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拿来就用的实用心理学
5928200000006

第6章 有涵养才会有人缘

一个人的内涵包括道德素养、知识结构、情操抱负等。在社交中,如果只是学习一些技巧,而不注重提升自身的内涵,则很难取得社交的成功。

内涵是沉积的智慧,智慧在一点点地琢磨着一个人,展现着一个人的魅力。只有不断增加个人内涵,才能拥有与众不同的韵味,成为一个让人一见难忘的人。

一个中年主妇觉察到自己的丈夫经常在家里夸奖他的女助手,她心里有些疑惑,于是开始每天描眉画眼、梳妆打扮,甚至不惜花一大笔钱去做美容手术。谁知她的丈夫对她的精心打扮却熟视无睹,仍旧每天大谈特谈他的那个女助手。

妻子沉不住气了,试探着开始打听女助手的背景。丈夫于是邀请妻子一同去探望那位女助手。一见面,妻子大为吃惊,女助手既不年轻也不漂亮,而是一位头发花白、身材已经发福的普通妇人。但言谈举止中透露出那种内在涵养,周围的人无不受到她的感染,甚至这位妻子也抵抗不住她的魅力,十分急切地想和她交朋友。后来,这位妻子终于明白了,有内涵的美赋予一个女士的魅力是无可比拟的。

年轻人虽然在风华正茂时可以毫不费力地靠外表吸引他人的注意,但如果他们因此而忽略了对自己个性的创造,到年老时才想到要去弥补,那就太迟了。而那些平凡的不起眼的人,只要注意培养自己独特的气质,无论到了什么年纪,照样可以给人年轻有活力的感觉,他们身上更有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独特魅力,这份魅力可以让他们到处受欢迎。

有一位擅长绘画的学生,他在绘画上非常有天赋。毕业后,他准备朝广告设计方面发展。招聘会上,他投递了一份精心制作的简历,将设计方面的才华表现得淋漓尽致。很快,他就得到了笔试的机会。笔试内容是设计一面墙壁的地产广告,他的设计风格独特而新颖,在应试的人中脱颖而出。

几天后,他又得到了参加面试的消息。这是一家知名的大型广告公司,是很多人都想进的理想单位。这位学生也为能有这样的一次面试机会而高兴。面试那天,他特意打扮了一下,一改往日随意的形象。他以为,凭着他的才华,这个职位必然是他的了。

然而,事情的结果并非如此。面试后,他被拒绝了。后来,有知情者向他透露本来公司非常看好他的才华,但是,在面试的过程中,该学生没有一点礼貌,说话尖酸刻薄、恃才傲物。面试官让他看其他面试人员的作品时,他大加讽刺。面试官由此断定,此人没有团队合作精神,虽有才能,但人品不好,因此拒绝了他。

在这个故事里,擅长绘画的这位学生,就是因为没有内涵而没被录取。要知道,一个人的某一方面有特长,并不足以代表这个人就完全有能力胜任某项工作,还需要有内在的涵养。虽然,没有人要求我们在任何方面都出类拔萃,但是,我们至少要在能力、品德与修养等方面有一定的内涵,尤其不能在人品上有过大的瑕疵。否则,你很难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更不用说成就精彩的人生了。

人的内涵是内心之中的一种品德,是通过外在行为来表现的美好情操。内涵贫乏的人,他的外在形象必然平庸乏味;内在涵养丰富的人,他的外在形象自然也是光彩照人的。内涵一旦形成就会从你的每一个行为中表现出来,让人过目不忘。人格魅力实际上是内在涵养的外在显现,在社交中,有人格魅力的人,对人、对事都能表现出真心实意的态度,这样才能得到他人真正的尊敬,才能够吸引他人。那么,怎样才能丰富自己的内涵呢?

第一,多读书,读好书

提高自身涵养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读书,而且是读好书。读书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一本好书可以帮助人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可以在社交中与人更好地交流。通过读书,更能提高自身素质,提升自身的交际形象。

第二,考验锻炼自己

一个人的丰富内涵,除了来自于书本的知识,还得益于生活对人的考验和锻炼。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一次考验和锻炼,都能提高我们自身的素质。那些经受过各种艰难考验的人们身上,常常散发着智慧的魅力,在社交过程中,更容易被他人接受。

第三,用思考深化自己

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意思是说,在学习时如果不加思考,就会变得糊涂。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可以深化人的思想,丰富人的内在涵养,从而能够提升其外在的形象。

一个人如果社交技巧丰富而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内涵,不但不能赢得他人的好感,反而会给人留下一种虚伪不真诚的印象。一个真正有内涵的人,即使拙于社交技巧,他也会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