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性格内向怎么办
6041000000008

第8章 沟通是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3)

现在,又有哪个家长能够如此认真、专注地听一个小孩子说上十分钟的话呢?又有哪个家长能如此与孩子处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交谈呢?家长都在说“现在的孩子很难教育”、“现在的孩子不和家长交流”等。其实,不是孩子不想和家长交流、沟通;而是因为没有人愿意去听他们内心的话,是因为他们往往是接受家长高高在上的教育。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拉近与孩子的心理距离。

第一,处理同一事情或情况的方法尽量保持始终如一。家长对待孩子态度的一致性,是孩子对家长信任的基础。孩子们都有这样的天性:当他们能够预料到家长的意图以及家长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时,就会觉得比较安全。只有他们觉得与家长在一起比较安全,才会信任家长,也才会把家长当成自己的知心朋友。

第二,用真诚的态度与孩子交往。家长在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应该意识到自己在思考什么、感受什么、要做什么以及如何做才能让孩子真正接受自己。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必须是真诚的、恳切的,不能有丝毫的虚假,这就要求家长必须在孩子面前敞开心扉,告诉孩子自己的真实思想和感受。比如,当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时,当我们受到上司和同事的误解时,可以告诉孩子我们很伤心;当孩子的某些行为让我们生气时,可以明白无误地向他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第三,勇于向孩子承认错误。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当错误发生时,如果我们能够用疏导、讲理的方式去解决,真诚地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请求他们的谅解,孩子们往往会欣然接受我们的歉意,也会恢复对我们的信任。相反,切忌犯错后有意掩盖或隐藏,让孩子形成“家长不会有错误”或者“家长犯错后从来不承认”的不好印象。其实,只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会惊喜地发现,在我们承认自己的错误时,不仅没有受到孩子的轻视,还得到了孩子的信任和友情,并在无形中激发了他们寻求答案的强烈愿望。

第四,家长要学会当一个好听众。很多青少年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有一定的主见,不愿意被动地听别人训导。所以家长应表现出对孩子的意见、建议很感兴趣,成为孩子倾诉的对象。要重视孩子说的话,特别是一些孩子不愿公开的事,家长应看成是孩子给你的礼物。这样,他们必定感到,遇到了自己信得过又尊重理解自己的人,于是,就会敞开心扉无所不谈。

向孩子敞开你心扉

性格内向的孩子一般都很自闭,他们不轻易向人敞开自己的心扉,哪怕是最亲近的人。但是,如果家长主动向孩子敞开自己的心扉,孩子就会受到感染,继而“不同寻常”。

家庭教育专家指出,家长只有向孩子敞开自己的心扉,才能得到孩子的认同,从而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但中国的家长一般很少向孩子透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却希望孩子向自己袒露一切。这种不平等的关系往往成为亲子沟通的一道屏障。

事实上,家长向孩子敞开心扉,表现了对孩子的尊重和信赖。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在孩子面前,以一种轻松的方式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承认自己的错误,不仅让孩子觉得你更亲近,从而加深亲子之间的感情,而且能把一种坦然、放松的处世态度传达给孩子。

当孩子问家长:“你为什么不高兴啊?是不是工作上有了麻烦”的时候,家长就应该认真地考虑一下,是否应该与孩子谈一谈、谈多少、怎么谈。如果搪塞地说:“没什么,很好。”或“不关你的事,去玩你的吧!”那就等于是将孩子对家长的关心推开。

那么,孩子从家长那里所得到的信息就是:家长如何不关我的事。那就等于家长自己向孩子关闭了沟通的渠道。

有句名言说得好,“一份快乐与人分享,就会变成两份快乐;一份痛苦两人分担,痛苦就只有原来的一半。”家长要学会与孩子一起分享喜怒哀乐,在分享的过程中,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才会越来越亲密,心与心才会贴得更紧。

每个人都有与别人分享情感的需要,家长要特别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无论多忙,都应抽空与孩子交流,向孩子敞开心扉,与孩子一起笑、一起悲,成为孩子的知已,这是家长教育孩子的最高境界。其实,家庭教育的过程就是家长与孩子互相融合的过程,向孩子敞开心扉,意味着家长更多的是展示,而不是灌输;是引领,而不是强制;是平等的给予,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

有位家长是长途运输司机,经常出差在外,他对所有人都十分豪爽,唯独对自己的孩子深感内疚,他感叹,尽管给予了孩子丰足的物质生活与优越的家庭环境,却很少与孩子交流、向孩子敞开自己的心扉。比起这位家长,很多家长要“幸运”得多,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在家里陪伴孩子,可是,他们却不懂得体验孩子的心理感受,他们对孩子总是非打即骂,更不会向孩子敞开心扉。如果因为忙而忽略了与孩子分享情感的需要,也就等于剥夺了孩子健康成长的养料,阻碍了孩子全面发展的进程,还会给孩子造成性格和心理的缺陷,这样的家长不管有什么样的理由,都是不称职的。

那么,作为家长,如何向孩子敞开自己的心扉呢?

第一,让孩子了解你的工作状况。家长应该明确地告诉孩子:我现在做什么工作,我的工作细节有什么,它对整个社会、国家甚至人类有什么意义,等等。现在许多家长的确都很忙,但花点时间陪陪孩子,和孩子说说自己的工作细节,谈谈工作的酸甜苦辣,聊聊成功的幸福体验,对孩子是十分重要的。很多家长埋怨现在的孩子不知道节约、自私、花钱大手大脚等等,但是如果孩子不知道家长是如何靠辛勤工作给家里挣钱的话,那么他们就不会把金钱与工作紧密地联系起来。孩子们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家长就可以应该把自己如何靠努力工作来谋生、如何创造属于自己的事业的道理讲给孩子听了。

第二,告诉孩子你的隐私或秘密。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太小,很多事情不能告诉他们,尤其是自己的隐私或秘密,让孩子知道了,会是一件很丢面子的事情。其实不然,如果孩子知道他是跟你共享隐私或秘密的人,他就会更加的信任你,你也就能更加容易地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

第三,让孩子明白你对他的期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不能过高,过高了会对孩子造成压力和伤害。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孩子确立合理的期待。但是,这种合理的期待,最好也能够让孩子明白,让孩子明白家长对他的期待并不过分,让他明白家长对他的具体期待是什么。家长如果能够做到这些,那么孩子一定也会从家长的期待中汲取前进的力量,一定会努力成为一个不让家长失望的好孩子。

总之,家长与孩子沟通一定要讲艺术,只有敞开自己的心扉,才能引起孩子感情上的共鸣,从而与孩子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使亲子关系融洽。

当然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家长还应当把握住如下三点:

第一,创造合适的机会。“孩子,让我们来谈谈!”如果你的谈话是这样开始的,结果往往是说话的只有你一个人。然而,在你和孩子一起打完篮球、开车回家的路上,或周末一起洗衣服时,往往是孩子滔滔不绝、喋喋不休的时候。要想多了解孩子的生活,就要多创造这些对孩子没有压力,和你一起活动的机会。

第二,提出问题要适当。太多的问题,最后会让孩子怀疑你的真实目的,间接的做法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比如,一位妈妈询问心理医生,她的丈夫死后,孩子很伤心,她总想安慰儿子,很想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然而,每每提起此事,孩子总是闭口不提,对谁也不谈论此事。在心理医生的建议下,妈妈不再问孩子的感受,而是有时提起自己对丈夫的思念,和孩子一起回忆和丈夫在一起时,一家人的快乐时光。儿子反倒一下子开口了,分担妈妈的痛苦,而自己也不再那么郁闷了。

第三,控制自己的反应。向孩子敞开心扉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令你不高兴或失望的事情,你必须很好地控制你的情绪。比如,尽管你告诉孩子当年你如何地发奋读书,但孩子却并不对你的努力表示赞赏,你就可能很失望,但无论如何,你也不能让这种情绪表现出来。孩子都不喜欢让家长失望,如果你过分表现出失望,就会给孩子心灵造成不良的影响。

家长们,向孩子敞开你的心扉吧!

请尊重孩子的秘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对于成人而言,守护秘密更多意味着责任和负担;但对于孩子来说,拥有秘密并保守秘密是走向成熟和独立的标志。现实生活中,性格内向的孩子往往很沉默,拥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也较一般的孩子更多。

“我已经整整两天没有跟妈妈说过话了。因为她偷看了我的日记,我很生气。”周末,一位性格内向的15岁的中学生跟某报编辑老师聊天,非常生气地诉说自己的痛苦。老师相劝:“妈妈也是为了你好,并没有恶意。”她委屈地说道,我知道妈妈是为了我好,可是日记里面有我的秘密,我想我也要像班上同学一样去买个带锁的日记本。这个女生说,他们班上很多同学的家长也会偷看自家孩子的日记,有些家长偷看后甚至还理直气壮,觉得打开自己孩子的日记或者信件是“老子管儿子”天经地义的。

其实,家长偷看孩子的日记和信件,偷听孩子的电话无非是关心孩子、怕孩子走上邪路,希望孩子的一切行为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可他们所谓的良苦用心,却无意中对孩子造成心灵的伤害。一项调查研究表明,近30%的中小学生的日记和信件,都被家长偷看过。很多家长包括老师并不希望孩子有秘密,而希望孩子的一切行为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事实上,很多家长忽视了秘密就是孩子成长的养料。

秘密意味着孩子自我意识的成长。作为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了自己的秘密,应该感到高兴,这意味着孩子诞生了内心世界,他想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了。珍视一颗童心的成长,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他拥有一份独自承担的内心秘密。

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虽然孩子越来越不满于凡事受家长控制、摆布的局面,但是成人世界的强大力量又令他们心生忌惮,于是秘密成为孩子作为弱者的一种自我保护形式。这种对自己内心世界独享的体验,可以让孩子感受到个体的存在感和价值感。可以说,秘密是孩子内心的一种珍贵体验。

同时,秘密可以帮助孩子走向独立和成熟。孩子总有一天要走向独立,而拥有个人秘密并能恰当处置是走向独立的要素。对个人来说,秘密往往与责任紧密相连,并且要独立承担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讲,拥有秘密是孩子迈向独立和成熟的必经之路,而没有秘密的“水晶人”是永远长不大的,有远见的家长应当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秘密。

这是一个叫童玲的幼儿园老师写的博文——

我们班里有一个秘密角,说起秘密角的创设还有一个小故事呢。

一次午睡起来,发现薛志玮又尿裤了。在大家还不知道的时候,我悄悄地把他领到另外一间房间,帮他换好。这次我发现他没有再害羞,我想通过老师的细心和理解,让孩子不再羞怯,保护他稚嫩的自尊心,让这件事情悄悄的来、悄悄的走。

下午来接孩子的时候,薛志玮的妈妈一眼就发现他换裤子了,“怎么又尿裤子了,净给老师添麻烦,羞不羞?”虽然妈妈是用开玩笑的方式,但是我看到薛志玮脸上的羞怯,他还使劲拽着妈妈的衣角。看到这一幕,我的心咯噔了一下。妈妈这样说,既伤孩子的面子,又让孩子对尿裤子这件事有了一个负面强化。没等薛志玮妈妈再说话,我赶忙接口,“这是我们之间的小秘密。”为了能让薛志玮的家长配合我们做好这项工作,我单独和她约时间进行了沟通,希望她对孩子尿裤子这件事装作不在意,这样才能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接下来的几天,薛志玮继续尿,我都装做很不在意的样子帮他换好。

薛志玮的妈妈又沉不住气了,“我想带他去医院看看。”我赶紧阻止她,“孩子原来一直很好,只是近几天尿裤子,就我个人经验来说,他不是生理问题,我们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帮助他。”可是家长没有同意我的意见,带孩子看了医生,结果显示孩子的生理一切正常。但是,去医院检查又给孩子造成了新的心理压力,薛志玮尿了裤子再也不向大人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