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第三脑:透过皮肤看健康
604400000008

第8章 察颜观色,明“第三脑”发出的警告 (4)

有些女性的黑眼圈可能是妇科疾病的信号,这类黑眼圈往往由内眼角开始,沿着向下45°角,像弯弯的月牙般,呈现棕褐色或者浅灰黑色。年轻时,这月牙般的黑眼圈往往不太明显,但随着岁月的累积,到中年时,弯月牙便会走向外上方一直达到外眼角,形成半圆形。这是生活见到的最多的黑眼圈类型,从青年至老年几乎都曾有过这样的黑眼圈,只是色泽深浅不同而已。这一类黑眼圈,多是随着年龄或者身体健康状态的变化而形成的,预示着严重的失眠、贫血,或者某些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等。

中医认为,女子妇科类疾病多是由于情志不遂、肝气郁滞,或者起居不慎、经期感受风寒、湿冷导致的。而黑眼圈正是气血运行不畅的表现。因此,长时间的黑眼圈有可能也是妇科疾病的信号。但这类黑眼圈通常颜色较深,大家要仔细辨别。

“熊猫眼”预示着某些慢性疾病

“熊猫眼”有可能是某些慢性疾病的病理变化,在眼周毛细血管上的反应。如肝功能长期不正常的慢性肝病或肝肿大,黑眼圈往往长期存在;由消化、吸收功能减退引起的慢性胃炎,黑眼圈也会出现;而动脉硬化、更年期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慢性疾病,也会因阻碍眼睛周围皮肤的微循环,而导致淤血阻滞,形成黑眼圈。此外,黑眼圈并不是成年人的专利,有慢性气管炎、胃肠炎、贫血等症状的儿童,黑眼圈也往往出现。父母要多加注意。

除了以上的病症外,很多健康人也有不同程度的黑眼圈,这并不是病态,只要平常多注意保持充足的营养和睡眠,多摄取一些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必要时做些眼部的保健按摩,则可以有效祛除黑眼圈。但如果黑眼圈经常出现,并且长时间持续,则说明你的脏腑出现了“气血”的变化,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专家叮嘱〗

导致黑眼圈的原因有很多,如先天遗传、饮食不正常、缺乏铁质、情绪低迷、思虑过度、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甚至是熬夜、休息不足都可以引起黑眼圈。但大多因病理因素导致的黑眼圈,都会伴随其他的皮肤特征,大家要结合自己的情况,仔细辨别。

●相关链接●

防治黑眼圈最有效的方法

对一些非病理性因素,如疲劳过度、化妆品不适,以及休息不足等引起的黑眼圈,只要生活中稍加注意,就可以改善黑眼圈的情况。具体做法如下:

保证充足的睡眠

如果是因为过度疲劳导致新陈代谢缓慢,形成黑眼圈,最好从“休息”方面解决。如: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而且要多运动,改善体内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速度,从而减轻眼周皮肤发黑的程度。

眼周按摩

按摩是消除黑眼圈的有效方法之一,你可以在休息时,搓双手至热,然后快速将手掌心放到双眼上,如此反复十余次,每天数遍,可以有效缓解黑眼圈症状。另外,也可以用大拇指按压太阳穴和涌泉穴3~4分钟,每天2~3次,每晚临睡前再用热水泡脚,或用冷水、温热水浸透的毛巾,交替敷眼10分钟左右,效果更佳。

补充营养

眼部皮肤是身体皮肤最薄的地方,皮肤脂肪层薄弱而呈干燥状态,因此,常用营养霜或润滑膏涂抹及按摩眼部周围肌肤,既能滋润皮肤,又能去除黑眼圈。另外,某些食物,如鸡蛋、芝麻、花生、瘦肉、豆制品等含有大量维生素A,对消除黑眼圈也颇具功效,可以多吃。

9.做自己的“神医”

无论是影视作品中的神医扁鹊,还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医生,在进行“望、闻、问、切”的诊断时,都会忍不住翻看病人的眼球。一些有经验的医生,甚至只要根据病人眼睛颜色的变化,就可以判断出患了哪些疾病,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然而,实际上,眼睛与五脏的联系也是非常紧密的,只要你掌握了眼球变化与疾病的关系,你也可以变成自己的“神医”。当然,这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在这里,我们只谈谈最浅显的眼球变化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眼球颜色的疾病警示

眼球是重要的视觉器官,在医学上,一般指角膜部分。亚洲人眼球呈现黑白分明、有光泽的特征,但当疾病侵袭了身体时,眼球就会发生一些颜色的变化,并表现出来。

◇眼球发红:眼球发红,往往是眼球充血的原因,多由病毒性角膜炎或眼压过高引起的。这种情况多发于早晨,眼白上有丝丝的血丝攀爬,这是眼睛充血、发炎的症状。有时发于双眼,有时发于单眼,而且还会伴有眼部分泌物多、看东西时有稍微的灼痛感等状症状。此时,应适量点眼药水,以放松眼压。

◇眼球发白:一般说来,眼球中眼白应是白色而富有光泽的,但如果眼白过于发白,甚至近于蓝色,大家就要小心了。因为,这表明分布在白眼球部分的血液在减少,是贫血的表现。如果眼球突然发白,则要注意消化道出血等急性大量出血情况的发生。

◇眼球发黄:中医认为,眼球发黄是体内湿热的外在表现,有胆汁代谢障碍或胆汁外溢的倾向,多见于肝胆性疾病、溶血性贫血或蛔虫病等。这类疾病眼球的黄色比较均匀,而且会明显地表现在眼球周围。有时眼内脂肪沉着也会造成眼睛发黄的情况。不过,这种情况多发于中年以后,表现为眼中,尤其是眼裂周围,有黄色隆起的斑块。因此,当遇到眼球发黄时,一定要仔细辨别。

◇眼球上有血点:有些人的眼白上,会出现细小的血点或小血斑的情况,这多是由于体内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可考虑是否有再生不良性贫血、动脉硬化、脑血管栓塞或出血的先兆。这种情况多发于中老年人,而且男性发病率要远远高于女性,发病初始阶段,变化非常细微,容易被人忽略,应格外注意。另外,在一些不发达的地区,宝宝的眼球上也会出现单个的或分散而发的蓝色、灰色或暗灰色的斑点。这多是体内有蛔虫的反应。

◇眼球周围有彩色环状:如果在眼球周围出现了鲜艳的环状物,首先应考虑铜代谢障碍。因为,这极有可能是一种名为肝豆状核变性疾病的表现。如果在眼球周围出现了白色环状物,并且没有不舒服的感觉以及视力变化,多是代谢物沉积的结果。这种情况常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如果不满40岁的人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或冠心病的先兆。

瞳孔颜色的变化

瞳孔是保持视力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光线进入眼睛的门户。正常中国人的瞳孔应该是黑色的,且清澈明亮。如果瞳孔的颜色出现了异常,则暗示着某些疾病的到来。

◇瞳孔呈白色:瞳孔颜色由黑变白,往往预示着高度近视、青光眼、虹膜睫状体炎、白内障等,其中最为常见的便是老年性白内障了。这种疾病能导致视物模糊,长久下来,就会有失明的危险。因此,人到老年,要时刻关注瞳孔的颜色,如果瞳孔呈现白色,应立即到眼科、内科做详细检查。另外,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手足抽搐等,也有导致瞳孔发白的可能,大家应时刻警惕。

◇瞳孔呈红色:正常情况下,瞳孔很难呈现红色。当瞳孔发红时,多数为出血性疾病的体现,常见于眼睛外伤或者某些眼内出血的疾患,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眼外伤等。

◇瞳孔呈青色:如果瞳孔呈现青色,则预示着用眼过度,或眼内压力过高。正常情况下,身体的各部位都是有一定压力的,眼球内也是如此。眼睛内的压力对保持眼球内正常血液循环和代谢,有重要作用。当眼压过高时,角膜则会发雾、水肿,甚至发生一系列改变,使得瞳孔看起来像发出一种青绿色的光,俗称“青光眼”。此时,眼球也会变得肿胀厚硬,自己也会觉得双眼疼痛难忍,如果不赶快求医,就会有失明的危险。

◇瞳孔呈黄色:用手电光或灯光照射瞳孔的时候,在眼底深处发出一种像夜间猫眼的黄光反射,这类眼病被称为“黑蒙猫眼”,很有可能是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表现。这类眼病多数见于七八岁以下的儿童,并具有家族性和遗传性,是很严重的眼疾,如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引起致命的疾病。

〖专家叮嘱〗

如果眼睛虹膜上出现了斑点,多是由于两方面因素引起的。一方面为蛔虫病,这通常表现为虹膜上的褐色斑点;另一方面则是风湿入体或胃溃疡、急性胆囊炎以及冠心病等疾病的象征,这通常表现为分散性的斑点,而且颜色多不相同。

●相关链接●

眼睑的颜色变化

眼睑也称眼皮,是保护眼睛的屏障。一般来说,眼皮的颜色应与面部皮肤相近,是淡黄色,并有光泽。当眼皮表现出不同的颜色或特征时,则代表着某些疾病的信号。

眼皮上有赘生物

有些人的眼皮上,往往会长一到两个米粒大小的淡黄色小疙瘩。它们同时是圆形或椭圆形,在上眼皮或下眼皮靠近眼球的部位生长,扁平或稍微隆起,而且非常柔软,这是一种黄色瘤。通常,血液中胆固醇或脂肪长期过多,就会在眼睛周围产生黄色瘤。因此,当你在眼皮上发现了这种东西时,就必须对胆固醇过多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了。生活中,要尽量做到戒烟、少吃高脂肪食物,适量进行锻炼,参加体育锻炼、保持乐观精神等,这些都是对抗疾病的有效途径。

下眼皮发青

这里提到的下眼皮发青,与“熊猫眼”并不相同。它并不是由于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的皮肤改变颜色,而是一种暗青色的斑点凝聚,多见于儿童。这代表着脾胃有病,多是由于儿童饮食不当,过于暴饮暴食,或不卫生引起的。现代家庭中,很多父母担心孩子营养不足,因此,想方设法令孩子多餐、多吃,增加各种高蛋白的食物。殊不知,正是这种帮助孩子增加营养的做法,伤害了孩子尚还稚嫩的脾胃,导致了消化不良,使得下眼皮发青。

10.从嘴唇看健康

嘴唇是皮肤的一部分,它也是身体所有器官中能够第一时间将身体健康状况暴露出来的窗口之一。当人们见面聊天时,有意无意地,人们都会观察彼此的肤色、嘴唇颜色,并以此来判断对方的健康状况。

唇色与健康

一般说来,健康的嘴唇应该是淡红色的,圆润饱满而不干燥,没有开裂、溃疡、疱疹等症状。但有时候,由于种种原因,嘴唇也会出现多种变化的颜色,而且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健康特点。

◇唇色暗红:这种唇色往往是体内积累了过多毒素的结果,有可能是便秘的征兆。体内毒素过多,气血运行不畅,无法滋养皮肤,使得唇色发暗。要想改变这种情况,让气血运行是关键。通常运动配合饮食是最适合的调养方法。生活中,最好保证每周2~3次的有氧运动。同时,晚餐应做到尽量不吃肉,避免进食过于油腻、肥厚的食物,以免给肠胃造成过重的负担。

◇唇色赤红:嘴唇看上去赤红饱满,不是正常的淡红,这往往是热证的表现。这种唇色多是由饮食过多或者进食了过多不易消化的食物,导致机体循环不畅的结果。有时还会伴有口臭、食欲旺盛的特点,多现于肥胖者的唇上。它的出现意味着消化不良。要改变这种情况,除采取服用助消化的食物与药物外,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也是调养的好方法。

◇唇色发白:同皮肤一样,当身体血液中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的含量低于正常值时,嘴唇显现出苍白色。这类情况在女性中较为普遍,同时还会伴有面色苍白、指甲发白等症状,意味着可能有贫血现象。现代都市女性贫血多是由于偏食造成的。建议平日里应多吃胡萝卜、菠菜、西红柿、猕猴桃,以及动物肝脏、黑芝麻等食物。如果是上唇苍白泛青,则有可能是大肠虚寒、泄泻、胀气、腹绞痛、冷热交加等征候导致的。

◇唇色淡黄:大多数时候,嘴唇都不会出现淡黄色,除非肝脏功能出现了问题,而且是严重的肝脏问题。同时还会伴有脸色发黄、眼白发黄等症状。

◇唇色青紫:唇色青紫,多是血液循环不佳导致的。生活中,如果嘴唇出现了青紫色,首先应想到是寒冷引起的。因为极度寒冷时,身体末端血液循环不良,嘴唇即呈现青紫色。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及时的环境调节而得到缓解。如果在温暖的环境中,嘴唇还是出现青紫色,则要考虑是否是机体缺氧或食物中毒,这两种原因,往往也会导致身体末端血液循环不良。如果同时还伴有面色发青、胸闷刺痛、心慌气短等症状,通常是心血管类疾病恶化的征兆,应及时就医。

◇唇色发黑:表示着消化系统的异常。通常食欲不佳、腹泻、腹胀、便秘,或者缺乏维生素C等都会造成嘴唇发黑的情况。但当你轻压嘴唇时,消化系统引起的唇色发黑会变浅,而且随着消化系统的正常,唇色也会恢复原来的颜色。如果你轻压嘴唇,唇色依然发黑,则是嘴唇上出现了黑色沉淀或深色斑,可能是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或消化道生息肉的结果,最好到医院检查一下。

唇形与健康

虽然在出生时,唇形就已经确定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唇形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并不同的健康状况有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