标榜自我的印象,这会在对方与你之间筑起一道防线,形成障碍,影响别人对你的认同。

因此,会说话的人,在语言传播中,总会避开“我”字,而用“我们”开头。下面的几点建议可供借鉴。

1.尽量用“我们”代替“我”

很多情况下,你可以用“我们”一词代替“我”,这可以缩短你和大家的心理距离,促进彼此之间的感情交流。

例如:“我建议,今天下午……”可以改成:“今天下午,我们……好吗?”

2.这样说话时应用“我们”开头

在员工大会上,你想说:“我最近做过一项调查,我发现40%的员工对公司有不满的情绪,我认为这些不满情绪……”如果你将上面这段话的三个“我”字转化成“我们”,效果就会大不一样。

说“我”有时只能代表你一个人,而说“我们”代表的是公司,代表的是大家,员工们自然容易接受。

3.非得用“我”字时,以平缓的语调淡化

不可避免地要讲到“我”时,你要做到语气平淡,既不把“我”,读成重音,也不把语音拖长。同时,目光不要逼人,表情不要眉飞色舞,神态不要得意扬扬,你要把表述的重点放在事件的客观叙述上,不要突出做事的“我”,以免使听的人觉得你自认为高人一等,觉得你在吹嘘自己。

说话低调才招人喜欢

现代社会提倡表现自己,但这个表现应该更多地体现在做的方面,而不是说的方面,就像有句名言说的“不要做语言上的巨人”。有些人在日常生活中说话调子非常高,显得自己很有能耐,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样的人很难得到大家的欢迎。所以说,我们平时说话应该尽量低调一些。在与亲人、朋友、同事等交往的时候,说话办事都要防止太过高调,过分突出自己,让别人感觉心里不平衡,产生不快,以至于影响了相互之间的关系,而应多提到别人的好处,在和别人分享快乐的同时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世界著名影星英格丽·褒曼被誉为“好莱坞第一夫人”,她即使不穿华贵的衣饰,也同样熠熠生辉。她端庄的容貌,迷人的嗓音,非凡的演技为观众们留下许多经典影片。她不仅在银幕上造就了许多好女人的形象,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她也是个好女人,她从不与人争角色,争名次,不摆明星架子。

褒曼在获得两次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后,又因在《东方快车谋杀案》中的精湛演技获得最佳女配角奖。

她在领奖时,一再称赞与她角逐最佳女配角的弗伦汀娜·克蒂斯,她认为真正获奖的应该是这位落选者,并由衷地说:“原谅我,弗伦汀娜,我事先并没有打算获奖。”

褒曼作为获奖者,没有喋喋不休地叙述自己的辉煌,而是对自己的对手推崇备至,维护对手的面子。无论谁是这位对手,都会感激褒曼的。一个人能在获得荣誉的时刻,如此低调地善待竞争对手,实在是一种文明典雅的风范。

看好时机再说话

能否把握说话的时机,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说话效果。所谓时机,就是指双方能谈得开、说得拢的时候,对方愿意接受的时候。掌握好说话的时机,才能提高办事的成功率。那么,什么时候与对方交谈和沟通才算抓住了时机呢?

1.在对方情绪高涨时

人的情绪有高潮期,也有低潮期。当人的情绪处于低潮时,人的思维就显现出封闭状态;心理具有逆反性。这时,即使是最要好的朋友赞颂他,他也可能不予理睬,更不可能为你办事。而当人的情绪高涨时,其思维和心理状态与处于低潮期正相反,此时,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心情愉快,说话和颜悦色,内心宽宏大量,能接受别人对他的要求,能原谅一般人的过错;也不过于计较对方的言辞,同时,待人也比较温和、谦虚,能不同程度地听进一些对方的意见。因此,在对方情绪高涨时,正是我们与其谈话的好机会。

2.在对方喜事临门时

所谓喜事临门时,是指令人高兴、愉快、振奋的事情降临于对方时。

如:对方在职位上晋升时;在科研上攻克难关,取得重大成果时;工作中成绩突出,受到奖励时;经济上得到收益时;找到称心伴侣、婚嫁或远方亲人来探望时等。常言道,“人逢喜事精神爽”“精神愉快好办事”。在喜事降临对方时,我们上门找其交谈,对方会认为是对他成绩的肯定,喜事的祝贺,人格的敬重,从而也就乐意接受或欢迎你的到来,你想办的事也就有一半的成功率了。

3.若解决冲突应在对方有和解愿望时

伦理学原理告诉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具有“羞恶之心”,这种“羞恶之心”体现在与他人发生无原则的纠纷之后,会对自己的行为自觉地反省。通过反省察觉到自己的过错之时,一种求和的愿望就会油然而生,并会主动向对方发出一系列试探性的和解信号。这时只要我们能不失时机地友好地找对方谈谈,僵局就会被打破,双方的关系也会重新“热”起来。因此,我们要善于捕捉对方发出的求和信息。例如,对方主动接近、打招呼,见面时由过去满脸阴云到“转晴”,或者暗中帮助我们排忧解难,等等。这时,我们就应该及时投桃报李,以更高的姿态、更炽热的感情找其交谈。切不可视而不见,见而不说,说而不诚。否则,对方一旦认为求和试探失败,和解的愿望就会顿消,误解将会为转化敌意,继而出现严重对抗的局面。

把握好这几个说话办事的时机,你就会事半功倍,当然这也要你事前有所准备,想好了话该怎样说事该怎样办,“机遇总是青睐准备好的人”,否则,即使时机已到,你还是无法抓住。

言语简洁,一语中的

每一种谈话,无论怎样琐碎,都要有中心点,这就是谈话的目的。为了突出这个目的,让对方明确你的目的,你应该剔除那些琐碎的枝叶,直接表达出你的意图。世界著名的谈话艺术专家却司脱·费尔特先生就曾经说道:“你应该时常说话,但不必说得太长。少叙述故事,除了真正贴切而简短之外,总以绝对不讲为妙。”所以,我们在说话办事时首先要记住言语简洁,一语中的。

商品经济时代,人们开口言商,闭口言商,“利”已成为经商的核心。

所有的商场竞争,无非都是围绕一个“利”字。如果你是一个业务人员,在推销时,就要恰到好处地在这个“利”字上突出重点,相信话不需多,也会卓有成效。

比如:“张厂长,如果你们厂的每条生产线都安装上我公司高精密度自动控制系统,那你厂产品的一等品率将由现在的85%上升到98%以上,每天可增加经济效益1.3万元,所以你晚一天购买,就意味着你每天都要白白地扔掉1.3万元钱。张厂长,早买早受益呀!”如此以“利”动人,自然是无往而不利。可见,春色不需多,但见一杏出墙,便知天下皆春了。话语虽短,但一个“利”字,却这么了得!

要抓住问题的核心,要少说废话,更不要画蛇添足。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当今社会,没人有耐心去听你的长篇大论。这就要求你随时提醒自己,随时做到“把话说到点子上”,有道理、有趣味、有逻辑性,这样才能把话说好,让别人喜欢听。

有的人生性腼腆,总担心跟陌生人无话可说而让彼此都尴尬。实际上这是不必要的担心,因为在社交场合,大多数引起尴尬的不是那些讲话太少的人,而是那些讲话太多的人。所以,如果你不能做到谈笑风生,那么做到有问必答,并且不失礼就可以了。

言不在多,达意则灵。字字珠玑,简洁有力,更能让人不减兴味。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我们应该懂得在交际中遇到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以便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从而赢得对方的好感。这是因为只有赢得对方的好感,才有可能获得所想获得的东西。这也是成大事的一大技巧。

那么,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是不是就要曲意逢迎、逢场作戏呢?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可以庸俗化,歪曲为虚情假意,也可以实事求是,理解为灵活机动,具体问题需具体对待。

1.看对方年龄说话

(1)与长辈说话要保持谦虚

长辈教育后辈时常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这是很有道理的。老年人虽然接受的知识可能较后辈少,可是无论怎样,其经验都要比我们丰富得多。因此在与长者谈话时,要保持谦虚的态度。

由于老年人一般讲话缓慢,有时碰上一位融洽的闲聊者便会滔滔不绝,话无止境。因此,听他讲多长时间应随自己的兴趣而定。如果他喜欢漫谈,你可以让他讲完一个完整的故事,然后借机离开。离开时要对他的谈话表示热情的感谢,再礼貌地告别。

(2)与晚辈说话要保持深沉

跟晚辈说话时,首先注意不要摆老资格。经验这个东西绝非万能之物,如果老年人张口闭口就是“我当年如何如何……”“你们年轻人该如何如何……”这样的话,相信没有哪个年轻人爱听。与晚辈可说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事物,让他们相信你是站在他们的立场来观察事物的,这样谈话才能顺利地进行下去。

2.看对方身份、地位说话

身份、职务不同并不妨碍人际交流,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学生对老师、普通人对于有名气、地位的人等,不应当也不必要表现得屈从、逢迎。但在言谈举止上则不要过于随便,有必要也应当表现得更加尊重一些。如与地位高于自己的人说话时,可保持自己的个性,维持自己的独立思想,不去做一个“应声虫”。但也要表现出尊敬,不随意插话,回答问题简练适当,尽量不讲题外话,说话自然不紧张。

3.看对方的性格和心理状态说话

性格外向的人易于和人交谈,性格内向的人多半沉默寡言,不善于主动与人交谈。同性格开朗的人谈话,你可以侃侃而谈;同性格内向的人谈话,你就应注意分寸,循循善诱。

另外,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心态,有时候甚至不会从外部表现上明显地表露出来,这时作为表达者就应当洞察对方的心理,以便进行有效的交流。

每个年龄段、职业、社会地位的人,他们的语言都是有差别的,老舍说过:“话是表现感情与传达思想的,所以大学教授的话与洋车夫的话不一样。既然大家日常说话有差别,同样的话,可能对这个人说,他很愿意接受,而对另外一个人说,不但不会被接受,而且还产生反感,不利于交流。所以遇到不同的人要说不同的话,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才能真正赢得对方的好感。”

远离无谓的争论

世上只有一种方法能从辩论中得到最大的利益——那就是停止辩论。

你永远不能从辩论中取得胜利。如果你辩论失败,那你当然失败了;如果你得胜了,你还是失败的。因为,就算你将他驳得一无是处那又怎样?你觉得很好,但他怎么认为?你使他觉得脆弱无援,并且伤了他的自尊,他不会心悦诚服地承认你的胜利。所以我们说:所有的争论都是无谓的,一个理智的人应该远离争论。

有一位叫杰克的爱尔兰人,他因为喜欢和别人辩论,经常和顾客发生冲突,所以很难将他的载重汽车推销出去。但后来他成了纽约怀特汽车公司的一位推销明星。

这其中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还是来听听他自己对这非凡转变的叙述吧。

“假如现在我去向客户推销汽车,如果他说:‘什么?你们的汽车?你白送给我,我都不要,我要买某牌的车。’我便告诉他,某牌是一种好车,如果你买那种牌子的,你也不会错的。那个牌子为一家可靠公司所制造,推销员也很优秀。于是他没有话说了。如果他说某牌最好,我同意他的说法,因为他不能整个下午继续说某牌最好。然后当我们的话题离开某牌,我就开始推销自己的车的优点。”

富兰克林常说:“如果你辩论、争强、反对,你或许有时获得胜利,但这种胜利是空洞的,因为你永远不能得到对方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