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拿来就用的实用心理学
5928200000090

第90章 勿在他人观点中迷失自己

如果只有一块手表,你可以知道时间;拥有两块或者两块以上的手表时,你会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的误差,反而不敢确定哪个时间更为准确,从而引起混乱。这就是著名的“手表定律”:更多手表并不能告诉人们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身边也常常会出现几块“手表”,他们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的朋友、我们的同事。在需要做出一个决定的时候,这些“手表”就会告诉我们他们认为的正确选择,我们应该听谁的?这样一来,我们就会无所适从。

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学家建议我们用潜意识去做出一个最符合我们心理需求的决定,不要被别人所干扰,而应该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我们要学会掌控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被别人的言语和想法所控制。父母、朋友、领导的意见都不能占主导地位,只有你才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

郭浩原来是某公司销售部的职员,销售这份工作很有挑战性,这正符合他的个性,他工作成绩也一直不错。结婚后,他的妻子不喜欢他整天东奔西跑的,就希望他换个稳定点的工作,他岳父岳母也常常唠叨说:“本科毕业什么工作不好找,偏偏要做什么销售员,有什么出息,还是找机会换换吧。”他本不想换工作,因为他觉得自己将来能在销售这一块做出点成绩。但是经不住亲人的软磨硬泡,他终于答应换个工作了。

在一位朋友的帮助下,郭浩在一家公司当上了总经理助理,妻子家人都为他高兴,不住地称赞他。可是他开始变得不快乐,对自己没有信心,很简单的事情也感觉自己不能胜任。尤其是工作的烦琐更让他头痛,每天上班就像例行公事一样,他不知道自己工作的意义何在,再也找不到当初工作的成就感和愉悦感。于是,他开始不喜欢上班,下了班心情也不好,整个人都变了。终于有一天,他决定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要做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于是他毅然辞去了安逸的总经理助理职务,重新做起了销售工作。换回原来的工作后,郭浩马上就恢复了信心和斗志,不久就被提升为销售部经理,人也变得意气风发起来。

人在环境或他人的压力下,违心选择了自己并不喜欢的道路,只会让自己痛苦,即使取得了受人瞩目的成绩,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如果你不能遵从内心真实的想法,就会在别人的建议和自己的心声之间徘徊打转,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要想拥有美好的生活,就需要打破别人强加给自己的禁锢,坚持自己的想法。

没有自我的生活是苦不堪言的,没有自我的人生是索然无味的。一位作家指出:我们此生不一定要成大名、立大功,可是,我们一定要明白自己的梦想,并把它具体起来,使它成为可能,然后去追求它、实现它。追寻一个梦想是一种绝大的幸福和快乐。你也曾体会过这种幸福和快乐吗?大胆坚持自己认为是对的东西,只有这样,你才能掌控自己的前途。

彼得·希内从圣约翰大学商学院毕业后就继承了父亲的事业,这是一个昔时十分辉煌、今天却生机不足的大公司。希内初生牛犊不怕虎,既然自己已经接管了公司,就有权做主。于是他在咨询了著名的柯维顾问后,决定重组公司结构。

但这样大刀阔斧的改革一开始就受到了诸多阻挠,股东们都反对希内的方案,一致觉得希内没有经验,只不过是刚刚毕业的徒有理论知识的小毛孩,在他们看来,这些整改措施是幼稚的,于是群起反对这种大规模的改革。有人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有人又提出另外一些,但希内都没有采纳,而是坚持自己的想法。于是在股东们一片不满声中,他完成了重组公司的任务。

一年后,公司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第一年的头两个月中,他在销售组织中排名第一。他自己设计软件,编写程序来了解和控制市场的变化,他很快就以销售兼服务的领导身份在市场内获得了良好的声誉。客户们纷纷被吸引来与他合作。公司在银行里的存款也达到了40万美元。

如果没有希内当时斩钉截铁的态度,那这个公司如今肯定还是像以前一样负债累累。正是因为不被众多人反对的声音压倒,坚持己见,希内才使公司重新走上了正轨。

一位通晓做人内在法则的人士指出:“当别人对你说,‘快看这儿’或‘快瞧那儿’的时候,请你不要盲目地追随他们,因为幸福世界就在你的心中。”做人做事也是一样,不要被别人的言论所左右,每个人都要做到明确目标、不受干扰。

不要被众多的意见所左右,如果你认为自己的方案足够好,那就要坚持。周旋于多个建议中,你心中的标尺就会失效。做人最可贵的事情莫过于坚持自己的看法,替自己做主,而不是盲目从众,以致在别人的观点里迷失了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