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叛逆与觉醒:青少年心理教育影视漫画作品分析集
6004100000010

第10章 挑战与叛逆(5)

弗兰克出生于一个殷实而幸福的家庭。弗兰克的父亲是当地颇有名望的商界精英,为家庭提供了充裕的物质支持,并且拥有市长颁发的荣誉勋章。他始终迷恋着弗兰克的母亲,一名亲切而慈爱的法国美女。弗兰克在一个堪称完美的家庭中度过了童年,然而16岁那年,厄运悄然而至。父亲的商店因偷税被政府查处,殷实的家底突然被掏空,父亲也因此名声扫地,失去了商界的信任。母亲有了外遇,最终决定与父亲离婚。弗兰克被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坏了,他逃也似地离家出走,开始一个人的生活。

一个人生活并不容易,弗兰克过惯了富裕的生活,急需用钱的他开始尝试支票造假,并变换各种角色和说辞,希望博得银行的信任并兑现假支票。但他屡屡尝试,屡屡失败,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一位走下出租车的飞行员,被美女包围,受人尊敬,出入豪华场所,他突然发现身份的重要性,决定“成为”一名泛美航空的飞行员。

弗兰克冒充高中生记者,采访了泛美航空的机长,他在采访中学到成为一名飞行员最基本的知识。随后他谎称自己是丢了制服的飞行员,得到了自己第一套泛美航空制服。这套制服非常奏效,他不仅兑换了价值一百美元的支票,还受到银行的欢迎。在这之后他学到更多兑换支票的方法,学会搭顺风机,并结识美丽的空姐和银行柜员,他对冒充一名泛美航空的副机长越来越驾轻就熟,但他嚣张的行为很快引起了FBI的注意,并成为FBI的追捕目标。

卡尔作为经济诈骗案小组的组员,负责弗兰克的案子。卡尔很快找到了蛛丝马迹,并与弗兰克有了第一次正面交锋。弗兰克面对用枪指着自己头的卡尔,镇静地告诉他,自己是特勤处的工作人员,也在调查该案子,并顺利逃跑。第一次交锋以FBI的惨败告终,弗兰克第一次直面法律的压力,但他却因自己受到媒体的关注,被称为“空中大盗”而洋洋自得。这之后他并没有收敛,反而越发享受这个过程,用假支票换取更多现金,甚至用假支票支付性交易,但他仍旧是个离家出走的孩子,圣诞节的无家可归让他感受到孤独。

卡尔从与弗兰克交谈的细节中发现他是个孩子,并在离家出走登记中找到弗兰克已经改嫁的母亲。母亲知道自己的儿子犯了法,希望替儿子的行为买单,但她没想到仅仅一年时间,弗兰克已经通过诈骗获取了约130万美元。与此同时,弗兰克偶然在一家医院遇到小护士布伦达,并决定“改行”做一名儿科医生,他伪造了哈佛医学院的毕业证书,成功应聘,并且爱上了单纯美丽的布伦达。坠入爱河的弗兰克赢得了布伦达父母的认可,布伦达一家融洽的家庭生活让他想起自己曾经拥有的家。他突然希望安定下来,停止自己的诈骗生活。他考取了律师资格证,并顺利成为一名助理检察官。

然而法律有自己的规则,不是小孩子的游戏,父亲告诉弗兰克,即使他现在决心放手,FBI也不会放过他。而真正让弗兰克难以接受的消息是,他的母亲结婚了。又一个圣诞节,卡尔也给了弗兰克一样的答复,FBI不会放过他。卡尔查到了弗兰克婚礼的举办地点,婚礼上弗兰克落荒而逃,而布伦达最终背叛与弗兰克的约定,成为FBI的诱饵。弗兰克在多重打击下心灰意冷,再次穿上泛美航空的制服,开始伪造支票的老行当。

七个月后,卡尔通过支票泄露的信息,在弗兰克母亲的家乡法国逮捕了弗兰克,并通过努力将弗兰克带回美国。在回国的飞机上,弗兰克听到了父亲去世的消息。悲痛欲绝的他不能相信这个事实,从飞机的洗手间逃了出去,并在飞机降落后逃脱,一路跑回家。在家中,弗兰克看到母亲和她的新丈夫,看到自己同母异父的妹妹,他知道卡尔没有骗他。“拿回失去的一切”——这个梦想破碎了,他主动向追来的FBI探员投降,请求卡尔带他走。

牢狱中,卡尔发现弗兰克对支票有很深的研究,将他推荐给FBI,让他在FBI的监管下协助经济案的侦破。弗兰克习惯了自由的生活,受不了其他探员的眼光和卡尔渐渐的忽略,决定故技重施。在弗兰克通向再次犯罪的途中,卡尔告诉弗兰克这样做的后果,用真诚和信任挽留弗兰克。弗兰克最终没有辜负卡尔的信任,回到了FBI,一直在这里工作,并成为经济案件的专家。

案例分析

一、从普通的高中生到神通广大的骗子

“两只小老鼠掉进了一桶奶油中,第一只老鼠很快就放弃并淹死了,第二只老鼠并没有放弃,它尽力挣扎,奶油被它搅成了黄油,最后它爬出来了。此时此刻,我就是那第二只老鼠。”

父亲接过市长颁发的荣誉勋章,做了这样一段讲话,小弗兰克坐在台下一脸崇拜地望着父亲,在他心目中父亲是个英雄。此时此刻,弗兰克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智力超群,家庭幸福,他无疑将有一个很好的前程。但是突然之间,父亲成了偷税漏税的罪犯,全家人不得不搬到郊外一座小房子里,母亲有了外遇并决定与父亲离婚,弗兰克曾经拥有的一切瞬间化为乌有。一般的16岁青少年,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选择默默接受,也可能以逃学等不良行为抗议,也可能心情低落一蹶不振,但弗兰克选择了离家出走,他宣言要将失去的一切拿回来。

不同孩子面对同一种情景会有不同的表现,看起来是种偶然,实际却是必然。他们如何表现,归根到底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先天和后天。

所谓先天特征是指孩子的人格、气质、智力、身体状况等与生俱来的特点,他们在人生发展过程中较为稳定,很少受到外界影响而变化。很多教育者逐渐意识到家庭、学校等外部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宣称孩子是“一张白纸”,是无辜的,所有的错都是外界造成的。这种说法给了教育者反思的空间,但却忽略了孩子的先天特点,孩子并非一张白纸,从出生开始,他们就有自己与生俱来的特点。2012年,美国心理学教授温迪·斯拉特斯克等人发表了一项追踪研究,30年前,研究者通过观察法,将一群3岁的幼儿进行了气质类型分组,并对其情绪和行为的控制能力进行了评估。30年后发现,幼儿时期个体情绪与行为的控制力和气质类型,可以有效预测其成人后出现赌博问题的概率,且该研究排除了家庭经济地位等其他影响因素。这一研究有力地证明了气质等先天因素对个体的影响。

弗兰克智力超群,现实中的他比其他孩子长相成熟,总被误认为是老师。他天生胆大、骄傲、不认输,在他第一次来到新学校时,他的着装被同学嘲笑像代课老师,他竟然真的装作代课老师,给学生上了整整一个月的法语课。离家出走后,他的行为模式无不是这一次代课经历的翻版,他总能沉着地面对突发情况,找到转机,逃脱一次次追捕。他超群的智力和沉稳而坚韧的气质,为他成为一个“成功的骗子”打下了基础。

另一方面,弗兰克也不断接受着后天环境的鞭策。后天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受到心理学界、教育界的普遍重视。根据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环境系统可以分为宏系统(主导信仰和意识形态)、外层系统(父母工作场所、媒体、地方政府等间接影响系统)、中间系统(家庭、学校、社区等直接影响系统)、微系统(个体与成人、同伴等的互动)和历史年代系统(个体生长的年代及其年龄因素)。虽然他的理论过于强调环境的影响,但是他拓宽了关于环境的概念,开始重视环境间的交互作用。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受教育水平等因素都是影响个体成长的重要因素,各种研究也对这些因素如何作用于个体的成长和长期发展进行了阐释。如何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为其构建一个适合其成长的良好环境是每个教育者应该关注的问题。

弗兰克的父亲是商界精英,出入豪华场所,结识社会名流,弗兰克从小接触各行各业的人,他很了解如何通过着装仪表提升自己的身份,知道如何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父亲对于弗兰克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人,弗兰克对父亲的认同帮助他很好地建立了男性角色,并无意识地学习了父亲的言行举止。父亲仪表堂堂、风度翩翩,他告诉儿子“洋基队”之所以能赢得比赛,是因为他们的队服吸引了对手的注意;他用“两只老鼠”的故事教育弗兰克坚持不懈的道理;他在商店被查处后,坚持为他的商店筹集资金以东山再起……弗兰克受到父亲各种优秀品质的感染,他带有政治家的风度,遇事冷静沉着,不轻易放弃,举手投足像极了他的父亲。

同时父亲也是弗兰克诈骗行为的榜样。他在弗兰克假扮教师代课一个月被校长发现后,用一个眼神鼓励了弗兰克无视学校规定的行为;他用项链的小花招收买西装店店员,破例在没开业时租了一套西服给弗兰克;他让弗兰克穿上西服扮演司机,帮助自己说服银行贷款给他。父亲用最直接的方式教给弗兰克“骗人”的技巧,甚至把他作为自己骗局的工具。弗兰克做着他心目中英雄做的事,他并不觉得那是种犯罪,反而认为是成就,且父亲一再纵容弗兰克的行为,使弗兰克找到了最坚实的支持。

由此可以看出,弗兰克具备成为骗子的实力,也具有作为骗子的技巧。当他离家出走后,他需要吃饭,需要一个容身之地,过惯了富足生活的他也不能忍受贫困的生活。父亲应对困难的方式给了弗兰克启示,他开始模仿父亲,尝试用金额不足的账户兑换空头支票,再之后,他过人的智力和敏锐的观察力帮助他一天天成长为一个神通广大的诈骗犯。每一个孩子在遇到某种情境时,他的反应和抉择都不是巧合,先天特质和后天环境埋下的种子在他的认知、行为和情绪中生根发芽,早已决定了他接下来要走的每一步。

二、从神通广大的骗子到FBI的囚犯

“一个人拥有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我知道我是谁,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才是最要紧的,至于别人怎么想,那是次要的。我觉得我是一个正直的人,这比拥有一辆好车更重要。一个人要知道自己是谁,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就问心无愧。”

这是现实中弗兰克的父亲讲过的一段话,弗兰克回忆说,那时父亲的商店倒闭,拥有的一切都不见了,父亲看起来很镇静,完全不介意自己开着很破的旧车。但是弗兰克不知道自己是谁,在他看来,他“想是谁就是谁”,他为父亲不平,决心拿回失去的一切。于是他成了泛美航空的副机长、儿科医生、助理检察官……他很快被FBI注意到,却还得意于媒体“空中大盗”的评价。弗兰克确实不知道自己是谁,青少年时期是个体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时候他们对自己的认知还不成熟,往往通过整合环境的信息和他人的评价来确立自我意识。弗兰克在诈骗过程中获得了成就感,外界给予的评价也是积极的,没有人告知他这些行为会有什么后果,他甚至不觉得自己是个骗子,这使他完全沉迷于自己“骗子”的角色中。

直到弗兰克遇到布伦达——单纯美丽的小护士,他爱上她并希望安定下来,于是提出要与布伦达结婚。在布伦达家里,一家人坐在电视前唱着歌,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感染了弗兰克,布伦达的父母哼着歌跳起舞的情景也让他想起自己的父母。这就是他做着一切希望达到的目标,他赚了很多钱,他要结婚了,他兴冲冲地找到父亲,让他带母亲来参加他的婚礼,他几乎把一切都拿了回来,只差原来那个温暖的家。然而父亲告诉弗兰克一个让他无法接受的消息:母亲结婚了,这意味着弗兰克以为他可以拿回的一切已经破灭了,家不再完整。父母总认为孩子不能理解大人之间的事,所以大人喜欢自己做一些决定,而孩子总是最后知道且没有任何发言权的那个。弗兰克一直沉浸在自己家庭的美满幸福中,而突然有一天父母告诉他,他们离婚了,要他选择以后跟谁生活。这对父母没有激烈的冲突,他们爱弗兰克,这些都是离异过程中的保护性因素。但他们没有充分了解自己的儿子,他向来不是个忍受者,他摇身变成家庭的挽救者,要用自己的力量拿回一切,让父母复合。所以当弗兰克知道母亲结婚的消息,他几近崩溃。

弗兰克告诉父亲一切都结束了,他费尽心思的努力不再有结果,他希望停手。直到此时此刻,父亲才告诉弗兰克,FBI不会放过他,因为他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又一个圣诞夜,弗兰克17岁,他再次打电话给负责追捕他的卡尔。弗兰克请求卡尔放过自己,他想了结一切开始新的生活。卡尔告诉他这不可能,并且FBI已经快要抓到他了。这也充分体现出弗兰克法律意识的淡薄,FBI不是父母,不像他的父母一样可以通融他的小错误,替他买单。这是第一次,弗兰克在与卡尔的交锋中处在了弱势,但此时此刻他还有布伦达,有另外一个替代性的家,所以他仍然没有放弃抗争,不会主动认输。然而卡尔还是在弗兰克的婚礼上找到了他,虽然弗兰克又一次逃脱追捕,但布伦达的背叛也又一次给了他沉重的打击。

任何犯罪都会留下蛛丝马迹。7个月后,卡尔在弗兰克母亲的家乡找到了他。再次见面时,弗兰克穿着背心,满脸油污,已经不再是那个风流倜傥的青年。他依然要逃跑,但也已经没有了之前神通广大的本领,卡尔告诉他,走出门他就会被枪毙,当他知道了自己行为的后果时,他接过手铐铐在了自己手上。经过2年多的追捕,FBI终于抓到了尚未成年的弗兰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