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拿来就用的实用心理学
5928200000046

第46章 要有人情味,让忠言不再逆耳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都可能做错事,领导不例外,专家也不例外。遇到这种情况,下属们自然应该尽职尽责地将错误纠正过来。可是这时候一定要注意方法,千万不能不留面子、直言不讳,要委婉地进言,让忠言不逆耳。

说服自己靠心态,说服别人靠技巧。忠告本是对别人最佳的馈赠,也是最真诚的建议,可是偏偏很多忠告都似苦口良药,很难被人欣然接受,往往还会收到反效果。忠言作为真诚帮助他人的一种形式,它的初衷必须是善意的。既然是善意的,献言者就会想方设法把话说得让人容易接受,而逆耳之言恐怕就不好被人接受了。所以仅有“为别人好”的善意献言还不够,要使献言变成对方能接受的忠言,献言者就必须掌握“进言”的技巧,否则就会收到反效果。

一个衣冠楚楚的青年开着一辆豪华的宝马汽车兜风。车开到交叉口碰上了红灯,他趁机点燃了最后一支香烟,随手将空盒丢出车外。恰好一位妇女从车旁经过,捡起烟盒,走近汽车,笑容可掬地问道:“先生,你这个烟盒不要了吗?”

那位青年似乎意识到自己的不文明行为,赶忙说:“刚才不小心,烟盒掉了下来,谢谢你帮我捡起来。”说着把烟盒拿了回去,带着一份窘迫的神色匆忙开车走了。

在以上的说服中,那位妇女采用的是委婉含蓄的方式。她明明亲眼看见那位青年故意乱扔垃圾,但没有揭穿他,而是假装不知道,给他捡起烟盒,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假如她直来直往,打着正义的旗号去教训那位青年,恐怕那位青年非但听不进去,反而会骂她多管闲事。可见委婉含蓄是说服人的“高招”。

推而广之,我们在规劝和纠正别人的时候,先对对方所犯的错误加以谅解,要表示同情对方所犯的错误,使对方减少害怕,同时也减少羞愤之心,然后再用温和的方法把错误指出来,指正的话越少越好,避免对方陷于窘境,产生反感。如果可能的话,在纠正对方的同时,也要提出一些赞扬和肯定,这样对方觉得你的评论很中肯和公平,就容易心悦诚服。

吕某是一家公司新上任的部门经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许多员工经常迟到。一天,吕经理早早地来到公司,为他那个部门的每个员工买了份早餐。等员工都到齐了,他把早餐拿出来对大家说:“各位,我知道你们工作都很辛苦,由于时间的关系来不及吃早点,我特意为大家买了早点,希望大家每天都记得吃早点。”

一开始所有员工都不知吕经理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后来在公司有“迟到王”之称的小王提醒下,大家才恍然大悟,终于明白吕经理的良苦用心。原来吕经理借“早点”来提醒大家上班要早点儿,以后别再迟到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迟到的现象出现过。

在这里,吕经理巧妙地运用谐音词,说服员工以后别再迟到,不仅幽默风趣,而且委婉含蓄,更是体现了很浓的“人情味”,这种说服技巧不能不让人佩服。

无论你面对的是朋友,是同事,是亲人,还是一般的熟人,只要你是真的有意向对方献上忠言,那么就请你先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好,委婉一些说,你所献的忠言就一定不逆耳,还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忠言也可以带上一点幽默的色彩,这样有助于淡化其说教的基调,减少对方的排斥,也就更容易被对方听取了。

一对青年夫妻为了一点小事在户外吵了起来,先是相互抱怨,进而大吵大闹。两人谁也不让谁,眼看就要大动干戈了,这时隔壁的邻居李大叔,拿着一把雨伞走到那对夫妻旁边,把雨伞撑开看着他俩吵架。这时那位青年停了下来,用惊奇的语气问:“我说李大叔,这么好的天气你打把雨伞干吗?”李大叔一本正经地说:“当然是躲雨,刚才(你们脸上)乌云密布,(嘴里)雷声轰隆,待会肯定会下大雨。”李大叔幽默的话语和滑稽的行为把那对夫妻逗得哈哈大笑,顿时火气消了下来,硝烟被幽默驱赶得无影无踪。

由此可见,幽默在劝说中有着神奇的效果。试想一下,如果直截了当地对人家进行批评规劝,小两口肯定会说你是什么人啊?凭什么管我们家的事儿啊?两人肯定就一致对外,李大叔好人做不成,还得碰一鼻子灰。所以带上点幽默的色彩,对方听得进去最好,听不进去就当说了一个不好笑的笑话,也不至于让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

这些都是劝说和忠言的外在包装。说到底,想规劝一个人还是因为心里在乎他、关心他。所以,不管用什么方式规劝进言,核心是让对方感受到你是在为他设身处地地着想,感受到你是为他好,这样才能让他坦然接受。

忠言不必逆耳,良药不必苦口,人们津津乐道的逆耳忠言、苦口良药,其实都是笨人的方法。硬碰硬有什么好处呢?说的人生气,听的人上火,最后伤了和气,好心变成了冷漠,友谊变成了仇恨。所以,有些话不能直接说,尤其是逆耳的忠告。当需要指出别人的错误的时候,不妨拐一个弯,用含蓄的方式来告诉对方,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