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中观大师箴言集
5861200000003

第3章 禅意(1)

1.珠帘遮,遍地花,步履匆匆溅浪花,窸窣簌,毫端任狂逸,朦胧来,自天际,不似画工虚费日。

2.撩起风儿玉翠玲,哐啷啷,嘀铃铃,把弄手中卷,雨净月无心,绕音旋,哪可言?指明前方似无物。

3.夜冷寒,月垂弯,只听风丧胆,杳无人烟,小醉昏昧不在酒,黄卷叙意,翁在读。

4.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能受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敬君子方显有德,怕小人不算无能,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欲进步需思退步,若着手先虑放手,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应有余步。持黄金为珍贵,知安乐方值千金,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忍让最高。

5.冬雨尽扫秋枫叶,沁骨寒,取来兮,壶中沸腾兮,小酌一盏,茶趣虽在心趣非,但留意,山水味!

6.珠串串,一粒粒,玉手拨弄口相系,弥陀佛,念念不忘,珠子佛性成就,珠者圆!

7.【佛心佛语】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茫在其中。日也空,月也空,东升西沉为谁动。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握手中。妻也空,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权也空,名也空,转眼荒郊土一封。田也空,屋也空,换了多少主人翁。爱也空,恨也空,人生陌路不相逢。喜也空,悲也空,无非都是在梦中。

8.缘生,缘灭,心曾近,身形远。来了,去了,有过,爱过。爱得起,放得下,激情走,心如镜。爱难忘,过去了,恨不生,现实中。走过一场人间路,生离死别是自然,看青山绿水依然在,是梦生梦醒在自觉。缘缘缘,来来来,去去去,求不得,放却得。童心常在,笑口常开,看破放下,随缘自在。

9.看落花飞散水月旁,人世几多沧桑。只身徘徊,迷途上,回头望。

10.弟子问师父:“您能谈谈人类的奇怪之处吗?”师答道:“他们急于成长,然后又哀叹失去的童年;他们以健康换取金钱,不久后又想用金钱恢复健康。他们对未来焦虑不已,却又无视现在的幸福。因此,他们既不活在当下,也不活在未来。他们活着仿佛从来不会死亡;临死前,又仿佛他们从未活过。”

11.「事在人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随遇而安」是一种乐观的处世妙方,「顺其自然」是一种豁达的生存之道,「水到渠成」是一种高超的入世智慧。

12.几句冷笑:“国泰永远民安”,“菩萨越来越灵”,“雨就是财”。

13.心态不好,说穿了,就是心眼太小了,心胸太狭隘了。心态的态字,拆解开来,就是心大一点。一个人有什么心态,就有什么样的人生。任何事情,总有答案。与其烦恼,不如学会接受。人生本来一场空,有无更替便是人生,得失心态决定苦乐。缘来不拒,境去不留,看淡了得失,才有闲心品尝幸福。

14.人累了,就休息;心累了,就淡定。长大了,成熟了,这个社会就看透了。累了,难过了,就蹲下来,给自己一个拥抱。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同情你,怜悯你。你哭了,眼泪是你自己的;你痛了,没有人能体会到。那么你只有流着泪去微笑。

15.修行不是口号、也非形式,而是要将佛法运用到生活里。修行离开了生活,离开了人间,就没有修行可言。修行是实践的功夫,是从身心行仪里流露出来的道德、涵养。日常中怎么修行呢?第一、以念佛来制心一处。第二、以数息来呼吸顺畅。第三、以感恩来惜福爱物。第四、以忏悔来反省言行。

16.一个人的涵养,不在心平气和时,而在心浮气燥时;一个人的理性,不在风平浪静时,而在众声喧哗时;一个人的慈悲,不在居高临下时,而在人微言轻时;同事间的尊重,不在闲情逸致时,而在观点相左时;朋友间的情谊,不在事业蓬勃时,而在失魂落魄时;夫妻间的恩爱,不在花前月下时,而在大难临头时。

17.当你觉得处处不如人时,不要自卑,记得你只是平凡人。当别人忽略你时,不要伤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谁都不可能一直陪你。当你看到别人在笑时,不要以为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在伤心,其实别人只是比你会掩饰。当你很无助时,你可以哭,但哭过你必须要振作起来,即使输掉了一切,也不要输掉微笑。

18.老喇嘛对小喇嘛说:当你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你在哭,但别人都很开心;当你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别人都在哭,你自己很喜悦。所以,死亡并不可悲、生命亦不可喜。

19.一个真正强大的人,不会把太多心思花在取悦和亲附别人上面。所谓圈子、资源,都只是衍生品。最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内功。只有自己修炼好了,才会有别人来亲附。自己是梧桐,凤凰才会来栖;自己是大海,百川才来汇聚。你只有到了那个层次,才会有相应的圈子,而不是倒过来!

20.最糟糕的感觉,莫过于不知道应该等待还是放弃。不必太纠结于当下,也不必太忧虑未来;当你经历过一些事情后,眼前的风景已经跟从前不一样。

21.欲成大器,先要大气。大气之人,语气不惊不惧,性格不骄不躁,气势不张不扬,举止不猥不琐,静得优雅,动得从容,行得洒脱。大气之人,如一朵花,花香淡雅而悠长;如一棵树,枝叶茂盛而常青。大气之人,能安安心心做好本分的角色,认认真真干好手头的事情,不为名利而争斗,不为钱财而纠结。

22.有一种心态叫放下;有一种境界叫舍得;有一种幸福叫守候;有一种智慧叫低调;有一种选择叫放弃;有一种明白叫糊涂;有一种心态叫包容;有一种快乐叫简单;有一种美德叫微笑;有一种幸福叫珍惜;有一种美丽叫自信;有一种感动叫分享;有一种真情叫关爱;有一种温暖叫感恩;有一种成功叫坚持。共勉之!

23.原来,舍才是得最大的机会。舍得微笑,得到的是友谊;舍得宽容,得到的是大气;舍得诚实,得到的是朋友;舍得面子,得到的是实在;舍得酒色,得到的是健康;舍得虚名,得到的是逍遥;舍得施舍,得到的是美名;舍得红尘,得到的是天尊;舍得小,就有可能得大;舍得近,就有可能得到远。

24.“男戴观音女戴佛”是民间的一种祈愿、风俗。男人多戴观音,是让男人少一些残忍和暴力,多一些象观音一样的慈悲与柔和,自然就得观音保佑平安如意。女士多戴弥勒,是让女人少一些嫉妒和小心眼,少说点是非,要象弥勒菩萨一样肚量广大,自然得菩萨保佑快乐自在。人戴什么不重要,关键是要有慈悲心。

25.心若安详,这个世界处处生机昂然。

26.修心,最重要的是心念清净。拥有一颗清净心是幸福的源泉。我们整天为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所左右,为身外之物所烦扰,为名利所刺激,心怎能净下来。烦恼自然时刻也不远离,生活要能事事如意、不受外界干扰,实在很不容易,既然人世间有这么多不如意的环境要面对,不如先自我净化内心世界。

27.一颗随缘心,你会更洒脱;有一颗平常心,你会更从容;有一颗慈悲心,你会更积善;有一颗感恩心,你会更幸福;有一颗因果心,你会更明理;有一颗忍让心,你会更快乐;有一颗超脱心,你会更淡然;有一颗修行心,你会更智慧;有一颗质朴心,你会更纯粹;有一颗自知心,你会更清醒。

28.往往放不下的都是提不起的,往往所烦恼的都是所放不下的,往往所痛苦的都是所最爱的,往往所最爱的都是所该抛弃的!

29.世上三件事:一是“自己的事”,二是“别人的事”,三是“老天爷的事”。烦恼来自:忘了“自己的事”,爱管“别人的事”,担心“老天爷的事”。要开心很简单:做好“自己的事”,不管“别人的事”,别想“老天爷的事”。

30.佛说:不要等到奄奄一息才领悟无常;不要等到无药可救才感恩生命;不要等到生命终结才断恶行善;不要等到面临死亡才想到修行;不要等到神智不清才求佛保佑;不要等到离开人世才寻求解脱;不要等到身心分离才求生佛国。如果那样,一切来不及了。从现在做起,从当下做起,从当下内心做起。

31.A不喜欢吃鸡蛋,每次发了鸡蛋都给B。刚开始B很感谢,久而久之便习惯了。习惯了便理所当然了。于是,直到有一天,A将鸡蛋给了C,B就不爽了。她忘记了这个鸡蛋本来就是A的,A想给谁都可以。为此她们大吵一架,从此绝交。其实,不是别人不好了,而是我们的要求变多了。习惯了得到,便忘了感恩。

32.痛苦一瞬间地来袭,却在我们心中停留很久。痛苦的“因”在哪里?就是我们心中难以割舍的“我执”,执着名、执着利、执着一切原本就不属于我们的东西,我们被“我执”折磨到忘记了刚出生的我们那时的样子。如何才能快乐起来?那就是“去我、去执、去我执”,做一个有智慧、轻松自在的人。

33.人的嘴巴向前,所以,只会说给别人听!人的眼睛向前,所以,只会看到别人的错!而修行者则只语自己之错,只识自己的过!说给别人容易,说给自己难!看到别人问题容易,改变自己难!

34.心情是一条河,它的状态取决于它的深度。深水沉静,浅水喧哗。心量太小,小石头也能激起心情的浪花;心量大了,才能容得下暗藏的礁石。生活中,干扰我们心情的,没多少是大事儿。如同江河中的浪花,很多都不是庞然大物激起的。见多识广了,心胸就开阔了,心量就大了,心也就容易宁静了。

35.修行,不是追求完美,而是坦然地接受残缺。人没有三头六臂,做人也好,做事也罢,谁能尽善尽美?人生的修行,就是用智慧看透世间黑白,并用一颗善良的心成就一切美好,用一颗宽容的心,坦然地接纳无法改变的不好。修行,就是宽容。容得下别人的中伤,忍得住困苦的折磨,放得下挽留不了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