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外语2016新题型大学英语四级听力突破
5782900000002

第2章 命题要求与趋势分析

第一节大纲要求

听力理解部分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分值比例为35%,旨在测试学生实际获取口头信息的能力。录音材料用标准的英式或美式英语朗读,语速约为每分钟130词。

听力理解部分考核的技能是:①理解中心思想和重要细节,包括理解中心思想,听懂重要的或特定的细节,判断说话人的观点、态度等。②理解隐含的意思,包括推论隐含的意义,判断话语的交际功能。③借助语言特征理解听力材料,包括辨别语音特征,如从连续的话语中辨别语音、理解重音和语音语调等;理解句间关系,如比较、原因、结果、程度、目的等。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听力理解部分要求考生达到《教学要求》中的一般要求,即“能听懂英语授课,能听懂日常英语谈话和一般性题材讲座,能基本听懂慢速英语节目,语速为每分钟130词左右,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能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帮助理解”。

第二节命题形式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大学生英语听力能力需求的变化,进一步提高听力测试的效度,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自2016年6月考试起对四级考试的听力试题作局部调整,调整的相关内容说明如下:

①取消短对话;

②取消短文听写;

③新增短篇新闻(3段)。

其余测试内容不变。

对比原来的四级考试听力题型,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点变化:

①短对话和短文听写的题型取消,新增短篇新闻听力3段,分值比例为7%;

②长对话部分的分值比例由原来的7%增加为8%;

③听力篇章仍为3篇,分值由现在的10%增加到了20%,占据了听力部分的半壁江山。

第三节趋势分析

从以上几点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四级听力的命题在向实用化与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强调考生基础的语言能力与积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备考难度。

1.实用化

在四级听力中加入短篇新闻,提高了对考生获取实际信息能力的要求,同时保留长对话题型,则继续强调考生在真实语境中交流互动的能力。提高篇章的分值比例,让考生更加重视背景知识的积累与基础语言能力的训练。

2.国际化

无论是短篇新闻的加入,还是长对话、篇章题型的微调,都体现了四级考试对托福、雅思等国际权威测试的借鉴和改进,极大提高了四级考试的效度和社会意义。

3.重能力

经过这次题型调整,以往考生针对短对话等题型所总结的应试技巧将不再适用,这就弱化了四级的应试导向,让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回归到语言知识和基本听说能力的训练中来,只有平时不断积累和练习,才能在考试中取得成功。

第四节备考攻略

1.听说结合,提高听力从自己的标准发音开始

听说能力历来就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考生必须清楚,如果自己无法准确读出基本的音标和单词,不了解基本的口语语音现象,那么在听音时自然就无法正确辨别听力材料。所以“磨刀不误砍柴工”,一定先多读多模仿,多注意省略、连读、不完全爆破、强弱读、意群停顿、英美读音的差异等语音现象,才能让自己的听说能力同时提高。否则,单独的听力练习只会是“事倍功半”。

2.注重积累,扩大词汇量

影响考生听力理解的另一主要因素是词汇量。当听音中出现一些生词时,考生就会变得很紧张,获取的信息也会减少,导致错误判断。在平时的复习中,考生应该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加强对单词的短暂记忆和长久记忆。同时也要注意积累一些常用的词语搭配和固定短语。

3.扩展知识面,不打无准备的仗

短篇新闻和篇章理解的内容取材广泛,可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社会、文化、文学、科技等方面的内容,如果平时没有足够的背景知识储备,在考试中就可能对录音完全不知所云;相反,如果对材料所述内容早就有所了解,对有些选项就可以直接判断,再结合听音,便可以大大提高正确率。考生平时应该多关注英文主流媒体的报道,多了解一些各个国家的人文、地理、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综合知识。

4.精听与泛听相结合,合理安排时间

精听要求考生听懂每一个单词、每一句话,主要用于对真题或其他一些经典材料的学习;泛听则只要求听懂大意,其意义在于扩展知识面,培养语感。精听与泛听相结合是最高效的听力训练方法。例如,考生每天可以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做精听,反复听某个文段,直到完全听懂为止,也可采用听写的方法。另外用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来听听BBC、VOA、CNN等节目,有时也可看看美剧,听听英文歌曲等。

5.熟悉考点和出题点,做到有的放矢

标准化测试总是有一定的出题规律和出题重点,考生在复习时要注意多归纳总结,并且多实践,这样在考试中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例如,不管题型如何调整,常考的出题点还是会集中在文章的开头结尾处、文中转折处、数字信息处等。平时多注意这些出题点,对各种标志性的词语提高敏感度,就可以大大提高答案定位的能力。

6.调整心态,相信自己

听力理解有语速快、答题时间短、录音只放一遍等特殊性,所以这个部分是对考生心理素质要求最高的部分。一旦紧张慌乱,就可能出现脑子一片空白、完全听不懂无法答题的情况,所以调整心态、轻松应考也非常重要。一方面,平时充分的准备是减轻心理压力的必要环节,另一方面,平时注意培养好的心理素质、树立自信心,也有助于考场上的良好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