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十招让儿子成为男子汉
6040600000002

第2章 自立自强是塑造男子汉的第一步

自立自强是一种自我生存的意识和能力,也是现代人追求的心理品质。“将相本无种,教儿当自强。”教儿子自立自强,不仅对社会有好处,而且对儿子自身的健康发展也有利。儿子有了自立的意识和能力,便比较容易适应社会,把握机遇,发展自身。

自立自强不是华丽的皮囊,而是帮助儿子披荆斩棘的锐利武器。很少有人能陪伴孩子的一生,明智的家长会选择让儿子的心灵与身体一起成长。不仅让儿子的个子越长越高,同时教儿子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来创造价值,也就是要教儿子学会自立自强。

朱自清曾说过,“爱孩子,就让孩子自己去闯,不能让他们像小鸡似的躲在父母的翅膀底下寻找保护,那是一辈子都不会有出息的。”所以,父母应该给儿子创造独立自主的机会,这也是塑造男子汉的第一步。

独立是男孩行走的根本

什么是男子汉最不应缺少的呢?

“自立自强!”我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就此问题曾发表过见解,“让孩子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才是真正的男子汉。”一点也不假,自立自主是塑造男子汉的第一步,也是男孩一生行走的根本。

香港著名企业家李嘉诚,在教育孩子方面也很有见地,他非常注意对孩子人格与品性的培养。他的两个儿子李泽钜和李泽楷成长到八九岁时,李嘉诚就让他们参加董事会——不仅可以列席旁听,还可以插话“参政议政”,主要是学习父亲“不单赚钱”、以诚信取胜的学问。

后来,他的两个儿子都以优异的成绩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想在父亲的公司里施展宏图,干一番事业,但李嘉诚却果断的拒绝了:“我的公司不需要你们!还是你们自己去打江山,让实践证明你们是否能合格地到我公司来任职。”于是,兄弟俩去了加拿大,一个搞地产开发,一个去了投资银行,他们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把公司和银行办得有声有色,成了加拿大商界出类拔萃的人物。

李嘉诚用自己的“冷酷无情”,把儿子逼上自立、自强之路,陶冶了他们勇敢坚毅、不屈不挠的人格和品性。

在这方面,二战时期的美国总统罗斯福也堪称楷模。罗斯福十分注重培养儿子们的独立人格。他有句名言:“在儿子面前,我不是总统,只是父亲。”他反对儿子们依靠父母过寄生生活,他让儿子们凭自己的本事自食其力。大儿子詹姆斯20岁去欧洲旅行,回国前买了一匹好马,然后打电报向父亲求援。罗斯福回电话说:“你和你的马游泳回来吧!”儿子只好卖掉了马,作为路费回家。“二战”打响后,罗斯福的四个儿子都上了前线。罗斯福病故了,他们还都坚守在自己各自的军队中,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为父亲送行。

日本思想家福泽渝吉说:“教育就是授人以独立自尊之道,并开拓躬行实践之法。”

独立性是人的心理特征,是靠引导、培养、锻炼、环境造就、内化而成的。现代父母没有必要过度保护孩子,以培育出独立自主的孩子。

为此,父母不妨按照以下的方法去做——

第一,让儿子从小养成“事事自己做”的生活习惯,例如让他自己吃饭、穿衣服、整理玩具等,不仅可以避免养成儿子过度依赖父母的习惯,而且还可以让儿子借此探索与学习,一举两得。虽然有时儿子可能做得不好,但还是应该让他学着自己做。

第二,在儿子养成自己做的生活习惯之后,接下来就应该培养儿子“观察”及“思考”的能力,从而打下儿子内在人格独立的良好基础。

生活中,可以有很多机会和方法引导儿子进行创造性思考,例如询问儿子“杯子除了用来喝水,还有哪些用途?”“如果你是小红帽,你要如何对抗大灰狼?”“筷子除了夹东西,还可不可以当叉子?”等问题,来激发儿子的创造力。内外兼具之后,接下来就是激发儿子“解决问题”的创造力,让儿子将来在面对问题时,能够自己思索出解决的方法。

为儿子选择一些具有是非意义的小故事,在讲故事的同时引导儿子思考其对错在何处,为什么这样认为,建立儿子对是非判断能力。当儿子已具有以上能力之后,便算是具备了自主、独立的性格雏形。但是仍然需要加强对“是非对错”的判断力的培养,不然还会导致偏颇和价值观的偏异。

因为世界上有许多事是不能单以是非、对错去评断的,所以除了是非对错的认知外,对儿子良好的规范与道德观的教育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环。

第三,学习和日常生活是儿子的主要活动内容,对他适当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让他为自己做出规划和打算还可以帮助他并提出建议,鼓励他付诸实施。

父母在对儿子的教育中绝不能干预、包办代替,要做到适时的恰如其分的指导是要动脑筋花力气的。习惯的养成重在儿童时期,在儿童成长的关键期内形成的良好习惯将使他终生受益。

第四,教育儿子要相信,自己只要付出努力就能创造奇迹,任何时候正确估价和认识事物,对自己都是重要的。把自己的命运交付他人,其结果必将一事无成,后悔莫及。

正确而果断的决策是独立性的行动基础,没有果断的决策,就没有及时的行动。父母要教育他们习惯于自己拿主意,错误决策、盲目决策、优柔寡断、无所适从等都不会有好结果,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贻误时机的后果可想而知。

正确评价活动结果,检查总结该结果的成败得失,是一个人学习和工作业绩以及社会活动效益的重要反馈,同时,也是下一步活动和成功的基础。可以让儿子从独立检查作业,主动发现和更正错误做起。

总之,培养儿子的独立性,是儿子走向男子汉的第一步、是儿子一生行走的根本。作为家长的你,还犹豫什么?

把孩子当独立个体看待

台湾女作家张晓风在一篇散文中这样描述母亲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我几乎可以听到剪断脐带的声音,我们的生命就此分割了,分割了,以一把利剪,而今往后,虽然表面上我们将住在一个屋子里,我将乳养你、抱你、亲吻你,用歌声送你去每晚的梦中,但无论如何,你将是你自己的了。你的眼泪,你的欢笑,都将与我无份,你将扇动你的羽翼,飞向你自己的晴空。”是的,孩子从一出生开始,就意味着独立、自主了。然而,很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无论是在孩子小的时候还是在入学后,父母的所思所虑、所作所为,并没有真正把孩子当作是独立的个体来看待。

相信身边每一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有客人到家时,父母只是向客人介绍家里的成年人,孩子则往往被忽略。即便作介绍,也只是说“这是我的孩子”或“这是我的儿子”,好像孩子没姓没名似的。这种现象反映了在大多数父母的眼里,孩子只不过是父母的附属、点缀而已。一位从欧洲回来的教授在日记里讲述了自己第一次登门拜访欧洲朋友的过程:进门后,主人首先向我介绍自己的父母,然后逐一介绍他们的孩子,尽管其中的两个孩子还很小。值得一提的是,所有被介绍的孩子都是主动伸手,大大方方地与我握手问好。教授在日记的最后感慨万端:大多数国外的孩子,在客人到家里做客时,都会像父母似的充满自尊、自信,他们懂文明、讲礼貌。可见,家长要把孩子看作一个独立人,应该从小开始,并贯穿在日常生活中,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家庭的一个成员,而每一个成员之间都是平等的。

让我们首先来看看美国教育的一些变革: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大教育家约翰o杜威在教育史上提出了一个被喻为哥白尼式“革命”的教育理论,这是从传统教育到现代教育的大转变,即把教育中心来了一个转变,把原来的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社会、经验为中心。这个理论在美国一直延续到现在。美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就是要尊重孩子的权利,一切围绕孩子来组织教学,这都归功于约翰o杜威的学说。美国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哲学决定了美国社会对待孩子的态度。就是把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来对待。

与欧美国家的父母把孩子当成是一个独立个体的现象相反,中国的父母多把孩子当作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这样以来,付出得多,要求得多,对孩子个性方面的压制也多。有些家长把自己的理想、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只要孩子学习好,就可以满足他们一切要求,而不是因材施教,全面发展。实际上,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在培养孩子独立性做法上的差别,源于教育观念上的差别。欧美国家的家长们认为: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而中国的家长对待孩子却采取一种“非爱行为”,就是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非爱性掠夺。我们经常听到父母对孩子说:“你看看,自从有了你以后,我工作落伍了,人也变老了,我一切都牺牲了,都是为了你,你为什么还不好好念书呢?”这就是“非爱行为”——以爱的名义进行强制性的控制,让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久而久之,孩子就失去了独立性,产生了依赖性。这就是我们教育存在的隐忧。中国传统文化对孩子的态度是家长式的,孩子在生活上倍受压抑。特别是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家家只有一个孩子,这个问题就更严重了。近年来,社会上甚至出现了一些孩子杀害父母的案件,根源就在于家庭教育不当。

醒醒吧,父母们,把自己的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人去尊重,任何时候,都请放下家长的架子,多和孩子心平气和地讨论商量。要知道,孩子脱离母体后就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了呀!

父母要勇敢地放开手

如今,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成龙成凤,这种善意的愿望本无可厚非。可是,父母却把孩子视为了掌中的宝贝,从孩子出生到成家立业,父母总想牵着孩子的手,不想让其受一点苦、流半滴汗,糊口的苦辣酸甜,总想替孩子扛。

很多父母时常把“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句话挂嘴边,自从孩子出生以后,不管是腰缠万贯的富翁,还是一贫如洗的穷人,都对孩子呵护备至,从吃喝拉撒到大大小小的事务都是父母包办代替。所以,中国的父母或许是最好的父母,中国的孩子也可能是最“幸福”的孩子……

朱磊磊已经上高三了,但在家里,这个小伙子依然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作为独子,朱磊磊享受着父母全心全意的爱和呵护,一直以来,做饭是爸爸的拿手活,而妈妈,整个就是朱磊磊的贴身保姆,他至今还未洗过一件衣服,更别提做其他家务了。

这是朱磊磊一天的生活写真:早上6点,爸妈准时起床,为朱磊磊准备早餐,等到他们忙得差不多了,才把睡眼惺忪的儿子拖到盥洗室,并把早已准备好的牙刷牙膏送到儿子手里。儿子刷牙的时候,朱磊磊妈妈赶紧为他放好洗脸水。母子忙得差不多时,爸爸也已做好早餐等儿子来吃了。趁朱磊磊吃饭时间,妈妈抓紧给他整理书包,然后是帮朱磊磊穿袜穿鞋,吃完早饭的朱磊磊拿着书包走人即可。每天放学回家,朱磊磊妈妈早就已为他准备好了换洗衣服,并放好洗澡水,洗完以后,妈妈赶紧为他收拾浴室,而爸爸则将可口的饭菜摆上桌,等朱磊磊穿戴好后全家人才开始吃饭。之后,朱磊磊开始了自己唯一的“活儿”——做作业。

朱磊磊的家境并不算富裕,爸爸单位效益差,工资微薄,妈妈也只是公司的普通会计,但是,无论是吃喝还是穿戴,朱磊磊爸妈总是尽一切所能来满足儿子的要求,就怕一个疏忽,委屈了儿子。

喜欢为孩子包办代替的父母有没有想过,能包办孩子大半生,但能包办孩子一辈子吗?父母是不能陪孩子一辈子的,也无法照顾他们一辈子。该让孩子独立去完成的事情,坚决不能越俎代庖,否则所培养的孩子只会是永远长不大的嫩苗、幼苗,经不起风浪,经不住考验,无法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比起中国的父母,国外的父母就显得没有一点“人情味”了,只要孩子到了一定年龄,父母就会把他们从身边坚定地推开,让他们自由去闯荡和发展,他们信奉的一句名言是:最早让孩子独立的,就是最好的教育。

由此,那些舍不得放手的父母要抛弃原有的做法,让孩子独立,培养孩子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比如,吃奶的时候,练习孩子自己抱着奶瓶;玩玩具的时候,不要直接递到孩子手中,而是放在孩子可以够得到的地方,让他自己走过去或爬过去取;喂饭的时候,大人和孩子各拿一个小勺子,让孩子有练习自己吃饭的机会;帮孩子穿衣服的时候,让其主动练习伸手配合,不要直接往身上一套了之。孩子只有从细小的事情做起,长大后才会成为一个独立、勇敢自信、有责任感的人。

在美洲辽阔的草原上,生活着一种雕鹰,它有着“飞行之王”的美誉。它飞行的时间之长、速度之快、动作之敏捷,堪称鹰中之最。被它发现的小动物,一般都难逃脱它的捕捉。但谁能想到那壮丽的飞翔后面却蕴含着滴血的悲壮。

当一只幼鹰出生后,没享受几天舒服的日子,就要经受母亲近似残酷的训练。在母鹰的帮助下,幼鹰没多久就能独自飞翔,但这只是第一步,因为这种飞翔只比爬行好一点。幼鹰需要成百上千次的训练,否则就不能获得母鹰口中的食物。第二步,母鹰把幼鹰带到高处或悬崖上,把它们摔下去,有的幼鹰因胆怯而被母鹰活活摔死。但母鹰不会因此而停止对它们的训练,母鹰深知,不经过这样的训练,幼鹰就不能翱翔蓝天,即使能,也因为困难不能捕捉到食物而饿死。第三步则充满着残酷和恐怖,那被母鹰推下悬崖而能展翅飞翔的幼鹰将面临着最后也是最关键、最艰难的考验:因为它们那正在成长的翅膀会被母鹰残忍地折断大部分骨骼,然后被再次从高处推下。有很多幼鹰就是在这时成为悲壮的祭品,但母鹰同样不会停止这“血淋淋”的训练。

有的猎人动了恻隐之心,偷偷地把一些还没来得及被母鹰折断翅膀的幼鹰带回家喂养。可后来猎人发现,那被自己喂养长大的雕鹰至多能飞到房屋那么高便要落下来,那两米多长的翅膀反而成了累赘。

原来,母鹰残忍地折断幼鹰翅膀中的大部分骨骼,是决定幼鹰未来能否在广袤的天空中自由翱翔的关键所在。雕鹰翅膀骨骼的再生能力很强,只要在被折断后仍能忍着剧痛不停地展翅飞翔,使翅膀不断地充血,不久便能痊愈,而痊愈后的翅膀则似神话中的凤凰一样死后重生,将长得更加强健有力。如果不这样,雕鹰也就失去了这仅有的一个机会,它也就永远与蓝天无缘。

瞧,没有谁能帮助幼鹰飞翔,除了它自己!

父母们,请像母鹰一样勇敢地放手吧,儿子总有独自面对社会的一天,你又怎可能搀扶他一辈子呢?!

培养儿子的动手能力

从1979年到1999年的20年间,美国产生了4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中国有十三亿人口,却从没有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人和美国人的差距在哪里?答案是十分明确的:差就差在动手能力上。这真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要害所在。是的,现代的中国家庭里,父母真正让孩子动手的机会并不太多。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总觉得孩子小,不舍得让孩子做什么;等孩子长大了,觉得孩子功课任务重,压力大,再没时间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了。

有位教授曾这样比喻现在的孩子的现状:“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规律是什么?说得刻薄些,这恐怕是连许多动物都懂得的道理。大鸟一圈圈地领着小鸟飞行,大鸡一次次地领着小鸡捉虫。这不就是教育吗?只是,后来,大鸟大鸡进化了,变成了高等动物,它们决定学习高等动物的榜样——人类,它们建起了小学、中学和大学,从此,它们把自己的小鸟小鸡关在学校里,让它们坐在那儿听飞行课和捉虫课,从基础课到专业基础课再到专业课……它们讲得天花乱坠,小鸟小鸡却听得昏昏欲睡。但最终结果怎样呢?飞行、捉虫的本领依然不会……终于毕业了,小鸟小鸡离开学校后,发现还要重新在生活和工作中学习飞行和捉虫的本领。”可见,不让孩子动手,什么都等于零。

开封大学曾对1000多户家庭开展过调查,结果发现,孩子动手能力差,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三种:一是父母过度的担心。孩子小不会做事,怕他出事,或怕孩子损坏东西,许多事不让孩子自己动作去做,而由父母包办,孩子失去了一次次动手的机会;二是家庭装饰摆设成人化,没有孩子动手的小天地。孩子进了家门,这不许动,那不许碰,玩具不能自由拿放,孩子可活动的空间太小;三是孩子动手材料少。父母花钱买的玩具,外表虽美观,但大多数是机械或电动的,不能拆拼,孩子缺乏动手材料。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就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做上学。”做,就是要动手去体验,体验生活,体验知识,体验社会。

父母从小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有其重要的意义:

第一,手的活动能促进大脑的发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心理活动(包括智力活动)是大脑的机能。一个人智力水平的高低、创造能力的强弱都取决于其大脑的机能是否成熟与发达。让孩子多动手就能促进大脑很大一块区域的发展,当孩子双手活动时,指头上的神经细胞会随时将信息传到大脑,因而加强孩子双手的活动是开发大脑潜在机能、培养创造性的重要环节。

第二,手的活动能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有一位名叫丰丰的7岁小朋友,他本来具有很好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只是他不善于表达自己,没办法用语言流畅地表现他的创造力,给人一种愚笨的印象。针对丰丰这样的表现,老师训练他用自己的巧手来表达他的思维与想象,让他动手做一些手工,一段时间后,他有了十分明显的变化,既避免了言语能力差带来的缺陷,又充分地发挥了他的创造力。

第三,手的活动能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敢想敢干的大无畏精神和坚持到底的意志品质。从小培养孩子动手能力,不仅让孩子获得表现自己的创造力的机会,还可以使他对自己的聪明才智产生足够的信心,养成他敢说敢干的精神和坚持到底的顽强意志,这对孩子今后的发展将有深远的影响。

实验证明,聪明的孩子与其从小酷爱手工活动不无关系,曾荣获192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尼尔斯玻尔,他在科学研究中表现出的敢思、敢说、敢干精神和自信、顽强的态度与他在童年所受的家庭训练以及他从小热爱手工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面对孩子动手能力差的现状,父母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培养:

第一,教儿子生活自理,鼓励儿子自己洗手、洗脸、刷牙,家中的一些家务活,如包饺子、择菜等,可让儿子动手和父母一起做。

第二,为儿子购买一些操作性强的玩具,如橡皮泥、拼图、积木等,让儿子动手拼装。

第三,根据儿子的兴趣教儿子绘画、泥工、剪贴等,在动手的同时也培养了儿子的创造能力。

儿童时期的习惯培养就像一粒种子,等到秋天要收获的时节才匆匆忙忙开始播种,就已经太晚了。而在生命的春天就开始有意识有计划地撒种、灌溉、施肥,才能让这小小的种子及早发芽、茁壮成长。动手能力是孩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它的培养也要在儿童时期开始。很多家长都有“长大了自然就好了”的想法,这对孩子太冒险了,因为孩子的成长道路,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我们不知道孩子会遇到什么,如果一切都寄托于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来解决本应该由我们承担的责任,这似乎并没有尽到为人父母应尽的义务。

溺爱会让儿子迷失自我

赵海胜与别的孩子很“不一般”,他都已经13岁了,可仍像个3岁的幼儿一样害羞,他不喜欢说话,不喜欢外出,甚至不喜欢面对家人。于是乎,每每放学回到家,他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可是,他的父母对此一点也不吃惊,也不给予开导,而是像大多数独生子女家庭一样,什么都护着他、让着他。如此这般,赵海胜越来越害羞、越来越内向。

君不见,吃橘子由家长剥皮、上学由家长背书包、参加活动培训由家长陪同……这种“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孩子过度依赖家长”的现象像流行病一样在很多家庭蔓延。现在的孩子都是一根独苗,被家长捧在手里、贴在胸口、含在嘴里,而家长样样事情都包办代替——背书包,拿水杯……有的家长对孩子的一切大包大揽,连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舍不得让他们做,比如,孩子已经会用勺子吃饭了,仍要喝奶;孩子已经到七八岁,仍要同床入睡。甚至将孩子的活动范围也完全限制在自己的视线内。

因为大部分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们疼爱孩子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某些家庭的全家注意力都集中在孩子身上,对他们百依百顺,爱护备至,孩子会做的事,也代他们做;这就是溺爱。溺爱者,损害也。英文“Spoil”,意即溺爱之后损害。

爱是什么?爱是理解,是呵护,是宽容,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需要,是健全人格的基础,是我们生命中的阳光和雨露!在所有的爱当中,家长对孩子的爱无疑是最无私、最伟大、最有牺牲精神的。然而,也正是这种人类最伟大的爱,却在今天的社会中,偏离了方向,让许多孩子渐渐迷失了自我。

曹国荣的妈妈与中国的大多数家长一样,为了曹国荣的成长和学习,省吃俭用,节衣缩食,每天为曹国荣操劳,给他买各种玩具、电子琴、钢琴,请家庭教师,不让曹国荣受一点点委屈,吃一点点苦……

而曹国荣也是一个乖巧、听话的儿子,妈妈说什么,他就做什么!让曹国荣的妈妈省心极了!

曹国荣高中毕业以后,妈妈把自己辛辛苦苦攒下来的15万元钱拿了出来,让曹国荣到国外留学。

妈妈刚把曹国荣送走一个星期,那天下班回到家里,她被吓了一跳,她的宝贝儿子居然在家里看电视,曹国荣的妈妈惊讶得下巴都快掉了下来!

原来,曹国荣刚到国外,首先遇到的就是“语言不通”这一困难!他的那点英语水平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再加上他在家的时候就不大懂得与人交流,所以,根本找不到一个可以帮忙的对象。所以,只要一遇到事情,他就只能手足无措地打电话回家哭诉。

最后,他终于受不了,就买了张机票回来了。

看着自己娇气的儿子,这位妈妈欲哭无泪。到这个时候她才明白,正是自己无节制、包办的“爱”,让自己的儿子变得“无能”,遇到问题没有办法自己解决,只会退缩回来求助。她真后悔自己昔日的那些行为!可是,后悔又有什么用呢?

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孩子之所以变得“没有自我”,不懂得“爱”别人,正是家长惹得祸!

事实上,真正的爱不是无度、没有原则的。没有原则爱,实际上是对爱的一种亵渎,是扭曲的爱,并不是真爱,不仅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还会“毁人不倦”。真正的爱应该是理智、克制、包容的!真正爱孩子的家长不论在任何时候都会始终不渝地关心孩子的成长,关心孩子的健康。不论他们是得意还是失意,是踌躇满志还是焦头烂额,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能坚持对孩子的爱。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在关心他、支持他,是他的坚实后盾……一个爱的家长,不仅能让孩子感到快乐、安全,更能用自己的爱去培养和引导孩子爱别人的天性!从而变得更加勇敢、坚强、富有责任感!

“爱”如此重要,可是,为什么我们的家长就是不懂得“适度”地给予呢?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满足自己的需要。溺爱一个重要的原因,家长的自我概念中,除了“孩子的家长”,还有一个“内在的小孩”。他们在自己小时候“物质上很贫乏”,或者得到家长的关心不够,因此时时告诫自己:“我一定不能让我的孩子和我小时候一样,我要让他做最幸福的孩子。”当家长将自己“内在的小孩”投射到现实中自己孩子的身上,在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时候,实际上就是无节制地满足自己。这种无节制的爱,最终往往会变成了毁灭孩子的溺爱。

第二,隔代教养。隔代教养的祖家长往往比家长更为溺爱孩子,除了那份血浓于水的亲情,也会担心不满足孩子的要求,照顾不好孩子,让子女认为自己“不尽责”,因此会极尽宠爱。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祖家长对孩子的责任感比较缺位,也会因传宗接代的喜悦等原因宠爱孩子。

第三,怕伤了孩子的心。一旦不答应孩子的要求,他就哭得满地打滚,看得你心痛的不得了,所以什么原则不原则,早就忘一边去了,你只想尽快安抚你的孩子,不计一切后果地满足他的要求。

第四,弥补愧疚。有一些家长因为忙,很少陪孩子,觉得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享受不到其他孩子的同等待遇等,于是愧疚的家长就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只要是他们可能做到的,他们都不会拒绝。

第五,怕孩子受苦。“别人有的,我家孩子怎么能没有?”抱着这样的心态,家长生怕孩子得不到其他孩子的同等待遇,从而吃苦,所以会不讲原则地溺爱孩子。

第六,认为孩子还小。觉得孩子还小,和他讲道理也不懂,不如图个痛快满足孩子的要求,寄希望于孩子长大了就自然能明白,现在让孩子“任性”“不讲道理”“自我”一点也无妨。

正是以上的种种心理,造成了家长对孩子的无节制的溺爱与纵容。这实在很值得我们反思。

溺爱的“溺”字含义深刻,“溺”字由水和弱构成,一味溺爱的结果就等于把孩子扔到水里,周围没有任何援救人员和援救措施,孩子又不会游泳自救,孩子的命运只有一种:必死无疑。更何况就现实而言,孩子的人生过程其实就是在茫茫人海中不断求取自己的立足之地和生存之机的过程,如果缺乏竞争力,就只有被掩没在人海人流中的危险。“爱子之心人皆有之”。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爱,就乐意接受家长的教育,这就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容易取得成功。但是,如果爱得不得法,对孩子过分溺爱,不但不能促使孩子健康成长,反而会使孩子养成种种不良的习惯,甚至毁了孩子的一生。所以我们的家长,必须懂得“溺爱猛于虎”的道理,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做到爱有分寸,严慈有度,爱而不纵,严而不苛。这样,我们的下一代才能健康、科学地成长。

相信儿子“一定行”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一个对世事一窍不通的孩子,也可以说一口地道的本国语言。而实际上,语言是最难学的。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应该说这主要归功于父母和亲人对孩子采取了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有效的教育方法。这个态度就是对孩子学会语言充满信心,因为没有一位家长相信自己的孩子不能学会说话。于是,父母们满腔热情,不厌其烦地教导孩子,决不会因为孩子一时讲不好而暴躁责骂。乳臭未干的孩子每说出一个新词都令父母那样的欣喜和激动,正是这种充满爱心的欣赏和充满喜悦的鼓励,大大激发了孩子学说话的兴趣和信心。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一个人绝对不可能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背过身去试图逃避。如果这样做,只能将困难加倍。相反,如果面对它毫不退缩,困难便会减半。作为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战胜苦难的勇气和能力,因为只有勇敢地战胜困难,他们的人生才有意义,他们的事业才能成功。

生活中,常常遇到一些孩子,在学习时遇到了困难不去认真思考,当久久思考不得其解时,便想丢下书本不学了;拉练中脚上起了几个泡,每走一步都钻心地痛,就不想再走了;演练新技术或技巧,始终不得要领,就找借口不练了。

这些孩子遇到困难就想打退堂鼓,原因之一,是对自己能否战胜困难信心不足,不大相信自己的能力,而父母在其中也没有采取鼓励的方式。其实,困难并不可怕,往往只要坚持一下,就能战而胜之。生活中谁没有遇到过困难?就说说父母自己吧,从呱呱坠地开始,从学走路、学讲话开始,历经了无数困难,可回首看看,这些困难不都被克服了吗?俗话说,困难是弹簧,你弱它就强。因此,在孩子面对困难时,父母首先要冷静,要让孩子明白,自己遇到的困难是可以战胜的。这点是非常重要的,要多鼓励孩子,“你一定行!”当孩子相信自己一定能行时,父母更要相信孩子的实际能力,相信孩子没有什么应付不了的困难。

爱迪生为了发明电灯,进行了一万次以上的实验。他为何不在一两次甚至是十几次不能成功的时候放弃?那样就不会遭遇一万多次失败的打击了!爱迪生在工作日记里写道:我相信自己会成功的,我知道自己一定行,我会发明电灯的!看,这就是爱迪生,他不断地肯定自己,不断对自己说“一定行”,终于在坚持了一万多次的实验之后,他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盏电灯。

所以,作为父母,永远不要对儿子失去信心,要辩证地看待儿子成长道路上的困难与挫折。即使儿子一时失败了,也要接纳眼前的现实,允许儿子犯错,允许儿子之间的差别。何况这些只是相对而言的,儿子的发展也是处于动态发展中的、是呈螺旋形上升的。

总之,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非常重要。自信心是相信自己的一种心理状态。自信可以使孩子自强不息、知难而进,可以发掘自身潜能。所以,自信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它是敦促孩子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激发孩子求知、探索的动力之源。

曾有一个失魂落魄的年轻人,他身上除了每天刚够两顿十个馒头的钱,就什么都没有了。但是他不相信命运要逼死他,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改变命运,于是他开始努力,不断地努力,经历了无数次被拒绝之后,他得到了第一份工作——送牛奶。渐渐地,他的生活开始好起来。但他知道,这种刚好养活自己的日子,不是自己追求的。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在那些富裕的花园拥有自己的房子,于是他继续努力。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讥讽,他没有放弃,而是重新上路,他终于成功了,他拥有了自己想要的房子,自己想要的生活。现在,当初那些讥讽过他的人,仍旧过着刚刚能生存的日子,而他,已经可以自由舒适的畅游世界各地了,因为他实践着自己的信念,他一直在相信自己!

所以,父母要以宽容的心态看待儿子成长长河中的触礁现象,以信任的眼光欣赏儿子的言行举止。

父母要相信儿子,更要激励儿子“一定行”,在此过程中,父母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尊重儿子、理解儿子,把儿子看成是家庭中具有独立行为能力的一员。不能用成人标准去衡量儿子的意见,要以平和的心态接纳儿子暂时的不足,实事求是地帮助儿子找出其中的问题。

第二,鼓励儿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事无大小,只要儿子能做,并且又愿意做的,家长都要鼓励和支持儿子去亲自实践,并经常赞扬儿子的一些好的做法,使儿子体验到完成一件事情后成功的喜悦,觉得自己很能干,自己能把事情做好。

第三,努力发现儿子的闪光点。家长要让儿子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使儿子看到希望,相信自己的能力,激发他的进取精神,保护和巩固他的自信心。

给予儿子自由空间

现在的孩子背负着太多的重担,他们的日常生活被大人安排得满满当当,早晨天还不太亮就背起沉重的书包上学,很晚了才疲惫不堪地回到家,而孩子的周末时间更是被各种学习班所填满……孩子的反抗招来的只会是家长的不满和训斥。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孩子都不能嬉戏、不能游玩、不能看电视、不能上网……父母坦承,无法忍受孩子“虚度光阴”的做法。孩子的时间是真的在白白浪费掉吗?其实不然。英国心理专家指出,对孩子来说,“虚度光阴”也是一种休息和能量储备,反而是大人对孩子的过多安排会扼杀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专家呼吁,应允许孩子在一定程度上“虚度光阴”。

教育专家孙云晓指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需要有一个宽松的、开放的、积极的环境,需要在父母的热切期望和等待中来引导孩子的成长。孩子的发展,要遵循天性,不能任意抹杀孩子的创造欲望和玩乐心态,要给予孩子自由的空间,要让孩子自由地发展。

给孩子自由空间,可以让孩子早早学会自立;给孩子自由空间,孩子就会明白自己应该怎样生活,应该如何为人处世,有了问题该怎样寻求解决;给孩子自由空间,实际上是给孩子独立思考的时间,现在的孩子“被动”的东西太多,甚至在忙碌中已丧失了独立思考的习惯,这是件多么可怕的事情;给孩子自由空间,就是交给孩子培养想象力激发创造力的时间,现在孩子的时间被大量的课业所占据,根本没有空间选择他自己想关注的事物,不能充分地解放自己,这就影响了学生的想象力;给孩子自由空间,可以培养孩子的质疑精神,孩子都忙于学习,没有时间质疑,从而造成了孩子可贵的批判意识的缺失。

有位老师在日记里写了这样的一件事情:

在故事《三只蝴蝶》的教学中,我设计了故事表演这一环节,发现我们中班幼儿对扮演角色非常感兴趣,特别是爱表演的峻峻小朋友显得特别兴奋,活动结束了还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于是我在区域活动的表演区提供了一些道具和头饰,峻峻小朋友首当其冲,把最喜欢的红蝴蝶头饰带在头上,可能其他的小朋友对这个故事表演没有当初感兴趣,也有可能其他区域新投放的材料更吸引他们,总之,到故事表演区的只有峻峻小朋友和另外一名幼儿,而且那位小朋友只呆了一会儿也走了,看得出峻峻小朋友非常失望,自言自语地说:“你们不演,我一个人演”,于是他一会儿演红蝴蝶、黄蝴蝶、白蝴蝶,一会儿演红花、黄花、白花,一会儿戴这头饰,一会儿戴那头饰,有时头饰还缠在发夹上,取也取不下来,弄得手忙脚乱,小脸涨得通红,而且嘴里的故事老是被打断,看样子,他的兴致渐渐低沉下去,最后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去。

第二天,我就在表演区准备了许多画有红蝴蝶、黄蝴蝶、白蝴蝶以及红花、黄花、白花的硬纸板、竹片、回形针、两面胶、浆糊等,活动开始了,峻峻小朋友第一个走过去,接着,也有几个幼儿围了过去,拿起桌上的东西议论起来:“这是什么?没有带子,不是头饰呀”,“这竹片要它干什么?”峻峻小朋友歪着头想了想说:“我们可以把硬纸板粘在竹片上,可以拿在手里玩呀”,其他小朋友也纷纷赞成,于是他们动手操作起来,有的用浆湖粘,有的用两面胶,有的用回形针,最后他们发现用回形针最方便,最牢固。一会儿红蝴蝶、黄蝴蝶、白蝴蝶,红花、黄花、白花一下子“飞”到了竹片上,小朋友把它举在手里蹦来蹦去,这时峻峻小朋友又发现了桌子上的大脸盆,端详了一会儿就兴奋地叫起来:“对了,我们可以把三朵花种在里面,把三只蝴蝶拿在手里,这样我可以一个人来表演了”,他马上把红花、黄花、白花插在了沙子里,一边有声有色地讲起了故事,蝴蝶在他的手里翩翩起舞,一会儿飞到这里,一会儿飞到那里,从他充满笑脸的脸上,可以看出他的需要得到了满足。

由此我体会到儿童的发展是孩子在适宜的环境中,以主动、积极、内涵丰富的活动为基础的,教师一定要了解孩子内在发展的需要,及时创设适宜的环境条件,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求知欲,为孩子展现自我提供宽松自由的空间,给予孩子自我发展的机会。

是的,正如这位老师所说的,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和爱,孩子就会健康、快乐地成长。

当然,父母在给予儿子自由的时候,应意识到自由是在一定界限范围内的自由,而不是无法无天、胡作非为的自由,是尊重与爱的自由,是出于对儿子的深入理解所给予的自由,也只有这种自由,才能滋养儿子的身体和心灵。

别把意愿强加给儿子

“小孩子懂什么,听大人的没错。”父母没有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龙成凤的,因此有的父母从孩子咿呀学语时就为孩子设计了一幅理想的蓝图,甚至孩子以后要上哪所大学的哪个专业都考虑到了。为此,父母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不顾孩子的爱好和理想,强迫孩子按他们自己设计的轨道发展,如果孩子有一点没有符合自己的意愿,就对孩子的所有努力和成绩全盘否定,甚至打骂孩子。确实,随着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父母这种望子成才、追求上进的良好愿望,本来无可厚非。但是为了孩子能有一个好的前途,而给孩子过大的压力,结果让孩子不堪重负的话,将对孩子自立自主的形成很不利。

有一个男孩,特别喜欢舞蹈,业余时间参加舞蹈班。可他的父母坚决反对。他们不经儿子同意,在校外给儿子报英语班、数学班,还不辞辛苦每天接送。儿子不感兴趣,为逃避上课经常撒谎,放学不回家,结果一个学期结束什么也没学会。

很多父母一辈子没有特别的成就,便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实现父母无法完成的梦想。于是,常可以看到有些孩子被迫变成十项全能选手,弹钢琴、学跳舞、踢足球、唱歌、滑冰、参加智力竞赛、出书、当班干部,凡是好的东西样样不缺,孩子看起来像个超人,心里却对父母的严厉压迫充满怨恨。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爱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更谈不上尊重,使孩子的爱好、特长得不到发展。如果父母真正关心孩子的未来,就不要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对孩子的爱好,只要不是原则问题,就不要干涉过多,顺其发展,并注意观察,发现其天赋,然后因势利导,促其发展,且不可主观地为孩子设计好一切,强迫孩子去做,这样会压抑孩子的兴趣,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如校外兴趣班上或不上,要征求孩子的意见,只要孩子说得有理,就要采纳。

父母对孩子过分的要求,如果遇到天资聪颖的孩子,在表面上的确可以培养出各方面都出类拔萃的天才,但有没有后遗症呢?一种明显的后遗症就是强迫型人格,对任何事情都追求完美,力争第一。一旦遇到挫折,因为从小就饱受父母的高压恐吓,孩子很可能会一夕崩溃,转眼间变成一个颓废落魄的忧郁症患者。

其实,希望孩子成为全才并没有错,错的是父母的逼迫的态度。真正的天才不是逼出来的。在美国有一个华裔父亲,整天带着一张印有他儿子大幅照片的报纸,他的儿子在父亲的严格管教下曾获得过美国青少年最著名的一个科学奖的金奖,他为儿子的成就无比骄傲。转而他又叹息道,儿子成人以后和他断绝了一切关系。无可否认的是,逼迫式教育虽然可以提高儿子的才能,却往往以牺牲儿子的心理健康为代价。

父母要正视自己的孩子,相信自己的孩子,不要因为一时的疏忽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成功的路千万条,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以免增加孩子负担。为此,父母应这样做:

第一,给儿子一个想成为自己的空间。父母要给儿子足够的成长空间,让他们有自己的理想和愿望,有自己的思想和独立思考的权利。不要让儿子成为别人怎么想、儿子就怎么做的盲从产物,更不要让儿子成为代替父母实现未尽理想的工具。父母可以根据儿子的具体情况和兴趣,向儿子提出建议,引导儿子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

第二,尊重儿子的独立性。随着儿子一天天长大,他们会逐渐形成独立的意识,所以父母要尊重儿子的独立性,让儿子充分地发展,而不是被父母限制在已为他们设计好的框子里。不然的话,他们也会像自己的父母一样,在补偿父母遗憾的同时,留下自己的遗憾。

第三,精心培养儿子的“理想之苗”。当然,对儿子的理想,父母采取不理不睬或者拔苗助长的做法也都是错误的。如果父母们用这样的态度来对待儿子的理想之苗,那么,也许儿子永远也不可能树立稳固理想。正确的做法是鼓励儿子树立理想,并为理想而努力。父母对儿子的理想之苗,要一点点地培养扶持,要细心浇灌滋润。

尊重儿子的决定很重要

每个人都渴望被人尊重,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的决定被人赞许,孩子也不例外,他们是独立的个体,对事情有着自己的看法,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但有些父母往往不理解这一点,他们不理会孩子的意见,粗暴地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长期下去,亲子间必然出现危机,而父母也会失去孩子的尊重。因此,开明的父母应该学会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决定。

父母尊重孩子的决定,会使孩子具有成就感,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比如,儿子决定实行新的读书计划,决定参加一项体育活动,决定买一件喜欢的衣服……作为父母,不应只是一味地指责,而是应该为儿子能够自己做出决定而高兴,应该发自内心地支持他,为他能完成自己的计划创造一些有利的条件。同时,父母要教会儿子从行为中去预见结果,自觉抵制一些不良行为的诱惑。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把自己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展现在儿子的面前,对儿子的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儿子从内心产生一份对父母的尊重感,并且使这一价值观逐渐泛化,化为儿子对社会对家庭的一种责任感。

在一次家长会上,有位母亲即兴发言,谈了自己与儿子之间的误会以及自己的深刻体会:

儿子上二年级了,就不再像以前那样听我的话。有一段时间,我总是为他穿什么衣服,看什么书,学什么特长而与他发生不快,这让我感到伤心,也很迷惘。我认为好的、美的东西,他有时会认为是坏的、丑的;我要他这样做,他偏要那样做……为此,我也苦恼过、失望过、反思过。后来我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的,悟出了一点儿道理来,原来是儿子让我长进了。

我开始愿意尊重儿子的个性发展。儿子是活生生的人,他不是我的附属物,他遇事有自己的想法。儿子的意见是他逐渐成长的表现和标志,应该给以尊重、理解和鼓励。例如,儿子主张要穿什么样的衣服,这说明他已有自己的审美观点和情趣,只要不是太出格,就让他去穿,我不宜用自己的标尺来控制和干涉。

不可否认,如果孩子做什么事、做出什么决定,父母只是无情地一概否定的话,必定会招来孩子的强烈反感。其实,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他们总会有自己的想法,并想将之付诸行动,即使他们的行为是笨拙的、错误的,但对孩子来说,那也是个全新的体验,父母所应该做的就是引导他们了解问题的所有答案,然后做出选择,以及承担选择之后的结果。有的父母甚至把自己的权威建立在对孩子的发号施令上,孩子只许服从,决不许反抗。这样的结果只会是适得其反,孩子对于父母强加给自己的意愿阳奉阴违,表面顺从,心里却根本不服。

甘国强8岁生日的时候,爸爸给他买了一整套珍贵的邮票,希望能够鼓励他集邮的兴趣。后来,甘国强在朋友那里发现了一套篮球明星卡,非常眼馋,就用这套邮票换了那套明星卡。后来,爸爸发现了这个交换,感到非常生气。首先,他认为这是他送给甘国强的礼物,他这样轻易地换掉,是对他的不尊重;再有一个,他知道和甘国强换卡的小孩比甘国强大,应该懂得这套邮票的价值,要远远超过那套明星卡的价值,而他却没有告诉甘国强,因此是占了甘国强的便宜,当然,最重要的是爸爸认为甘国强并没有和他商量,就把整套邮票换出去了,因此,他决定要教训甘国强一下。他向甘国强指出两件东西之间是不等价的,并强迫甘国强去从朋友那里要回那套邮票,并退回了这套篮球明星卡,使得甘国强非常的窘迫,而且感到自己十分的蠢笨,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也就此破裂。

我们应该注意,换邮票是甘国强自己的决定,无论他成熟与否,我们都应当尊重这个决定。既然邮票己交给甘国强,他应有权力决定如何安排这份礼物,父亲无权横加干涉。理想的做法应是,当甘国强向父亲显示他新换来的明星卡时,父亲应该和他一起欣赏,而不应该立刻提出任何异议。过一段时间,在一个适当的机会,父亲再向甘国强解释两件东西不同的价值,而不用提起甘国强当时的交换行为。这样甘国强可以醒悟自己是以大换小,上了当,但并没有面子上过不去。那么是否去找朋友要回邮票应由甘国强自己决定,父亲不再参与。如果照父亲原来的处理办法,甘国强觉得非常的羞惭,而且认为自己无能,一切错都在自己身上。事实上,甘国强怎么会懂得这些东西的价值呢?如果他不懂,我们又怎么能够随便怪他呢?其实,在父亲要教训甘国强的行为中,也夹杂了对自己尊严的重申与维护,这种居高临下的态度,是对儿子很不尊重的表现。

当然,尊重孩子并不意味着放纵孩子。在尊重孩子意见与权利的同时,也要商定一些必要的约束规则,让孩子明白自己的经验毕竟没有父母丰富,在做决定时需要参考别人的看法。

古人云:“敬人之人,人恒敬之。”一个孩子得到了父母的尊重,就会发生一系列正面的连锁反应,他的心中就会早早种下民主、平等、宽容和理解的种子,种下独立自由之精神。这对于孩子人格的完善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让儿子学会自己管理自己

大多数成功人士都具有相同的特点:做事很有自制力,较少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遇到挫折、不如意,忍耐力较强;做事有计划,并从按时完成计划中获得成就感;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情绪智力高,能了解、控制自己的情绪,能换位思考,了解并体谅他人的情绪变化……成功学家把这些因素统归为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强。

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力的提高、活动范围的扩大,孩子会意识到需要管好自己,也就是自我管理。但是,现实生活中,许多孩子由于经验太少,缺乏自我约束的意识,在自我管理上往往表现得不尽如人意。事实表明,大部分孩子没有自我管理的能力,一旦离开父母生活,他们将无法很好地管理自己。如果父母能从小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东西自己管、自己的生活自己安排的自我管理习惯,就能增强孩子行动的独立性、目的性和计划性,这对于孩子今后生活的幸福和成功无疑是有着巨大的帮助的。

有位母亲在儿童心理学专家面前这样“诉苦”:

儿子4岁学芭蕾,5岁学电子琴,6岁学朗诵,7岁又学书法,结果是狗熊掰棒子,一样也没学到。在学校,老师反映儿子遇事3分钟热度,耐挫性差,课程的难度一上去,他就开始走神。而课堂上任何一点新奇的变化,都能抓住他的注意力,比如,书法老师上课上到一半,儿子要求举手发言,内容居然是:“老师,您的裙子真漂亮,上面的花朵是真水晶还是假水晶?”弹琴弹到一半自己跑到教室的走廊上去了,因为他发现走廊上飞来一只鸟儿。

显然,这位母亲为儿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差的问题而苦恼。其实,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就是其成长能力的培养。

父母可以通过以下做法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第一,做家务。对年龄小一些的孩子,父母可以让其帮忙分发碗筷、叠衣服、收拾自己的玩具和图书并把它们归位还原等;对年龄大一些的孩子,父母可以让其帮助晾衣服、拣菜、到超市购物等。参与家务劳动将使孩子学会简单的统筹法——如何平行地做两三件事而不至于手忙脚乱。一般人认为,做家务只是锻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这显然是将做家务的目的狭隘化了,其实,做家务可以帮助孩子确立对其他家庭成员的责任心,使他与长辈有休戚与共的感受,这对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了解及体察父母的情绪变化,有着绝佳的效用。反复做同样的家务:擦地板、拣菜、晾衣服……对孩子的忍耐力也是很好的锻炼。此外,与父母一起做家务也是一项极好的亲子活动。

第二,自助游。尽量由平时对孩子照顾管理较少的一方,单独带孩子出游,而且,父母带孩子出游时,尽量表现得“低能”一些,从而给孩子创造锻炼的机会。很多难题都可与孩子商议着办。比如,去一个景点怎么走才最经济?临行前应准备哪些东西?遇到迷路、超支、旅馆客满、订不到理想的车票应该找谁求助?这样的讨论会把孩子的做事计划性和生活自理能力一点点挖掘出来,他会知道出门要带上地图、帽子、防晒霜、饮用水,还要准备足够的硬币乘坐公交车;他也会知道拍摄所用的胶卷可以在旅馆附近的超市购买,质量有保障、价格还便宜,在景区购买的胶卷要贵很多。“出门在外,不如意事常八九。”自助游对孩子的耐挫力和情绪管理的能力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考验,比如衣服在宾馆里没法晾干怎么办?孩子也许会发现卫浴室里的排风扇是一个不错的“排湿烘干器”。再比如车子坏在半路就应该气急败坏吗?父母可以教会孩子,在等待拖车到来的过程中,可以把后备箱里的钓竿拿出来垂钓,并欣赏一下落日的美景。挫折经历得多了,孩子自然知道如何防止负面情绪的扩张,如何化苦笑为歌声。

第三,找伙伴。据说,现今的孩子自我管理能力不强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儿童行为分析家们认为,从孩子6岁起,“伙伴”的影响力将逐渐超过父母,而“不教而教”的根本,就是利用假期及平时的双休日,给孩子找一个“自我管理力”较强的伙伴,让孩子跟他生活一段时间。注意,在此之前父母切不要突出“榜样”的光辉业绩,而把自家孩子贬得一无是处。这里面有一个值得关注的“主场效应”——怎样才能使“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的孩子受到对方的影响而不是相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自我管理能力”较强的孩子当“小主人”,保持自己的“主场影响力”。

总之,自我管理能力对孩子来说很重要,每个父母都要有足够的认识,并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经常训练并持之以恒。如此,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就一定能逐步增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