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浪漫需要揭穿
6048500000007

第7章 生死相依,这是一种诅咒?

室友外校的闺蜜陈晨来我们宿舍已经住了三天了,为了躲“债”。躲的不是钱债,也不是人情债,而是一个攻势猛烈的追求者。陈晨形容他就像个前来讨债的人,逼得陈晨无路可走。

人都说,长相不错的才可以被称之为“小鲜肉”,长相多少有点不佳的那就只能称为“男青年”了。男青年追求陈晨绝非一朝一夕,而是已经坚持了大半年。陈晨为此非常头疼。两人通过朋友认识,一起玩过几次后,男青年就对陈晨表白了心意。陈晨一开始是拒绝的,但是耐不住对方一直苦苦哀求。他说也不是要求陈晨立刻就成为他的女朋友,只是希望给他个机会,让他有资格去追求她。这话说得陈晨心里怪难受的,她又不是什么天仙公主,怎么就说得上别人有没有资格呢?于是陈晨点了头,告诉男青年两个人先作为朋友相处看看。这一相处下来就有点刹车失灵,男青年劲头十足,陈晨则心惊胆战。

七夕,男青年说要给陈晨一个惊喜,拿出一个精心打包好的礼物盒。陈晨盘算着如果是份特别贵重的礼物,那么她一定不能收下。可一打开盖子,惊喜里的“喜”瞬间荡然无存。盒子里装着一块木板,上面刻着陈晨跟男青年两个人的名字。陈晨尴尬地问这是什么,男青年解释说,这是一种许愿的方式,他希望他们两个能够生死相依,永远在一起。

“生死相依”,听得陈晨一下子起了鸡皮疙瘩。“永远在一起”,“永远”两个字又恰好戳到了陈晨的软肋,因为她的爱情观一向是“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一说要“永远”怎么样怎么样,陈晨就会浑身发麻,一头冷汗。她无法想象那个时间上的极限,所以她从来不谈。

“你觉得怎么样,是不是很浪漫?”男青年笑嘻嘻地问。

陈晨面部僵硬地说:“还好,只是我们现在的关系还只是朋友,说这些是不是还为时尚早?”

男青年说:“没关系啊,因为就算只是朋友,我也希望我们永远在一起,永远不分开啊。”

陈晨感到了一种恐慌,她拒绝收下那份礼物,然后急匆匆地跑了。当天晚上,她发消息给男青年,诚恳又直白地表示,她觉得两个人真的不合适,关系还是到此为止吧。没有想到的是,这种单方面“挥剑斩情丝”的做法没能得到男青年的认可,他表示自己根本不明白陈晨是什么意思,并询问两个人还算不算朋友。陈晨只好说,朋友嘛,当然还是算的,就是不要往下发展了。男青年发出愉快的笑声,他说是朋友就好办了,朋友是没办法分手的对不对,至于以后的发展,谁又说得准呢?

于是新一轮的死缠烂打就开始了。男青年穷追不舍,陈晨节节败退。如果说陈晨足够高冷或是狠心,或许一切会变得简单很多。但无奈陈晨是个心软的人,又不希望双方撕破脸面,反倒更想让大家体面,所以就更加助长了男青年的气焰。最让陈晨感到恐惧的是,男青年每每出现,都要把“永远”两个字挂在嘴边。他总是说:“咱们能永远在一起多好啊!”陈晨几次问他:“为什么总要强调一个期限?”男青年说:“你没听人家说吗?永浴爱河,永结同心,永远永远,这就是最美好的祝福了。”陈晨的嘴角颤抖着,没有说出来的话是,她觉得那更像是一种诅咒。

我问陈晨为什么这样说,陈晨思考了很久,然后认真地做了如下回答。

陈晨说:“人生是不可把控的,有太多的变数,一向是人算不如天算。而人自身也是在不断变化着的。本来这些变化就时常会让人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了。那么变化发生的时候,最明智的做法是什么呢?答案是顺势而变,这样才能更快地把整个人的状态调整过来,不至于崩溃。而有关‘永远’的所有誓言跟期望,恰恰都是要反其道而行之的。一旦你做了决定,要‘永远’怎么样,那就等同于是‘无论发生什么,都必须’怎么样。”她认为,这是一种枷锁,也是一种折磨。她不愿意忍受这种折磨,她就是不愿意。

我很好奇,抛出自己的问题:“婚姻是一种契约关系,这份契约中有一点,就是基于双方对‘永远’的诺言。无论贫穷富贵,无论生老病死,永远不离不弃,难道这也是一种折磨跟枷锁吗?难道所有的责任都是折磨跟枷锁吗?”

陈晨说:“不,但你说到了问题的关键。责任当然不是枷锁,责任是自己基于道德跟良心自愿选择去背负的,并不是别人强加的。婚姻是责任,家庭是责任,但是爱情是吗?不是,爱情就是爱情,是感觉,是关系,是两个人充分契合,从而达到的一种亲密。基于责任我们可以说,永远守护这个家庭,永远陪伴这个人,那是很现实的生活方式。但是基于爱情,我们不能说永远爱你这种空话,因为感觉稍纵即逝。旁人更不应该说,愿你们永浴爱河,想象一下要在那种缠绵黏腻之中永远不得翻身,那是多么可怕的一种情况啊。”

陈晨的话在很大程度上震惊了我,过去我也从未遇见过拥有这样独特的爱情观念的朋友。但我承认,她说的的确有一定道理。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都愿意把“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这句话当作一句浪漫的情话,可其中的深意其实谁都不敢细想。生死相依意味着什么?是否真的是枷锁,是诅咒?后来陈晨把她姑姑的故事告诉给我们,我们才有了不一样的思考。

陈晨的姑姑跟姑父年轻时是一对璧人,可是后来姑姑发现两个人的性格并不合适,于是提出了分手。但是分手并没有成功,姑父虽然没有死缠烂打,但是没过多久就传出心脏病发住进医院的消息。姑姑出于关心当然要去探望,不料一走进医院,就遭到了姑父亲朋好友的一致声讨。

他们纷纷表示,姑姑是因为知道了姑父的病才提出了分手,由此指责姑姑虚情假意,为人轻浮,将感情当作儿戏。姑姑感到很痛苦,她竭力去向所有人解释,但都是徒劳的。那群人越吵越凶,后来干脆闹到了姑姑家里。那时候街坊邻居之间的关系比现在要紧密得多,事情很快就传开了,人们对此议论纷纷。姑姑感到苦不堪言。姑父出院后,来向姑姑请求复合,姑姑感到自己几乎没有选择,只能同意。两个人很快就走入婚姻殿堂,收获了大家的祝福和称赞。别人都说病魔都无法拆散他们,他们一定会永浴爱河,他们一定会永结同心的。

婚后姑姑生活得并不幸福,两个人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可是姑姑却不能选择离开,只能默默忍受。近几年,姑父年纪大了,身体越来越差,姑姑为了照顾他,每天都十分疲惫,人都瘦成了一把骨头。陈晨看在眼里,她感到了一种恐惧。亲眼盯着骨瘦如柴的姑姑强撑着照顾姑父,却又不是出自心甘情愿的时候,陈晨就忍不住浑身发抖。她说,造成这样的婚姻悲剧有时代的原因,也有姑姑自己的原因,但是更是基于大家对于“永远在一起”的错误定义。“永远”指的是美好时光里的长长久久,然而不美好的、痛苦的时光,多一分钟都是煎熬。

陈晨告诉我,她所看到的所有生死相依都不是美的。这里面必然包含着太多的遗憾、懊恼与后悔,有的人相互纠缠到老,彼此厌恶,甚至彼此诅咒,相互连一点脸面都不留,真是莫大的悲剧。相濡以沫,真的不如相忘江湖,大家放彼此一马,不要动不动就用“永远”来绑架彼此,那样还来得好一些。

我跟陈晨的想法不同,我远没有她那么洒脱。大部分的时候,我也向往着有关“永远”的诺言可以实现。对于我的恋人、我的朋友,我希望能够跟他们永远在一起。但我的确没有想过“永浴爱河”“生死相依”,这让我有一种画地为牢的僵硬感,让我感到自己像是签署了卖身契。毕竟任何人都不敢承诺能够永远爱谁,爱是自然流露的东西,太过强求了,难免就没什么意思。

我劝陈晨快刀斩乱麻,直截了当地告诉男青年,自己不愿意跟他在一起。别说永远了,就连现在这一小会儿都不愿意。陈晨在经历了半年的“躲债”过程后也完全赞同我的意见,鼓起勇气主动约男青年见面。

男青年喜出望外,以为陈晨回心转意了。他也不想毫无表示,正打算曲线救国——联系到了陈晨的闺蜜,也就是我的室友,说想问问陈晨有没有说起过以后打算到哪里定居。他想要直接在陈晨向往的城市买下一套房子,直接写上陈晨的名字,以此表示自己的真心。室友简直瞠目结舌,把这件事告诉我们,说这无异于一种绑架。陈晨再度浑身发麻,连我也跟着麻了起来。尽管有很多人认为,如果有人愿意给自己买房,那么这个人就可以依靠。但显然我们都还是情感至上主义者,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是担忧恐惧多过愉快的。

陈晨最终还是摆脱了男青年。她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向他解释,自己非常感激他的一片真心,但是感情的事情就是勉强不来。男青年苦苦哀求了一阵,后来悲伤地说:“你怎么能这样就抛下我呢?我真想永远跟你在一起。”

陈晨静静地看着他,然后狠下心来,说:“可惜我不想。”

有关爱情的难题来了。我们既要两情相悦,又要天长地久;我们既要不离不弃,又要激情永驻。这一切都太难了,所以人才为爱情痛苦。或许真的应该像陈晨所说的那样,放自己一马,那样一切才会自然轻松得多。喜欢谁就大方地表达,不合适就爽快地分开。在一起的时候尽情地快乐,失去了之后也不要泥足深陷裹足不前,这样生活才能不停向前,这样生活才有意义。

也许真正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其实正是“随缘”二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