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干校札记
5928500000037

第37章 后记

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前身)于1969年11月在河南息县成立干校,历时近三年,迄今已有四十余载。当年笔者随母亲下放时,虽然只有十五六岁,却正是人生记忆力最好、最敏感且求知若渴的时候。身处一大批当时中国顶尖的知识分子之中,周围的很多人和事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5年6月底,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与息县政府曾联合举办顾准诞辰九十周年纪念活动。作为一个当年的“小五七”,笔者也应邀参加。重返干校旧址,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再见到当年一起下放的许多叔叔、阿姨时,36年前发生的许多往事,一下子涌到脑海,并且历历在目。触景生情,心里有个冲动,要把那段经历写出来,于是把想到的一点一滴简要地记在本子上。可回来之后真一动笔,又感到极为困难。主要是因为时间隔得太久,个人记忆有限,全面写干校实在不易。而母亲已故去多年,不能跟我一道回忆昨日往事,使写作变得难上加难,于是就放下了。

去年,在海外“文学城”网站开了博客。把以往发表的几篇回忆顾准等人的文章陆续贴出来,引起很大反响,读者纷纷跟帖。老友关慎捷先生得知我曾有写干校的念头,认为这是一项为历史存证的工作,非常有意义,鼓励我一定要写出来。在写作过程中,他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大大拓展了文章的广度和深度,对精准、生动地再现当年那段历史帮助极大。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这本书。在此,谨向慎捷老友表示由衷的感谢!

这里特别要感谢吴敬琏、赵人伟两位叔叔。他们都是母亲在经济所的老同事、老朋友。虽年事已高,却记性极好,对我的写作非常支持。吴叔叔是个大忙人,却先后两次与我长谈,讲述他在干校的许多经历和生动的故事;赵叔叔近几年一直照顾身患重病的夫人,极为操劳。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认真阅读了全书,提供了很多有意思的素材,并指出文中记述不够准确的地方,使其更趋完善。

需要提到的还有当年一起下放的陈瑞铭、经君健、张曙光、陈长源、方留碧、王淑文等几位叔叔、阿姨以及干校派到东岳公社中学教书的汪子春老师。笔者多次或当面、或通过电话,向他们了解、核实当时的一些情况;他们也讲述了很多自己在干校的经历及所见所闻,使笔者能够多方位翔实记述干校生活。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最后,要特别感谢丁东先生。我是在1996年陪陈敏之伯伯联系出版《顾准日记》时认识他的。丁东先生是著名学者,多年来致力于民间思想的整理和研究,目光极其敏锐。在此之前他已了解到我和母亲与顾准伯伯的交往,建议我把这段故事写出来,于是就有了《两代人的良师益友——忆顾准伯伯》一文。经他推荐,发表在光明日报社主办的《博览群书》杂志上,后来又收入他编的《风雨同窗》一书。多年来,丁东一直鼓励我记述青少年时代接触到的老一辈德高望重的学者。在他的建议下,又陆续写了《跟陈翰老学外语》《我所认识的孙家琇》《母亲张纯音与顾准伯伯的交往》《忆外公张耀翔》《干校札记》等。经他推荐,先后发表在《老照片》《温故》等杂志上,最后编成此书。

杨绛先生34年前写了《干校六记》,记述她和钱钟书先生下放到学部干校——那段作为“干校学员”的生活和感受。笔者则以一个少年的视角,既身在其中,又是局外人,试图尽可能忠实地记录当时的一些人和事,也想在经过几十年沉淀后的今天,为读者提供一些见解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