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远古帝王谱
577000000237

第237章 商王子天乙(2)

商汤十四年(丁丑,前1604),夏王姒癸杀老臣关龙逄,引起朝臣恐慌。

子天乙认为灭夏的时机已经成熟,这年春天,子天乙便以夏王无道为借口,停止向夏王朝纳贡,公开叛夏。

夏王姒履癸大怒,派人征调九夷军伐商。但九夷人已经知道夏王朝失去民心,不肯出兵相助,姒履癸只好作罢。子天乙得知九夷诸国不肯出兵助夏,立刻调兵遣将,命伊尹为帅领兵攻打夏王朝的最大同盟国昆吾。

商汤十五年(戊寅,前1603)春,商汤的军队攻破了昆吾的都城,杀死了夏伯等宗族大臣,并将族人逮捕为奴,昆吾国灭亡。这年秋天,夏朝的太史令终古窃取了夏王朝的一些重要机密,带领家人暗中投奔了商汤,他向子天乙提供了夏王朝的许多重要情报。子天乙大喜,便接纳终古为商朝大臣。

商汤十六年(已卯,前1602)春,子天乙亲率商军攻打夏都斟寻(今河南偃师市东北)。

夏王姒履癸疏于防范,不堪一击,首战就被击败。他见大局不妙,便率族人弃城逃往夏王朝的旧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夏王虽然已经年老,但毕竟是位勇猛善战很有指挥才能的人。他在安邑很快组织了一支精锐部队,紧接着便与商军大战于鸣条(今山西运城市附近)。

夏军再次战败,夏王率众逃往三朡(诸侯国,今山东菏泽地区定陶县东北),商军随后追到,向三朡发起攻击。夏王转而逃往成邑(今山东泰安市宁阳县东北),商军复追之。夏王只好再逃往焦门(今山东泰安市宁阳县附近)。商军穷追不舍,终于在焦门将精疲力竭的夏王包围后俘获。

聪明的子天乙没有杀死他,而是把他流放于南巢(今安徽巢湖市一带)。

商汤十七年(庚辰,前1601),子天乙统一全国,正式建立商王朝。

子天乙自号商汤,以商汤十八年(辛巳,前1600)为商朝始建国元年。这一年子天乙已经八十九岁。他下令在夏都的西南建造新都,史称西毫(今河南偃师市城关乡)。

子天乙为了夺取天下,连年发动战争,已经给万民造成了极大苦难,他灭夏后,又大兴土木建造西毫王都,给百姓增加了更大的负担。西毫占地面积约190万平方米,它比夏都斟寻几乎大过一倍。但是,上天好象故意与商汤作对,自从他立都西毫后,一连七年大旱,老百姓饿死无数。天下万民恐慌,暴乱不断。

商汤十九年(壬午,前1599),大旱。氐、羌(我国古代的两个少数民族国家,居住在今西北一带)两国派使者来朝。

商汤二十年(癸未,前1598),大旱。夏王姒履癸病死于南巢的亭山。商汤认为天大旱是人们好声色贪歌舞造成的,下令在全国禁止唱歌跳舞和击打各种乐器。

从商汤十八年至商汤二十四年,连续七年史书上都记载着大旱。

商汤二十四年(丁亥,前1594),各地饥民暴乱日益严重,子天乙十分恐慌。为了平息眼前的矛盾,他冒着被暴怒的民众打死的危险,以自身为牺牲,在桑林(古地名,今址不详)设祭坛,向上天祈祷。据说是商汤的诚心感动了天神,天果然下起了大雨。人们都欢呼跳跃,称颂他的功绩。

然而子天乙心里并不轻松,他刚刚夺取天下,老天爷就给他来了个下马威,他不能不为此感到恐慌。他向大臣们问计,右相伊尹对他说:“这都是迁都之错。商兴于东而都于西,违背了上天的意志,大旱是上天对立都的惩罚。”子天乙听了他的话,也觉得立都关系到殷商一族的兴衰成败,绝不能等闲视之。于是和大臣们商议,决定在郑邑(今河南郑州市白家庄一带)重建一座新都。

商王朝历时三年多,又在郑邑建成了一处新的都城。

新都占地面积250万平方米,比西毫的都城更大,更豪华,更气派。

商王朝在建国之初的十几年时间里,连续修建两处大型都城,给当时的老百姓增加了很大的负担,可谓是劳民伤财。历代统治者都把商汤吹捧为贤德圣明的君王,可这贤德圣明的后面却掩藏着万民流离失所的血泪。

商汤在征讨夏桀时曾发表过一篇题为《汤誓》的讲话,他说:“夏王耗尽民力,剥削夏国人民,我一定要去讨伐他。如果你们不听从我的誓言,我就把你们降为奴隶,或者杀死你们,绝不赦免;”这哪里是什么仁德的贤君,分明是一位欺世盗名的强盗。

商王朝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比夏王朝更残酷,刑法也更严苛。商朝的刑法称《汤刑》,史书上说:“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左传,昭公六年》)。商朝还制定了我国最早的民法,就是司徒咎单写的《明居》。“《明居》就是明居民之法。”(《史记,集解》)。商朝的刑罚主要有:砍头、炮烙、剖腹、活埋、割鼻、刖足等。这些血腥的杀戮给商汤的“仁德治国”画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商汤二十七年(庚寅,前1591),商王朝正式把国都迁于郑亳,同时夏王朝的传国九鼎也运送到郑亳,标志着父传子家天下的商王朝将从此延续下去。

子天乙七十一岁即侯位,执政十八年而践天子位,为侯十七年,称帝十二年,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年(《今本竹书纪年》),于商汤二十九年(壬辰,前2589)冬病死于郑亳宫中,享年100岁。死后葬于汤陵(今安徽亳州市内),尊号成汤、武汤,庙号“太乙”。

商汤在位年表

前1617(甲子)元年

前1616(乙丑)二年

前1615(丙寅)三年

前1614(丁卯)四年

前1613(戊辰)五年

前1612(己巳)六年

前1611(庚午)七年

前1610(辛未)八年

前1609(壬申)九年

前1608(癸酉)十年

前1607(甲戌)十一年

前1606(乙亥)十二年

前1605(丙子)十三年

前1604(丁丑)十四年

前1603(戊寅)十五年

前1602(己卯)十六年

前1601(庚辰)十七年

前1600(辛巳)十八年

前1599(壬午)十九年

前1598(癸未)二十年

前1597(甲申)二十一年

前1596(乙酉)二十二年

前1595(丙戌)二十三年

前1594(丁亥)二十四年

前1593(戊子)二十五年

前1592(己丑)二十六年

前1591(庚寅)二十七年

前1590(辛卯)二十八年

前1589(壬辰)二十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