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表达力练习题
5820100000002

第2章 “语商”让你变身沟通达人(1)

沟通是我们每天必做的事情,其中包括与父母、朋友、上司、同事甚至是陌生人。对很多人而言,与人沟通是一件很轻松、愉快的事,但对某些人而言,人际交往是一件令人头疼的苦差事。无论你是哪一类人,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无论是对你的工作还是学习,都将十分有益。“语商”将会告诉你,在处理沟通中出现的障碍时,一方的努力也能改善关系。让自己变身沟通达人,用自己的态度去影响对方,从而在人际交往中做到游刃有余。

六步玩转人际交往圈

我们在与他人沟通的时候,一定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来表达。这样做不仅可以将你所要说明的信息明确地传达给对方,而且能够使对方对你的话印象深刻。

大致而言,我们在表达意思的时候,需要按照这六个步骤去进行。

1.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陈述你的想法

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时代,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成功的保障。因此,说话的人切不可再沉溺于那种冗长、闲散的绪论之中,而应在结束适当的开场白之后,开门见山地把你的意思说出来。现在的人们都很忙碌,他们觉得不必拐弯抹角地得到某种知识,而是已经习惯于那种消化过的新闻报道。他们希望听到的话像麦迪逊大街上那些广告一样——那些广告借助了招牌、电视、杂志和报纸,通过一些简洁有力的词语,把发布的信息告诉人们。他们没有耐心等你结束全部讲话的时候,再去猜测你要讲的究竟是什么。因此,你只有在一开始,就告诉对方你要讲的是什么,这样才能强调你所要表达的意思。

2.说明表达意思的理由

这个步骤在人与人的交流中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因为每个人都可以有他自己的观点,重点在于,你如何去说明、论证这个观点,进而得到他人的认同。如果说“是什么”是你的观点的话,那么“为什么”就是你接下来所要说明的原因。

卡耐基训练班的某位学员就“在寒冬开车需要更加小心”这个主题,在进行了许多说明后,又举了下面这个例子:

“1949年冬天的某个早上,我带着我的妻子和两个孩子在印第安纳州沿着41号公路开车北上。那时候,车子在镜片一样的冰上缓慢地行驶,我小心翼翼地把着方向盘,因为一点儿小问题就会使整部车子失去控制。

我们的车子已经在冰上开了好几个钟头之后,来到了一处较宽阔的马路。这时候,路上的冰已经被太阳晒得融化了。因为赶时间,我踩动了变速器。其余的车子都跟我一样纷纷加速,每个人似乎都急着赶往芝加哥,孩子们则高兴地在车子的后座唱起歌来。

忽然,马路的上坡处深入到一片林地。车子爬上坡之后,下坡的地方因为被林地的树木挡住了阳光,那里的冰还没有融化。我意识到危险来临了,想减速,但是却已经来不及了。我前面的两部汽车急剧地往下冲,我的车子也一样。我们滑过路肩,停在了一处雪堤之上,幸运的是,车子并没有翻。但是紧跟着我们滑行而下的车子,却正好撞在我的车子侧面,车门被撞坏了,并且车窗玻璃也纷纷落在我们身上。”

怎么样?这段描述是否能够说明他的观点?答案是无疑的。因为他所举的例子真实而又生动,这样的例子正好是我们在论证的时候所需要的。

3.用生动的事例说明你的意思

当你说出了你想要表达的意思的时候,你需要对你的意思进行适当地解释和说明。纯粹地进行的理论上的说明容易使人生厌,更好的办法则是运用实例去说明。

把自己要讲的主题用一种实例的形式告诉对方,通过这个例子,你可以生动而又具体地说明想要向对方传达的内容。当然,所举的例子必须是足够说明这个问题的。如果例子不合适的话,就会起到相反的说话效果。

4.完美表达你的意思

这个步骤是从对方的角度出发,更进一步地说明和解释你的意思。也许对方会对你所说的话表示反对,并且提出几条意见来反驳你。你最好在对方提出反对意见之前,主动地想到他们可能会有的意见。

你必须对你的意思进行自我否定,然后去说明这个否定是错误的,并且考虑错在什么地方,这样才能使它更加可靠,对对方来说,它才会更加可信。经不住疑问的意见是不稳固的意见,并且很有可能就是错误的。当然,这种思考工作你必须在你准备说话之前就已经做好了。

5.切记,适当地重复不可少

有些人讽刺说:“在你结束你的说话之前,提醒一下那些已经睡着了的人们该醒醒了。”说话的结尾的作用当然不是如此,但是如果真的有人睡着了,你强调一下你的意思,至少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因为在现实中,即使你说得非常精彩,但是可能因为对方的才智问题、知识水平等问题,或者单单因为你的说话时间过长,你的主要观点可能已经被他们所淡忘了。

因此,适当地重复能起到很好的沟通效果,对你对他人都有好处。不要嫌啰唆,这是有效沟通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你有效地表达必不可少的步骤。

6.换位思考来表达你的意思

许多销售人员在向顾客推销自己的产品时说得天花乱坠,但最后还是没能打动顾客的心。因为对对方而言,最重要的不是道理,而是这个道理跟他是否有关系。如果他得不到任何有益的东西的话,那么他一定不会对它感兴趣。因此,你有必要告诉他,你说的这个道理跟他有什么关系。你最好是找一个最适当的理由,来打动对方,并且让他们不但同意你的意见,也会在这条意见的指导下去行动。

站在对方的立场来表达你的意思,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你的观点被他人接受,沟通的目的才真正达到了。因此,换位思考不仅是人际交往的必要步骤,而且直接影响你交往的广度与深度。

1.如何清晰地向对方表达出你的意思?可以分为哪几步?

2.沟通时面对对方的不耐烦和不专心应该怎么做?

3.怎样做才能更好地让他人理解并接受你的想法?

你好,初次见面的陌生人

在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中,经常要与陌生人打交道。面对素未相识的人,我们不仅要打破与他们之间的界限,消除无形的隔膜,还要顺利地把自己的意见和思想传达给他们,使他们能欣然接受,并赞成拥护,甚至把他们变成自己的朋友,要做到这些不仅需要好的口才而且还需要一定的沟通智慧。

威尔逊刚当选新泽西州州长后不久,有一次赴宴,主人介绍说他是“美国未来的大总统”,这本来是对他的一种恭维,而威尔逊又是怎样回应的呢?首先威尔逊讲了几句开场白,之后接着说:“我转述一则别人讲给我听的故事,我就像这故事中的人物。在加拿大有一群钓鱼的人,其中有位名叫约翰逊,他大胆地试饮某种烈酒,并且喝了很多。结果他们乘火车时,这位醉汉没乘往北的火车,而错搭往南的火车了。其他人发现后,急忙打电报给南开的列车长:‘请把那位叫做约翰逊的矮人送到往北开的火车上,他喝醉了。’约翰逊既不知道自己的姓名也不知道目的地是哪儿。我现在只确定知道自己的姓名,可是不能如你们所说的一样,确实知道自己的目的地是哪儿。”听众哈哈大笑。威尔逊接着又讲了一个很滑稽的故事,使听众们心情非常愉快。从此,大多数人都成了威尔逊的好朋友,威尔逊也因他和陌生人交谈的口才而名声大振。

富兰克林·罗斯福刚从非洲回到美国,准备参加1912年的参议员竞选。因为他是西奥多·罗斯福的侄子,又是一位有名的律师,自然知名度很高。在一次宴会上,大家都认识他,但罗斯福却不认识所有的来宾。同时,他看得出虽然这些人都认识他,然而表情却显得很冷漠,似乎看不出对他有好感的样子。

罗斯福想出了一个接近这些自己不认识的人并能同他们搭话的主意,于是他对坐在自己旁边的陆思瓦特博士悄声说道:“博士,请你把坐在我对面的那些客人的大致情况告诉我,好吗?”陆思瓦特博士便把每个人的大致情况告诉了罗斯福。

了解了大致情况后,罗斯福借口向那些不认识的客人提出了一些简单的问题,经过交谈,罗斯福从中了解到他们的性格特点和爱好,知道了他们曾从事过什么事业,最得意的是什么。掌握这些后,罗斯福就有了同他们交谈的话题,并引起了他们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罗斯福便成了他们的新朋友。

1933年,罗斯福当上了美国总统,他依然采取和不认识者“一见如故”的沟通技巧。美国著名的新闻记者麦克逊曾经对罗斯福总统的这种“见面熟”评价道:“在每一个人进来谒见罗斯福之前,关于这个人的一切情况,他早已了如指掌。大多数人都喜欢顺耳之言,对他们做适当地颂扬,就无异于让他们觉得你对他们的一切事情都是知道的,并且都记在心里。”

当今世界人际交往极其频繁,参观访问、调查考察、观光旅游、应酬赴宴、交涉洽商……善于跟素昧平生者打交道,掌握“见面熟”的诀窍,不仅是一件快乐的事,而且对工作和学习大有裨益。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见面熟”呢?

第一次和别人打交道时,双方都不免有些拘谨,有层隔膜。如果能有人主动、大方地打破这层隔膜,对方也能很快地融入进来,这种假的“一见如故”在双方看来,就变成真的一见如故了。

如果你有机会可以事先了解一位即将谋面的陌生人,那么你就要预先向你们双方都认识的朋友们,探听一下对方的“底细”,关于他的职业、兴趣、性格、过去的历史等,你能够知道得越详细越好。不过,在其中的某些方面,你要提防,你的朋友或许对这位你将认识的人有偏见。当你走进那位陌生者的住所时,你要能够善于观察,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线索使你对他了解得更多一点。

在主人公的墙上,常常会找到了解对方的线索。要知道那墙上的东西,不同那些笨重的桌椅家具。一般家庭的家具往往不是完全根据主人公的口味购置的,也不是随时可以更换的东西。可是墙上、桌子上、窗台上那些装饰、摆设,却常常展示着主人公喜爱的情调、兴趣的中心。如果你能把这些当作一个线索,不仅可以由此深入主人公心灵的某一方面,同时也可能使你自己对人生、对世界增加一些见识。

墙上挂着什么画呢?是什么画家的画呢?如果墙上挂的是些摄影作品,你能不能因此揣测对方是一个摄影爱好者呢?如果他挂的是自己的杰作,你能不能因此晓得他对摄影的技术修养和爱好情趣?如果他所拍摄的景物不是本地的风光,是否可以从中发现一些他过去的“蛛丝马迹”呢?他会告诉你这是他在何地拍摄的,往往因此会引起一段主人公最有兴趣、最想让别人知道的故事,也会引起一段极愉快、极投机的谈话。

只要你能加以留心,在你所到过的别人房间里面,无论是新交的,还是旧识的,你都可以发现主人公的精神世界里许多宝贵的东西。你只要能够欣赏这些宝贵的东西,你不但可以交到很多的亲切温暖的好友,在你本来认为平庸无奇的人身上发现许多值得同情的品德,而且也会使你自己的心胸日益开阔,使你自己的人生日益丰富起来。

与陌生人交流,关键点就在于找到“共同的话题”。如果你觉得自己找不到与他们的交点,那就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你没有用心去听,去寻找。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同一个国家,只要用心去寻找,怎么会没有共同的话题呢。第二种情况,就是对对方所说的话一无所知,这个时候,你就该好好想想了,是不是自己的知识窄了?自己了解得太少了?怎么去充实自己?

1.怎样做才能很快地融入陌生人的谈话圈,畅通无阻地交流?

2.来到陌生人或不太熟悉的人的房间,可以通过哪些事物获取主人的信息?

3.如果发现自己真的无法与陌生人交谈,你觉得应该是什么问题?

布朗定律:找到打开某人心锁的钥匙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只有走进别人的内心,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才能沟通顺畅。美国职业培训专家史蒂文·布朗曾提出著名的布朗定律:一旦找到了打开某人心锁的钥匙,往往可以反复用这把钥匙去打开他的某些心锁。就告诉我们找到别人的心锁是沟通的良好开端,知道别人最在意什么,别人的意愿就会在你的把握之中。

在社交场合里,人们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爱说话的、爱听人说话的、看来不爱说也不爱听的。第一类爱说话的人的特点是,你若稍稍用一两句话逗起他,他便会一直说下去。你只要具备忍耐涵养的功夫,不管他说得有无趣味,仍能细细听着,那么他就大为满意,甚至你一句话也不说,他也可能引你为知己;第二种爱听不爱说的,这种人,对谈话很感兴趣,生性虽不大好说话,但却爱听别人说话,人到非不得已时,话以少说为佳,但如今碰到了对头,你若不说,这局面就不易维持下去,那么你就非小心行事不可了;第三种不爱说也不爱听的人,这种人以自我为中心,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和这种人沟通是非常困难的事,反过来讲,这种人在社会上的交际圈子必定很小,因为他(她)很难赢得别人的好感和青睐。

不论对哪一种人,你都必须掌握沟通的技巧,才能保证和他们沟通顺畅,打开对方的心锁是沟通技巧中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