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道可道:内外修为,人生即道场
5820700000007

第7章 生活的状态与心态——用平静心看花开云起(1)

每个人的一生当中,都要充当多个社会角色。角色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生活心态,就会怀着不同的心态对待生活、事业和感情。为什么有些人会拥有理想的工作、良好的人际关系、快乐地生活?为什么有些人总是沉浸在生活的痛苦和磨难当中?其实,人与人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关键是人们面对生活的态度不同罢了。

因此,生活的心态决定了生活的状态,生活的态度决定了生活的高度。每个人拥有什么样的生活,完全取决于他如何看待自己的生活。

1.举重若轻与举轻若重的境界

【原文】

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译文】

天下的难事都是从容易的时候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

道学玄理

人没有受不了的罪,只有享不了的福。人生没有承受不了的重,只有承受不了的轻。只有具备了举重若轻和举轻若重的人生态度,才不至于迷失生活的方向,酿成“一失足铸成千古恨”的悲剧。

既要举轻若重,又要举重若轻,两者是否矛盾呢?

其实一点都不矛盾。我们需要的是举重若轻的实力和举轻若重的精神。战略上举重若轻,战术上举轻若重。举轻若重是责任,举重若轻是气度。举轻若重是求细节,举重若轻是谋全局。

所谓的举重若轻就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负重前行而危急不怒。举重若轻在于定力和能力的培养,有了能力和定力做基础,才能够做到举重若轻。

可以说,举重若轻是实力和自信的表现。即使困难很大,问题再难解决,也要分轻重缓急,分阶段定计划,循序渐进地完成。当我们面对压力和责任的负担时,尤其应该学习和培养“举重若轻”的能力。

三国时期的杨在劝说诸葛亮不必亲理细事时,诸葛亮啜泣着说了这段话,“吾非不知。但受先帝托孤之重,唯恐他人不似我尽心也!”看了诸葛亮的回答,我们不免感慨,虽说他学识、智慧都是首屈一指,但他最明显的缺点就是不懂得举重若轻。刘备托孤之后,他“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明明知道事必躬亲必将导致“形疲神困,一事无成”,可他就是放不下,知其不可却偏为之,最终在遗恨中撒手人寰,没能完成灭魏兴汉的重任。他这种负重前行的责任感,在某种程度上说,傻瓜恰恰也是不懂举重若轻的表现。

学会举重若轻,前提是具备举重的实力。好比让一个五音不全的人去唱歌,让一个对文史一窍不通的人去修史,是不可能做到轻松自如,举重若轻的。除此之外,要做到举重若轻还要做到以平和的心态直面重任,笑对难关。否则,本来可以克服的困难,也会因为心慌意乱而导致功败垂成。

生活中,一定会经历这样和那样的困难。你是否感到,有时生活的重负会把你压得喘不过气来,是否会偶尔感到焦头烂额?这些无形的杀手会催老你的容颜,甚至是生活的希望。

朋友,当你面对困难和重负时,学会举重若轻吧!举重若轻不是逃避困难的法宝,却可以教会你如何度过危机,如何处理难题,以及如何用正确的态度对待问题。

所以举重若轻是一种大智慧,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理念,它会让你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会拓宽你的心胸,会让你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与举重若轻不同的是,举轻若重是重视小事,把小事当大事一样认真地去做。“举重若轻”是领导的至高境界之一,如“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常人往往难以企及。而“举轻若重”,则是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态度和特质,“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润于心,融于行。

“举重若轻”,不是我们不去做,而是我们不能做。而“举轻若重”,不是我们不能去做,而是我们不愿去做。

现代社会中,很多人因为不满于自己平凡的岗位,或者认为自己琐碎微小的工作难出成就,所以常常不以为然,马马虎虎。其实,真正的成功者都是在平凡工作中做出非凡成就的。

身为劳动模范的公交车售票员李素丽,之所以会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正是因为她对待工作兢兢业业,把卖票这件小事用心地做好,做周全,把自己的所有精力奉献于自己的岗位,服务于乘客身上。她就是一个举轻若重的模范。

为什么要“举轻若重”呢?

举轻若重是一条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举轻若重和举重若轻是人生的两种境界,是辩证而统一的。有了举轻若重的精神,才会有举重若轻的魄力。一个人如果好高鹜远,不注重持之以恒地做好小事,就很难取得成就,假如成功需要一百个环节,其中九十九个是小环节,最后是一步是成功的关键。那么就必须不遗余力地认真做好前面的九十九个环节,再加上最后一步的坚持和突破,才有可能成功。

一个人只有持之以恒地举轻若重,不以善小而不为,认真地做好每一件微小事,处理好每一个不起眼的细节问题,才能在细微之处显现出自己的才能,才能为巨大的成就奠定好基础。

举轻若重还是一种积极而负责的人生态度。我们身边有很多人,盲目地相信“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只等待上天给的大机会,对身边的小事不屑一顾。殊不知,能把自己岗位上的小事做成功就是最不简单的。所以,不要以为村长就比总理好当,不要以为小角色就比主角好演。有其职必有其责,有其责必有其忧。如果力不及所负,才不及所任,就算是再小的职位,都可能酿成大祸。

曾经有个村里的一家农户因邻里矛盾,正准备纠集亲属聚众闹事,村干部接到通报后,迅速带领三名机关干部去到事发地,耐心细致地做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最终,经过八个小时的坚持,才化干戈为玉帛,成功制止了一起有可能造成恶劣后果的事件。

可见,对于一个小干部来说,通过小事和细节更加能磨炼自己,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做到举重若轻不容易,做到举轻若重更不容易,需要我们具备更多的素质。

首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只有具备了细腻的观察力,才能不为小事细节所惑,透过细节看到事物的本质,并通过事物运作的规律,预测发展的趋势,把小环节做到完美。

其次,举轻若重要有敬业精神。只有具备了事无巨细,亲力亲为的敬业精神,才能不为小事所累,才会对每件小事全情投入,并且坚持下去,直到最后的成功。

“举重若轻”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变色的果敢和沉着;“举轻若重”是细微之处见精神的专注和扎实。我们对待事物、处理问题时,所采取的不同态度和方法,不论是“举重若轻”,还是“举轻若重”,两者本无高下、优劣之分,关键在于要选准对象、把握好时机,当重则重,当轻则轻。切不可当重时,轻易草率、敷衍了事;当轻时,却慎重其事、不遗余力。这样就适得其反,得不偿失了。

学会了举重若轻,再大的事都会变得轻而易举,再大的压力都会变成热情和动力,以良好的心态去争取未来的成功;学会了举轻若重,就会发展生活中无小事,老老实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然后在不知不觉中迈向最后的成功。

心灵小憩

风轻云淡的岁月里,有一种人生境界和状态叫“举重若轻”。学则举重若轻,用则举轻若重。举重若轻是一种人生态度,举轻若重更是一种人生的智慧。当一个人把握了这两点,才有可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能够成就无怨无悔的人生。

2.远离竞争,才是最强的竞争力

【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道德经》

【译文】

知道什么是刚强,却甘愿柔顺,情愿做微不足道的溪涧。甘做溪涧,永恒的德就不会遗失,就可以回归无知无欲的婴儿状态。知道什么是光彩,却安守暗昧,甘愿做天下的法式,就不会使德产生过错,就能回到无极的道。知道什么是荣耀,却安守卑弱,甘做天下的川谷,永恒的德就能充裕,从而恢复到纯朴的状态。纯朴分散之后,便成为万物,圣人运用它们,就成为它们的官长。所以,高明的治术就是不能勉强去分割的。

道学玄理

道家认为,最强大的,往往表现得最弱小。能力最强的,也往往看上去最普通。因此成功者的最高境界正是不战而战,不胜而胜。

当面临日益残酷激烈的竞争时,唯有远离竞争,不参与竞争,才是你所具备的最强竞争力。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柔能克刚”,它不仅是智者胜敌的一种策略,更是人们保持生活中良好的参与和竞争心态的方法。

老子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可是,现代社会中,人们每天遭遇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例如生活,家庭、工作、学习、情感等等。人们被不知不觉地扣上了竞争的无形枷锁,在这个不进则退的年代里,不削尖了脑袋往前挤,就等于是自暴自弃。所以,“竞争”成了无处不在的词汇,人们的潜意识里也无时无刻地树立了许多竞争对手,使自己的生活充满了紧迫感和危机感。

在激烈竞争的环境里,每个人都想展现自身的才能,以得到更有利的地位。这时候,往往表现为急功近利,好大喜功。但结果却常常事与愿违,非但自己没能得到展现和重视,还无形中树立了很多敌人,让自己陷入被动。

那么,生活在高压之下的人们,到底是该争,还是不该争呢?

其实,在道家的思想里,“争”与“不争”不是对立的,而是相关的。即老子所说的“不争之争”。

道家崇尚以柔制刚,主张以柔道处世。所以,对待竞争同样应该如此。在面对竞争时,不能盲目的外露自己的实力和才能,只有在洪流中隐退,才更容易看清形势,看清楚自己,然后在竞争背后不断地发现竞争者各自的问题,继而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

正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真正的胜者,都是那些放弃竞争,站在背后默默观察的人。而最强的竞争力也就是那些最远离竞争的人。

当年,平定安史之乱、击退吐蕃入侵的唐代名将郭子仪,他就是一个典型的隐藏锋芒,退出一线竞争的胜利者。当年唐肃宗曾表彰他说:“国家能够重建,你功不可没啊。”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功臣,仍免不了朝中奸臣的谗言和陷害。但让人匪夷所思的是,郭子仪并未因他人的陷害表现出怨恨和恼怒,反而是在人后进行自我检讨。很多人都不理解他的行为,他的不争与懦弱甚至连自己的部下都看不起他。

鱼朝恩就因忌恨郭子仪功大得宠,不断地在肃宗面前诋毁他。有一次郭子仪兵败,鱼朝恩借机再进谗言,肃宗竟然信以为真,便对郭子仪进行了降职处分。人人都为郭子仪鸣不平,可是郭子仪却痛快地交出兵权,任凭肃宗的发落,毫无怨言。

是金子终究会发光的。后来,郭子仪又被重新起用,尤其是在灵州击退吐蕃军后,威望比以前更高了,鱼朝恩见郭子仪东山再起,恼羞成怒之下,竟派人掘了他的祖坟,以泄私愤。听到这个噩耗的郭子仪却掩饰住内心的愤怒与悲痛,表面上几乎是不动声色。

当肃宗向郭子仪问及掘坟的事时,他依然强压怒火,说道:“我领兵在外,阻止不了军兵捣坟,深感愧疚,自认失职。现在我的祖坟也遭人掘挖,非是人为,定是上天对我的惩罚,我能怪谁呢?”肃宗听后深为感动,更加欣赏和看重郭子仪,常常委以重任,从此留名青史,也因此成就了一代名将。

其实,郭子仪不是懦弱,更不是没有能力与那些佞臣争斗,只不过,他是个真正的智者,他懂得争的后果,倘若争一时之气,大动干戈,中了对手的圈套不说,自己的功劳也将被冲动淹没。与其功败垂成,不如学会“不争”,以退为进,成全了大局,也成全了未来的顺利。当你不与人争时,那些有所企图的人使用的一切伎俩也都将失去了效用。

面对生活,我们总想要“争”水平;面对学习,我们总想要“争”第一;面对家庭,我们总想要“争”地位;面对工作,我们总想要“争”业绩;面对情感,我们总想要“争”唯一……人生当中数不胜数的“争”字让我们看上去身心疲惫。

其实,我们都忽略了“争”的目的和涵义,往往把“争”看作目的本身,这样就变成了生活的惯性,不仅让我们生存在高压下,最终也未必能争得到我们想要得到的。因此,道家用一句话向我们道破了这其中的玄机,那就是“不争之争”,当你明白了道学所讲的“不争”的争法,从前所有的懊恼和困难都将迎刃而解了。

“不争”是一种智慧和态度,但是,我们又不能太极端地去理解老子所说的“不争”,完全意义的不争就变成了不求上进。

所以,我们必须权衡好“不争”的度,老子所说的“不争”是指要保身,就不可太强势,要先使自己“养晦”;与其在争的过程中被外力所折,不如自己先收敛锋芒,退出一线的争斗,在暗中保全自我,继而韬光养晦,以求后进。

可是,真正做到老子所说的“不争之争”是很难的。因为,要做到“不争”,就必须保持恬淡豁达的心态,必须能在名利面前遏制住欲望的躁动,在荣辱面前始终如一地坚持自我。

心灵小憩

道学教导人们的不止是如何在“不战”“不争”的情况下占得有利地位的方法,也是从另一个角度再次强调了道学中所宣扬的,在生命追求其理想过程中,不为名利欲求所累的核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