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胆小怎么办
6036300000002

第2章 胆小怯懦,让成功失之交臂(1)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就胆大,形成坚强、勇敢的性格,长大后应对各样的挑战。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孩子却相当胆小怯懦,他们怕黑、怕陌生人、怕与人交往、怕挫折,更怕失败,因为总是担心、害怕,缺乏自信,因此,总让成功自己失之交臂。

要想改变孩子胆小的性格,让孩子变得敢说、敢做、敢为,家长应从小培养孩子勇敢的性格,这样,孩子才能成为有成就有作为的人。

成功青睐勇敢者

“勇敢”是什么?“勇敢”是有勇于敢为人先的精神或气质。只有那些有勇气的人,有勇气敢为人先的人才能被称作是勇敢的人。纵观古今中外,但凡事业成功者,都是具有超常胆识之人。这些人个个处变不惊,纵败不馁,目标一定下来就只勇往直前了……而性格怯懦、胆小怕事者,很难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曾在报纸上看过这么一则关乎勇敢与成功的故事:

有一位女大学生刚毕业时,到一家公司应聘财务会计工作,面试时便遭到拒绝,原因是她太年轻,公司需要的是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资深会计人员。女大学生却没有气馁,一再坚持。她对主考官说:“请再给我一次机会,请允许我参加完笔试。”主考官拗不过她,答应了她的请求。结果,她通过了笔试,由人事经理亲自复试的笔试。

人事经理对这位女大学生颇有好感,因她的笔试成绩最好,不过女孩的话让经理有些失望,她说自己没工作过,惟一的经验是在学校掌管过学生会财务。找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人做财务会计不是他们的预期,经理决定到此为止:“今天就到这里,如有消息我会打电话通知你。”

女孩从座位上站起来,向经理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两块钱双手递给经理:“不管是否录取,请都给我打个电话。”

经理从未遇到着这种情况,一下呆住了。不过他很快回过神来,问:“你怎么知道我不给没有录用的人打电话?”“你刚才说有消息就打,那言下之意就是没有录取就不打了。”

经理这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问:“如果你没被录用,我打电话,你想知道些什么呢?”“请告诉我在什么地方不能达到你们的要求,我在哪些方面不够好,我好改进。”“那两块钱……”

女孩微笑道:“给没被录取的人打电话不属于公司的正常开支,所以有我付电话费,请你一定打。”

经理也微笑道:“请你把两块请收回,我不会打电话了,我现在通知你,你被录用了。”

就这样,女孩用两块钱敲开了机遇的大门。

细细想来,其实道理很清楚:故事中的女孩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与她的勇气是分不开的。在面对拒绝和失败时,女孩毫不放弃,以勇敢的心态去主动争取,通过自己的勇敢突破了即将到来的败局,赢得了成功。女孩的这种“勇气”正是所有想获得成功的人都必须具备的品质。正如一位哲人曾经说的:“勇敢和智慧,是一对孪生兄弟,你如果没有勇气叩开你想走进的那扇大门,那么,你永远都不可能知道那门后的秘密。”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做好的例证。

当然,对于孩子来说,勇敢不仅能为人他们赢得成功的机会,更蕴含着生的希望。因为“勇敢减轻了命运的打击”。

有两只小鸟蜷缩在鸟巢中,等待着外出觅食的妈妈回来,可是几个小时过去了,妈妈还没有回来,它们饿得直叫,其中一只小鸟说:“我要展翅高飞,出去觅食。也许开始有些困难,但我不会失败,因为我们生下来就是要飞的。”

它的弟弟不放心地说:“你干万不要飞,因为你的羽翼还不丰满。”语音刚落,小鸟哥哥已经蹦到了枝头,展开了双翅,一开始它差点跌到地上,但又振翅飞了起来。它在高空对弟弟喊道:“你看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吧!加油吧!飞起来吧!”

小鸟弟弟叹了口气,无精打采地缩在鸟巢中,两小时过去了,哥哥叼了几只小虫回来了,还向弟弟讲述了外面的精彩世界。

小鸟哥哥讲完后说:“如果你愿意,就跟我一起飞吧!”弟弟回答说:“我的翅膀肯定不如你的硬,我会摔在地上,被别的动物吃掉的,我很害怕。”

第二天,有一条蟒蛇惊醒了小鸟弟弟,它开始靠近小鸟弟弟,但小鸟弟弟并没有想逃跑,蟒蛇问道:“你为什么不飞?”小鸟弟弟回答说:“我以前错过了飞的机会,现在想飞,已经晚了。”就这样,小鸟弟弟被无情的蟒蛇吃掉了!

试想一下:如果小鸟弟弟能跟哥哥一样勇于挑战困难,还会产生这种悲剧吗?

这一切足以向我们证明,勇敢是一个人处于逆境中的光明,勇敢能帮我们扫除一切障碍获得成功,勇敢能铲除一切荆棘直至把我们送向成功。如果家长想要让孩子拥抱成功,那么,请帮孩子克服怯懦,变得勇敢。

对于孩子来说,从小培养他们勇敢的性格意义重大。

首先,勇敢能让孩子摆脱“害怕”的心理长久困扰,使他们能够大胆积极地投入生活,与人交往。

其次,勇敢的孩子不怕失败,更不怕嘲笑。他们能积极踊跃地在班上发言,即使错了,也全然没有负担。

再则,勇敢的孩子独立性强,能承担起许多责任。他们不依赖大人,遇到事情更不会畏畏缩缩。

此外,勇敢的孩子喜欢据理力争,只要是认为自己对的,便会遵循原则,毫不退让。

胆量的重要性毋庸讳言。可以说,孩子拥有了勇敢,就拥有了成功的先机。只有拥有胆量和勇气的人,才能披荆斩棘,走向成功。

当然,要想让孩子变成一个勇敢的人便不是一件易事。因为人并非天生就具备勇敢的品质。勇敢的获得需要培养,需要锻炼,需要在生活的基础上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这就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了!

别让“胆子”耽误了孩子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通过对近万人的调查发现,大约有40%的人认为自己羞怯、腼腆。另一项由心理学家伯纳多·卡达西组织进行的对1600人的测试表明:羞怯者竟占了48%的比例。根据津巴多的研究,其中约有15%的人属于“情景性胆怯”,即在诸如当众发言的紧张环境中,心里犯憷。

有这么一个故事——

一位平时成绩很好的女学生,老师、同学都认为她一定能考上重点大学,可是高考录取结果揭晓后,她却榜上无名。她没考上的原因不在于没有正常发挥,而在于她考最后一科时,才写了几道题,钢笔就没墨水了。假如这时她能大胆地举起手来,向监考老师借点墨水或借支笔,那么重点大学非她莫属,然而她只是呆呆坐在那里,一直到考试结束。

正因为胆小怯懦,使重点大学与自己失之交臂。生活中,类似的孩子还有很多,他们胆小怕事,不敢见生人,被人欺负了不敢声张,害怕挫折,更害怕失败,这种胆小的性格阻碍了孩子的个性发展,对孩子的学习、生活乃至未来有百害而无一利。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某校的一名小学五年级男生,因为忍受不了本校一位素有”小霸王”之称的同学的欺侮,竟然吞下了大量安眠药,怀着无法排解的恐惧含恨离开了人世。

在自杀的前一天下午放学后,“小霸王”曾往他放学回家的路上拦住他,要他明天务必“孝敬”一条烟,否则就会放他的血。

在这之前,他曾遭受过多次类似的敲诈和威胁,还多次被打得鼻子、嘴巴出血。这个可怜的小男孩不敢告诉家长和老师,因为“小霸王”威胁他说:“要是敢告诉老师和家长,以后就别想有好果子吃!”

过分的懦弱加上求助无援最终使一个幼小的生命离开了人世。

如此令人寒心的惨剧使人在震惊之余自然地联想到造成孩子轻生背后的原因:除了教育体制的滞后及其他方面的因素外,最直接最关键的还是这孩子自身的性格所致——懦弱、胆小促使他走向夭折。因此,为了避免这样的悲剧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生,作为家长应该从小培养孩子勇敢的性格。孩子只有走出胆小怯懦的阴影,才能避免错失发展的良机,才能培养出坚强、无畏的个性,也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可以说,作为家长,我们能给孩子的最宝贵的东西,不是无微不至的保护,而是敢做敢为的性格:

在香港一家商场的玩具柜台前,站着一对父女:5岁的小女孩怯生生地拉住父亲的衣襟,恳求父亲再玩一会儿。其实,她并不是贪玩的孩子,她只是让柜台里漂亮的娃娃吸引住了,眼睛里全是想要得到的渴望:父亲却故意装作看不出女儿的心思,他决定女儿不说出来她想要什么,他就不去主动买给她。他认为,女儿想要什么,应该有说出来的勇气,而不应畏畏缩缩。

女孩在柜台前不肯离开,想说出要求,又怕父亲拒绝,一脸的忧郁。终于忍不住了,小女孩用细若蚊蝇的声音说:“爸爸,我……我想要一个娃娃。”

“什么?说话别吞吞吐吐,想买什么就大声说出来。”

“我要洋娃娃!”小女孩大声说。爸爸笑了,于是小女孩得到了一个洋娃娃。从这件事中,小女孩也得到了一个经验,在以后的日子里,无论对父母有什么要求,她都会直言不讳地提出来。这父女俩,就是香港著名财经作家梁凤仪和她的父亲梁卓先生。

梁卓早年单枪匹马开创事业的经历,使他养成了敢说敢做的坚毅性格。他认为一个人要想成功,就不能唯唯诺诺、人云亦云,懦弱不言的人不但令人无法与他交流,也难以表现他自己的能力。

出于这样的考虑,梁卓在教育女儿梁凤仪时,首先就是培养女儿坚决、果断的性格。在成长过程巾,每当梁凤仪让父亲帮助出谋划策时,梁卓就说:“你想做的事情,你自己决定。”父亲的坚定态度,使梁凤仪养成了一切靠自己的习惯。

上大学时,梁凤仪表现非常突出,性格泼辣外向、敢作敢为。她写剧本,演戏剧,当电视主持人,都做得有板有眼。毕业后,她进入香港大公司新鸿基集团,照样无畏地打拼,最终成为最高层领导,在男人的霸业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她回忆说:“是父亲给了我闯荡江湖的‘勇气’,是父亲培养了我果敢坚决的性格。”

总之,孩子勇敢的性格是培养出来的,作为家长,必须培养孩子依靠自己的努力、自己的感觉、自己的兴趣来争取成功和幸福。与其给孩子所要的一切,还不如给孩子可以获得一切的勇气。

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是:在美国,很多孩子喜欢玩滑板游戏。在街道两旁,广场的水泥路面上,常常有美国孩子冲来撞去,在儿尺来高的台阶上跃上跃下,令人不禁为他们的安全捏了一把汗。有趣的是在这些玩滑板的孩子中,中国血统的孩子很少,原因是什么呢?玩滑板需要技巧,而中国人玩具有技巧性的游戏向来是不在话下的,但玩滑板需要胆量,因为它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同样在美国长大,为什么中国血统的孩子很少玩这些冒险的游戏呢?追本溯源,原因在中国家庭的传统意识上。许多中国家长认为这种游戏太危险,很容易摔断四肢,因而不鼓励孩子玩。虽然这种游戏对孩子的胆量是一种挑战与训练,但中国家长还是认为冒这种风险去训练胆量不值得,保险系数低。家长们的这种看法对孩子们有很大影响,使他们本来就有的,对这种运动的畏缩情绪更受到抑制,因而有理由后退。这种对身体的过度保护而带来的性格上的胆怯的缺陷,其实比一些不严重的外伤更具有损伤性,而且这种性格上的伤害将是终身的。

外伤会很快痊愈,性格软弱却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我们当然不鼓励孩子随意冒险,这里有一个界限问题。但鼓励孩子有一定冒险精神,有克服胆怯的勇气,有与别人一比高低的信心,却是十分重要的。许多体育运动都具有培养孩子勇气、信心及冒险精神的特性,鼓励孩子积极参加有挑战性的运动,无疑会对孩子将来的人生发展带来很大益处。

孩子胆小的种种表现

事例一:

小远是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今年5岁,他长得比同班幼儿要矮小、瘦弱,平时几乎听不到他开口,每当老师问他时,总是低着头,要么回答的声音很轻,像蚊子叫,与同伴交往很少,从不惹事生非,即使别人惹他,他也一直躲着,忍让着,从不还手,也不告状。

小远的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是她也不明白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事例二:

在邵老师班里有一名性格非常怯懦的学生,名叫小莲。有一次,邵老师把小莲叫到走廊上,想和她聊聊她的学习情况。邵老师语气温柔、态度亲切地问:“小莲,最近学习怎么样啊?有什么困难吗?”说完,用鼓励的目光看着她,期待她能说些什么。

但小莲低着头,脸涨得通红,吸嗦着足足有20秒钟也没说出一句话来。

“没关系,放心大胆地说。”邵老师鼓励道。

“我,我……”谁知,邵老师越让她大胆说,她越是吸哺着说不出话来,额头上都渗出了汗珠。

这孩子怎么如此胆怯呢?邵老师不由地在心中叹了口气。

……

性格怯懦害羞是很多孩子共有的问题。从严格意义上说,孩子胆小怯懦并不是什么大的毛病,但会影响到孩子的人际交往与今后的发展,值得家长们重视。一般来说,性格怯懦的孩子,有如下的一些特征:

1.害羞,沉默寡言

儿童略有怕羞纯属正常,但是过度胆怯、怕羞,如不愿抛头露面、不敢接触生人,则可能内心深处隐藏强烈的自卑情结。

2.朋友很少

一般来说,正常儿童都喜欢与同龄人交往,并十分看重友谊。然而,胆小,性格怯懦的孩子却因为自卑而对交结朋友兴趣索然,往往喜欢独来独往。因此,总显得很孤独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