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刘玉民作品全集(茅盾文学奖获奖者作品集)
5731600000259

第259章 山东竹枝词(7)

改革开放三十年,胶东沿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如何兼顾发展与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关系,确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人造景观

断世绝笔天地造,

而今人工堪比高。

妙手可传千秋后,

拙力亦当成祸苗。

出于发展旅游的需要,不少地区都在打造景观品牌。此中成功者不少,失败者亦比比皆是,并且引起了当地群众和有识之士的忧虑。由此可知,对于具有特定意蕴的古迹和景区的开发,必须加强规划和监督,千万不可放任自流也。

五月槐香

五月花稀枝叶狂,

野路忽来透心香。

半空落雪半山染,

直呼槐花可称王。

五月中旬,济南的槐花已开过多时,胶东的槐花却正在盛期。行走于田野和山路之上,不时便有清香扑面,让人陶醉其中。在从海阳返回的路上我还发现了一种红槐花,一树一片开得煞是灿烂,司机介绍说那是近年刚从外地引进的新品种。天福山里的槐花则成片成阵,气势颇宏,我用照相机拍下几张,至今看起来犹自欣喜不已。2008年我与槐花算是特别有缘,四月上中旬在济南闻到了槐花的芳香,四月下旬到匈牙利领略了欧洲大陆上槐花的娇艳——那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品种,五月下旬又在故乡的土地上再次感受到槐花的魅力。从济南到欧洲大陆再到威海,不下万里之遥,我却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经历了三个不同的春天,欣赏了三地不同的槐花。此非三生有幸又当做何解说呢?

大雪

一场大雪五日期,

朔风吹落漫天席。

道路埋没房屋倒,

儿喊亲妈爹喊妻。

下雪在胶东沿海一带算不上稀奇,稀奇的是连续几年雪下得如此之大、如此之久,以至于形成了雪灾,给群众造成了巨大损失。可天老爷如此,我等又能如何呢?

台风

海上风来天地翻,

城乡百里黑雨寒。

渔船破碎大树倒,

犹见红衣似飞帆。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威海荣成一带海滨每到夏天差不多总要闹出几场台风来。那年我就亲眼见过街上被连根拔出的大树和海边被撞碎的渔船。但与台风同时出现的总是当地干部群众抗灾救险的身影。此亦为海滨之一景也。

淄博竹枝词

齐国故城

东方大国姜田齐,

宫城民园六十稀。

倘使当年得重现,

天下临淄无人媲。

齐国故城位于淄博市临淄区,东傍淄河西依系水(今泥水河),北靠平原南对牛山稷山。齐国故城在历史上存在了六百三十多年,是当时少有的繁华都市之一。故城包括大城和小城两部分,大城南北近九华里,东西七华里有余,是官吏、平民及商人居住的廓城;小城在大城的西南方,南北四华里余,东西近三华里,是国君居住的宫城。两城总面积达六十余平方华里。

殉马坑

地下烈马六百匹,

千乘之国雄风知。

战鼓一擂腾空起,

胜似陶马在关西。

临淄殉马坑位于齐国故城东北部,系春秋时期齐景公墓地的一部分。殉马坑呈“U”形,东西各长七十米,北面长七十五米。仅1982年发掘的西面南端三十六点五米,就见殉马一百零六匹。按此密度推算,全部殉马当在六百匹以上。

韶乐

齐都之音韶乐煌,

夫子三月肉不香。

尽美尽善陶人意,

国富亦须精魂扬。

韶乐大概要算是中国最古老的音乐了,传说为虞舜所作。《论语·述而》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又称赞说:“尽美矣,又尽善也。”齐国故城中有“孔子闻韶处”。

蹴鞠

不信足球出古齐,

千年说来总觉奇。

不是蹴鞠传西域,

哪得今日天下靡。

有关“足球发源于临淄,是从齐国的蹴鞠演变而来”的说法多年前即有耳闻,但总不以为然。2007年晚秋我到临淄时,特意走进足球博物馆,对蹴鞠的发展历史和足球的由来进行了一番考察,结论却是无可置疑的。足球是当今社会最受民众关注的体育项目之一,足球源自于齐鲁,亦可称为一大贡献也。

瓷都

五大瓷都说淄博,

百处窑炉千处歌。

而今更向全世界,

陶艺瓷花竞婀娜。

淄博是中国五大瓷都之一,早在距今八千年前的“后李文化”时期,淄博就开始了陶瓷生产,到唐宋时已颇具影响;寨里窑的青瓷、磁村窑的黑釉瓷、博山窑的绞胎和彩瓷等都曾名噪一时。改革开放以后,淄博的陶瓷业取得长足发展,已逐渐成为世界知名的中国瓷都。

彩陶

凤凰涅槃久有传,

火中泥土结华丹。

名师更得巧手做,

人间捧出五彩园。

博山彩陶源远流长,许多年前,陶瓷生产还处于国营和集体化体制下时,我曾专门到博山彩陶厂做过考察。这次去博山也还是没忘了彩陶,遗憾的是彩陶设计和生产已经分散化个体化,再也看不到当年的规模和场面了。好在参观陶瓷展览馆时,那里五彩斑斓、美不胜收的彩陶精品让我感到了安慰和鼓舞。

刻瓷

金刚妙笔手中拿,

只把瓷盘当纸画。

画得瓷盘成国礼,

五洲四海称奇葩。

刻瓷始于清代,据说最早只是为了给皇帝刻点诗词之类的东西。淄博的刻瓷艺术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如今已经汇集了不少刻瓷艺术家和一大批刻瓷艺术精品。二十几年前,为采访一位在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的刻瓷艺术家我曾专程去淄博,亲身领略了刻瓷艺术的魅力。

鼻烟壶

人称大师不为巫,

细看作品是烟壶。

银鹤如云因虎惊,

道是妙曼出险突。

在淄博参观鼻烟壶展览时看到一幅作品,正面是一群飞翔的白鹤,如云似雪动人无比,画的右下方则是几棵老树和几只跃动的老虎。画上的题语是:“一切美好的事物背后都饱含着不利和危难。”驻步品味,画里画外确有几分哲理和深邃的成分。人称画者为艺术大师,吾信之也。

中国陶瓷馆

古往今来有细陈,

天上地下数缤纷。

瓷都果然境界大,

泥土凝就华夏魂。

淄博有个中国陶瓷馆,是当地政府投资兴建的一个大型项目。我进去看过一次,深为感动和欣赏。

蒲松龄

半生潦倒一世烟,

聊斋本是孤愤天。

倘使蒲翁成官宦,

天下何处觅奇篇。

蒲松龄是《聊斋志异》的作者,《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短篇小说集。就是这样一个人,一生考了数不清多少次科举,直到七十二岁时才补了一个相当于举人副榜的贡生。我参观蒲松龄故居时,深为科举制度的腐败和主人的壮志难酬而不平,然而转过身来却暗自庆幸:因为正是这种腐败和潦倒成就了《聊斋志异》,成就了一位烁古耀今的文学大师。古往今来,高官大员、进士状元有如过江之鲫,堪称文学大师者却寥若晨星。“生前富贵死后文章”是古人追求的一种境界,真正能够实现的,古往今来并没有几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开花结果即为荣”则是另一种境界,一种更真实、更具典型意义的境界。蒲翁实在没有孤愤和不平的必要,人们也完全不必用世俗的眼光去评判一个人的成败和价值。

柳泉

村边有泉涌百年,

也道妖狐也道仙。

世人只说皆闲话,

哪知奇文可对天。

柳泉又称满泉,位于蒲家庄村外路边的大树下。据说蒲松龄当年时常坐在泉边,请行人讲述奇闻轶事和鬼怪故事,由此才有了后来的《聊斋志异》四百九十一篇。

蒲家庄

古风古貌古村门,

百姓从来平常心。

聊斋虽好非食用,

旅游开发得真金。

蒲家庄是蒲松龄的村子,蒲松龄在这里出生也在这里去世。如今村里的旅游开发搞得颇有成效。

马踏湖

家家临水户户船,

马踏成湖湖水蓝。

晚来岸边欣然处,

苇荡开时鸭群欢。

马踏湖位于桓台与博兴交界处,传说系齐桓公会盟诸侯时马踏而成。作为湖,马踏湖显然并不合格,作为湿地公园则无疑有其特殊的价值和地位。马踏湖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条条溢满湖水的河渠和河渠两边层层叠叠的芦苇。而那河渠和芦苇最精彩的画面,莫过于傍晚时分,一只舢板载着一位须发斑白的老农,从河渠和苇丛深处赶出成百上千只鸭子……

鱼屋子

红屋红牌红灯笼,

路边座座笑秋风。

鲜鱼活虾吃不够,

马踏湖边猫一冬。

鱼屋子是不是马踏湖的一种标志我说不清楚,但同样的名称和红红火火的景观,我在别处确乎没有看到过。

粮仓

鲁北粮仓数桓台,

地肥水足不见灾。

早起插进一根棍,

晚来斗米进仓来。

桓台是山东的“粮仓”,也是江北第一个吨粮县,当年很是风光了一阵子的。据说与之可以相比的只有黄县(现为龙口市)。

建筑之乡

一把瓦刀闯天外,

集团精品展雄才。

高楼大厦何道哉,

双手筑起黄金台。

桓台的“建筑之乡”是改革开放以后打出牌子来的。在我的记忆里,那时济南的建筑市场上桓台的队伍几乎占了半壁江山。而桓台也正是依靠这支队伍,把建筑行业做成了地方的经济支柱,做成了老百姓的钱袋子。

高科技

有钱就把眼珠挪,

创业更待登高科。

海外引进四五个,

金山银山把天托。

在汉语中,喜新厌旧和见异思迁都不是褒义词,但在商品经济社会,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如果不能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调整自己,肯定是不行的。桓台人既不为吨粮县的荣誉所困扰,也不为建筑之乡的盛名所缚累,而是适时地把目光集中到高科技项目上,从而开创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晏婴

五尺身长百丈智,

宦海沉浮不染泥。

救民补君圣人赞,

执鞭忻慕太史期。

晏婴是山东高密人,春秋后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婴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著称。他其貌不扬,却为官三朝,辅政长达四十余年,立下不朽功勋。孔子曾赞扬他说:“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诸葛亮曾在《梁甫吟》中赞道:“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司马迁在《史记》中将晏婴比之为管仲,并感慨地说:“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扁鹊

渤海小子天下医,

望闻问切开新智。

可怜身名遭人忌,

留得后人长叹息。

扁鹊是齐国渤海人,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他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望、闻、问、切的四诊法。他周游列国,行医济世,深受百姓的欢迎和崇敬,最终却死在嫉贤妒能的秦国太医手里。这实在是一个历史悲剧。

贾思勰

人称农圣史有传,

齐民要术盛金盘。

百代都说诗文好,

农经更得解民难。

贾思勰是山东益都人,曾经做过高阳郡(今山东临淄)太守。他是《齐民要术》的作者,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农业科学家。

颜文姜

孝妇像前说孝妇,

千年只有赞与呼。

不知文姜千般苦,

妇女解放莫可疏。

博山有条孝妇河,河边有座汉白玉的颜文姜雕像,雍容华贵、仙风逸荡。但听过当地的传说我却很难认同。“寅时娶进颜家女,卯时死了郭家郎。”一个为了给男人“冲喜”而牺牲了自己爱情的女人,一个受尽婆婆折磨却只能笑脸相迎的女人,实在只应受到人们的同情和怜悯。古人倡导的孝道自应继承和弘扬,但其中也有不少不合情理甚至于摧残人性的内容,今天的人们还是要辨别清楚才是。

范仲淹

少年踪迹雨后泥,

千年去后众生觅。

寄语当今同仁友,

美文一篇胜虹霓。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一篇《岳阳楼记》,使其名传千古。博山是范仲淹的姥娘家,据说范仲淹小时候曾经到姥娘家来过,由此姥娘家乡的范公祠从宋朝一直传到今天。范仲淹也是北宋时期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但那并没有多少人知道,而《岳阳楼记》至今传颂,深入人心。一篇好文章的影响会有多大,由此可知也。

王渔洋

因诗而成因诗败,

神韵之树千年栽。

诗坛盟主诗多少,

要见一首却难来。

王渔洋的名字早有耳闻,作品却一直没有见到,就连据说引起过很大反响的《秋柳》诗,我查了几个本子也没有查到。康熙至今不过二百多年的光景,一代“诗坛领袖”和“文坛盟主”便落此窘境,由此可知,那些由统治者和当朝文人制造出来的种种虚荣,实在不如留下几首好诗或几篇好文章来得长久。我并非有意否定什么,只是想借此发表一点感慨而已。我还要说的是,王渔阳在诗歌创作中所倡导的“神韵”说,确是引起了我的共鸣。

赵执信

秋谷高风到博山,

乡梓晚居秋色斑。

一生著述哪堪说,

最为多情是故园。

到博山前,我对赵执信其人一无所知。这自然是因为我的孤陋寡闻,但也因为中国历史上的名人和能人实在太多,除非秦始皇、汉武帝、李斯、李白、杜甫、范仲淹一类人物,要想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一点痕迹实在是太不容易了。这让人悲观,却也让我想起了地域文化的特殊意义:赵执信如果没有家乡人民的厚爱,早就湮没于荒草野坡了;而一个赵执信纪念馆,也为博山添加了不少历史和文明的气息。地域文化虽然说不上多么宽广厚重,却丰富无比、鲜活无比,足以让许许多多“赵执信”得以复活和长存。仅此一点,便足以引起人们,尤其是作家艺术家们更多的关注和重视。此为感,与诗意无关也。

焦裕禄

山东汉子出河南,

重任在肩破万难。

兰考留取无限情,

家乡亦得一片欢。

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是淄博市北崮山村人,他在河南兰考建立了不朽功勋,也为家乡父老争得了荣誉。至今当地群众提起焦裕禄,犹以为荣也。

旱码头

水路不通称码头,

万千商家通曲幽。

商都老城今犹在,

天下第一古情悠。

周村素有“天下第一村”之称,早在明末清初,周村就作为商业名镇,与佛山、景德镇、朱仙镇等并称无水路相通的全国四大旱码头。1904年周村开埠后,一时“天下之货聚焉”,商号作坊多达五千余家,使得商业更加繁荣。周村旱码头主要由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等古街组成,且至今仍在发挥其商业功能,被誉为“中国活着的古商业建筑博物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