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冯友兰教授反羞于接触的《庄子·外篇》,在全部《外篇》中只有一处可能是抄录者弄错了年代(在庄子的时代,有一件事情是发生于九代以前,但在这篇文章重抄的时候,却写成十二代以前)。但即使文字被篡改,也不能据此把所有篇章都视为伪作来抛弃。有什么人会写下像《秋水》与《马蹄》这样著名的论文呢?甚至没有人提供过一点意见。提出一种新奇的理论,而用注脚与参考资料来炫耀它,对于一个青年学生来说是很容易做到的,且具有足够的诱惑力。我曾见过一部专门从事证明《庄子》的《外篇》是伪造的书就是这一类作品。他怎样证明这一点的呢?不是用语言学的证据,也不是用风格或内容的不符这一证据,更不是用外在的证据。这个人以承认《庄子》最初七章为稳固的根据地而由此出发,凡遇见一句在最初七章找不到的句子,便立刻将其认做伪造的证据。如果《庄子》在前七章只说过“无为”,但在一篇《外篇》中用了一句基本的道家的句子“无为而无不为”,这便被指为“不是庄子”的证据。换句话说,所谓的证据不是指任何观念的矛盾,而是说任何补充的东西都是伪造的,总之,前七章没说过的话都不能被认作庄子的亲笔。又换句话说,叔本华只可能写过《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不可能写过《附录与补遗》(论文集),因为其中所说的事情没有在他的主要作品中说过!这么幼稚的论据,如果出现在大学三年级学生的习作中,显然不能被接受。
一、老子
老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警句作者之一。他的书充满新鲜、明确及使人难忘的似非而是的话:“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一句似非而是的话,并非只是诙谐奇诡或一句话出人意料的转变来开玩笑或收棒喝的效果,像奥斯卡·王尔德的妙语一样。一句似非而是的话,是从一个基本观点出发,自然地进行,如果这个观点是与一般已接受的观点不同,它便马上被人视为似非而是的论调。它包括把价值的标准颠覆。例如耶稣所说的似非而是的话:“凡为我丧失地上生命的,必要保存自己的生命直到永远。”又如以赛亚所说的似非而是的话:“我们所有的义,都像污秽的衣服。”又如圣保罗的似非而是的话:“你们中间若有人在这世界自以为有智慧,倒不如变作愚拙,好成为有智慧的。”老子的所有似非而是的话都是出自一种哲学及他自己的一个观点。他的隽语铸造得很好,也写得很好。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在这些似非而是的话背后,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价值标准。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老子的隽语常给人一种向人诉说重要、绝妙且具宗教性质的事情的印象。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而且我们在这里开始看到精妙的东西,那是神秘的老子熟练的智慧。因为像我们所曾说的,老子是世上第一个深藏不露的哲学家: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且常有一种温柔的信息,使文章有魅力,为人所喜读。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因为他是第一个深藏不露的哲学家,下文他这样描写自己: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淡兮,其若海,望兮,若无止。
还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
这些似非而是的话从何处来?是道的哲学在支持它们。老子用下面这段话来说明它: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老子思想的核心当然是“道”。老子的“道”是一切现象背后活动的大原理,是使各种形式的生命兴起的抽象的大原理。它像流注到每一个地方、滋益万物而不居功的伟大的水。道是沉默的,弥漫一切的,且被描写为“退避”的:不可见,但却是无所不能的。它是物的原始,同时也是一切生命形式最后还原的原理。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老子的书是人所共知的《道德经》。那第二个字,“德”,字面的解释是善行,但它是在物质世界运行的“道”的原理。亚瑟·华理[9]把《道德经》的书名翻译为:“The Way and Its Power(道与它的力量)”对那个“德”字翻译得很正确。原来意义是善行的“德”字可能含有药草“药性”的古代意义。对于这两个字的意义最清楚的指示,可能在下面这段经文中: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
这可清楚看出,“德”只是表现在治中的“道”。“道”是不可见的、不可闻的,且不可触摸的。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我以为对于“道”的概念最好的摘要是下面注重“道”的还原原理及作用的四句温柔话: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因此我们见“道”是存在于沉静、不见、不闻的自然状态中,而弥漫到每一个地方,然后起作用,兴起了种种形态。如老子在下文中所描绘: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因此,大自然看来像一个不断活动的循环,形态常常转变,但常回到“道”的中心原理。这中心原理在西方哲学可能被称为“本体”。“道”在别的地方被老子描写为一个风箱,它不断地吸入、输出空气,但它本身却永不耗竭。按照这种宇宙转回反方向的原理,没有东西可以持久,而思想的趋向是使万物平等,一切对立的东西都成为一体且大致相同。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因为大自然使万物平等,且使万物恢复它最初的形态,因此一切对立的东西都相似而且互相依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因此引起了老子的似非而是的话: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而这里有两句我非常喜欢的: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谈到一切性质的相对性时,老子说:“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从老子的观点看来,人类的愚蠢是从把宇宙原始的统一性切分为善、恶、美、丑的时候开始。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因此老子想到生命的短暂形式时,达到了一切相对性消灭的结论。因此伟大的道德原则是保存人原始的单纯——关于这一点,老子一再用未雕之木或初生的婴儿为象征,道德的功课是“复归于朴”,固执人最初的单纯与天真。在这个问题上,雌的代表静,雄的代表动。“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与阳相对立的雌之道、阴之道,是“道”在安静境况中的象征。故老子把“道”说成“宇宙之母”多过“父”。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有时空谷、溪涧等都和“雌”一样被用为可敬原理的象征。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保留原始性质的观念,导致互不干涉主义。这种互不干涉有时转变为“无为”,哲学的意义是对人性所保留的单纯原理的全部了解: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从这种“复归于朴”的教义,变化为仿效未雕之木与初生的婴儿,或“见素抱朴”及“诚全而归之”等说法——从所有这些说法及词句引起后世道教与法术、秘术的联合。
因此我们已须了解老子为什么要像罗素一样宣传复归于自然。他反对儒家教人仁、义、慈、忠等的教训,因为他查出这些德行是来自人本心的“薄”,“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因此老子和庄子都大声反对孔子对智慧与知识议论的方式。所以老子说: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从这种对争论与冲突的怀疑、对骄傲与奢侈的避免,老子开始宣传柔弱的教义,这种教义,在我听来好像是耶稣登山宝训的理性化。耶稣说:“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他用了一种明确而肯定的说法。没有人曾郑重地思考过为什么温柔将承受地土这个问题,但老子的全部哲学是以柔弱的教义为基础。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老子经常用水作图解来证明它。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
老子用水来作为谦卑的象征: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一个异教的教师在这里谈温柔与谦卑,从对宇宙自然律的观察出发,而不是从教义问答或教条出发。老子之所以相信不斗、不争、不抵抗,是因为他信任柔的力量,例如水的柔力。他警告人不要用强力,不只是因为他不信任它,同时因为他相信用强是弱的一种征兆。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对强力的不信任,不只是一种道德的训诫,而是设法与人生宇宙的规律相协调。耶稣是贫贱人之友。不但老子对爱与谦卑的力量的训言,在精神上和耶稣独创的、富有卓识的、闪光的训言相契合,有时字句的相似度也是很惊人的。
你们中间谁为大,谁就要做你们的用人。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马太福音》二十三章十一、十二节)
然而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马太福音》十九章三十节)
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所以凡自己谦卑像这个小孩子的,他在天国里就是最大的。(《马太福音》八章三、四节)
我觉得老子做到这种最曲折且有些迷人的隽语,在精神上已升到耶稣的严峻高度。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为什么老子这样说?因为他相信没有人应被抛弃,无论他曾怎样坏。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老子说:“虽然有坏人,为什么要抛弃他?”因此不难由此得出老子的“以德报怨”的教训。基督教的教训由老子用下面的句子来表理,其相似之处,真令人难以相信。
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
在他那本书的后半部,老子处理了一些关于政府的实际问题。他反对战争,反对政府干涉一切事情,且反对刑罚。在谈到不干涉人民生活的观点上,他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治大国若烹小鲜”。这是说,我们不要不断地把它翻转,这样,那些小鱼可能被翻成糨糊。治国最高的艺术是让人民自己为生。但在他的反对战争的观点中,老子的话最为惊人、最为有力,而成为他最伟大的宣言。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君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然后,老子说出他最伟大的一句话。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我曾引用许多老子的话,因为我认为读者会喜欢他的话,最重要的是因为老子能说得比我的意译好得多,且有效得多。我想用他的一段话来作结论,这段话可视为老子对他的道德教训的总括: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我曾综括老子的教训如下:
我教人以愚中之智,
强中之强,
水及未玷污的新生婴儿柔顺的力量。
我教人以谦卑的功课,
张得过满则折弓;
废物有用,
居下位的有益。
海成为江河之王,
不是因为它低于众谷吗?
甚至在战场上金铁交鸣声中,
仍是兵哀者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