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告别拖延症,提升执行力
5752600000007

第7章 拒绝了借口,你就拒绝了拖延(1)

假如有人问你:为什么工作没有按时完成?你一定会用这样的模式回答:“因为……”假如你问别人为什么事情没有按时完成,他们回答你的模式也是一样的:“因为……”我们把这样的回答统称为“借口”。一个人要是不拒绝借口,就永远都是一个做事拖延的人。

拖延都是因为有一个借口

永远也不要想着将今天的工作拖延到明天再去做!如果在工作中你总是指望着明天,那么你就已经失败了——因为明天之后总还有另一个“明天”。一个不为自己找借口的人往往是从今天、从现在做起的!我们没有其他选择,因为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时间是有限的,而我们能够有所作为的正是这有限的时光!而拖延则是成功的最大劲敌,任何拖延的理由都会有一个借口!这是工作中最不可饶恕的恶习。比如:

“我忙了一天,都快要累死了,这点事还是留到明天再处理吧!”上班族说。

“这个事情投入太大了,反正不着急,还是留到以后再做吧!”公司老板说。

“我的压力太大了,所以走上吸毒这条邪路。”某明星说。

……

很多人都会为自己的拖延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所以,千万别把任何计划的起点都定在明天,因为当你正计划着明天的种种“美好”时,不知不觉中就为自己找了借口,而时间也渐渐地从你的借口中悄然地流逝。

今天的工作没有处理完拖到明天解决的话就有可能变得更困难,而且明天还有明天的事情。长此以往,事情就会越积越多,当你每天都在压力下处理繁重的工作,渐渐地工作就会变成沉重的包袱,而拖延就是勒在你脖子上的绳索,让你不堪重负,让你喘不过气来!

海尔总裁张瑞敏在空闲时间里会去巡视一下自己的公司。

有一天深夜,他发现一间办公室的灯还亮着,可能是员工下班的时候忘记了随手关灯。一向严厉的张瑞敏肯定不会饶恕这种浪费行为。

他走到那间办公室推开门一看,一位员工正在打字机前忙碌着。

“我们并不鼓励疲劳工作。”张瑞敏轻咳了一声。

“对不起,董事长——由于多了一份资料需要处理,所以我打算留下来做完。”

“那也可以等到明天上班的时候再做啊。”张瑞敏的口气缓和了下来。

“因为这是今天的工作,我必须今天做完,明天还会有新的工作要完成!”那位员工毫不犹豫地说。

张瑞敏震惊于这位员工对工作负责的态度和毫不拖延的工作作风!

第二天,这位员工就成了张瑞敏的私人助理。

一张地图,不管比例多么精确,如果拖延着而不去旅行,就永远不可能带着它的主人在地面上移动半步!一个国家的法律,不论多么公正,如果迟迟得不到执行,就永远不可能防止罪恶的发生!一张藏宝图,即使是所罗门的羊皮卷,如果拖延着而不马上动身去寻找,就永远不能带来任何财富!一个人,即使拥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如果每件事情都拖延,也只能落在别人的后面,永远与晋升无缘!

如果公鸡每天拖延两个小时才开始报时,那么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同样,不难想象,如果凡事拖延,我们的人生又将是什么样子!

执行就是一场战斗,要想取得胜利,必须要有高效的、战斗力强的人。因为来一场成功的执行是绝对不需要那些拖拖拉拉、没有时间观念的人的。

成功的人每时每刻都在重复这句话,直到它好比呼吸一般,成为一种赖以生存的本能,成为一种终生相伴的习惯!

千万别试图为自己寻找任何拖延的借口——尽管可以毫不费力地找出成千上万个;拖延的任何理由都绝对是借口!成功不能等待,如果你拖延,成功就会投入别人的怀抱,永远弃你而去!

要明白好多事情都能轻易完成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可能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所谓的困难也许只是自我警告或者不自信的表现,只是给了自己一个拖延的借口。

王亚在公司已经工作三年了,她是公司后勤人员,这几年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很平静,每天都是帮同事买咖啡、整理文件、检查邮件等,事情虽然繁琐,但是都很简单,可她却总是忙得团团转。

一天,老板把王亚叫到办公室,给她安排了一项工作:做一份策划书,下周一的时候做汇报。这对于王亚来说是一次非常好的锻炼机会,可是每当她想要坐下来工作时,心里就会袭来一阵慌乱,挥之不去。她想象周一汇报时:投影仪不能工作;手忙脚乱的自己把咖啡洒在文件上;汇报时张口结舌,表述不清楚自己的想法。她仿佛看见各位领导坐在会议桌前,双臂交叉、表情严肃,不停地摇头。更糟糕的是她想象到老板说:“你做得太差了,我没有办法继续录用你!”她被自己想象到的场景惊吓出一身冷汗!

同样被安排任务的陈鑫,与王亚的工作能力相当,甚至还不如她,当他接到老板的任命时也很紧张,但是,他不断地告诉自己,这是自己的机会,要努力地试一试。他努力地将自己调整到最好的状态,想象着同事们崇拜的眼光和领导的掌声,开始心平气和地查资料,做策划,最终充满信心地做完了汇报。

事情真的有想象的那么难吗?我们真的不能做好吗?没有试一试又怎么知道呢?所谓“事在人为”,只要有信心,“铁杵磨成针”。一项随机调查显示,当生活或者工作中遇到新问题或者新任务时,80%的人都会产生恐惧感。其中,60%的人感觉自己肯定不行,不敢去尝试,把事情搁置,直到必须做时才做;25%的人没有信心,但是愿意试一试;只有15%的人果断地说没有问题,会尽全力做好。事情真的有那么困难吗?我们的能力真的不够还是连思考都没有就直接选择了逃避呢?

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在不断尝试着进入并且逐渐地融入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我们试着寻找食物让自己生存,试着表述自己想要的和不想要的,试着爬,试着坐起来,试着走路,随着慢慢长大,我们发现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尝试。孩子在迈出第一步的时候,是不是也感觉很困难呢?

其实,生活中很多的事情都是可以很轻易就做到的,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的暗示,无形中加重了自己的心理负担,自己先给了自己一个“下马威”。我们对事情产生了恐惧,不敢去尝试,又怎么可能完美地把事情做好呢?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拖延”。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能做好一件事,而是因为不想做,是内心的逃避意识在作祟。在生活或者工作中,往往有太多的选择和诱惑,它们总是让我们忍不住说上一句:“不着急,再等等吧,等到了明天我再做!”“我还要做……这个先放一放!”“我得先好好规划一下,然后才能做!”“这个实在是太难了,压力好大,先上会儿网,放松一下,我得好好想想再说”。我们总是给自己找出各种不成文的借口,把事情搁置,到最后赶工,甚至无法完成,或者一拖再拖,造就了无数的“明天”!

当我们面对困难、面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时,该怎样做呢?

首先,我们可以试着想一想自己以前曾经做过的事情。大多数人可能没有什么丰功伟业,但是肯定会有一两件完成得很漂亮的事,如果实在想不到就去看看学习走路的婴儿吧!我们可以站在这里,成功地从婴儿活到现在,就证明我们已经“成功”了!相信自己是成功的第一步,如果我们自己都把自己看扁了,那如何让别人相信自己呢?这可能就是人们所谓的“精神力量”。

其次,尝试是我们需要踏出的第一步,不要考虑结果,告诉自己不管怎么样都要试一试,真正失败了也没什么,“失败乃成功之母”嘛!除此之外,不要给自己找任何借口,因为这都是在逃避问题、拖延时间的表现,既然早晚都要面对,那就赶早不赶晚吧。

再次,“赶早不赶晚”只是告诉你不要拖延,并不是说不需要规划。虽说“计划赶不上变化”,但是,我们要做到心里有数,最起码知道自己哪个时间段应该做什么事。

服从上司安排不找任何借口

除了服从之外没有任何借口,服从——100%地接受!“没有任何借口”是对服从最好的注解!上司费神地讲了一大堆道理给你听,这是他对你的尊重。这时,你就无需讲很多理由去分散他的讲话精神了。“服从”所表现出来的,是你对工作任务100%地接受。

大多数的人都认为,上司下达的命令只要是对的就去服从,不对的就不服从。其实这种观点存在认识判断标准上的错误。对于上司下达的指令我们应该无条件地服从,然后立即去行动。

沃尔玛采购部的经理摩尔紧张地放下电话嚷了起来:“糟了,糟了!那家的货根本不合规格,还是迈克尔的货好。”他懊恼地说道:“但是刚刚我还发E-mail把迈克尔臭骂了一顿,我为什么那么糊涂,这下真的麻烦大了!”

秘书玛丽小姐站起来转身说:“是啊!那时候我劝你再好好想想,可是你完全不听我的话啊!”

摩尔说:“当时我是在气头上,以为迈克尔一定骗了我,要不然也不会变成现在如此尴尬的局面。”

摩尔坐立难安,突然指了指电话说:“要不我现在就打个电话向他道歉!”

玛丽一笑,走到摩尔桌前说:“经理我告诉您一件事,其实您让我发的那封邮件我根本没有发。”

“没发?”摩尔惊奇地停下脚步,问道。

“对!”玛丽笑吟吟地说。

摩尔心中的石头总算是落地了,想了一会儿又突然抬头问:“当时我不是让你立即将这封邮件发出去的吗?”

“是啊,但是当时看您正在气头上,怕发了以后您会后悔,所以我就没有发出去!”玛丽转过身,歪着头笑笑。

“压了整整四个星期?”

“是的!您没想到吧?”

摩尔低下头去,翻开记事本:“我是没想到,但问题是我让你赶紧发,你怎么不照办呢?那最近中欧那几份文件你也没有发?”

“那些早就发过了,我知道什么该发,什么不该发!”玛丽的脸更亮丽了。

摩尔激动地站起来问道:“那到底是你做主还是我做主?”

玛丽愣住了,颤抖着问道:“我做错了什么吗?”

摩尔斩钉截铁地说:“是的,你做错了!”

玛丽只是被记了一个小过,在公司里没有一个人知道,除了摩尔。玛丽觉得一肚子的委屈,再也不要伺候这样的上司了,真是好心没好报!于是她跑到经理的办公室诉苦,希望把自己调到他的部门。

“不急,不急!”经理笑笑说:“我会处理。”

过了两天,玛丽就被这家公司解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