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刘玉民作品全集(茅盾文学奖获奖者作品集)
5731600000419

第419章 黄河之水天上来(37)

李婉:胡说八道。你方方姐姐不但会唱,还会跳舞、拉琴,哪像你个小笨蛋!

乔乔:妈妈才是小笨蛋,妈妈不给我买琴。

方方:是吗?要什么琴,方方姐姐给你买好吗?

乔乔:妈妈不让要人家的东西。

方方:姐姐不给你买,是问你喜欢什么样儿的。

[乔乔悄悄在嘴上抹了一下,示意要的是口琴,方方笑了。

李婉:你爸爸没在家?

方方:这几天他老是心神不定地向外跑,先一会儿,好像是省委来电话把他叫走了。

[李婉心情沉重地坐到沙发上。

方方:李阿姨,你说我爸爸这一次……

李婉:天知道。(指着橱上的斜拉桥模型)他辛辛苦苦,顶着那么大压力支持我们设计出来,可到要上马了……唉,都是让那该死的龙山港闹的。

方方:(劝慰地)反正桥已经设计出来了,他不去挂帅,也总会有人去的。

李婉:(苦笑摇头。打量地上的书)怎么,我们的高才生要奔向“甜蜜的事业”了?

方方:毕业考试完了,再有两个月就该分配了。学校想让我留校,同学们劝我考研究生,可我爸爸总不表态……李阿姨,你帮我拿个主意好吗?

李婉:这个主意我可不敢拿。

[乔乔从里屋拿出一个大皮球,拍下。

[顾远山上,进屋,见到李婉转身就走。

方方:顾伯伯。

顾远山:(站住)你爸爸不在家?

方方:嗯。顾伯伯,你坐一会儿吧。

顾远山:我一会儿再来。

李婉:方方,你顾高工伯伯办的是十万火急的大事,耽误了人家的时间,你可负不起责任哪!

顾远山:哼!(瞥李一眼,出门欲下,又把方方唤到门外)小方,没听你爸爸说,我的事怎么样了?

方方:没有哇。

顾远山:(拿出一份报告)等你爸爸回来交给他。你跟他说,这一回我是死活要回上海的,谁说什么也白搭!让他尽快给我一个答复!(指指屋里)不要让她看见。

[方方点头,将报告装起,顾下。

方方:(进屋)李阿姨,你跟顾伯伯这是……

李婉:(朗笑,指着橱上的模型)就为它。这次在黄河上建桥,要求跨越能力大、造价低而且美观。设计开始,我们研究了很多主桥桥型资料,选择了这两种作比较方案。这(指斜拉桥)由我负责进行初步设计,那(指“T”型刚构桥)由他负责。结果,他当然是失败了。

方方:那他为什么一定要回上海呢?

李婉:人家是高工——高级工程师,我只不过是个小小的技术员,这还不明摆着。(与方方坐到沙发上)这种人别看牌子高,思想守旧得很,技术严重老化,胆子小得像芝麻粒儿。

[室外,孟林、丁志上。

丁志:孟局长,不是我不给你争脸,实在是……(掏出一张纸)医生说至少要休息三个月。

[孟林拿过纸看了看,撕碎丢到地上。

丁志:孟局长……

孟林:没有出息!这座桥是省里的重点工程,在中央也是挂了号的,你知道不知道?我跟你说过几次,要有个积极态度,要有个积极态度,你倒好!

丁志:(默然片刻)徐小舟那小子一下子“蹦”了个办公室主任,可我……

孟林:又是这一套!你现在是什么级?工程处副处长是什么级?你也是个老大学生,怎么就……(严肃地)话说到这儿,愿意去就痛痛快快;不愿意,我马上给秦主任打电话换人。嗯?

[丁不敢吱声。小忠拿集邮册上。

小忠:孟局长。霍,丁副大处长!

孟林:哎,小忠,你这话是从哪儿来的?可不许胡吣吣啊!

小忠:哪儿来的?咱可是消息灵通人士。别说局长处长,中央主席没公布前,也能知道个八九不离十。

孟林:看看,跟你说不许胡吣吣吧!

小忠:嘿……你是找我们家老头子吧?请——

[丁下,孟进屋,李、方迎起。

孟林:(亲热地)小李,你也在,这就巧了。(对方)你爸爸哪?

方方:到省里去了。

孟林:(沉重而诚恳地)唉,老领导了,没想栽了个大跟头。方方,要好好开导开导你爸爸,想开些,处分是受得冤枉,可赶上了有什么法子?(指墙上的照片)他立的功多得是,比起记个大过,算得了什么事?让他多想想这些,啊!

方方:爸爸对这倒没说什么,他想的、念叨的老是建斜拉桥的事儿。

孟林:你这个爸爸呀,建桥的事他还操心!(注视李、方)你们不要到外边去说:省里有人正主张撤他的职哪。这几天我找了多少人,磨了多少嘴,现在总算是缓和啦。

李婉:(心情矛盾地)孟局长,你是在龙山港立了功的,据你看,那次事故苏局长的责任到底……

孟林:怎么说呢,要说直接责任,依我看是一点没有,设计、施工都是那姓史的搞的嘛!可“301”起火,引起油罐爆炸,那场景是够惨的。当时我是工区主任不是副局长,要不我也逃不脱……算了,不说那些了。方方,你爸爸回来告诉他,这段时间不要到处去跑,没有好处,啊!

方方:嗯……(极力自制地进里屋去了)

李婉:(忧郁地)苏局长处在这种情况,黄河公路大桥眼看就要上马,谁担得起这副重任哪?

孟林:不要悲观吗。苏局长不能去不是还有你吗?

李婉:(苦笑)我又不是穆桂英,挂得了这个帅?

孟林:做一员大将总可以吧?(热切地)我已经向省委领导推荐,由你——李婉同志,担任工程处处长,负责大桥建设的全部技术领导工作。

李婉:(惊)这……这怎么可能?

孟林:为什么不可能?你参加过四座大轿的施工,南沽河斜拉试验桥不就是你带着几个人搞成的?这座大型斜拉桥由你负责设计,再由你负责建起来,不是更有意义吗?

李婉:(略思)不,工程处长责任重大……

孟林:不要自馁嘛!要干一番事业,就得有一点超人的勇气和胆量。再说这是领导的信任。我,给你当后台、撑腰总可以吧?

李婉:你?

孟林:苏局长处在这种情况,省里秦主任和几位领导一再动员,要我出来挂这个帅。我到局里刚几个月,一下接这么大个摊子还真有点为难,可四化建设不能受损失!小李你看……

[李婉无语,思索。

[室外,程永、桂兰上。二人寻着什么,程示意让桂上前敲门。李婉开门。

桂兰:对不起。请问我舅舅……不,孟副局长家住哪儿?

孟林:(闻声而过)桂兰?

桂兰:舅!哎呀找到啦!(招呼程)来呀,来呀!舅,这是程永。程永,这就是舅。叫哇……

程永:舅……孟副局长……

[二人进屋,李让座、倒茶。程被橱上桥梁模型吸引,李示意让他靠前去看。

桂兰:舅,俺妈写信说的那件事儿……

孟林:(打量程,满意点头)别急,让他先回家去等着。

桂兰:(羞涩地)俺妈光是催俺结婚……

孟林:告诉你妈,误不了你们结婚就是。

程永:(看着模型)木桥、石板桥、拱桥、钢筋混凝土桥、刚桁架桥、斜拉桥……哎呀,真成桥梁展览馆啦!

孟林:(对李)工程兵,建桥的,你瞧这感情。

李婉:(与程握手)好,咱们还是同行哪。

[孟掏出一串钥匙交桂兰,说着什么。

桂兰:俺舅妈哪?(忽然醒悟)哦,俺妈来信说过,你们离婚了……(又悟到不该说,忙拉程出门,下场)

李婉:怎么,孟局长,你离婚了?

孟林:有什么办法,一听说我要到工地去两三年,就上下闹……也算是为了事业吧。

[方方从里屋出,听着二人的话。

李婉:(感动地)孟局长,你可真是……

孟林:要干一番事业总要有所牺牲,你不也是这样吗。

方方:伟大!为了事业不惜牺牲家庭幸福和爱情?

[室外传来笑声和说话声。苏明淦和岳杰上。方方开门,二人进屋。

方方:爸爸!

李婉:苏局长。

苏明淦:(向岳杰)女儿,斜拉桥设计组组长李婉同志,孟局长,你们该认识吧?

孟林:岳市长!

岳杰:(豪爽地)谢谢你呀李婉同志!听说你为了设计斜拉桥吃了很多苦,顶住了很大的压力哟。

李婉:不,不是我自己,首先是苏局长……还有孟局长他们。

岳杰:也要感谢你呀老孟。(将斜拉桥模型摆到几案上)这是电子时代的产物,是先进技术与优美造型的统一和结合。国外现在方兴未艾。像美国那样的发达国家,开始建造现代斜拉桥也不过五六年时间吧?我们国内这样大跨径和规模的斜拉桥还是第一座。她将为我们滨黄市增加壮观和光荣。滨黄市人民感谢你们,热烈地欢迎你们去哟!

孟林:(激情地)我们全体设计和施工人员,感谢岳市长的盛情,感谢滨黄人民给予了我们大展宏图的机会和将要给予我们的大力支持!

[众笑,情绪热烈。

[方方换了一盘磁带,收录机里传出“黄河颂”深厚的朗诵声:“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坚强……”

苏明淦:(激情地)是啊,黄河历来是我们民族的象征,伟大而又坚强!

方方:(拧小了收录机)爸,你怎么才回来?李阿姨和孟叔叔等你好长时间了。

苏明淦:从省委出来,我们到鲁宁街八号去了一趟,想看看史老工程师,可人家连面也不让见上一见。

孟林:哎呀我的老局长,你到那儿去干什么?你还嫌受牵累小吗!

苏明淦:要说牵累的话,是我牵累了史老。一个多好的同志啊!(忿忿地)我就不明白,为什么没有权威的技术鉴定,就断定是设计和施工的责任,就把人送交司法部门收审?

孟林:我的老局长,你还是少说几句吧!直到现在有人还在抓住不放,要求撤你的职,和那位史老送到一起去,你知道不知道……唉,说这些干什么呢?好在省委领导没有受他们左右。

苏明淦:说吧,我倒愿意听听这些。

孟林:听这些顶什么用?省委准备调你到环卫局去当局长,职务不降,还是正厅局级,你听说了吧?这也算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

苏明淦:(激动)环卫局,我是干环卫局长的材料吗?职务不降,我是为职务不降才去流血流汗的吗?30年,我不是建港就是建路建桥,除了这,我苏明淦哪儿也不去!

[孟示意让李、方劝导苏,二人默然。

孟林:心情不难理解呀!

顾远山:(上)苏局长,我的请调报告你们研究得怎么样了?

[方将报告交苏,苏示意让方搬过椅子,顾不坐。

苏明淦:这是何必,你不是已经写过两次了嘛。

顾远山:你们不答复,我可以再写两次。

孟林:我看可以同意顾远山同志的请求。老同志了,在上海联系个好单位不容易。

李婉:我赞成孟局长的意见。顾老回上海后,如果建“T”型刚构桥,还可以跟我们比较比较嘛!

顾远山:还是多为你的斜拉桥费费心吧!

李婉:(挑衅地)你仍然在怀疑是吗?

顾远山:怀疑也要禁止?

李婉:科学的怀疑是需要理由的。

顾远山:(不愿理睬又忍不住)理由?斜拉桥的设计计算需要达到最大精确性,你的电算程序能够保证完善吗?斜拉桥的施工需要高度的科学化,最好的设备和技术力量,你具备吗?

李婉:这么说,斜拉桥是同神话中的“鹊桥”差不多咯?(大笑)

顾远山:(不睬李,对苏)我在等着你的答复!

[徐小舟拿一叠报告上。

徐小舟:苏局长、孟局长,你们看,听说要到滨黄建桥,报告就送了这一叠子。

孟林:岂有此理!我们的任务是干什么的?一离开城市,离开老婆孩子就想当逃兵?(拿过报告翻了翻,留下两份,其余交还徐)要严肃批评,一个也不能准!

[苏伸手要过孟留下的两份。

孟林:这是秦主任儿子的女朋友,打过招呼要调走的。这一份是小忠的……

苏明淦:小忠哪?(对方方)叫你弟弟来!

[方进里屋,小忠随出。

苏明淦:这是你写的?

小忠:(有些慌)……啊。

苏明淦:你有什么病?把医院证明拿来我看看!

小忠:……谁不知道,黄河那边,风沙能把人的眼睛糊瞎了。蚊子大的呀,一个火柴盒装不下一个!

苏明淦:耳朵鼻子都糊瞎了,两个火柴盒装一个也得去!而且不准搞什么“以工代干”,到施工队去好好锻炼,听见没有?

[小忠撇嘴,不肯应声。

方方:小忠!

小忠:得了吧我的大学生,你去试试!

孟林:怎么这样说话小忠哇?你爸爸和姐姐是好心嘛。年轻轻的,应该去锻炼锻炼。(示意让忠退到一边)

苏明淦:(拿起顾的报告)要说应该批准的只有这一份。打从1953年,顾老远离上海来到我们这儿,可以说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夫妻却如同牛郎织女,长期分居两地。如今,牛郎织女熬成牛公织婆咯,又好不容易联系好了单位,我们没有理由不同意、不批准。

[孟、李露笑,顾脸色也缓和了。

苏明淦:顾老,你记得李白的两句诗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你到这儿来时,正是青丝满首风华正茂吧?如今不说白发如雪,也要算鬓发斑白了。你建了将近40年桥,建成的不下一二百座吧?你把一生都献给了建桥事业。可顾老,我想冒昧地问你一句:像黄河公路大桥这样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规模这样大——主跨在全国和亚洲都居于首位的桥,你建过几座?在你的余生中,要建这样的桥还有没有机会和可能?假如你过去没有建过,今后也极少有这种机会和可能的话,我再问你一句:你放弃了这次机会,将来会不会后悔?不要说大桥建成功了,就算失败了,作为一位建桥老专家,你看着我,他,他,还有她……都成了失败者或者罪人,你,会高兴吗?

[顾被强烈震动了,颓然坐到椅上。

孟林:(拿过顾和另两份报告)老局长,你的意思我都明白,这些事保证按你的意思办。你就尽管准备到环卫局上班去吧。

苏明淦:我说过了,除了大桥工程局我那儿也不会去。

孟林:这……省委的决定你总得服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