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谁是你心中的“唯一”
6111000000009

第9章 华北地区(69所)(7)

北京语言大学:如果说北外是一个主要教中国人说外国话的大学,而北语便是一个主要教外国人说中国话的大学;如果说中国大量高校都设有只是其中一个部分的中文系,而它便是整个学校属于一个中文系;如果说中国大量高校都招收比例有限的外国留学生,而它便是一个外国留学生的庞大聚集地。把外国留学生作为一个主要的教育对象,是它的特色,是它的“拳头产品”,是它的“招牌菜”;而它也正是这样一个全国独一无二的学府,有人甚至亲热地叫它“小联合国”“小地球村”。它位于北京西北部全国著名文教中心海淀区著名的学院路上,东南西北分别有石油大学及北科大、地质大学及北航大、清华大学及北联大、矿业大学及北林大,四面八方都被众多大学包围起来,这样的学校恐怕全国也只有极个别。北京语言大学创办于1962年,当时叫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1964年改名北京语言学院;1996年更名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定为今名。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朱德熙、世界文学专家王宁等是该校教师。中国唯一以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国际型大学,同时对中国学生进行外语、汉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等的教育,并承担着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留学预备人员出国前外语培训工作。它还是中国从事对外汉语和中华文化教育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高校。至今已为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地区培养了50000多名懂汉语、熟悉中华文化的各级各类学生。

[联接]占地面积300亩左右。藏书63万余册。

设汉语、外国语、汉语速成、人文、继续教育、网络教育6个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2个直属系,1个体育教学部,对外汉语、汉语水平考试2个中心,语言、比较2个研究所。

有正教授44名,副教授、讲师等在职人员数百名。有6000多名外国学生、2000余名中国学生。

北京服装学院:云想霓裳翩翩舞,时尚羽衣出北服。北服创建于1959年,原名北京纺织工学院,1961年更名北京化纤工学院,1987年改扩建为北京服装学院,是纺织工业部(现中国纺织总会)直属高校。它是全国唯一以服装命名,多学科协调发展,有鲜明特色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主要培养服装设计、服装材料、服装贸易等方面的人才。围绕服装,形成将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服饰文化相融合、艺术设计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办学特色。学校每年都举行服装服饰表演大赛。该院每年与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丹麦等国建立校际交流关系,开展“2+2”、“3+1”式(即新生入学后前两年或三年在国内就读,后两年或后一年在国外就读)学生交流、互派活动,定期选送一部分优秀生赴国外留学。近两年该院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在90%左右。学校有一座高达18层的综合主楼,在全国高校中屈指可数。它位于北京市内东北部朝阳区,与北化、对外经贸大、北京中医大等校毗邻。

[联接]占地面积200亩左右。藏书30万册。

设服装、纤维材料工程、精细化工、工业设计与自动化、国际贸易、工艺美术等6个系和基础课部、社会科学部、成人教育部,及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服装研究所、化工研究所、化纤机械研究所、服装CAD设计开发中心等科研机构。其本科专业有化学纤维、染整工程、服装设计、服装工程、工业设计与自动化、精细化工、企业管理、国际贸易、工业会计、装磺艺术设计、染织艺术设计、装饰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14个。硕士点有化学纤维、染整工程、纺织机械、化学工程、服装与工艺美术设计等5个。

有教职工800多人,其中教师约400人,高级技术职称的160多人。在校本科生、专科生、研究生2500多人。

北京科技大学:曾是著名的北京钢铁学院,位于曾以聚集着北京8大学院(现已基本上升格为大学)而闻名的西北海淀区学院路上;1952年由北洋大学等5所国内著名大学部分系科组建而成;1997年首批进入“211工程”行列;原隶属冶金工业部,1998年归于教育部直属。其杰出校友有党和国家领导人罗干、刘淇、徐匡迪、黄孟复等,及30余名两院院士。被誉为“钢铁摇篮”。工学是其强项,冶金物理与化学、钢铁冶金科学技术史、材料物理与化学等专业居国内高校前列。工学列全国前20名,科技综合实力列全国前30名。2002年统计,其“EI”在全国高校排名第22位,“SCI”排名第22位。这些数据都说明了该校的不同凡响。北科的体育竞技水平和群众性体育活动在北京乃至全国也都享有盛誉。女篮代表队在北京市高校联赛中连续12次夺冠;涌现出了李敏宽、楼大鹏等国家级优秀运动员;并且获得2008年奥运会柔道(跆拳道)比赛场馆的建设权。

[联接]占地面积数百亩。藏书100万册。

由9个学院及研究生院、体育部、管庄校区、延庆分校组成。有36个本科专业,4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62个硕士点,另有MBA(含EMBA)、MPA和14个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2个博士点,6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在冶金、材料、机械、矿业等领域的7个全国重点学科学术水平蜚声中外;管理、科技史等学科享有盛誉;控制、热能、力学等学科具有雄厚实力;一批新兴学科,如计算机、电子信息、环境工程、土木工程等焕发出勃勃生机。另有2个国家级重点(专业)实验室(新金属材料),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高效轧制),4个部委级开放实验室。有2个国家一级学会、22个二级学会、19个三级学会挂靠。

有专任教师10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6人,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3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10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长江计划”特聘教授5人,教授258人、副教授361人。在校各类学生总数2.4万人,其中本专科生10875人,各类研究生5490人(博士生1140人、硕士生3056人、专业学位研究生1294人),在站博士后33人,外国留学生81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办于1952年,原名北京航空学院,由当时包括清华大学、北洋大学等8所著名大学的航空院系合并而成,是新中国首所航空工程大学,并被国家确定为全国15所重点院校之一;80年代中期被列入国家“七五”重点建设15所高校之一;1988年更为今名;90年代被确定为国家“八五”重点建设14所高校之一。该校由国防科工委、教育部、中国工程院、北京市人民政府四家班子联手助其腾飞。它声称多学科类大学,但在航空航天技术研究及应用、工程技术方面尤其居于国内领先地位,相关学科(导航、制导与控制、飞行器设计、航空宇航推进理论工程等)师资力量强、科研水平高,将使你飞跃蓝天、翱翔宇宙的愿望变为现实。该校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架轻型客机“北京一号”、亚洲第一枚探空火箭“北京二号”、中国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北京五号”、自动化领域的飞行模拟器、计算机领域的硅编译系统、新材料和信息存储领域中的相变型光盘、先进的机器人技术等;并涌现出发射“澳星”的捆绑式火箭总设计师王德臣,“神舟”号飞船的总设计师戚发轫、总指挥袁家军,科研试飞英雄王昂、国家发明一等奖获得者高歌,及一大批“两院”院士。工科列全国前10名左右、科技综合实力列全国前20名左右。校址地处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毗邻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与北四环,位置优越,校园宽敞。因为有老乡在,北航我也不少去,感觉它颇为安静、朴实。

[联接]占地1800余亩。藏书120万册。

有21个学院(研究生、继续教育、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计算机、宇航、经济管理、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飞行、理学、人文社会科学、法学、北京大学工程研究、软件、高等工程、北航海淀应用技术、中英国际、现代远程教育、创业管理培训),6个直属系(飞行器设计与应用力学、土木工程、外国语言、汽车工程、工程系统工程、生物工程)。有国家重点学科12个(固体力学、流体力学、机械设计及理论、精密仪器及机械、材料学、导航、制导与控制、计算机软件与理论、飞行器设计、航空宇航推进理论工程、人机与环境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省部级重点学科22个。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7个。1个专业性出版社。

有教职工30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10名,正、副教授1200余名,博士生导师近300名。在校学生愈2.6万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500多名,硕士研究生5000余名,外国留学生近300名。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一所以外语、旅游为特色,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多学科综合发展的全国著名外语类高等学府,其主要任务是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外事、旅游和国际经贸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它是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于1964年创立的。如果说“北外”是以基础、全面的外语类学科教研为优势的院校,则“北二外”便是以实用性、时新性的外语类学科教研为特色的院校。它下辖有民办二级北京旅游大学;有一个自己的中国旅游教育出版社;培养了大量优秀导游,在该方面是中国高校中的佼佼者。著名校友有中信集团副总经理、外交部副部长、中联部副部长、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等。专业好,学生分配好,将来工作待遇好,又位于首都,故录取分数也比较高。该校还有个显著特点就是女生甚多,长相姣好,在北京乃至全国高校之林中都以美女成群而闻名。

[联接]占地面积200百余亩。藏书数十万册。

设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朝鲜语系,国际传播、法政、旅游管理、国际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国际文化交流、继续教育学院,旅游发展研究院和跨文化研究所,共8系、8院、1所。有16个本科专业(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朝鲜语、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国际政治、法学、旅游管理、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等专业),7个硕士点(英语、日语、俄语、旅游管理、外国语言文学及应用语言学、企业管理、国际贸易),2个第二学士学位(旅游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

有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6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200人。有各类在校学历生8000余人。

北京理工大学:前身是1940年创办的延安自然科学院,1943年并入延安大学,1948年成为华北大学工学院,1949迁入北京,1950年中法大学并入,1951年改名北京工业学院,当时就是首批全国重点大学,1988年定为今名。在全国诸多冠以“理工”之名的普通高校中,北理工可能是军事色彩最为突出的,且长期直接由国家兵器工业总公司管辖,所以许多优势专业,如装甲车辆工程、爆炸力学、军用光学等,均与此有关。该校的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等学科在国内数一数二。甚至他们都是以数字来命名院系,更显示出一种军事性的神秘感。其工科与综合实力均在全国高校排行前30强上下。人大与北理工离得比较近,仅隔着一条北三环路;以文科为主的人大又与以理工科为主的北理工是教育部批准的合作办学院校;且北理工面积比较大、教室比较多,所以大学几年我经常晚上早早吃过饭后就徒步赶去北理工上自习,我大学时的很多文章就是在北理工的教室里完成的,同时还在那里读了不少文学名著、各类报刊、英语课文;写累了、看腻了还可以放下来,到外面的操场、草地上走走想想、运动运动。故直到现在我仍对它心存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