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拿来就用的实用心理学
5928200000075

第75章 坦诚表达,避免虚伪

虚伪的个性,是人类最要不得的缺点。一个人只要有勇气撕破自己虚假伪善的一面,这个人才更真实可信赖,并且,这个人的人性才有可能更接近完善。所以很多时候,人们更喜欢与勇于说实话的人接近和交往,因为,有胆量实话实说的人,他们的灵魂里有自信与磊落做厚实的底牌。

1915年,小约翰·洛克菲勒成为科罗拉多州最受轻视的人。工人为了争取自身利益,要求科罗拉多州煤铁公司提高工资,愤怒而粗暴的工人捣毁厂房,砸坏机器。政府最后出动军队镇压,发生多起流血事件,罢工者被枪杀,尸体遍布街头,场景极其残忍和野蛮。这次罢工持续了两年之久,成为美国工业史上最血腥的一次罢工。在那种充满仇恨的气氛下,作为公司的所有者洛克菲勒尽力平息工人的愤怒,希望他们接受他的意见。他先花了几个星期的时间深入到工人家中,尽管遭到一些工人的拒绝,他仍顶着巨大压力走访每一个受害家属,与他们成为朋友,然后他对工人代表发表了精彩演讲。

“今天是我一生最值得纪念的日子,”洛克菲勒开始说,“这是我第一次有幸会见这家伟大公司的劳工代表、职员和监工,大家会聚一堂,商讨公司的未来发展。我可以告诉各位,我很荣幸到这里与大家会面,在我有生之年我不会忘记这场聚会。

“这场聚会如果在两个星期前举行,我对今天到会的大多数人一定很陌生,我只认得几张熟悉的面孔。上周我有机会去南区煤矿所有的工棚视察了一遍,与各位代表进行过个别谈话,除了不在场的代表,统统见过面了。我拜访过你们的家庭,见过各位的妻子和儿女,今天我们以朋友的身份相互见面,我们不再是陌生人了,我们之间已经有了友善互爱的精神,我很高兴有机会与各位代表讨论我们共同的利益问题。

“既然聚会应由厂方职员和劳工代表共同参加,我能来此参加聚会,多谢大家的支持。因为我既不是劳工代表,也不是厂方职员,但是我觉得我与你们的关系十分亲密,因为就某一方面来说,我代表了股东和董事们。”面对几天前想把他吊死在酸苹果树上的工人们,洛克菲勒言辞恳切,他的话比传教牧师还要谦逊和蔼,他用了一些能拉近彼此关系的句子,如“我很荣幸到这里与大家会面”“我拜访过你们的家属”“见过各位的妻子和儿女”“今天我们以朋友的身份相互见面”。这场演讲太精彩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平息了要吊死洛克菲勒的仇恨风暴,而且还赢得了不少崇拜者。

洛克菲勒向工人提供了充足的事实,说明公司面临的处境,友善地劝说工人们回去工作,工人们接受了他的意见,暂时不再谈提高工资的事,一场愤怒就这样平息了。

洛克菲勒化解了公司与工人之间的矛盾,他没有和工人争论,没有用政治的手段吓唬工人,也没有用严密的逻辑论证他们有多离谱,假如那样的话,只能导致更多的仇恨和反抗。洛克菲勒巧妙地运用“真诚待人”的道理,以友善和蔼的态度化解了工人的愤怒,最后化敌为友。

戴尔·卡耐基有一次去国际函授学校丹佛分校经销商的办公室里应征销售员的工作。

经理约翰·艾兰奇先生看着眼前这位身材瘦弱,脸色苍白的年轻人,忍不住先摇了摇头。从外表看,这个年轻人显示不出特别的销售潜力。他在问了姓名和学历后,又问道:“干过推销吗?”“没有!”戴尔·卡耐基答道。

“那么,现在请回答几个有关销售的问题。”约翰·艾兰奇先生开始提问。

“推销员的目的是什么?”“让消费者了解产品,从而心甘情愿地购买。”戴尔·卡耐基不假思索地答道。艾兰奇先生点点头,接着问:“你打算对推销对象怎样开始谈话?”“‘今天天气真好’或者‘你的生意真不错!’”艾兰奇先生还是只点点头。“你有什么办法把打字机推销给农场主?”

戴尔·卡耐基稍稍思索一番,不紧不慢地回答:“抱歉,先生,我没办法把这种产品推销给农场主,因为他们根本就不需要。”

艾兰奇高兴地从椅子上站起来,拍拍戴尔的肩膀,兴奋地说:“年轻人,很好,你通过了,我想你会成为一名出类拔萃的推销员。”

艾兰奇心中已认定戴尔将是一个出色的推销员,因为测试的最后一个问题,只有戴尔的答案令他满意,以前的应征者总是胡乱编造一些办法,但实际上绝对行不通,因为谁愿意买自己根本不需要的东西呢?

其他参加面试的人当然也知道“把打字机推销给农场主”难于上青天,但是,为了应付面试,他们不敢说实话,很虚伪地瞎说一通,恐怕被人怀疑自己的能力。而那些敢说实话的人,不但表现了自己的诚实,更展示了自己的自信。

在社交活动中,坦诚是被人视为一种优秀的品德,也成为许多人效仿的处世原则。坦诚的基础是心底真实、忠厚、诚挚,如果离开坦诚一味追求精明,那么只能走向圆滑、虚伪的邪路。

如何掌握坦诚的艺术呢?社会心理学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及时掌握不同对象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以及他们的职业,采取与其相应的社交方式。要做到这点,不仅需要掌握一些心理学、社会学知识,也需要在社会实践中注意观察和学习。

二是根据情境的变化,扮演不同的角色,选择最恰当的表达方法。表达方法一般有以下4种:

①委婉法。即当你不愿说出来某件事情而又不得不说时,可用适当的词语来暗示,用隐喻、借喻来提示,使对方从侧面得知而又容易接受。

②征询法。即讲出自己的一部分意见,或不讲观点,观察对方的反应,或征询对方的意见,然后根据反应和意见决定自己的表达方法。

③隐瞒法。即隐瞒事实真相,或不揭示问题的关键部分,以免引起对方的不良反应。此法对危重病人等较为适宜。

④回避法。即当对方的态度、意见与自己相悖,或一时难以接受时,不直接表示反对或拒绝,而采取拐弯或岔开话题等方法来对待。

三是及时注意对方的反馈信息。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社交活动实质上也是一种感情或物质的交换。因此,在交往中随时注意自己的情感、言语、行动等信息输出后的效果如何,然后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来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