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妙笔生花的世界绘画
5880100000006

第6章 古代希腊绘画

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它位于地中海东部,地理范围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以及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公元前4世纪末,它的势力范围曾经东达印度西部,南达埃及和北非诸国,西达意大利南部,北达北海。

古代希腊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克里特—迈锡尼文化,史称爱琴文化。公元前146年,古希腊被古罗马灭亡,古希腊的历史宣告结束。

爱琴文化时期的绘画

在创造希腊古典文明的多利亚人和伊奥尼亚人到达希腊本土之前,在地中海东北部的爱琴海地区存在过相当发达的文化,包括从氏族社会到奴隶制社会初期的国家,在艺术史上这一文化被称为“爱琴文化”或“克里特—迈锡尼文化”。

关于爱琴文化,现在我们所知的资料主要依据以下两个考古学家的发现:德国考古学家施利曼和英国学者伊文思。他们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受希腊神话《荷马史诗》的吸引先后来这一带考察。

《荷马史诗》是古希腊荷马时代在文化方面的重要成就,它有两部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构成,以史诗的形式描绘了希腊远征特洛伊城的战争。其中《伊里亚特》描写的是希腊将领阿喀琉斯打死特洛伊主将赫克托的故事;《奥德赛》描写的是希腊英雄奥德赛在远征胜利后渡海返乡,历经艰险的过程。

施里曼和伊文思按照荷马史诗所描绘的地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迈锡尼文化古迹,米诺斯王宫遗址以及大量的文物。这些发现证明了:克里特文化是爱琴文化的发源地,迈锡尼文化是克里特文化的继承者。

克里特—迈锡尼文化中的绘画艺术主要是装饰壁画。其壁画主要集中于米诺斯宫。米诺斯宫是庞大而复杂的建筑群,占地约2公顷,宫殿内部结构复杂,层次多变,被人称为“迷宫”。宫殿墙壁上有壁画装饰,壁画以流畅的曲线、鲜明的色彩描绘出富有装饰性的人物和图案。手法上与埃及艺术有联系,其中以《巴黎女郎》、《交谈的妇女》、《侍女图》等最为著名。

希腊本期的绘画

古代希腊美术在建筑、雕塑和绘画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历史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在社会历史方面,城邦国家的奴隶主民主政体的自由与民主,为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其次。在民族特点方面,贸易和航海业的发展造就了希腊人的坚强意志、机智灵活以及勇于追求理想的积极性格。第三,希腊神话为希腊艺术的生长提供了深厚广阔的土壤。希腊神话中“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使神具有人的面貌和情感,使希腊美术家敢于按照现实生活中的人的形象来塑造诸神,成为促使艺术与生活患患相通的有利因素。第四,在自然条件上,温和的希腊气候使希腊有广阔的露天活动和运动场所。4年一度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为艺术家提供了健美人体的条件。第五,希腊哲学影响了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美与和谐具有一致性。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为首的学派认为最智慧的是数,最美的是和谐,人的比例是由数决定的。比例对,才是和谐的。总之,古代希腊的美学思想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即是“和谐”。

古希腊美术史通常划分为4个时期,它们是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和希腊化时期。

荷马时期的绘画(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8世纪)

荷马时期处于在氏族部落盛行的社会阶段,铁器时代和铜器时代的交替的时期。由于多利亚人先后毁灭了克里特文化和迈锡尼文化,希腊美术很多都要从头做起,所以,此一时期的美术相当贫乏。其绘画尚处于萌芽期,主要集中在陶瓶的图案装饰上。

荷马时期最早的造型艺术作品是几何风格的陶瓶,造型简朴,大小不一,用于敬神和陪葬。这些陶瓶上画满了各种简单而有规则的几何画饰,这是希腊本土构成性装饰的表现,这一类型的作品起初都没有人物的装饰图案,直到公元前8世纪才有明确的人物形象出现。

除几何形陶瓶外,此期陪葬用的小雕像也是几何形的,没有细节刻画,因此,这一时期又被称为“几何风格时期”。

古风时期的绘画(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6世纪)

这一时期是造型艺术的形成期。其主要绘画成就是陶器上的绘画——瓶画。

此期的瓶画先后出现了3风格,即东方风格,黑绘风格,红绘风格。

东方风格瓶画流行于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初,它的主要特点是绘画装饰纹样以动植物纹样为主,有时则直接采用东方国家喜爱的纹样,如埃及的莲花纹,两河流域美术中常出现的怪兽等,同时增强了纹样的装饰趣味。

黑绘风格瓶画流行于公元前6世纪初至公元前5世纪。这是指在红色或黄褐色的陶器的泥胎上,用一种特殊的黑漆描绘形象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的瓶画多表现情节性的场面,以神话题材和日常生活为主。其著名的代表作品是《阿喀琉斯与埃阿斯玩骰子》,洛伊战争中的两个英雄阿喀琉斯和埃阿斯,利用战斗间隙玩骰子。两人弯腰的动作和器形的曲线完全一致,使画面的构图与器形取得了高度的和谐。

红绘风格瓶画流行于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4世纪末,它与黑绘风格恰好相反,那陶器上所画的人、动植物的各种纹样用红色,底子则用黑色。

古典时期的绘画(公元前5世纪初~公元前4世纪末)

古典时期是希腊艺术的繁盛期。其主要成就集中体现在建筑和雕刻上,对后世影响也最大。绘画作品由于保存要比雕塑和建筑困难得多,除了大量的陶器彩绘以外,至今仍未发现这一时期的绘画作品。

应该承认在这个雕塑和建筑相当发达的时期。绘画当然也不会落后。虽然我们没有发现此期除瓶画以外的绘画作品,但在古希腊和罗马的一些文献或哲学著作中,提供了一些有关这一时期的绘画资料。

(1)陶器彩绘。古典时期的陶器与同时期的建筑和雕塑一样,也达到了它的发展高峰。在这一时期红绘风格的瓶画已经完全取代了上一时期占统治地位的黑绘风格陶器,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又出现了“白底彩绘风格”。

此期的红绘风格陶器彩绘,已达到古代希腊陶器彩绘的最高水平。这突出地表现在深入人物性格的刻画和意境的表达上。俄罗斯列宁格勒爱尔米塔什博物馆收藏的画有《春燕图》的双耳陶瓶,以及慕尼黑古代工艺美术馆收藏的画有《送别出征战士》的双耳陶瓶,可算作此期陶器彩绘中红绘风格的代表作品。

《春燕图》双耳陶瓶,画了3个不同年龄的人物:少年、青年和成年人。他们的目光都集中在一只象征春天来临的正在飞翔的燕子身上。有趣的是,陶瓶上还刻着他们3人简短的对话。最早发现燕子的青年人说“瞧,那是燕子!”成年人接着说:“我以赫克里斯的名义起誓,这是真的!”少年则以兴高采烈的心情欢呼“春天来到了!”从这一陶瓶的彩绘上可以看出,古典时期的陶器彩绘作者已经不再满足于一般现象的描绘,而是力求通过人的活动,去表现某种特定的意境。

彩绘《送别出征战士》,是前5世纪下半期的作品。这一作品最引人注目的是送别出征战士场面中的妇女形象。她给即将走上战场的丈夫斟酒送行,丈夫端起酒杯将要一饮而尽,她则痛苦地低下了头。表现出一种复杂的心情。整幅作品在线条的运用上熟练、简洁、准确而流畅,使得所表现的希腊妇女更加优美动人。它充分体现了古典时期希腊绘画艺术的高度技巧和典雅的艺术风格。

(2)文献所记载的画家和绘画。古希腊和罗马时期有一些历史著作和文艺理论著作,记载了古希腊古典时期的绘画和画家。他们分别是波利格诺托斯、阿波罗多罗斯、宙克西斯、尼西亚斯、阿佩莱斯等。对于这些画家及其作品,我们只见于文献记载,没有见到其真正的作品,但通过文献记载我们也可以窥知古典时期绘画的繁荣。

希腊化时期的绘画(公元前4世纪~前1世纪)

希腊化时期一般是指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开始东侵波斯,到公元前146年希腊本土被罗马所征服。这个时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征服希腊各城邦,建立了亚历山大帝国。随着帝国的扩张,希腊文化向东方传播并与东方文化交流融合。西方历史学家习惯将此期称作“希腊化时期”也称为“泛希腊化时期”。

此期的美术,包括希腊本土、小亚细亚、埃及和叙利亚等地。它们既有共同的特点,又因地区、民族,文化传统的不同等原因,具有各自的特点。这一时期的美术上的主要成就集中体现在雕刻和建筑艺术上,但绘画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由于绘画不易保存,现存的希腊化时期的作品仍然很少。但据历史记载,此一时期绘画的成就同样是值得注意的。有关材料曾谈到这时的两位著名画家,普罗托格尼斯和尼科马科斯。普罗托格尼斯以精心作画而闻名于世。尼科马科斯以描绘神话题材而著称。

现已发现的希腊化时期的作品有壁画和镶嵌画两种。壁画主要是墓室壁画。1978年在古希腊北部萨洛尼卡城附近发现的一座马其顿贵族墓,墓内也保存着部分壁画,壁画内容取材于希腊神话故事,其人物形象比较生动,是现已发现的保存较好的希腊化时期的墓室壁画。

镶嵌画是一种用诸如玻璃、大理石、陶片等碎块镶嵌而成的绘画艺术品。古希腊最早的镶嵌画,主要用于建筑物的地面装饰。早期的镶嵌画只用黑白两色,而且以卵石为主,镶嵌成极为简单的图案或人物、动物等形象。后来镶嵌画逐渐向精细和绘画方面发展。最为典型的是1957年在培拉遗址发掘出土的两幅著名的镶嵌画《猎狮图》和《骑豹的狄奥尼索斯》。这两幅镶嵌画都是公元前300年左右的作品,保存完好,现存希腊培拉考古博物馆。其中以《猎狮图》尤为精彩,不仅画面宏大,而且画面上出现的人物和狮子,其神态和表情极为生动,所用嵌块都是色彩丰富的小卵石,计有暗红、紫色、蓝色、绿色等。那一颗颗小卵石镶嵌在一起,画面的色调非常协调而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