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养老护理沟通技巧
6017400000007

第7章 护理工作各种场景中的沟通技巧(3)

老年人说“你也要吃!”时

三、沟通技巧

护理人员首先要说:“谢谢您。”然后寻找恰当的理由委婉地拒绝。

(1)护理人员可以说:“谢谢您,我的那一份已经好了,这一份是您的,您尝尝看……”此时,如果老年人表示用餐不需要他人照护,可以稍微远离老年人,然后在一旁进行监护。

(2)护理人员可以说:“谢谢您,我已经吃完了,今天的饭菜味道很好,您也尝尝看?”一边说,一边劝老年人就餐。

(3)如果老年人在就餐中间,进食开始变得缓慢或停止,并对护理人员说:“你也要吃……”护理人员:“谢谢您,我已经吃饱了,不能再吃了。您已经吃饱了吗?……”这样一边委婉地拒绝,一边观察老年人的表情和下一步动作。

在养老机构中,老年人用手抓食物这种现象经常发生,此时,护理人员要想办法尽量让老年人避免此行为。

一、要领

(1)首先要了解老年人为什么要用手抓取食物。

(2)如果老年人身体能力较差,很难使用筷子或汤勺时,就要和配餐部门商讨,采取一些措施,如注意食材切割的大小和加工方法,选择其他合适的餐具等。

(3)对于有认知障碍的老年人,由于用餐生活习惯已经被打乱,首先要让老年人尽量右手持筷,左手拿碗,帮助老年人重新建立正常的用餐习惯。

(4)上述第3项中,如果有认知障碍的老年人拒绝配合,护理人员可以自己向老年人演示一下“用手抓食物,但无法顺利用餐”的模拟情景,如用手抓起饭粒撒得到处都是无法就餐等,让老年人明白这样的行为不好。

二、注意事项

(1)老年人能否使用筷子和汤勺。

(2)老年人认知障碍程度是否加深。

(3)是否没看见筷子和汤勺。

老年人用手去抓食物时

(4)老年人身体机能是否在衰退。

三、沟通技巧

护理人员:“您的筷子在这里,汤勺在这里……”一边说,一边把餐具递到老年人手中。

(1)如果老年人认知障碍程度加深,不能使用餐具时,护理人员尽量不要说出“不能这样”或“这样不行”等斥责类的话语。

(2)如果当时老年人只能用手抓取食物就餐,护理人员也要想办法不引起周围人的注意,或适当地调换一下座位。

如果发生这种情况,一方面要避免和其他老年人发生冲突,另一方面要以恰当的方式来避免和制止老年人这种行为。

一、要领

(1)首先不能训斥老年人,这是最基本的原则。

(2)不要引起当时场面的混乱,不要让老年人的这种行为过度引起周围人的关注或围观。

(3)尽量让老年人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用餐上,用餐完毕后尽快帮助老年人离席,并向老年人解释离开的必要性。

(4)尽可能在餐桌之间安排工作人员进行协助。

二、注意事项

(1)老年人自己的那一份是否已经吃完。

(2)如老年人自己的一份还未吃完,确认老年人是否能够分清哪一份饭菜是自己的。

(3)如老年人自己的一份已经吃完,确认饭菜的分量是否够。

(4)用餐前是否和他人有矛盾。

老年人伸手去拿别人的食物时

三、沟通技巧

老年人伸手去拿别人的食物时,护理人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代替老年人向食物被拿的其他老年人道歉,然后提醒老年人把手收回。或者让老年人暂时离座,变换一下座位角度,让老年人能够很好地确认自己饭菜的位置。

护理人员可以说:“您的饭菜是在这边,是不是没有看清楚?您需要换一下座位的方向吗?”

(2)让老年人把注意力转向自己的饭菜。护理人员可以说:“您是不是觉得其他人的那一份好吃?您觉得饭菜不够了吗?需要再加一份吗?”

注意:在劝导老年人时,尽可能不要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和围观。

(3)如果老年人用餐已经结束,护理人员轻轻地用手搀扶老年人:

“×××,我们到那边去走走吧?”“我们去那边喝茶好吗?”“我们一起去那边走走好吗?”

注意:其实这是促使老年人离席、换座位的一个方法。

一般来说,老年人玩弄食物应该会有一些原因,护理人员确认这些原因后,再判断是否需要继续用餐(或者中止用餐)。

一、要领

(1)老年人用餐时,注意力是否转移到其他事情上。护理人员应再一次确认老年人是否知道正在用餐,而不是误认为正在做游戏。

(2)如果老年人平时都能够很好地就餐,只是偶尔玩弄食物的话,很可能是没有食欲。根据具体情况可以稍等片刻后再用餐,或者暂时回房间。

(3)也可能是身体状况欠佳,可根据情况联系医生。

二、注意事项

(1)老年人已经吃了多少。

(2)老年人是否不懂得食用的方法。

(3)是否对准备的饭菜不喜欢。

(4)注意力是否转移到其他事情上。

(5)身体状况是否欠佳。

老年人玩弄食物时

三、沟通技巧

(1)护理人员:“这饭菜很好吃,您尝尝看?”一边这样进行劝导,一边试着喂一些给老年人,让他尝一下味道。如果老年人愿意开始用餐,接下来就要确认老年人是否知道食用方法;如果老年人仍然玩弄食物,就要确认老年人是否已经吃过了一些食物或者并不饿,可以稍候片刻再进行劝导。

(2)护理人员:“这饭菜看上去味道就很好……”一边这样说,然后创造一些让老年人容易进食的条件,比如:帮助其将果品剥皮、把食物弄得细碎一些、或分割成容易下咽的小块等,如果此时老年人开始用餐了,说明很可能是因为不知道食物的吃法。

(3)注意:如果已经尝试过很多方法,也多次进行了劝说,仍然没有效果,护理人员先暂时什么也不要做,等待一会儿就好。因为长时间的劝说会妨碍其他老年人的用餐氛围和心情。所以,不要把周围人的注意力都吸引到玩弄食物的老年人一个人身上,还要照顾到其他老年人的用餐氛围和心情。

在整个用餐过程中,要创造一个让所有老年人可以轻松愉快就餐的氛围,直到大家都能顺利结束用餐。

一、要领

(1)较早吃完的老年人站起离座,如果护理人员马上就开始收拾餐具,会给其他老年人心理上造成一种“我得赶紧吃完”这样一种比较匆忙的、被催促式的感觉,甚至有的老年人会因此停止用餐。所以,此时护理人员一定要注意:不要破坏周围其他老年人的用餐心情和气氛。

(2)对于吃完后马上要离席的老年人,可以根据情况,请他喝茶,稍微等待一下,要创造悠闲、舒适的用餐氛围。

(3)工作人员和老年人一同就餐时,可以团团围坐,创造温馨的气氛。

二、注意事项

(1)食量控制是否恰当。

(2)(吃得特别少的老年人)是否进行了体检。

(3)是否充分摄取水分。

老年人用餐结束时

三、沟通技巧

(1)用餐结束后,护理人员可以征求老年人对饭菜的意见:“今天的饭菜可口吗?您满意吗?您今天最喜欢的菜是哪一个?”围绕饭菜、体育或者新闻方面的话题,在饭后一起聊天,创造愉快融洽的气氛。

(2)用餐时间结束后,如果有进食较慢的老年人还没有吃完,护理人员应安慰老年人:“还没有吃完的老年人,请不要着急,请慢慢用餐……”

(3)在餐厅就餐的老年人中有较快吃完的人,也有花很长时间才能吃完的人,可以通过平时的观察和了解,最好让吃饭速度相近的老年人在一起就餐,这样可以让吃饭较慢的老年人能够不慌不忙地进餐,充分照顾到老年人的用餐感受。

此时,要从老年人平时的言行来判断:是忘记了已经吃过饭,还是没有吃饱。

一、要领

(1)老年人如果没有认知障碍,仅仅是弄错了或忘记了,护理人员可以讲一讲已经吃过的饭菜名称,或再讲一讲用餐时的谈话,来帮助老年人回忆已经吃过饭的事实。

(2)有认知障碍的老年人如果回忆困难,要在老年人心情和状态较好时再想办法帮助其回忆。

(3)考虑提供的饭菜量是否合适,是否能够满足老年人的食量。

二、注意事项

(1)老年人说话时的表情是否平静、自然。

(2)是否总是这样。

(3)其他场合是否也经常健忘。

(4)上一餐的饭菜量是否足够。

(5)上一餐到现在间隔的时间有多久。

老年人饭后仍然说“我还没吃饭”时

三、沟通技巧

(1)护理人员:“还记得吗,今天的饭菜是×××和×××,您还说×××这道菜的味道不错呢?”“今天吃饭时,大家都在谈论×××的活动,都非常高兴……”这样帮助平时不太健忘的老年人进行回忆,让其想起已经吃过饭了这件事情。

(2)护理人员:“不好意思,我现在要收拾碗筷,请您先喝茶,稍微休息一下。”对于有认知障碍的老年人,要根据他当时的心情和情绪来进行交谈,如果老年人反复诉说“还没吃饭”,可以拿一些饼干、点心或茶,让老年人再吃一些。

(3)确认老年人已经吃过饭后,护理人员:“我陪您到×××地方去看一看吧……”这样,邀请老年人散步、走动,来转移注意力。

确认老年人是在什么情形下呕吐及呕吐物的形状,根据这些情况,提前判断是否患上疾病。

一、要领

(1)不管何种情况,都要及时在呕吐物上覆盖报纸,不要让他人看见。

(2)护理人员在照顾呕吐老年人的同时,要兼顾周围人的感受。照顾呕吐的老年人时首先注意不要让呕吐物进入气管。然后,尽量不要让周围的人看到呕吐物而引起不快。

二、注意事项

(1)老年人是否还有意识。

(2)是否还有继续要吐的样子。

(3)老年人身上、周围有无被呕吐物弄脏的地方。

(4)最近是否接受过健康检查。

(5)是否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

(6)对老年人呕吐的方式和呕吐物状态是否进行确认。

老年人呕吐时

三、沟通技巧

老年人呕吐时,护理人员要说:“不要紧吧?”“还想吐吗?”“现在感觉好些了吗?”等,对老年人表示关怀。

(1)护理人员:“我马上会收拾干净的,您不用担心……”安慰一下呕吐的老年人。

(2)护理人员:“向大家表示歉意,对不起,马上就收拾干净。”

这样说是为了不引起周围人的反感。

(3)护理人员:“他最近身体有些不舒服,请大家不要介意。”如果呕吐的老年人被周围的人指责或埋怨时,代替老年人向大家表示歉意。

(4)护理人员尽可能在周围的人还未看到呕吐物之前,就立即完成清扫工作。如果提前发觉老年人有想要呕吐的先兆,可以先让老年人背向餐桌,并进行照护。

如果老年人排泄出现问题,会很大程度地伤害老年人的自尊,护理人员要尽量帮助老年人避免排泄出现问题。

一、要领

(1)在公共场合提醒老年人上厕所时,首先要悄悄提醒老年人离开座位,避免大声呼唤,尽量不要引起周围人的注意。

(2)小声询问老年人:“要去厕所吗?”如果老年人回答“不去”,先不要勉强,稍等片刻后再进行劝说;如果老年人需要提前去厕所时,护理人员:“到时间了,去一下厕所吧。”来进行劝导。

(3)对于耳背的老年人,护理人员不容易传达意思时,可以把“上厕所”写在纸上,让老年人看。

(4)平时要认真填写《排泄时间记录表》,掌握老年人的排泄规律。

二、注意事项

(1)上次排泄到现在经过了多少时间。

(2)老年人是否有为难、苦恼的表情。

(3)老年人是否有不安的情绪。

(4)是否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

提醒老年人上厕所

三、沟通技巧

(1)护理人员:“×××活动要开始了,先去一次厕所吧。”提前提醒老年人上厕所,避免老年人在活动中排泄出现问题。

(2)护理人员:“×××,跟您说件事,好吗?”这样提醒,然后稍微变换一下椅子的朝向,只让老年人个人能够听见,小声说:“您该去卫生间了。”这是一种避免让周围人听见的方法。

(3)在房间内提醒老年人上厕所时,护理人员先查看《排泄时间记录表》,然后再提醒老年人,但要注意:这张登记表的存在不能让老年人知道,因为无论是谁,知道自己的排泄情况被他人记录下,都会感到不快!

对有认知障碍的老年人,即使没有“想要排泄”的表示,也要想办法避免老年人排泄出现问题。

一、要领

(1)比起“您要去厕所吗”这样的语言提醒,不如微笑着招手示意老年人离开座位,在不惊动周围人的情况下,提醒老年人去洗手间,保护老年人的隐私。

(2)老年人拒绝时,先不动声色地引导老年人走出房间,走到卫生间前,再次进行劝说。

(3)如果老年人自尊心较强,因护理人员的劝说而发怒时,护理人员:

“对不起,只是想告诉您卫生间的所在,想领您看一下。”一边解释,一边带路,“只是想提前告诉您卫生间的所在,一起去看一看,可以吗?”

这样进行劝说。

二、注意事项

(1)上次排泄到现在的时间经过了多久。

(2)老年人是否有为难、苦恼的表情。

(3)老年人的心情如何、情绪是否稳定。

(4)是否引起周围人的注意。

提醒有认知障碍的老年人上厕所

三、沟通技巧

(1)护理人员:“×××,请您跟我来一下好吗?”或者“我们到那边去看一下,可以吗?”

(2)护理人员向老年人招手,提示老年人一起出去,此时尽量不要引起周围人的注意,然后带领老年人到卫生间前,进行劝说。

(3)排泄对于老年人来说非常重要,所以护理人员不能不好意思,要及时帮助老年人。如果排泄出现问题,对老年人来讲是很羞耻的事情,即使有认知障碍的老年人也同样。

(4)对于尿失禁的老年人,大部分是因为尿道括约肌变得松弛所致,建议使用稍大一些的尿垫,或者使用吸湿量较大的尿垫。护理人员不能只考虑让老年人穿一些容易替换的衣服,而是尽可能及时让老年人上厕所,不弄脏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