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杂志较量故事
5797100000007

第7章 蜂葬

当初大批城市知识青年到边疆插队落户的时候,云南边陲小小的勒龙寨就被安置了几十个知青。这里是个穷山寨,村民们本来就过着缺衣少食的日子,一下子增加了这么多张吃饭的嘴,那还了得?几个月一过,人人肚子瘪得像野狗,大家把全部的智慧和胆量,都用在找吃的上了。

在这饥饿笼罩的寨子里,跛脚三叔可算是个例外人物。一则,他是个光棍,一人有食全家不饿,不像别人拖家带口的;二则,他凭着有点小狡黠,加上跛脚残疾,可以赖掉点集体的活,腾出时间给自己弄吃的;三则,他还真有几下绝招:安个夹子,捕几只野兔;挖个陷阱,逮只狍子;爬上树干,把还未睁眼的小山鸡连窝端下来。不过,他是绝对舍不得把自己能填饱肚子的绝活传授给那些饿得眼睛发绿的知青们的。

这天,三叔瞅空子又去山里溜了一圈,带回一个碗口大的小蜂巢,用开水一烫,里面白色的蜂蛹就全出来了,他找出一点菜油,把蜂蛹炸得金黄,吃了几颗,剩下的盛在碗里,准备留着慢慢品尝。谁知他碗还没放好,隔壁知青点的那帮娃子们闻着蜂蛹的香味,就全冲过来了,他们拿起蜂蛹一嚼,都大叫起来:“这东西真是太好吃了!”

确实,炸蜂蛹的好滋味没法形容,比花生米还要脆,还要香,这种香味奇异无比,任何肉类都不能与之媲美,吃了真叫人永世难忘。眨眼间,三叔舍不得吃的这碗炸蜂蛹,立刻被知青们抢了个一干二净。

三叔见知青们馋成这副样子,眨眨小眼睛,狡黠地说:“好吃吧?这是蜂崽,还没长翅膀的牛角蜂的蜂崽。我告诉你们,后山陡岩子上,挂着一个几十斤重的大蜂巢,要是能把它弄下来,嘿,你们这帮人就是个个把裤带松了,也吃不完。”

知青们听得直发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便纷纷央求三叔去弄。

三叔撇撇嘴,说:“我老了,爬不上那陡岩子了,就是爬上去,腿脚也跑不快。你们想吃,可以自己去试试嘛,就看你们有没有胆量了。”

知青们一听,就七嘴八舌地嚷嚷起来,都恨不得立马就出发去那陡岩子。

知青队长叫王海,他显得比较冷静,拦住同伴们的嚷嚷,问道:“三叔,我们怎样才能把蜂巢弄下来?”

三叔扫了王海一眼,眯着小眼睛说:“你们真有胆量去弄?那好,我教你们。”他于是便一本正经地给知青们介绍起来,“捅蜂巢要胆大心细,先把人从岩顶上放绳子吊下去,然后用火把在蜂巢下面烤,蜂子围上来时就用火把赶。这时候,人即使被蜂子蜇了,也得忍着,用火去烧它们,直到蜂子发不出声来为止。再接着,就用竹片去捅蜂巢的根部,捅准了,蜂巢就会掉下来。你们安排几个人在下面扯紧一条被单接着,要不,蜂巢掉在地上会摔成一摊又稠又黄的浆,蜂崽就吃不到了。”三叔说着,拍拍王海的肩,“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有没有口福,就看你们自己啦!”

三叔走了,王海他们的胃口却被三叔吊了起来,大家围在一起,足足商量了大半夜。

第二天下午收工后,这帮知青们就带着准备好的工具,兴冲冲地朝陡岩子进发了。

看着他们神气活现的样子,三叔心里暗自得意:你们就知道吃吃吃,哼,那牛角蜂岂是你们轻易惹得的?老水牛都怕被蜂子蜇上一口,等会儿看你们哭爹叫娘去吧!

可是,再看看知青们走在山道上气昂昂的背影,三叔心里突然一顿:我这是在干什么哪?他们还都是些孩子啊,我跟他们较什么真呢?他知道此刻要想拦住他们已经是不可能了,就赶紧颠颠地追上去,朝他们大声叮嘱道:“记住,万一蜂群烧不死,追着人蛰,那就赶快跑,岩子前面有条溪水,人往水里躲,把整个身子都浸在水里,头上戴上斗笠,就安全了。”

“知道啦!”王海和他的同伴们回头朝三叔扮了个鬼脸,就雄赳赳地转过山嘴,一下没了影。

不知怎的,三叔此时突然心里觉得空落落的,他弓着腰,跛着腿,抄近路从另一侧绕到岩底,找个草深的地方趴了下来。他原本是想看这帮娃娃们笑话的,可现在却有点后悔了:唉,我真是老糊涂了,怎么会给他们出这主意的?万一他们真要被牛角蜂蜇了,怎么办?

这时候,知青们已经走到了岩脚下,一看那个陡岩子,中间凹进去足有二十来米,在上半部的陡壁上,果真悬着个大蜂巢,像是一个塞满东西的破麻袋。大伙儿稍稍商量了一下,就分成两拨人马,一拨拿了绳子和火把随王海上岩顶,另一拨人分别抓住一条被单的四个角,准备在下面接蜂巢。

王海不愧是知青们的队长,担当起了最重要也是最危险的角色!他腰拴绳子,手握火把,被同伴们一点一点从岩顶往下放,他两脚踩在岩壁上,稳稳地一步一步慢慢接近那个大蜂巢。

三叔不由暗暗赞了声:“这城里娃,不简单!”

然而,就在王海和蜂巢平齐,正把火把伸向蜂巢底部时,突然,他脚踩的那块岩石掉了下去,身子顿时悬在了半空。而几乎是与此同时,巢里的牛角蜂受到惊动,炸群了!成千上百只蜂子“嗡嗡嗡”地蹿出蜂巢,那低沉而恐怖的振翅声,连躲在岩底草丛中的三叔也吓出了一身冷汗。

悬在半空的王海惊呆了,眼前密密麻麻的蜂群,就像一条深褐色的厚毛毯朝他裹来,他被蜇得杀猪般的大叫起来,拼命挥舞手中的火把,想把蜂群赶走。可这又有什么用呢?数不清的被烧死的蜂子,像小石子似的掉下岩底,而更多的蜂子,却更疯狂地向王海扑来。

看着这危急的一幕,三叔简直要急疯了,他“呼”地从草丛中跳出来,一边往岩顶冲,一边朝知青们高叫:“快拉绳子!快拉绳子!”可当他冲上岩顶,见知青们在蜂群的袭击下,正惊慌失措地捧着头没命地往前面的溪水奔,便赶紧抓住拴在树上的绳子,一边用尽全力把王海往上拉,一边探出头去拼命朝王海喊:“娃子,顶住!”

这时候,只见成千上百只牛角蜂继续在围攻王海,可王海还是顽强地握着手里的火把,拼命地挥舞着。但毕竟是时间长了,不一会儿他的手就麻木了,火把立刻从他手里滑落下去。

“娃!”三叔心疼地大叫了一声,此刻,他眼里的王海已经完全不是那个平时他看不惯的娇嫩娃了,因为他看到王海虽然失去了手里的火把,却还在用两只脚狠命踹蜂巢。

终于,巨大的蜂巢脱离了岩壁,“砰”一声掉入了岩底!

但是这一来,蜂群被激怒了,“轰”地像突然蹿起的一股浓烟,无数蜂子顿时从岩底直朝王海飞来。幸好三叔这时候已经拼尽全力把王海拉上了岩顶,他飞速地替王海解开缚在腰间的绳子,狠命推了他一把:“快跑,往溪水跑!”

王海踉踉跄跄地跑了,可三叔却站在原地没有动,他看着王海跳进了溪水里,这才裹着那盘旋着扑向他的蜂群,一跛一拐地朝另一个方向跑去……

天渐渐地黑了,直到最后一只盘旋在水面的牛角蜂消失后,王海他们才敢上岸。

知青们点燃了火把,高喊着三叔的名字,在山间寻找他的踪影,可是当他们在密林深处找到三叔时,三叔已经死了,他是被牛角蜂活活蜇死的。

第二天,知青们在陡岩子顶上把三叔葬了。王海特地将那个牛角蜂的空蜂巢扛来,安在三叔墓前。知青们噙着泪,在心里说:“三叔,安息吧,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