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小蚂蚁历险记
5852700000008

第8章 虾在哪儿过冬

厨房的板凳上放着一只扁篮子,炉台上坐着一只锅,桌子上摆着一只大白盘子。篮子里是青虾;锅里是用莳(shí)萝[4]和盐调过味儿的开水;盘子里什么也没有。

主妇走进来,开始干活儿。

第一步,把手伸进篮子,捏住一只青虾的背,把它拿出来;

第二步,是把一只虾扔在锅里,把它煮熟;

第三步,是用匙子把煮红了的虾捞出来,搁在盘子里。

就这样继续操作下去。

一、被拿出来的青虾,气呼呼地微动着须子,张开螯(áo),抽动着尾巴;

二、虾在开水里煮过之后,不再动弹,颜色变红了;

三、红色的虾放在盘子里后,一动也不动地躺着,直冒热气。

一、二、三,一、二、三,篮子里的青虾越来越少;锅里的开水沸腾着,冒着泡翻滚着;白盘子里的一堆红色虾越堆越高。

一来二去,篮子里只剩下了最后一只虾。

第一步,主妇用手指头捏住这只虾的背,拎了出来。

这时候,有人在饭厅里喊她。

“来了,来了——就剩一只了!”主妇回答,接着就搞颠倒了——二!——把青虾扔在盘子里,等了一会儿,然后用匙子从盘子里捞起一只红色的虾——三!——放进开水里。

红色虾不管是躺在热锅里,还是躺在凉盘子上,反正都一样。那只青色虾不想进热锅,也不愿意躺在盘子上。它最想去的地方,是虾过冬的地方。

因此,它不假思索地开始行动——不停地往后退。

它碰到那一堆不动的红虾,就钻到它们底下去了。

主妇用莳萝把盘子点缀了一下,端上餐桌。

盛着红色虾、又撒了绿莳萝的白盘子,显得很好看。虾很好吃。客人都很饿。主妇正忙。谁也没注意,青色虾从盘子里滚到了桌上,后退着钻到盘子下,后退着爬到桌子边。

桌子底下蹲着一只小猫,它等待着有谁从餐桌上扔点儿什么东西给它。

忽然——扑通!——一个生着须子的黑东西,掉在它面前。

小猫不认识这是虾,以为是一只大黑蟑螂,就用鼻子顶了它一下。

虾向后退去。

小猫用爪子碰碰它。

虾举起螯。

小猫觉得不值得跟它打交道,就转过身,用尾巴碰了它一下。

可是虾——啊呜!——用螯夹住了它的尾巴尖儿。

瞧瞧小猫怎么样了吧!——喵呜!跳上了椅子,从椅子跳上了桌子,又从桌子跳上了窗台,最后蹦到院子里去了。

“抓住它,抓住它,它疯了!”客人们喊道。

但是小猫一阵旋风似的冲过院子,蹿上围墙,在花园里狂奔起来。花园里有个池塘。要不是虾张开螯、放开他的尾巴,小猫准会掉在池塘里。

小猫转过身,一步三跳地跑回家去了。

池塘很小,长满青草和苔藓。池塘里居住着懒惰的大尾巴蝾螈(róngyuán)、小鲫鱼和蜗牛。它们的生活很枯燥——千篇一律。蝾螈上上下下地游,小鲫鱼前前后后地游,蜗牛在草上爬——一天往上爬,一天往下爬。

突然水花一溅,一个黑色的身子,冒着泡,沉到池底。

立刻,水里居民都聚拢来看它:蝾螈游过来了,小鲫鱼赶过来了,蜗牛爬下来了。

说实话——也真有个看头儿:那个黑家伙浑身披着甲壳——从触须尖到尾巴尖。它的胸和背上,有带光泽的灰条纹。两只呆板不动的眼睛,生在两根细茎上,从坚硬的护眼甲下探出来。直直的长触须,像长矛一样挺在前面。四双细腿像小叉,两只螯像两张牙齿锋利的大嘴。

池塘里的居民有生以来还都没看见过虾,因此都怀着好奇心,爬到它跟前。虾动弹一下,大家就吓一跳,躲开一些。虾举起一只小叉子似的前脚,抓住自己的眼睛,拔长细茎,开始洗刷。

这个举动实在奇怪,因此大家又都聚拢来看,有一尾小鲫鱼甚至碰了碰它的触须。

虾用螯一下子夹住了它,糊涂的小鲫鱼断成了两截。

小鲫鱼们受了惊,向四面各自奔逃。饥饿的虾心安理得地吃了起来。

虾在池塘里定居下来。白天,它整天在淤泥里休息。夜晚呢,就到处游荡,用触须摸索着池底和青草,用螯捕捉爬得慢的蜗牛。

现在蝾螈和小鲫鱼都怕它,不让它走近身边。不过,有蜗牛吃,它已经很满足了。它把蜗牛连壳一起吃下去,这种食物使它身上的甲壳长得更坚实。

但是池塘里的水是污浊的,发出腐臭气味儿。因此,它跟以前一样,老是想回到其他虾过冬的地方去。

一天晚上,下起雨来。雨下了一夜没停。早晨,水上涨了很多,溢出了池塘。一股水流把虾托起,带出池塘,塞在一个树墩里,重新又托起,扔在一道水沟里。

虾非常高兴,伸直宽宽的尾巴,用它在水上一拍一拍地,就跟爬的时候一样,后退着游去了。

但是雨停后,沟变浅了,游水不方便,虾就爬着走起来。

它爬了很久。白天休息,夜晚赶路。头一道沟连着第二道沟,第二道沟连着第三道沟,第三道沟连着第四道沟。它一个劲儿后退呀,后退呀,爬呀,爬呀——老也爬不到头儿,老也爬不出那一百道沟。

爬到第十天,它肚子饿极了,就钻到一棵隐木下去等待着蜗牛从旁边爬过来,或者小鱼、青蛙从旁边游过来。

它待在隐木下,忽听得“扑通”一声,一样重东西从岸上掉进沟里了。

虾看见,一只有胡子的大鼻子野兽,向它游了过来。这只野兽的脚掌很短,个儿有小猫那么大。

换一个时候,虾见了这样一只大兽,一定会吓一跳,会吓得向后退走。但是它现在饿得厉害,总得想法儿找点儿什么填肚子。

虾等这只野兽从身旁游过去后,用螯一下子夹住它的毛茸茸的粗尾巴!虾以为能够像使用剪刀似的把尾巴夹断。满不是这么回事儿!这只野兽是河鼠,它一个挣身,虾就飞快地从隐木下栽了出来。河鼠把尾巴向另一个方向一甩——咔嗒!——虾的螯断成两半儿了。

虾落到水底,躺着。河鼠呢,尾巴上带了它的螯,又往前游去了。应该感谢河鼠,没有用可怕的牙齿把虾咬住:要不然连坚硬的甲壳也保护不了虾的。

只剩了一只螯的虾继续向前爬。

它找到一些藻类,吃了。后来虾掉进了淤泥。它把叉状的脚伸进淤泥,摸索起来。左后脚在淤泥里摸着一只软体虫,捉住了,然后从后往前,一只脚把软体虫递给另一只脚,就这样把软体虫送进嘴里。

虾吃了点儿东西,增加了点儿力气,又继续向前爬。

虾在沟里已经旅行整整一个月了,突然觉得自己的身体非常不舒服,不舒服得再也爬不动了;它就开始用尾巴在岸旁挖沙子。它刚刚给自己在沙子里挖了个洞,身子就开始痉挛起来。

原来虾要蜕皮了。它背朝下跌倒了,尾巴一会儿伸开,一会儿缩起,触须抽动着。后来,它一下子挺直身子——甲壳便在肚子上裂开了,从甲壳下露出粉褐色的身体。这时,虾把尾巴使劲儿一抽,就从甲壳里钻了出来。带触须的死甲壳从小洞穴里掉了出去。这甲壳是空的,很轻。湍急的水流把它在沟底拖曳了一阵,然后扬卷起来带走了。

蜕完皮的虾继续躺在黏土质的小洞穴里——现在它是那样的软弱,甚至一只蜗牛,都可能用角把它捅出一个窟窿。

一天天过去了,它一直毫无动静地躺在那儿。它的身体渐渐变硬,又覆盖起一层坚实的甲壳。不过,现在甲壳已经不是黑色的,而是红褐色的了。

还有一个奇迹:被河鼠甩断的那只螯,很快重新长出来了。

虾从洞穴里爬出来,精力充沛地动身了——到虾过冬的地方去。

这只有耐性的虾,从一条水沟爬进另一条水沟,从一条小河爬进另一条小河。它的甲壳一点儿一点儿变黑。白昼越变越短,阴雨连绵。水面上漂荡着轻捷的金黄色小划子——从树上脱落下来的枯叶。一到夜里,水面就覆盖起一层脆而易碎的薄冰。

这条小河的水流入那一条小河,那一条小河的水又流入大河。

有耐性的虾在一条条小河里游着,最后,进了一条河底有黏土的大河。

在水下的陡峭河岸旁,有好几层小洞穴,那些小洞穴就像悬崖上的燕子窝一样。每个小洞穴里,都有一只虾向外张望,微动着触角,用螯威吓着。原来这是一个虾城。

旅行的虾大喜。它在岸旁找到一块空闲的地方,给自己挖了一个舒舒服服的小洞穴,然后饱饱地吃了一顿饭,就躺进去过冬,跟熊躺进熊穴里过冬一样。

也该这样做了——天在下雪,水面也冻冰了。

虾用自己的大螯堵住洞穴口——看谁敢来侵犯它!

虾就这样睡着了。

所有的虾都这样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