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奔奔族”心理减压书
6041200000006

第6章 智商 情商 德商——人生三宝

智商、情商、德商——是人生三宝,这三件宝贝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如果我们扪心自问: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将来怎样?答案几乎会千篇一律:考高分,进名校,这就意味着唯一的愿望以高分、名校来铸就成功和荣耀。人们很自然地把高智商与有成就联系在一起,这就是传统只强调说“成功=智商”!现在的“奔奔族”,从小就被父母告知智商的重要性,却经常忽视情商和德商,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情商和德商是如何的重要。

一个富有的医生,给独生儿子从小设计了美好的人生蓝图:受最好的教育,当第一流的医生。儿子很听话,按照父亲的设计生活,从小上最好的小学,考最优秀的中学,大学进了最好的医学院……

一切本可以非常美好的继续下去,可就在儿子服兵役的时候,竟然不幸在军营身亡。身亡的原因只是一次小小的口角。换了别人,睡一觉不忘,睡三觉就忘啦!可医生的儿子偏偏眼睛盯着这件小事,忘记了远大前程和美好人生,为此一时隐忍不下,愤然举枪自尽。

医生的儿子的智商没有问题,应该很高,可是他却因为一件小事而开枪自杀,这件事情说明了他的情商并不高,他不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医生很重视儿子的智商,却忽视了对儿子进行心理素质方面的教育,最后也没能使儿子成为栋梁之才。

下面还来说说情商的重要性。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

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麽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

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每个人的心,都像上了锁的大门,任你再粗的铁棒也撬不开。唯有关怀,才能把自己变成一只细腻的钥匙,进入别人的心中,了解别人。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情商较高的人,或高情商的人,无论是理解办公室不成文的游戏规则,还是做生意,无论是人际关系,还是谈恋爱,成功的机会都比较大。他们通常对生活比较满意,较能维持积极的人生态度,把与内心交战的心力抽出来,用于思考力和实际能力,从而取得成功。

如果又有人问我们,我们愿意我们的孩子有高分还是有高能,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有高能。因为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学校学生的高分低能不再是少数的偶然,一些智商很高的人并不见得成功,而情商高的人更可能成功。为什么呢?因为情商高的人具备一种适应复杂社会的综合平衡才能。如果以我们中华古训来解释一下,那就是一个成功的人应该是一个人情练达的人,而一个人情练达的人必定是情商高而并非一定智商高。因此,一个人想获得成功,就必须除了既有的智商外,还必须大力提升自己的情商。情商是成功者,尤其是领导者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这就是时下流行的“双量说”:“成功=智商+情商”!

然而,并非具有了高情商,便可以无所不胜。高智商与高情商能有个人意义上的成功归属,然而对整个社会来说,他的成功不一定是有益的,或者说他的成功是暂时的,未必真的成功了。

除了智商和情商,现在西方在道德范畴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叫德商。德商也很重要。如果又有人问我们: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狭隘的成功主义者还是有一种善良正直心理的成功者,我们绝大多数会选择后者。这说明道德的影响还是根深蒂固的。很多“奔奔族”都明白智商是成功的基础,却并不知道,没有德商的话,智商创造的只是暂时的成功,很快便会消失。有些“奔奔族”并不明白德商的重要性,下面这个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案例。

1975年,宝景出生在辽阳市的一个贫穷家庭,穷则思变,他从小就渴望摆脱贫穷,发家致富。1995年,宝景考入中国政法大学。读大学依然苦。每月几十元钱的助学金根本不够在校的花销。

远在辽阳的大哥靠外出打零工,每月给他寄钱。寄了几个月,宝景便给大哥写了封信:“哥,别再寄钱了,我自己能挣。”于是,他想着法子找活干。到大学毕业时,他手里居然剩了1400元钱,外带价值3000元的书籍。

毕业的时候,宝景向各单位大胆地推销自己,向那些神圣的“目标”投出一份份简历。结果,他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北京中国建设银行工会,做起了文宣工作。但袁宝景很快发现“金饭碗”里的那点“薪水”不过是杯水车薪,宝景离开他所供职的中国建设银行,在北京怀柔注册了建昊实业发展公司,启动资金只有20万元——创业之初的困难和窘困可想而知。但宝景熬过了他创业之初最艰难的时期,建昊公司也就拥有了步入常规发展的基础。

宝景理想中的购买、控股、独资,就是这样一步步变为现实。建昊控制、购买的企业越来越多,建昊的雪球越滚越大。宝景名声远播,被人称为:收购大王、商业奇才、北京的“李嘉诚”……他当时年仅32岁。

后来建昊集团总部移到北京,其资产总额已高达30个亿,负债率仅11%,拥有的下属企业达60多个。但后面的事实却是,宝景因买凶杀人,2005年被判处死刑。这个京城著名亿万富豪原本应在2005年10月14日上午被执行死刑,刑前却因他上诉而紧急叫停。宝景声称,他要向国家捐赠天文数字495亿元人民币。2006年3月,辽宁省辽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旧维持原判。

宝景从“一贫如洗”到“腰缠万贯”只用了几年时间,从买凶杀人到走上刑场,也用了几年时间。不能说宝景的智商不高,不能说宝景的情商不高,也许,正是单方面的高智商、高情商把他最终送上了黄泉路,被依法执行注射死刑。宝景惨痛的教训,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从这里不难看出,德商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有一句顺口溜:

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

先知先觉是圣人,后知先觉是凡人,不知不觉是废人,先知后觉是异于常人。

封建社会统治者把人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有德有才,这是国家的栋梁,加以重用;第二类是有德无才,虽无才,但有德,所以他不会危害社会,可以小用或不用;第三类是有才无德,此类人因有才而无德,如果干起危害社会的事情来,危害极大,所以国家只能采取封杀不用或者杀头消灭的办法,让其无法危害社会、国家和人民;第四类是无德又无才者,这类人尽管无德,但是无才,所以不会对社会构成多大危害,可以不管他。

在中国古代,人们是将道与德并列使用的,最初并没有道德的说法。中国是一个有着深厚道德底蕴的国家,是举世公认的礼仪之邦。道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成熟的部分。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庞大而完整的传统道德文化体系中找到许多现实而且美好的东西,比如说:精忠报国、舍生取义、诚实守信、自强不息、廉洁奉公等等。

中国传统道德慰藉着每个人的心灵,规范着人们的言行已经有几千年了,深深地融入了我们每一代人的心灵世界。这体现在我们的言行上,就是我们文化性格、精神生命的有机体。

孔夫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开山鼻祖。他向来倡导自省、责己,提倡深责己而薄责人。儒家道德,作为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难免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但也有很多值得我们继承和学习的地方,这是不容置疑的。比如说孝、忠、仁、恕、礼、诚、谦、智、勇、慎、勤、俭等等,这对于提高我们的修养,调整我们的人际关系,甚至提高我们的品德,从而走向成功都有现实的意义。

也许有人会说,古代的传统道德,特别是儒家的传统道德,已经过时了,没有必要加以讨论,我不敢恭维这种论调。我们现代所提倡的道德无不是从古代传统道德(儒家传统道德)中来,是古代传统道德(儒家传统道德)的精华部分。

我不禁想想问一句,什么是传统?传统并不意味着过时。传统是“传”下来的东西,流传至今的东西,而不是失传的东西。没有现实意义的东西是不会流传下来的,即使流传下来,也只会保存在博物馆里,或者历史书籍之中。

传统的道德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完善、发展的。现代的道德,源于古代的传统。我们所说的传统道德,是指那些经过社会实践,被世人所接纳,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行为规范。每一个时代,道德都有所更新,从而更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并成为人们行为规范的准则。

西方人也有西方人的道德,西方人的道德与我们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与我们不同的地方。当然,绝大多数是相同的。他们优秀的方面,同样可以被我们吸纳、融入过来。

一个心理素质好、能力强的人,并不一定能创造一个成功的人生,正如一个学习成绩优异的人,并不一定能在专业领域攀登高峰一样,在这个复杂而多变的时代,德商愈来愈显示出无往不胜的特质。

从现在开始,如果你不懂德商,你就落伍了!

情商和德商是如此的重要,他们和智商共同组成了一个人成功的基础。对于成功的人生,他们三者缺一不可。

权威专家指出:一个真正成功的人生,20%是由智商决定的,30%是由情商决定的,而至少有50%是由德商决定的。我们首先应当做一个真正对社会有益的人,一个好人,才能去探讨别的问题。于是,有人提出成功的“三商论”公式,即“成功=智商+情商+德商”!

“奔奔族”大部分受过很好的教育,从智商来说是很高的,可是他们在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强大的压力时,往往不知道该怎么办,他们已经不再拘限于传统的道德,因为他们有自己的一套道德标准。所以说,他们的人生,有三样东西最重要——智商、情商、德商。三者相辅相承,缺一不可。

[杂谈]“奔奔族”的心灵独白

“我觉得我们可能是挺特殊的一代。这种特殊不是说多值得炫耀,而是某种介于年代历史命运之间的特色。我们在贫与富的边界上走过,在自由与约束的边界上走过,在纯良与邪恶的边界上走过,在闭塞与开放的边界上走过,在金钱与财富的边界上走过,在道德与道义的边界上走过,在世纪与时代的边界上走过。甚至在我们出生之前,长辈们可能就先决定了我们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于是更加成就了这种特色。”

“我们吃过小豆冰棍喝过北冰洋汽水用过粮票,也吃过哈根达斯。我们穿过棉衣棉裤白球鞋,也穿过ONLYTOUCH耐克阿迪。我们读过《**的故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也读过《神雕侠侣》、《月朦胧鸟朦胧》、《幻城》。我们学过唐诗宋词,也自学过三毛席慕容。我们看过《渴望》、《我爱我家》、《新白娘子传奇》,也看过《将爱情进行到底》、《浪漫满屋》、《越狱》。”

“我们玩过魂斗罗超级玛丽,也玩过任天堂PSP。”

“我们喜欢过四大天王、林志颖,也喜欢过周杰伦、谢霆锋、东方神起、超级女生。”

“小学时我们一边在老师面前唱‘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一边在伙伴面前唱‘我去炸学校,从来不迟到,一拉线,我就跑,小学校轰的一声炸没了’;初中时我们一边学人体生理卫生,一边看《古惑仔》,研究《满清十大酷刑》;高中时我们一边传着纸条看着漫画,一边练习东西海三城模拟,做四中黄岗试题。大学时我们一边狂热世界杯读《哈利·波特》同居翘课,一边学邓论马哲毛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一边被人注目着,一边被人鄙视着。我们一边教人宠溺着,一边任人声讨着。”

“我们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默默保护着,和男朋友女朋友同学和小网友偷偷长大着。我们被叫做‘奔奔族’,大多数人是独生子女。”

“我们度过了没有电脑和综艺的童年,正经历着没有战争和饥饿的成年。”

“就这样不知不觉的,当新时代偶像比我们年纪还小,当博格坎普挂靴小贝去了美国大联盟,当我们开始挣钱养家还房贷车贷,当周围同龄人已经有人结婚生子甚至有人结了又离,当一个哥们跟我说初恋那女生如何如何,遥想起当年怎样怎样,我才发现原来我们已然长大,也有了所谓的曾经,也有了故事可讲。”

“每个人都有青春,每个青春都有故事,每个故事都有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回味不尽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