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曹操:逐鹿天下五十年
6021000000017

第17章 屠夫!也有聪明的一瞬间

汉灵帝中平六年的夏天,洛阳城中弥漫着一股奇怪的气氛。

何进惴惴不安,因为宫廷中传来消息,说那些猜忌他的宦官们,已经说服皇帝要把他派遣出京,去眼下正杀得鲜血淋漓的西部。显然,这就是要将何进置于死地。一个杀猪的,哪懂什么沙场用兵啊?

何进不明白,我何时得罪了这些公公们,为何他们就是要与我过不去呢?

四下无人,他唯有问袁绍。

袁绍给何进讲,汉王朝自光武中兴以来,已经历过五次外戚被杀事件。

第一次,是在十四岁的汉和之时,当时执掌国政的,是大将军窦宪。这窦宪,便是深入瀚海沙漠,大破北匈奴后在燕然勒石者。按说他握有兵权,应该高枕无忧,可是不然。当时的天子,就是在中常侍的支持之下,发起突然袭击,杀窦宪以夺权。

这事,发生在永元四年(公元92年,距今97年)。

第二次,则是在汉安帝时代,那时汉和帝已然崩殂,汉朝连立了两个少年天子,大权尽在外戚车骑将军邓骘之手。可邓太后一死,新君便依靠宦官,灭掉了邓氏。

这事,发生在建光元年(公元121年,距今68年)。

第三次,就在安帝驾崩之后,此时的外戚是阎氏。小皇帝死后,太后还想再立一个小皇帝,依旧是宦官出手,杀掉了外戚,拥立原太子即位,便是汉顺帝。

这事,发生在延光四年(公元125年,距今64年)。

第四次,在顺帝死后,外戚大将军梁冀执政。在他手里,小皇帝连死了两个,第二个(汉质帝)还曾指责梁冀是跋扈将军,结果死在了梁冀的手中。一直到梁太后死后,汉桓帝才与宦官合谋,杀死了梁冀。

这事,发生在延熹二年(公元159年,距今30年)。

第五次,也就是最近的一次,在汉桓帝死后,新君初立,窦太后临朝。太后的父亲窦武,以大将军的身份,与太傅陈蕃,共同辅政。当时的窦武、陈蕃二人密谋铲除宦官集团,实现政治的清平。岂料消息走漏,宦官先下手为强,窦武、陈蕃二人被杀。

应该说,最初的几次事变中,外戚尚且占据若干优势,窦宪、邓骘都很强势。可到了后来便不一样了,尤其是最近的那次,面临宦官的屠刀,朝臣居然无半点还击能力。

眼下,袁绍便问何进:

“你,是否愿做第二个窦武!”

当年的窦武,就是因为临事犹豫不决,所以才遭到宦官的毒手。而现在,何进你呢?

论杀猪,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何进颇有心得。可现在是政治这东西,显然远比杀猪要复杂得多,何进一时犹豫起来:

“本初,那你说说看,我该如何去做为好?”他把问题抛给袁绍。

“眼下,在诸常侍中,哪个最为可畏?”袁绍反过来又问何进。

何进扳着手指头一合计,得出个人名来,那便是蹇硕!他现在既是十常侍的头目,又兼领着上军校尉的头衔,手里有兵,更有权!

“这次要让大将军西行的,便是他的主意!”

何进一听更是心慌,那该如何是好?

袁绍摊开手掌,在掌上画出一个“拖”字。

何进点头,能拖一拖自然是好的,问题是究竟该如何拖呢?

袁绍笑:“这个简单。西行,那是要扫平贼乱,就得要有兵。大将军可以上奏天听,说眼下兵力不足,须派人去徐、兖二州募集兵马才行,陛下自然会准。”

“那么,派谁去募兵为好呢?”

袁绍一指自家:“这种事,自然要我为君分忧!”

何进一拍脑袋:“好啊,本初你去,我就放心了。可是你去募兵,究竟几时为好呢?”

袁绍又摊开手掌,依旧画那个“拖”字。

“陛下还能不能挨过这个夏天,尚且未知呢?我们只须拖半个月,必见分晓!”

“如此啊……”

其实,用不着何进拖半个月,深宫之内,此刻的大汉天子已在垂危之际。

相传就在此时,天子在梦中见到了汉桓帝冲自己大发雷霆:

“她,有什么罪过?你竟然听信奸佞谗言,令她死得如此悲凄?他,又有什么罪过?已经被贬去爵位,你却依旧不肯放过,一定将他诛杀!而今,他与她,已在天庭将你告下,天帝震怒,你虽然是大汉天子,可叹命不久矣!”

天子平白做了这么一个骇人的噩梦,自然很是惊慌。谁会解梦呢?有人说羽林左监许永便是一个解梦高手。于是他便传来许永垂问:

“先皇梦中所言二人,究竟是谁?”

“臣不敢言。”

“恕你无罪,但说无妨!”

“那,恐怕是勃海王刘悝吧!”

天子不屑,他又有何冤呢?那家伙意图谋反,朕自然要诛杀他。

许永沉默,谋反一词,随便套在某人头上,那人便是万劫不复呢!

于是天子又问另一个“她”。

“那,便是宋皇后了。”许永说。

这回轮到天子沉默了,宋皇后是他的第一位正妻。二十年前,是她,与自己同登金殿。可是中常侍王甫等人,却一口咬定她在后宫以巫蛊之手法诅咒天子。于是在光和元年的冬天,天子诏令传到掖庭,收回她的皇后玉玺,打入冷宫。随后,她便在冷宫中忧郁而死。

“难道说,他们都是冤死的吗?”

许永打开话匣子,他说宋皇后与陛下一起登上大位,母仪天下许久,何曾有什么恶闻呢?至于勃海王,他又有什么过错呢?

(事实上,勃海王曾一度被贬,为此贿赂宦官,请求恢复王爵。此事达成。至于究竟是皇帝的意思还是宦官的进言所致,那就无人知晓。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勃海王赖账,宦官大怒,这便有了王爷的冤死。可这并没有完,宋皇后的姑母,便是勃海王的王妃,宦官既然杀了勃海王,便难以容忍她在后宫继续存在。而曹操的堂妹嫁给了皇后一族的宋奇。所以宋皇后遇害,曹操也顺带倒霉,以至于做不成顿丘县令,只能一时归隐。)

然而这其中的太多的曲折故事,许永却无法与天子说,说了他也不信。只能含含糊糊地说皇后是冤枉的,勃海王也是冤枉的,如今他们在天堂上告你的状,所以你才会身体不适呢!

而今的许永,不能说事实,更无法讲道理,唯有说鬼神不能欺骗,所以陛下你要将冤死的皇后和勃海王都好好改葬,被牵连的亲族也都得以返回原籍、恢复待遇,这样才能慢慢消除逝者的怨恨。

“好吧,你先退下吧!”

天子总算是听完了许永的劝诫,可仍旧没有采纳这主意。

结果没多久,天子的病情就加重了。

天子依旧想起了他最信赖的人——宦官!

蹇硕来到皇帝的床榻边,此时的他,居然是皇帝最可信赖之人。皇帝,要将自己最挂念之事交代与他。

此时,皇帝最挂念之事,就是自己的接班人问题。

这位大汉天子,曾经有过好几位皇子,可是一一夭折,最后只剩下了两位,这大概也是天谴的一种象征吧!最后不得不将两位幸存下来的皇子送出宫外去,一位养在姓史的道人家里,他就是“史侯”。而另一位,养在皇帝的母亲董太后那里,叫作“董侯”。

论年纪,也就是汉人最在意的长幼问题上,显然皇帝该立“史侯”做太子,因为他是何皇后所生,年纪也略大些,正好符合士大夫的“嫡长子”标准。

可是论智慧,皇帝却分明觉得“董侯”比他哥哥“史侯”要强许多。

这,便是丢给蹇硕的大难题,拥立“董侯”,意味着挑战帝国的整个士大夫阶层,这倒也算了,顶多被他们明里暗里臭骂而已。可皇后呢?皇后背后的大将军何进呢?何进背后的许多武将文官呢?

蹇硕真该痛骂这天子一顿,你要立“董侯”,那就不该把那何进搞进京师里来,更不该让他做什么大将军,只须赐个专卖肉铺字号就足够了,何必自寻烦恼呢?现如今你倒是想让我拥立这“董侯”了,就算是我答应了,可是我拿什么去撑他呀?

然而蹇硕说不出口,因为堂堂大汉天子,这就唤出年方九岁的“董侯”,亲手托付给蹇硕。

此时,蹇硕唯有跪拜在“董侯”面前,发誓要以自己的身家性命,保护他、拥戴他……

这位蹇公公,做过不少坏事,更说过数不清的谎言。可是在这时,他知道自己必须说真话,因为一旦拥戴之事失败,对于他而言,唯有一个死字。

不拥戴“董侯”,向“史侯”献媚,又会如何呢?大概也会死吧,大将军何进早就把自己恨入骨髓了。

所以,唯有保护“董侯”,拥戴他为新一朝的大汉天子,那才是他的唯一生机!

蹇硕想得很明白。

看着“董侯”握着蹇硕的手,大汉天子觉得很安心。既然安心了,他便闭上了双目。四月中旬,当宫中传出天子驾崩之声之际,蹇硕立马做好了发动事变的准备,以完成皇帝交代的最后任务。

天子驾崩,大将军理当进宫觐见太后,计量立新君之事。如此一来,他就要离开士大夫占优势的朝堂,进入十常侍主宰的后廷。

既然如此,就在宫禁之中埋下伏兵,何进一入此门,便是他的末日。而何进一死,士大夫们群龙无首,也只能听我等的安排,到时候再传天子旨意,立“董侯”为新君。

应该说,蹇硕的安排并无大错,这是东汉中期以来宦官与外戚争斗的传统手法。而以何进的智商,应该不会识破这一招。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何进上了马车,进宫来了。

为什么进宫?理由却也简单,他的妹妹、当朝皇后从宫里派人来,说是皇帝不豫,我们正六神无主,你可十万火急地进宫来哪!

话是这么说,可信是从宫里来的,究竟真是他妹妹的意思,还是宫里那些公公们的意思呢?

何进无法搞明白,他压根就来不及细想,即便是细想他也没辙,这便十万火急地进宫而去。

可就在宫墙之外,何进却被一个不速之客给拦截下来了。

而且他根本就不说话,只是迎面而来,瞪了刚下马车准备进宫门的何进一眼。

何进这就觉得奇怪了,这人我认识啊,他不就是潘隐吗?咱们可是多年结交下的好朋友啊,见了我面你该和我打个招呼啊?再说了,就算咱不是故交,好歹咱也是这大汉朝的大将军,你怎么着也得跟我施礼才是啊!

何进刚这么想着往里头继续走,脚步一抬他可琢磨出意味来了。潘隐这不是目中无人,他的反常,恰恰说明有事要告诉我,却又无法明说。在皇城宫墙之外,究竟有什么话是不能说的呢?

霍然一转身,何进又上了马车:

“不进宫啦,咱上步兵营去!”

步兵营,也就是当年窦武与宦官对抗之际前往的军营。步兵、屯骑、越骑、射声、长水,称为京师禁军五营。

何进到了步兵营,点起营中人马,开赴京中另一处,叫作“百郡邸”。

百郡邸又是什么地方呢?原来这便是当时的各地驻京办所在地,东汉实施的是州、郡、县三层行政制度。州说起来只是监察区,不是真正的行政区,而县又太过基层,所以跟中央打交道的,其实就是各郡。为了与中央朝廷保持密切联络,他们便派出官员,驻扎在“百郡邸”,保持与朝廷的联络。

换而言之,此刻何进到了“百郡邸”,是来获取地方的支持。而眼下,以他大将军兼士大夫领袖的身份,地方也没有理由拒绝对他的支持。

随即,各路联络人源源不断自“百郡邸”奔驰而出,前往各台、阁、寺、监。不多时,各处的官员便会聚于此。

会聚在此,自然是要商量朝廷第一要务:天子估计是不行了,宦官把宫禁控制住了,大家都晓得以前的事,他们是要搞鬼啊,你们给我出出主意,怎么办?

何进只是个肉贩子,缺乏知识文化,可满座的大臣,那都是在多年仕途风雨中摸爬滚打幸存下来的,知道该怎么办,更知道眼下要保证他们自己的荣华富贵以及大汉的安泰繁荣,就是要保证何进的安全。

既然如此,问题也就简单了。大将军你不用慌,更不用害怕,你只消带着兵、协同咱列位大臣,也不用进后宫,只消到金銮宝殿之上,请皇后娘娘带着皇子出来,把龙椅一坐,尊号一上,这事不就了了吗?

何进暂时还听不明白,怎么就了了呢?皇帝登基了,我又如何?

这不顺理成章的事吗?新君即位,你是大将军,他又年幼,唯有请皇后临朝听政,自然她是女人,哪懂国家大事,还得你出面,主持朝廷大局。

好嘛,原来如此!

何进一听,这便一清二楚了。他本是杀猪的好手,如今朝臣们为他理清了脉络,动刀之事,便只待他来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