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改变孩子的性格弱点
6035300000004

第4章 自私的孩子“前途无亮”

每个人生活在这世界上,都与他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谁能够离开他人而生活。如果一个人只想到自己,只为了自己的利益行事。那他是很难在这社会中立足的。因此,要想你的孩子更好地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家长应让孩子克服自私的不良个性。

一个不自私自利的孩子,不会跟别人斤斤计较,他懂得包容别人、与人合作,同时还把帮助他人作为一种乐趣。这样,孩子的身心皆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自私自利的孩子反而失利

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或我们通常所说的自私是当下许多孩子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些自私的往往表现在只顾自己,不管他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有所谓“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性格特征。黄羽就是这样的孩子:

黄羽在家里非常任性,全家无论什么事情都得顺着他,对于家人的管教,他根本不予理会。如果有什么事不顺他的心,就闹个没完没了。他喜欢吃的东西,家里任何人都不能染指。他在学校和同学相处得也不好,常为一些小事情与同学互不相让,闹得彼此都不愉快。爸爸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不知道该怎么教育他。

黄羽的这种行为就是自私自利的表现。生活中,自私自利者不乏其人,但他们的下场往往很悲哀。不然,我们就来看看这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

一位瓜农费尽心思,找来一些优质西瓜种子种下去。邻居们知道以后,纷纷前来打听种子的来源。这位瓜农担心大家都种出优质的西瓜后,自己有了竞争对手,于是就拒绝告诉大家。

邻居们只好种上以前的种子。

到了夏天,这位瓜农本以为自己会有大丰收,结果却发现自己收获的仍然是里劣质西瓜。为此,这个瓜农感到非常困惑,就去请教以为专家。

专家说:“因为你的西瓜受得仍是邻居劣质西瓜的粉,所以就只能结出劣质的西瓜。”

瓜农们为此懊悔不已。

邻居们听说这种情况,都嘲笑这个瓜农,认为正是他的自私不懂分享才最终害了自己。

这个故事揭示的道理显而易见,一个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往往体会不到成功的乐趣。就像故事中的瓜农一样,因为过于自私,不肯分享优质的种子,所以,最终同样成了劣质种子的受害者。这样的下场,是所有自私者的一个一个典型的范例。

对于孩子来说,自私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它让孩子落入孤独无援的处境里。这是因为,自私自利的孩子往往只顾自己,不考虑他人的想法和感受。他们凡事只关心自己,对于别人的付出丝毫没有感激之情。所以,常常令人生厌。

自私自利的孩子很难交到知心朋友,很可能会离群索居。因为他们缺乏爱心,不仅不愿意帮助别人,不善于与人合作,还总喜欢斤斤计较,担心自己吃亏。或者在金钱和财物上吝啬贪婪,自己的东西不愿与人分享,而别人的东西却拿得越多越好。这样的人,最终只能游离于社会之外,成为一个没有人爱护、不受欢迎的人。

自私自利的孩子因人际关系差,得不到伙伴的认可,会变得落落寡欢,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他们总认为别人是不对的,他人对自己是不公平的,因此内心充满了怨愤。长期处于这种抑郁的情绪中,将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其后果不堪设想。

那么,家长应如何确认孩子是否自私呢?以下几点是自私者的共同特征:

1.以自我为中心

一般情况下,在自私的孩子心中只有他们自己,他们从来都不会考虑他人的意见或感受,即使有时候也会说替别人着想,但真正涉及个人利益的时候,他们是绝对不会做半点让步的。

这些孩子在家里,总喜欢把好吃的东西占为己有,尤其在饭桌上,孩子总是把自己喜欢的菜摆在眼前,甚至在亲戚家吃饭,也不顾他人感受,为所欲为。

2.贪婪无情

自私自利的孩子,占有欲强,个人主义严重,缺乏同情心和集体意识,他们不愿意把玩具或学习用品借给别人用,不仅极力保护自己的物品,还常抢夺、拿走不属于自己的爱物。当孩子长大以后,他们在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影响下,私欲会无限制地膨胀,最为突出的表现便是贪婪,贪婪地索取金钱、名利甚至到了斤斤计较的地步。

3.敏感多疑

自私的孩子由于过分关注自己的利益,对外界的反应过分敏感多疑,因为他害怕吃亏,害怕别人占有他本应或不应得到的利益,他的心态极其脆弱并且多疑。最终会或多或少具备一些神经质的特征。这种敏感多疑的性格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危害是不可估量的。它不仅损害了孩子的人际关系,而且对于孩子的身心发展来说也是一种很深的伤害。

4.不善交际,不太合群,性格孤僻

由于极度的自私,自私孩子的性格会变得极度的冷酷和扭曲,因此他们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朋友。正由于他们身边没有一个贴心的人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境,而他们本身又具备了多重消极人格特征,更加导致了他们的个性越来越不能和周围的环境相融合,以至于变得孤僻,不合群。

如果你的孩子有其中一方面的表现,家长需要引起注意。此外,自私自利的孩子还喜欢说这样的话——

1、“我才不管他怎么做呢,我就这么做,反正我喜欢这样!”

2、“我不明白我为什么要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分享。”

3、“我要我要,我现在就要,不给我就生气。”

4、“自己的事情你自己做,要我帮忙,门都没有。”

但凡自私自利的孩子,占有欲、唯我意识都比较强。他们喜欢把“我”挂在嘴边,如果别人没有满足“我”的需要,“我”的要求,我一定不高兴,但你别想“我”去分享,去付出。这样的性格,对孩子的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永远不会被他人所喜欢。

孩子自私的性格是怎么养成的

一个家长苦恼的倾诉:

我们家的宝贝女儿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尤其在金钱和财物上特吝啬和贪婪。有一次,我们带她到乡下姥姥家玩儿,发现女儿非常自私,她的玩具等东西,一律不准别的小朋友玩儿,哪怕摸一摸也不行。平时我和她爸也没少教她不要自私,这可怎么办呢?

与这位家长有相同烦恼的家长很多,小周夫妇也属于其中的一对。小周夫妇对抱怨:

因为30岁才产下东东,所以,夫妇俩对小东东呵护备至,即便他们的生活不富裕,但总尽力满足东东的需求。可是,他们发现,小东东竟然一点都不懂得体贴人,放学回家,如果发现家里的饭还没做,就大吵大闹,责备妈妈做饭不及时;家里有好吃的东西,他也从来不会问爸爸妈妈吃过了没有,总是一个人独自享受。

有一次,小周夫妇带东东一起出外吃火锅。火锅饺子一上来,东东“啪”地一声把火锅全倒到自己的锅里。当时,邻桌的一对年轻夫妇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幕,脸上尽是一副不可思议的神色,小周夫妇别提心里有多难受了。为此,他们请教了教育专家,问这孩子到底是怎么了?

故事一与故事二中的小女孩与东东的问题,是许多独生子女中间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孩子天生的利己倾向

在孩子心理发展未达到成熟阶段的时期,其往往单纯地认定“我即世界”,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虽然随着时间和经验的累积,逐渐成为接纳他人和减少利己的行为,但仍固执己见,不能接受公正、正确的意见。于是,孩子衡量外界的标准便是“是否有利于自我本身”,相应的行为也是如此。

2.家长过分宠爱孩子

现在大部分的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对孩子关心过度、万般宠爱、处处迁就,使孩子不自觉地加重了自我意识,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定势,导致孩子形成一种只顾自己,不考虑他人的错误思想和行为。于是产生过分的占有欲望以及自大、独尊的心态,处处都要别人迁就,常常会提出一些无理要求。

3.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当

一些家长对待孩子的方式反复无常、表里不一,当孩子犯错时,便加以嘲讽、鄙视,使孩子产生畏惧心理,因此变得只能自我封闭,尽量不与他人接触,躲到自己的小天地里,结果必然导致孩子自私。

4.家长的忽视

家长很少花时间鼓励孩子关心自身以外的人和事,虽然偶尔也会因为孩子不肯为自己倒杯水之类的事情责备孩子一两句,但家长发现了这以现象,却没意识到这是个问题,因此,去纠正孩子这种问题的行为更无从谈起。

5.周围的不良影响

孩子自私心理的产生,与其周围人们的不良影响也有很大关系。例如,有的父母或家庭成员自私自利,爱贪图小便宜,或与人共事斤斤计较,过于“小气”;有的父母或家庭成员常常叮嘱孩子自己的东西不给别人吃,玩具不许别人玩等;还有的父母对孩子的自私行为不以为然,反以为乐事,认为孩子“从小护东西,长大不吃亏”。这些,都会助长孩子的自私心理。

6.物质生活的优越助长了幼儿的自私行为

社会愈进步,物质生活愈丰富,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成人在不断满足幼儿需要中,助长了幼儿的霸道、自私。例如,当幼儿看到别人有的好玩的,好吃的,而自己得不到分享时,成人会说:“别哭,咱们也买!”从而,滋长了幼儿对物质的索取,幼儿不断滋生的欲望是自私的根由,欲望的无止境,自私便随之而生。

当然,任何时候都不要把孩子的自私自利作为一种很不得了的错误,孩子的这种行为与心态是可以纠正的。只要家长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就能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大方、懂得关心他人的人。

纠正孩子自我为中心的坏毛病

孩子因为年纪小,他们的基本特点中最为明显的心理倾向是“以自我为中心”。要想孩子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进入客观思考世界,家长需要学习并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在正确认儿童自我意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做以下努力:

1.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

要改变孩子的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家长应该取消孩子在家中的“特殊”地位,合理满足孩子的需求,让孩子知道自己在家庭中与其他成员是平等的,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家长应坚决拒绝,以消除其“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家长应该通过各种方式使孩子懂得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需要分担共享,并使其懂得应该经常关心他人,而不能放任孩子自我中心的心理。同时应帮助孩子建立群体思想,这样可以使孩子自我中心的行为逐渐减少。

2.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孩子

观察孩子时,不能只看自己的孩子是否精神饱满、是否能融入社会,一定要和别人家的孩子相比较来观察。如有可能,可以多带孩子参加一些公益性的活动,如捐款、帮助邻居倒垃圾等,培养孩子的社会意识。

3.千万不要以孩子为“中心”

家里人不要整天围绕着孩子转,万事不能以孩子为中心,当孩子习惯了以“我”为中心的性格,那么他是不知道如何去关心别人的。

4.教孩子运用“角色互换”,弱化“自我中心”心理

“角色互换”就是转换与他人的位置,实际体会别人的需求、感受与悲欢苦愁。如孩子做了对不住别人的事,家长应要求孩子站在别人的角度想一想:如果另一方是自己会是什么感受,这样就会使孩子为自己的行为不安、羞愧。“角色互换”能很好地起到弱化“自我中心”的作用,帮助孩子从自己角度出发转为能考虑别人的感受和需要。

让孩子知道,当他为别人着想的时候,你会很感到很欣慰,并表扬他,告诉他:“你学会关心别人了,我感到很高兴。”有时,还可适当的奖励,久而久之,孩子的行为就会得到巩固和发扬。

5.给予孩子充分的关注

有时候,孩子无理取闹仅仅是想要父母多陪陪他,如果是这种情况,父母可以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给孩子足够的爱、关注。当然,在关注孩子的同时,家长还应该让孩子认识到,父母因为爱他,所以关注他,但他并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其他人的需求也同样需要得到尊重。当孩子逐渐形成这一意识以后,他们“自我为中心”的毛病就能慢慢得以克服。

6.制定规矩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

家长可以制定一些规矩,并耐心、详细地向孩子讲解这些规矩,让孩子在遵守这些规矩的过程中明白,他是家庭与社会的一员,遵守一定的规矩是必须的。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不管孩子如何哭闹,一旦规矩设立,家长就一定要坚持原则,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明白无论如何,他必须遵守这些规矩。如果家长轻易地因为孩子的哭闹而将规矩抛到一边,那么,这些规矩就会形同虚设,同时家长的威信也会在宝宝的眼里大打折扣。

7.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孩子共同协作的意识

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集体就是小组、班级、学校等。孩子在这些集体中学习和生活,与其他同学团结互助,共同完成集体活动,从而逐渐形成共同协作的集体意识。一般情况下,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在集体中,主往与他人格格不入,做事斤斤计较,影响与他人的合作能力。因此,父母应与学校老师保持一定的联系,了解孩子在集体中的表现,耐心倾听孩子在集体活动中的感受,支持孩子踊跃参加集体活动,为他人服务,培养孩子谦让、守礼、乐于助人的良好行为。发难以沟通和交流了。

8.让孩子自己去处理人际关系

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家长不要掺和进去,即使小朋友之间发生问题也要叫他们自己去解决。让孩子学会理性地处理和伙伴之问的矛盾——哭是不能解决伙伴之间的问题的,只有充分对话才能成为朋友;在与小朋友交往的社会生活中,孩子会逐步认识到凡事都不是自己所想像的那样,而是与自己对立存在的。在对立存在的认识过程中,孩子才能逐渐改变“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缺陷。

9.叫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

如附近的露营、广播体操、放露天电影等集体活动都应该叫孩子参加,以增长孩子的社会知识。当然,孩子在活动的过程中难免会感到不如意,作为家长,不要想着孩子事事都不吃亏,其实让孩子经受些挫折会更加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生活中的挫折会让孩子更加成熟与坚强,没有经过挫折的孩子永远长不大。孩子与人交往有问题,在与人交往中受了委屈倒未必是坏事,那种担心孩子与人交往存在问题就孩子与人交往的作法只能使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对于孩子来说,多参加社会活动,开阔眼界,以意义重大。

10.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意见

教育孩子虚心学习伙伴的长处,尊重别人的意见,珍惜与小伙伴之问的友谊,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可以制止他的某些“自我中心”的行为。家长应帮助孩子从狭隘的圈子中跳出来,引导孩子设身处地地替他人着想,以求理解他人,并教给孩子尊重、关心、帮助他人。

当然,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因此,要纠正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家长一定要耐心、细致。做到教育孩子,但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唯有如此,教育才是有成效的。

让孩子学会关心别人

对于家长来说,要改变孩子自私自利的性格,除了要纠正孩子“自我为中心”的坏毛病以外,还应该教会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关心他人。一般来说,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孩子学会关心他人:

1.家长自己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

大家可能都记得中央电视台这样一则公益广告:一个小男孩看到劳累了一天的妈妈下班回家后,给奶奶洗脚,陪奶奶说话,于是,他也学着妈妈打来一盆水,端到妈妈跟前,轻轻地说了句:“妈妈,洗脚。”这一短短的广告短片,让电视机前的家长们唏嘘不已。是呀,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是他们的镜子,而他们则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起着示范的作用。如果父母自己的行为是自私的,那就难以要求孩子会有良好的行为方式。

因此,父母平时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孝敬老人、关心孩子、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等,让孩子觉着父母是富有爱心的人,自己也要做一个富有爱心的人。比如,在公共汽车上,家长对孩子说:“你看,那个阿姨抱着小弟弟多累呀!我们让他们坐到这里来吧!”邻居老人生病,家长带着孩子去探望问候,帮老人做事。新闻报道有人缺钱做手术,生命垂危,家长带孩子去捐款,献上一份爱心……经常看到大人是怎么同情、关心、帮助他人的,对于培养孩子的善良品质是最好不过的了。

2.让孩子从关心自己的父母开始,学会关心他人

关心别人首先要学会关心自己的父母。做父母的,在为孩子的生活起居考虑的同时,也要让孩子体会父母的辛苦,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例如帮忙洗碗、扫地、擦桌椅等;父母在休息或学习时,不吵吵闹闹等。

3.让孩子养宠物,让孩子从中学会关心

如果家里有条件,可以为孩子买一个宠物,小猫、小狗、小金鱼等都可以,让孩子在照顾宠物的时候学会最基本的责任心。但孩子的能力有限,有些照料工作并不一定能独自完成,这时父母应该帮助他,引导他,但不要全部包揽。

4.引导孩子学会关心、体贴

生活中,父母要注意引导孩子在与人交往中关心、帮助、尊敬别人。好吃的与人分享,好玩的大家一起玩,别人病了去关心,别人痛苦给予安慰体贴,别人休息不去打扰,别人收拾干净的房间不去弄乱等。总之,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在语言上和行动上教育孩子,让他逐渐学会关心别人,帮助别人。

5.为孩子创造一些劳动的机会

开始可以让他做一些简单的事情,比如帮着扫地,拿碗、拿筷子等事情,他做得好就要表扬他,让他有成功的满足感,让孩子在劳动中懂得,帮助别人很开心。

6.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关心集体,为集体出力,将自己融入集体中去接受锻炼和提高。特别应该用孩子身边的关心集体、为他人着想的榜样教育孩子,因为对孩子有亲切感的榜样,孩子才易学肯学。

7.父母还能利用“演戏”帮助孩子克服自私自利的心态

通过孩子与父母亲之间扮演的不同角色,使孩子认识到人际关系。经由这些游戏,孩子首先会意识到经常接近的成人和自己的关系,例如,爸爸妈妈怎样爱护自己,然后意识到周遭人们之间的关系。又例如,老师怎样爱护和教育小朋友,司机怎样有礼貌地对待乘客,医生怎样关心、照顾病人等。孩子通过体会他人感受,就会从以自己为中心转变成从他人角度来考虑问题,从而学会为他人着想。

8.鼓励孩子交往,让孩子学会谦让

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有意为孩子创设与同伴交往的机会,鼓励孩子和其他孩子多交朋友,这是让孩子学会关心,学会谦让的一个有效的方式。

研究表明,5岁以下的孩子是非常需要友情、需要伙伴的,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和习惯。但是,现在的孩子普遍都没有兄弟姐妹,并且邻里交往也很少,许多孩子终日一个人学习、玩耍,时间久了,孩子的心里自然很少考虑到他人,孤独的环境促使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心理的形成。要想改善这种情况,家长除了要多陪孩子交谈、玩耍外,更重要的是鼓励孩子与同学、邻里发展友谊,要鼓励孩子带同学、朋友来自己家里玩,也要鼓励孩子去别人家玩,让孩子帮邻居家取报、送信,到邻居家借还物品等。当然,家长带孩子出游时,也可带上孩子的同学、朋友。在这些交往过程中,孩子就会体验到与朋友应怎样相处,逐步学会为他人着想、关心他人。

总之,孩子的良好性格是靠平时一点一点培养起来的,因此,作为家长,应对孩子的行为与性格的养成起到监督和指导的作用。

让孩子体验分享的乐趣

日本作家森村诚一说过:“幸福越是与人分享,它的价值便越会增加。”所以说,“分”的人是幸福的,因为他实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享”的人是快乐的,因为他感受到了真爱和友谊。分享,顾名思义,就是指和别人一同享受,通常是指幸福、欢乐、好处等。要想改变孩子自私的性格和行为,就应该让孩子学会分享。

曾经有个男孩子对老师说:“我不快乐!虽然我家有两个保姆,上百本图书和数不清的玩具。可是,我就是不快乐!”

于是老师就问他:“你把这些书分给没有书的小伙伴看过吗?”

“没有。”

“那你把那些玩具分给别人玩过吗?”

“也没有。”

“你的压岁钱用来帮助过有困难的同学吗?”

“更没有了。”

“所以你不快乐!”老师这样对他说,“如果你能把这些东西拿出来和别的伙伴分享,快乐自然就会来到你的身边!”

这次谈话后,孩子了解到贫困地区有许多爱学习的孩子没钱买课外书时,他真的很吃惊,就和妈妈一起捐出一万块钱,要求为5所农村小学建立“手拉手”书屋。

几个月之后,男孩真的收到了上百封农村孩子的来信,男孩的校长惊讶不已,以为这个男孩干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在这些信中,农村孩子对城市男孩表达了最朴实的感谢,说他们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多的书,还说这些书让他们产生了许许多多美丽的梦想,给他们带来了不曾有过的快乐,更说他们一定会好好读书……

男孩被感动了!他忽然觉得,自己是多么的重要,自己的这些书是多么的神奇!

慢慢地,男孩变得快乐了!他还和妈妈商量好,每年都要省下一些钱来捐书,送给山里的孩子。第二年,他又捐了1000册书……

分享是快乐的大门,学会分享,懂得分享的孩子就进入了快乐城堡;独享是痛苦的大门,只去独享,只会独享的孩子就走进了痛苦的泥潭。所以,让孩子学会分享,能让孩子逐渐改变自私的状态,变得无私、快乐起来。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让孩子学会分享,并乐于分享呢?

首先,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在物质比较丰裕的今天,这点不难办到。因自我为中心的前提是匮乏,所以你给了他满足,他在获得安全感后,孩子自私的想法就会淡化。比如如果他只有一颗糖果,他当然不会喜欢把它分给别人。但是如果他有很多的糖果,他就会留出自己的部分,乐意让别人去分享剩下的部分,当他体验到分享的快乐时,逐步减少他自己的分量甚至完全共享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张妈妈经常在放学接儿子的时候,给儿子带很多小食物,要他分给小朋友们。开始儿子不肯,妈妈告诉他家里还有很多很多,他才放心了:看到朋友们拿到东西的喜悦,孩子慢慢开始变得热心了,主动给每个小朋友友分发。

其次,家长对孩子应该加以积极正确的教育和诱导,树立孩子正确的物质观念

让孩子学会与朋友分享一些东西,尝试一下“给予”所带来的快乐。告诉孩子,吃很少买来吃的东西的时候,要把它分成三份,一份留给自己吃,一份留给爸爸,一分留给妈妈,筹爸爸妈妈口家就拿出来给爸爸妈妈吃,不要一个人独自偷着吃。如果家里还有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那么要把好吃的东西分成同等的几份,让每人都有一份。

再次,通过换位思考,引导孩子与他人分享

从孩子懂事开始,家长就要让孩子学着与别人分享东西。比如,在饭桌上,家长可以让孩子学着给长辈夹菜;鼓励孩子给爸爸妈妈拿东西;教孩子给客人让座,让孩子做这些力所能及的事,从中品味做了有益于他人的事而带来的喜悦。

有位母亲是这样教育孩子与人分享的:

周末,妈妈带小小去公园游玩。小小又累又渴,要求坐在路边的凳子上喝点东西。

妈妈给小小拿出了一袋饼干和牛奶。这时,妈妈看见一个小女孩也坐在旁边,正看着小小吃饼干。妈妈知道,小女孩也饿了,也许和她一起来的大人去给她买吃的了。

妈妈对小小说:“儿子,给小妹妹吃点饼干。好吗?”

“不,我要自己吃!”小小显然有点不乐意了。

妈妈耐心地引导小小:“宝贝,如果妈妈有事不在这儿,这位小妹妹有饼干吃,你想不想吃呢?”

“想吃。”小小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回答。

“这就对了,现在你拿一些饼干给小妹妹吃,下次妈妈不在你身边的时候,小妹妹也会把好吃的东西分给你吃的。”

小小看了看妈妈,又看了看小妹妹,终于把自己的饼干送到了小妹妹的跟前。

大多数孩子不愿意把自己的东西分给别人,但他却希望能够分享到他人的东西。家长应该充分了解孩子希望获得他人东西的心理特征,通过换位思考,让孩子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引导孩子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东西。

第四,家长可以让孩子多结识大方的同龄朋友

大人有大人的世界,孩子有孩子的世界。与其说大人的榜样是很重要的,那么同龄人的带领就会更加实在孩子会下意识地向同龄人学习和比较。如果孩子身边的朋友大都是大方不计较好孩子,那么自己的孩子也不会太差!环境是很重要的因素。

第五,让孩子之间互通有无

有一个妈妈为了让孩子学会更好地分享,是这么做的:

只要给孩子买了他喜欢的玩具、画片或者图书,这位家长都鼓励孩子带到学校去,并且鼓励他与其他孩子交换自己的玩具、画片或者图书。妈妈教育她的孩子说:“只要你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借给别人玩,那么,别人也会把好玩的玩具送给你玩,这样你们就有很多的好玩的玩具可以玩,也有很多的图书和画片可以看。”

慢慢地,这个孩子尝到了分享的甜头,以后,不用妈妈题型,他都会把新买的玩具带到学校,跟其他小朋友分享。

第六,让孩子与自己的家人一起分享

日常生活中,许多家长宁可自己受苦也不愿让孩子吃苦,好吃的、好玩的、好用的统统都让孩子去亭受。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一幕:孩子诚心诚意地请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一块吃好东西,家长却坚决推辞,说:“你吃,你是孩子,我们是大人,大人不吃!”或者说,“让你吃你就吃,装什么样子!”就这样,孩子与人分享的好意被父母给扼杀了。久而久之,孩子也就没有了谦让与分享的习惯了。

因此,要想培养孩子与他人分享的习惯,最重要的是家长首先要学会坦然地与孩子分享,成为与孩子分享的伙伴,让孩子接受和别人分享的事实,让孩子去发现分享过程中的乐趣和成就感。比如在家里,父母可以让孩子为每个家庭成员分苹果、分橘子等,教孩子学会尊老,先分给爷爷奶奶等长辈,再分给爸爸妈妈,然后才分给自己。在这分东西的过程当中,孩子不仅学会了与人分享,而且明白了应该尊敬长辈、关心父母的传统美德。

第七,别让孩子做“分享”的游戏

在生活中你是否经常见到这样的一幕:

小宝贝正吃着自己最喜欢的东西,奶奶假意试探说:“乖乖,给奶奶吃点。”小宝贝乖巧地跑到奶奶跟前,拿着饼干在把奶嘴里送,奶奶假装咬了一口,说:“乖乖真乖,奶奶不吃,你吃吧!”孩子一看,自己的东西不但没有被奶奶吃掉,还得到表扬,心里喜滋滋。接下来,为了测试孩子是否真的“大方”爷爷、姑姑、爸爸、妈妈都会如此训练一般。而孩子每次都很大方地配合大人们的“表扬。”他(她)料定,大人是不会真吃自己的。

因为知道独享是自己的专权,孩子从小就不懂得有东西应该跟大人一起分享,从小就有了自私的观念。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因此,要想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家长请不要跟孩子玩“假吃真表扬”的游戏。

值得注意的是,在教育孩子学习与人分享时,家长要在充分理解孩子的前提下,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并让孩子在分享的过程中体验到分享的快乐。相反,如果家长强制孩子分享,孩子可能会更加逆反,并在内心埋下阴影。比如孩子不想将玩具给别人,那么家长千万不要急于说服孩子,甚至采取强制措施将孩子的玩具送给别的孩子玩,而应该从侧面出发,想一些比较特别的点子,让孩子体验到与人一同分享玩具时可以玩出一些新的花样,可以体验到更多的快乐,这样做能吸引孩子自动尝试与小伙伴分享。

正确的爱,将孩子与自私隔离

这是石家庄市一件真实的事情:

奶奶60大寿,被家人一贯娇宠的孙子非要先吃一块生日蛋糕,当父亲不允,儿子犯横道:“不让我先吃,你们也都甭想吃!”一巴掌把生日蛋糕反扣在地。

奶奶哭道:“我爱了你12年,你爱我一天也不行吗?”

为什么这个孩子如此骄横、任性、自私呢?其缘由就在于家长的过分溺爱。

有一对年轻夫妇,生活十分节俭,但对他们6岁的儿子却有求必应。

有一天,年轻的母亲带儿子外出玩耍,并为他买了一瓶近十元钱的饮料。儿子喝了几口不愿再喝了,口干舌燥的母亲刚拿起饮料送到嘴边,儿子就气冲冲地过来夺过瓶子摔到地上,并高声尖叫:“这是我的,不准你喝。”看着饮料汩汩而出,年轻的母亲背过身去,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溺爱是父母给孩子最糟糕的礼物,用这种方式培养出的孩子不会拿出一点爱心给别人,更不会与人分享。故事中的这个六岁的孩子就是这样一个范例。

生活中,对孩子过度保护、溺爱更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小学校门口常常簇拥着几十名家长,仅有百米的路程要接送孩子;中年级女孩子自己不会梳头;上公共汽车,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替孩子抢占座位;少先队决定举行10公里远足,众多家长闻讯轮番给辅导员提意见,坚决要求以车代步。有位家长坦言:“除了吃饭和睡觉我不能代替,其余的我都替孩子干了。”……这些家长以为,这就是爱孩子的表现。殊不知,这样的爱,除了增长孩子的惰性,使其变得更加自私、任性以外,别无其他好处。要想孩子远离自私的毛病,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先摆正自己的爱。

1.对待孩子不要搞特殊化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但不会对孩子搞特殊化,让孩子明白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与其他成员是平等的,彻底消除孩子那种“唯我独尊”的思想。父母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合理的才答应,不合理的应予以明确拒绝,并对孩子耐心地讲解道理,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提出批评。

当然,要孩子一下子就能接受是不可能的,这期间必然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因此对于孩子的哭闹,家长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要因为孩子的哭闹而盲目迁就,不要因为孩子的哭闹而大发脾气。给孩子一个冷静空间,让他们意识到哭闹无法解决问题。

2.让孩子与家人一起分享

家里有什么好东西,也不要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用,全留给孩子,这样的做法只会让孩子养成独占意识,发展下去就会演变成自私心理。因此,家长一定要计孩子学会分享。

让孩子学会分享,就要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例如,孩子从小最在乎的就是食物了,如果孩子独占的话,父母就要把食物拿过来公平地分开,不能对孩子放任不管,任其独享。

3.家长不应给孩子太多的关注

有位母亲非常疼爱她的孩子,她把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宝宝不要乱跑!”“宝宝,你没摔伤吧?”“宝宝,妈妈帮你把扣子扣好!”……结果这个孩子越来越任性,越来越难管。

教育学家认为如果孩子从小在家庭中处于中心地位,家长给予太多的关注,那么,这个孩子在长大以后并不能意识到自己已经是大人了,而依然会对家长表现出很强的依赖性。只考虑自己的存在,而不考虑他人的存在,只对自己有利的事感兴趣,而对其他事根本不去关心,所以当家长遇到孩子独占、抢夺别人的东西的时候,应当反省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给孩子太多关注是不必要的,家长应当尽量让孩子感觉自己与其他家庭成员一样都是平等的。

4.让孩子学会给予

真心给予的礼物,无论价格高低贵贱,无论有效期是长还是短,它都是世界上最永恒、最珍贵的宝物。让孩子学会“给”,比教会他“拿”更能促进他的自尊,更能使他愉快地与人相处。

用自己的“压岁钱”买一份小礼物在“母亲节”时送给妈妈,或在奶奶过生日时,给奶奶买一份她喜欢的小礼物,这些都是孩子懂得“给予”的开始。不过,孩子买的礼物无论包装还是它的内容。是否贵重、实用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是真心地给予,是没有期待回报的“给予”。

5.给孩子提供关心他人的机会

如爷爷下班回来,爸爸帮爷爷倒杯茶,就让孩子为爷爷拿拖鞋;奶奶生病了,妈妈为奶奶拿药,就让孩子为奶奶揉揉疼的地方,或者为奶奶凉凉水;自己头痛时就让他帮着按摩按摩太阳穴,日子长了,孩子会学会许多他应该做的事情。再如上街买菜时,就让孩子帮忙拿一些他能拿得动的东西,有好东西吃就让他送给家人吃,或者邻居家的孩子吃,以后孩子每碰到类似情况,就会如法炮制,慢慢就会养成关心他人的习惯。

6.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不要让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只有勤快的孩于才会懂事、关心、体贴别人。一般情况下,勤快是培养出来的,所以家长要树立这种观念。并付诸行动,要循序渐进地教会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7.不要太过偏袒自己的孩子

当孩子在交往中遇到矛盾和纠纷时,父母千万不要偏袒自己的孩子,这样做会让孩子错误地认为自己的地位是特殊的,别人都比不上自己,都要让着自己。

一个春和日丽的早晨,晓楠的妈妈在楼上做家务,她10岁的儿子晓南在小区里和小伙伴们玩。

晓南的妈妈收拾了一会儿屋子,就推开窗户想看看孩子在外玩耍的情况。不料,她正好看见儿子正在和一个个头高一点的孩子在吵架,而且越吵越凶,声音很高。

晓南的妈妈急忙跑下楼探看究竟。到跟前一看,才弄清楚孩子们争吵的“导火索”是“四驱车”比赛。晓南认为是自己的车子先到达终点的,可是,那个高点的男孩却说是他的“四驱车”先到达终点的,其他的小孩子也说是那个高个子男孩赢的。

晓南正在势单力孤之际,看见妈妈来了,涨得通红的小脸一下子变得惨白,委屈的泪水忍不住掉了下来,继而“哇哇”地哭了起来。

看到这种情形,晓南的妈妈有些心疼了,她劝晓南:“输了就输了,改天妈妈给你买个好点的再跟他比赛”可晓南不干。

妈妈想了想,耐心地对晓南说:“你看,这么多小朋友都说是那位大哥哥赢了,如果你不服输,那就再比一比咯!”晓南又跟那个男孩子比了一下,结果他看清楚了,确实是自己的“四驱车”慢了人家一点,于是就心服口服地跟妈妈回家了。

这位妈妈把这个小纠纷处理得非常好,她没有不分青红皂白地扁袒自己的孩子,而是一视同仁地处理问题,这样就不会助长孩子自我为中心的心理。

事实上,正确的爱从来不逆来顺受,也并非无原则地一味去满足,而应该是温和地、适度地,如涓涓细流一般,滋润孩子的心田,滋养成孩子的一种能力,一种懂得付出的能力,只有这种爱,才能让你的孩子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