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刘玉民作品全集(茅盾文学奖获奖者作品集)
5731600000215

第215章 东方奇人传(23)

“爹,展览会肯定很热闹,咱们还是参加吧!”晚上,挤在那间不过二十平方的小屋里,黄印铸对父亲说。

“热闹?热闹的事多啦!”父亲只是吸着那只又大又光的梨木烟斗。

“那也不光是热闹,那是咱的光荣。你想想,公司那么多食品,单单挑出咱……”

“光荣能当饭吃?光荣能当银子票子?”

“爹,你也不能这么说。”黄印铸小两岁的弟弟黄印坤也从木板床上爬起来,“白天人家王代表不是说了,是公司决定让咱去的。公司的决定你不服从,以后咱这生意……”

父亲一言不发,扑扑磕掉烟袋锅里的残渣,爬到阁板上睡觉去了。一夜睡过,第二天便悄无声息地做起了参加展览会的准备。

展览会如期举行,黄家烤肉一举夺魁,并被确定为山东省参加全国首届手工业品展览会的代表产品。

一次展览会打开了父亲的脑袋。他从未想到黄家祖祖辈辈用以养家糊口的一个小手艺,会得到这样高的声誉,从未想到黄家烤肉会在自己手里放出光彩来。从未想到自己一个卖肉的生意人,会受到那么多大干部和群众的夸奖尊重。他脸上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笑容,黄印铸、黄印坤的欢欣喜乐之情,就差没有行云腾空了。

父亲认定的事儿决没有二话可说。为了迎接全国首届展览会,为了能够在全国首届展览会上,让黄家烤肉露脸争光,在完成正常营业之外,父亲带着黄印铸兄弟二人,打起了对烤肉技术整理革新的算盘。几百年来,烤肉一直是掘地为炉,由于炉壁是土的,长年累月烟熏火燎容易坍塌毁坏不说,卫生条件往往也很难保证;父亲和黄印铸参照砖窑的构造,在平地上建起了一座烤炉。几百年来,烤肉的香料只加在生肉内层,外层相应味道不足,父亲和黄印铸大胆试验,在烤炉内壁也涂上了香料。几百年来,揉进烤肉里的香料只有那么一个简单配方,为了适应群众不断变化的口味,父亲和黄印铸请来专家,对传统配方进行了调整和改进。几百年来,烤肉的燃料用的都是玉米秸、高粱秆,运输存放麻烦不说,烤出的肉口感也不甚理想。父亲和黄印铸八方请教求援,成功地用废旧竹筐和架菜竹取代了……经过一番煞费苦心的努力,祖祖辈辈沿袭固守的传统工艺得到了生发提高,黄家烤肉的口味也变得更加纯正和富有特色了。

一片赤诚为进京,定夺全国第一名。父亲和黄印铸是一心盼望那个时刻到来的。

一九五六年春天终于到来了,接到为全国首届展览会准备展品的通知,父亲带着黄印铸亲自跑到几十里之外的郊区农村,选回了几头当年生的、皮薄眼皮薄的瘦型猪,又亲自配料,亲自笼火烤制,直至达到最佳效果和完全满意方才罢手。

展品包装发运,公司一位干部忽然通知:烤肉照常进京,带领参展的人由公司另外选派,黄家父子只要在家里等候消息就可以了。

“我们黄家的烤肉,让别人带着去参展这是怎么个说法?要是展坏了谁负责?”一阵愕然之后,父亲愤愤地问。

公司干部回答:“这你放心,公司选派的都是可以信赖的好同志。你们中心店主任去,你总该放心吧?”

中心店主任是济南另外一家颇有地方特色的肉食品的传人。生意人同行之间的关系,父亲是再清楚不过的。他当即找到公司经理办公室:

“经理,烤肉到北京参展,领导上不让我去也可以,得让印铸去。他年轻力壮,跑个腿儿什么的也方便。”

“那就不必了,公司已经安排好了。”经理淡淡地说。

父亲是个不善言辞的人,但他憋了一会儿又说:“经理,我是想,黄家烤肉黄家烤肉,黄家没个人在总不方便。再说也该让印铸去开开眼。”

“你这个同志怎么这么狭隘!”经理脸上变了颜色:“黄家烤肉就是你黄家的?就非得你黄家去人不成?兴你儿子去开开眼,就不兴别的同志去开开眼?”见父亲还要争究,经理桌子一拍:“事情就那么定了,你有意见保留好啦!”

正理不通,父亲回店一头栽到床铺上。当晚火气上冲,牙痛发作;第二天,半边脸整个儿肿成了一个大面包。

黄印铸忿忿不已,却也只能把一肚子气闷在心里。

“印铸,”又一个晚上到来时,父亲把儿子叫到面前。“我看北京咱们还是得去。”

“公司不是不同意吗?”黄印铸说。

“他们同意不同意也得去。”父亲说,“咱们的烤肉让他们带着去还有个好吗?我寻思着,你去,咱们自己掏钱,不用公司管。”

这的确是个好主意!黄印铸乐得一蹦几尺高。那时他从未离开过济南,更不要说到北京和参加全国性的大型展览会了。

可去北京的钱从哪儿来?公私合营之后,父亲每月工资四十几元,黄印铸和弟弟的工钱就更是可怜的没法提了。

父亲说:“这你不要管!豁上卖房子卖铺盖也没话可说!”

然而还有北京方面,不经公司同意去食宿有保障吗?展览会的各项活动准许参加吗?

父亲找来一叠纸一支笔,趴在铺上,咬着舌尖,苦思冥想,费了整整一个晚上的功夫,一笔一划给中国食品总公司的领导写了一封信,恳求批准他的儿子黄印铸参加展览会的有关工作和活动。他说,凭着感觉,他相信北京的大领导们是会给他这个面子的。

正是带着父亲的重托和中国食品总公司领导同志的“面子”,黄印铸与他的黄家烤肉一起走进这所展览大厅,走到千千万万首都人民和来自四面八方的行家们面前来了!

黄家烤肉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制作工艺,受到了众多参观者的好评。然而最后的结果会是怎样呢?

祈年殿的暮鼓又一次传来,咚——咚——那每一声仿佛都敲在黄印铸心上。

那时全国群英会正在北京举行。听说群英会代表要来参观,黄印铸心里如同着了火。群英会,那一色是来自全国的英雄模范,作为多年追求进步的共青团员,黄印铸对他们是怀着一腔敬慕和爱戴的。

刚刚送走群英会代表,又传来一个更加振奋人心的消息:中央领导要来参观和看望大家!中央领导,那指的是毛主席、朱总司令、周总理、刘委员长等领袖们!黄印铸做梦也想象不出,自己会有见到领袖们的一天!晚上他在床上翻来复去,想象着中央领导参观和看望的情景,想象着自己见到中央领导时应当怎样站,怎样笑,怎样迎接和回答提问,怎样代表父亲和乡亲们向中央领导、向毛主席,表达无限热爱和感激的心情。……

一夜无眠,清晨起来,黄印铸又第一个赶到展览场地做准备工作,然而他被展馆工作人员礼貌而又坚决地拒在了门外;说是为了保证中央领导的安全,根据山东参展带队干部的建议和要求,黄印铸今天不得进入展厅。

黄印铸有如冰水贯顶。一阵愕然疑惑之后,终于明白了事情的真象:从展览会开始的那天起,那位公司选派的中心店主任,就一直明里暗里排斥贬低黄家烤肉,抬高自己的产品,中央领导要来,他自然不甘让“非法而来”的黄印铸再出风头了!

黄印铸两眶泪水如珠散落。可争辩是无用的,愤怒和诅咒是无用的。他站到远离展馆的一丛柏树下,只用一双深情期待的目光默默地注视着。

朱总司令来了!周总理来了!许许多多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中央领导都来了!他们走下汽车,走进展馆,走进食品展厅!他们站到标有“黄家烤肉”的展台前!他们不无惊异和赞赏地询问着、打量着、朗笑着!……

泪水又一次在黄印铸眼眶中盘旋、集聚、倾溢。……

又一个几天过去,参展产品评奖的时刻到了。按照产品自身的条件和观众的反映,黄家烤肉获奖应当是没有疑义的。可那位中心店主任又一次把黄印铸抛到一边四处活动起来,连专家们对黄家烤肉鉴定考察,也受到了阻止干扰。

黄印铸一肚子不平,但他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和产品主人的话,有谁会听呢?

那就只有听天由命了。

评奖揭晓的那一天,中心店主任等人兴高采烈信心十足,黄印铸耷着脑袋,做好了最坏的准备。然而,随着台上宣读名单的声音,一切恰好翻了一个过儿:黄家烤肉荣获食品银牌,而另一项产品名落孙山。

银牌,那是展览会食品产品的最高奖啊!

黄印铸说不出的欢乐和激动。他跳起来,狂奔着出了会场,出了天坛公园。他第一个也是惟一的念头,就是尽快回到济南去,把这个天大的喜讯、天大的幸福告诉父亲、母亲、姐姐、弟弟,和一切一切关心过支持过黄家烤肉的乡亲和朋友们!

(资料卡片)

又是一年爆竹响。黄印铸的祖爷爷黄力强,又一次来到旧军孟家帮助侍候起客人。

宴席照例是上不得的,宴席过后,达官贵人、高朋密友们散去,腰缠百万的少东家孟洛川,照例要把黄力强叫到客厅里聊上几句。那是表示亲热的意思,也是表示关怀的意思。

“力强啊,今年日子过得比往年好些了吧?”酒足饭饱的孟洛川边剔着牙缝边问。

“少东家,不瞒你老说,这几年我这日子,是老挝子上山,越来越紧了。”黄力强回答。

“是吗?”孟洛川眼珠旋了几旋,“要不,你干脆到济南作点生意算啦!”

黄力强说:“少东家说得轻松,我能到济南作什么生意啊?”

孟洛川说:“呃!你灶台上样样拿得起,开个饭店不行吗?再说你们黄家那烤肉我吃着味道很不错,到济南开个烤肉铺这总不会有问题嘛!”

黄力强说:“哎!别的不敢说,烤肉倒是我的拿手。只是又没本钱又没地场,济南那地方我怎么落得下脚儿呀?”

“这你不用怕,”孟洛川说,“只要你肯干,有我哪。济南是我的大本营,别人的买卖我不管,章邱的买卖、你的买卖我还是要管的。”

孟家是当时中国北方最大的商业资本家,孟家开办的“祥”字号布店、茶店,遍布北京、天津、济南、青岛等大城市。靠着孟家少东家借给的六百块现洋,黄力强带着三个儿子,在济南最繁华的泉城路的一个胡同里赁下了一间门房。没有招牌、没有贺庆捧场的人群,春天的一个早晨,哔哔叭叭放过一串鞭炮便算是开业大吉了。

可是开业大吉几天了,并没有几个人登门。登门的人也多是好奇地询问几句,或者把眼珠儿斜愣愣地打过几个骨碌便退去了——济南人压根儿不认这来自于穷乡僻壤的野玩艺儿!

黄力强心急如焚,带着三个儿子站在门房前,见人就喊大爷大娘,见人就弯腰拱手,可还是大睁两眼,看着好不容易烤出的一只猪变质腐烂了。黄力强吓懵了。这几百块现洋的生意作不下去,他是只有卖房子卖地和上吊跳井一条路可走的!他带着满面悲哀慽惶,急急又找到孟洛川面前。

孟洛川却只是笑笑,说:“这好办,你四处招徕招徕,我也让章邱人都帮帮忙。”

那时济南的工商业刚刚起步,城区五大行(中药、杂货、绸布、鞋帽、钱庄)中,一半以上掌握在外地人手里。外地人中首推章邱帮人多势众,孟洛川开了口,章邱帮一齐为黄家烤肉张扬起来。逢年过节,往常送烟送酒,这时改为几斤包上红纸的黄家烤肉。送时还要加以说明:这是我们章邱的一大名产,好吃得很,请主人一定尝尝。逢有客人或生意同行登门,往常向饭庄一领吃起来就是;这会儿要特意叮嘱一句:黄家烤肉千万不能落下。烤肉端上,杯盏箸筷之间自然还要大事炫耀一番。如此这般,没过多久,黄家烤肉的名声便响起来了。黄力强父子更是竭心尽力,精工烤制、四处推销,来自于穷乡僻壤的“野味”,渐渐地走上了济南人的餐桌酒宴。乃至逢年过节每每还要脱销,一斤烤肉,有时竟然卖到十斤锅饼、四十斤玉米面的价钱!

两年后的一个秋天的上午,泉城路胡同里那间可怜巴巴的门房前,终于打出了一幅招牌,上面是红漆写下的六个大字:“章邱黄家烤肉”。

银牌给予父亲和黄印铸的是多少欢欣、自豪、昂扬、激励,世界上任何语言都不可能描绘尽净妥贴。在捧着银牌一连度过几个不安静的白天和夜晚之后,父亲和黄印铸有如两匹快马似地奔跃起来:以最快的速度把黄家烤肉发展起来!以最快的速度,让千千万万群众都吃上我们的国优银牌产品!

父亲是五十多岁的人了,一辈子劳累落下不少疾病,加之黄印铸、黄印坤都已成人,足以挑起烤肉的营生,父亲本来已经“退居二线”,当起只动嘴不出力的“顾问”。但这一次他坐不住了,每天三更一过必定起身,亲自到离开住处几里路之外的梁庄——那里有父亲早年置下的一座加工房——去烤肉。往常只烤一早晨,至多烤两只生猪,卖光拉倒,这会儿父亲每天都要烤到太阳西斜才肯住手;往常烤肉生意作的是个冬天和早春、晚秋季节,夏天太热,只卖烧鸡扒蹄之类,这会儿父亲三伏天也不肯停止。因为太热太累,痔疮复发血流不止,但即是这样他也不肯放手,让黄印坤烤,他坐在旁边指点。“国优、银牌,了得吗?倒了牌子那可不是咱爷儿们几个的事儿,国家和祖宗也得跟着丢脸!”父亲说。这使得他经常累得腰弯腿颤,躺到床上翻身也觉得是个负担。但只要一看到顾客争相购买的笑脸,一听到群众面对银牌发出的赞叹,他便把一切病痛劳累丢到无影无踪的地方去了。“妈拉个腿,出了一辈子苦力,这会儿才总算品出点滋味来啦!”父亲骂得好不自得悠扬。

烤的肉多了,门头上卖不了,黄印铸便挨门挨户向工厂和机关单位送。路远货重没有自行车不行,黄印铸偏偏又不会骑,只好推着去推着回。好在一天推出几十里,没用几天车子也学会了。蹬上自行车,带上烤肉,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黄印铸的足迹遍及市区几十条大小街道和郊区几十个农村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