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里根演说:黄金时期的精神迸发
5783900000008

第8章 悼念“挑战者号”宇航员的演说(1)

第一节 背景介绍

“挑战者”号(Challenger)航天飞机名字来源于19世纪70年代航行于大西洋与太平洋上的美国海军的研究船只“挑战者”号为名。

1983年4月4日“挑战者”号于进行了首次正式发射。在建造之初,目的是为了作测试用,但完成测试任务之后,“挑战者”被改装成正式的轨道器。在九次飞行行动期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将太空实验室以及数颗军事和科学卫星送入轨道。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在执行第十次空间任务时,升空73秒后发生爆炸解体坠毁,机上七名航天员全部遇难。

1986年1月28日,在卡纳维拉尔角离发射现场6.4公里的看台上,聚集了一千多名观众,其中有十九名中学生代表,他们既是来观看航天飞机发射的,又是来欢送他们的老师麦考利夫。1984年,航天局宣布将邀请一位教师参加航天飞行,计划在太空为全国中小学生讲授两节有关太空和飞行的科普课,学生还可以通过专线向麦考利夫提问。麦考利夫就是从一万多名教师中挑选出来的。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顺利上升:7秒钟时,飞机翻转;16秒钟时,机身背向地面,机腹朝天完成转变角度;24秒时,主发动机推力降至预定功率的94%;42秒时,主发动机按计划再减低到预定功率的65%,以避免航天飞机穿过高空湍流区时由于外壳过热而使飞机解体。这时,一切正常,航速已达每秒677米,高度8000米。50秒钟时,地面曾有人发现航天飞机右侧固体助推器侧部冒出一丝丝白烟,这个现象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52秒时,地面指挥中心通知指令长斯克比将发动机恢复全速。59秒时,高度10000米,主发动机已全速工作,助推器已燃烧了近450吨固体燃料。此时,地面控制中心和航天飞机上的计算机上显示的各种数据都未见任何异常。65秒时,斯克比向地面发出最后一句报告词。第72秒时,高度16600米,航天飞机突然闪出一团亮光,外挂燃料箱凌空爆炸,航天飞机被炸得粉碎,与地面的通讯猝然中断,监控中心屏幕上的数据陡然全部消失。挑战者号变成了一团大火,两枚失去控制的固体助推火箭脱离火球,成V字形喷着火焰向前飞去,即将掉入人口稠密的陆地,航天中心负责安全的军官比林格,在第100秒时,通过遥控装置将它们引爆了。

爆炸后的碎片在发射东南方30公里处散落了1小时之久,价值12亿美元的航天飞机被炸成碎片坠入大西洋。导致爆炸的起因是助推器两个部件之间的接头破损,喷出的燃气烧穿了助推器的外壳,继而引燃外挂燃料箱。燃料箱裂开后,液氢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爆炸。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51-L七名宇航员分别是:机长:弗朗西斯·斯科比,四十六岁;驾驶员:迈克尔·史密斯,四十岁,宇航员:朱迪恩·雷斯尼克(女),三十六岁;罗纳德·麦克奈尔,三十五岁;埃利森·鬼冢,三十九岁;格里高利·杰维斯,四十一岁;教师克里斯塔·麦考利夫(女),三十七岁。

机长弗朗西斯·斯科比曾是美国空军战斗机飞行员。

驾驶员迈克尔·史密斯曾在美国海军服役,担任过战斗机飞行员,多次获得奖章,其中包括海军特级飞行十字勋章和国家敢于战斗银星十字勋章。

克里斯塔·麦考利夫出生于美国波士顿,在新罕布什尔州康科德中学任教。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的消息像冲击波一样传遍了美国各地及全世界……

在华盛顿的国会山,国会工作人员、参议员和众议员们聚集在电视机旁,默默地观看着这幕悲剧的发展。政治家的冲动是克制和有限度的,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挑战者”号的惨剧是航天史上迄今最大的惨祸,但不是第一次事故,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后,里根立刻在他的椭圆形办公室发表了谈话,他神情忧郁,语调沉重地说:“我原计划今晚对你们发表讲话,就国情咨文做一报告,但是,今天早上发生的事件使我改变了计划。今天是哀悼和纪念之日。”他接着说,“南希和我对‘挑战者’号发生的悲剧深感哀痛。我一直十分信任和尊重我们的太空计划,今天所发生的事情决不会降低它的声誉。我们还要继续对太空进行探索。”他宣布说:“今后还要进行更多的航天飞行,要有更多的宇航员。是的,太空里要有更多的志愿者,更多的平民,更多的教师。”

在回答记者们关于航天飞机计划的前途问题时,斯皮克斯引用里根的话说:“这些人都献身于对太空的探索。我们纪念这些勇敢的人的最好办法莫过于继续执行这个计划。”

1月28日当天,联合国和许多国家的领导人纷纷发表讲话或致电里根总统,对“挑战者”号不幸失事表示同情和哀悼。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向里根总统发出了言语切切的唁电:全世界都将为在开拓人类知识边疆中的这一悲剧性的牺牲而万分悲痛。联合国安理会获悉这一消息时正在开会,会议理所当然地中止了。本届联大安理会主席李鹿野代表安理会发表讲话,“对美国航天努力中出现的这一机毁人亡事件感到十分悲痛。”

1月28日临近正午前后,华盛顿和美国各州下半旗致哀,街头比平时安静了许多,人们匆匆赶路一言不发。入夜,从来灯火辉煌的纽约帝国大厦熄了灯火,以示哀悼。这个“全美国的灾难”深深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美国原定1986年将有十五次航天飞机的发射,是“太空时代开始后的最重要一年”,现在全部化为泡影。建造“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花去了美国纳税者12亿美元,轰然一声巨响使这笔巨资化为乌有。美国三大电视网——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美国广播公司和全国广播公司,在1月28日当天用了五个多小时连续不断报道“挑战者”号爆炸事件,损失的广告费总额估计达900万美元。

1986年1月31日,1.5万名航天工作者冒着寒风在休斯敦约翰逊航天中心为失事的7名机组人员举行了追悼仪式。里根总统出席追悼仪式并慰问了遇难者的家属。

“挑战者”号的事故对美国的太空计划的影响难以估量。许多卫星和航天器的发射计划以及准备在太空中进行的研究项目将大大推迟,有的不得不取消。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三次重要的航天飞行:一次是原定3月15日由“挑战者”号为欧洲航天局发射的“尤利西斯”航天器,进行绕太阳的南北极飞行。另外两次是定于3月20日和10月由“亚特兰蒂斯”号分别发射的“伽利略”航天器和太空望远镜。“伽利略”航天器计划飞往木星探测,价值12亿美元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则准备被送入地球轨道,观测宇宙的“边缘”。由于航天器的发射需要等待行星之间的合适相对位置,错过了时机,只能重新等待机会。现在看来这种局面已不可避免。当年预期要发射的六颗商业通迅卫星,也因而取消了。

“挑战者”号的爆炸,使同航天飞机飞行计划有关的公司和依靠航天飞机部署卫星的公司遭遇财政困难,航天飞机的主要制造和维修公司洛克希德飞机公司和罗克韦尔国际公司的股票猛跌。

美国五角大楼在“挑战者”号失事事件中受到的打击最为沉重。如果美国航天局另外定购一架新的航天飞机,那么大约需要17亿美元的费用和五年的光阴。有些国际问题专家还认为这次事故还可能置“星球大战”计划于“险境”。五角大楼一直利用航天飞行进行战略防御计划的基础实验,苏联十分关心这次事故能否阻止美国实施这一计划。塔斯社说,这场悲剧表明美国的宇航技术是不可靠的。

这一事件严重震撼了美国的军事和外交地位。

到此为止,这场惊心动魄的航天悲剧似乎要落幕了,不过正当美国总统调查委员会调查“挑战者”号爆炸的原因时,已经开始挑选第一名进入太空的新闻记者了。设在南卡罗来纳大学的太空记者办事处已经收到了1703份申请书。由于“挑战者”号的爆炸使这一工作推迟了三周,但没有任何人因为航天飞机爆炸而撤回申请。

美国众多的宇航员中没有任何一人表示将要退出航天生涯,而是希望能在航天飞机恢复飞行后,参加第一次飞行。怀俄明州和纽约州的学生提出倡议,号召全国中小学生每人捐出一美元,用来建造一架新的“挑战者”号。他们的倡议获得了佛罗里达州和缅因州幼儿园儿童的响应。在不久前《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举行的一次民意测验中,大约有三分之二的美国人表示,他们认为航天事业应当继续,他们愿为探测太空事业付出代价。

苏联政府决定,以麦考利夫和另一位遇难的美国女宇航员雷斯尼克的名字命名金星上的两座环形火山。

美国哈佛大学史密森天体物理研究所所属的哈佛大学小行星研究所决定,将用七名美国宇航员的名字为1980年以来发现的、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绕太阳运行的七颗小行星命名。

“挑战者”号遇难的七名宇航员给人类探索太空奠定了基础。在这些罹难的中人中有白人和黑人、男人和女人,甚至还有一位日裔美国人,所以在客观上起到了凝聚美国各民族的作用,那么“挑战者”号的失事使全人类更深刻地理解了征服太空的艰难历程,从而坚定了走出地球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