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皮亚杰亲子游戏育儿法
611400000022

第22章 2~3岁宝宝的亲子游戏 (3)

家长可以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不断地变换位置、速度以及频率,避免宝宝出现注意懈怠和注意分散、疲劳等问题。这样也可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6.“采”果子

成长目标:

培养宝宝的灵敏性、身体的平衡能力,增加宝宝与父母间的感情。

简单准备:

一个装满水果的塑料筐,一个空塑料筐。

现在开始:

①家长把装满小球的塑料筐和空塑料筐摆好,中间大概隔2~3米。接着家长和宝宝要走一段大概两米的小路,到装满水果的塑料筐中去取水果。

②家长让宝宝把双脚踩在自己的双脚上,一起移动双脚沿着小路向前去采果子。

③走到装满水果的塑料筐前,家长让宝宝拿起1个水果,再一起走到前面的空塑料筐边,将水果放入空塑料筐内,再往回走去取水果。

还要知道:

为了增加协调性,家长可以一边走一边和宝宝一起说“一二一、一二一”,家长可以根据宝宝的情况随时调整小路的距离,但不能太远,大约在2~3米左右。

7.宝宝学开车

成长目标:

培养宝宝合作沟通的能力。

简单准备:

儿童车。

现在开始:

①妈妈和宝宝一起推着宝宝的儿童车,在宝宝的指令下“驾驶”。比如“往前”、“倒车”、“向右拐”、“向左拐”、“往门的方向去”。

②家长也可以多邀请几个小朋友分成小组比赛,比比谁前进的速度快,或者倒车的速度快。

还要知道:

宝宝熟悉这个游戏后,家长可以让宝宝在家长的指令下独自“开车”“往前”“向右拐”……家长要注意推车的速度,要和宝宝保持步调一致,并且要让宝宝感觉到他自己在推车。

8.降落伞

成长目标:

训练宝宝小肌肉群的发展以及快速反应能力。

简单准备:

客厅(或房间)。

现在开始:

①爸爸伸出一只手,五指张开,掌心向下。妈妈和宝宝各伸出一个手指顶住爸爸的掌心。

②大家一起念儿歌:“小小降落伞,马上降下来,一把抓住哪一个?”童谣结束后,爸爸迅速合起手掌,看看最后抓住了谁的手指头,谁的手指还留在“降落伞”内就表示他输了。

还要知道:

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家长可以来个小处罚,谁输了,大家就刮一下他的鼻子。刚开始,家长可以让着宝宝,增加宝宝玩游戏的兴趣。

9.追堵游戏

成长目标:

锻炼宝宝身体的敏捷能力和平衡能力。

简单准备:

选择室外,粉笔。

现在开始:

①家长先在室外一块平坦、干净、不湿滑的空地上写画一个大大的“田”字,家长和宝宝分别站在“田”字相对的两个角上。

②家长喊“开始”,宝宝踩着线开始跑,家长则踩着线开始追和堵。跑的时候,家长可以边唱这首改编的儿歌:“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只张开手臂,一只挽起袖子,真可爱,真可爱。”

还要知道:

游戏前,家长一定要先告诉宝宝要在笔画线上跑动,在跑动和转弯的过程中,不能离开笔画线。宝宝跑动时,家长也只能在线上追和堵。如果宝宝离开了笔画线或家长追到了宝宝,宝宝就算输了。可以重新开始游戏,让宝宝追家长。另外,在游戏的过程中,家长应根据宝宝跑动的速度中调整自己的追堵速度。刚开始,家长可以故意输给宝宝,以增加宝宝玩游戏的兴趣。

10.往返跑

成长目标:

锻炼宝宝的跑步速度和身体的耐力。

简单准备:

周末和宝宝到郊外去。

现在开始:

①家长和宝宝选一块林中的草地,让宝宝在上面尽情地滚爬、蹦跳、奔跑。当然家长必须在一旁看着,以免宝宝摔跤。

②家长让宝宝选择一棵树,以这棵树为终点,宝宝跑过去摸一下树,再跑回来,游戏可反复进行。家长和宝宝可以进行比赛,在规定的时间里,谁往返的次数多,谁就是胜利者。

还要知道:

家长应根据宝宝的跑步速度调整自己的跑步速度,刚开始可以故意输给宝宝。为了增加游戏的乐趣,这个游戏还可以这样玩:先在树底下准备一堆小石子,家长和宝宝比赛,一起跑过去拿一颗小石子放在指定的地点,每次只允许拿一个,如此反复。在规定的时间内,谁拿的小石子最多,谁就赢了。

11.“信送到了”

成长目标:

训练宝宝走、跑交替和变速的能力。

简单准备:

黄、绿、蓝、白四种颜色的信封各一个。

现在开始:

①家长拿出4个不同颜色的信封,让宝宝记住蓝信封表示“快速跑”,黄信封表示“慢跑”,绿信封表示“快走”,白信封表示“停住”,然后让宝宝站在离家长两米左右的地方。

②当家长挥动蓝信封喊“轰轰轰”时,宝宝双手侧平举模仿飞机做快速跑的动作;当家长挥动黄信封喊“呜呜呜”时,宝宝双手屈肘在体侧前后模仿火车做慢跑的动作;当家长挥动绿信封喊“嘀嘀嘀”时,宝宝立刻模仿驾驶汽车做快步走的动作。

③最后,家长举起白色的信封,表示“信送到了”,这时宝宝就要慢慢地停下来。

还要知道:

这个游戏刚开始时可以不用信封,让宝宝听家长的指令做快走、慢跑、快跑、慢走等变速动作,锻炼宝宝的反应能力。如果宝宝不知道什么是快走、什么是慢跑,家长应先教会宝宝这些动作后再来做这个游戏。

12.卷白菜

成长目标:

锻炼宝宝大胆说话的能力以及宝宝的自转平衡能力,提高宝宝双手配合的能力,丰富宝宝的生活常识,进一步提高宝宝对数的理解。

简单准备:

一条长围巾或一根细绳,两个泡沫垫子。

现在开始:

①家长拿出垫子,和宝宝面对面坐在垫子上,先唱儿歌,让宝宝边听儿歌边用肢体来感知卷和切的动作。当家长念到“卷卷卷,卷白菜”时,宝宝双手握拳在胸前,有节奏地做转肘的动作;当家长念到“卷成一棵大白菜”时,宝宝双手抱紧头,做白菜状;念到“切切切,切白菜”时,宝宝有节奏地做切菜的动作。

②家长抓住围巾一头,宝宝抓住围巾另一头。让宝宝跟着家长一起说儿歌“卷卷卷,卷白菜,卷成一棵大白菜”。一边说,一边让宝宝自转,把围巾或绳子卷在自己的腰部。

③家长接着和宝宝一起说儿歌:“切切切,切白菜,切完一棵大白菜。”宝宝再从围巾或绳子中自转出来。

还要知道:

刚开始,家长可帮助宝宝转。给宝宝用的围巾和绳子不宜太长,围巾也可用浴巾来代替。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家长还可以和宝宝一起转。

13.小火车

成长目标:

培养宝宝的想象力和模仿能力,以及身体的平衡能力。

简单准备:

长绳子。

现在开始:

①爸爸把绳子的一端绑在自己的膝盖上,妈妈在爸爸的后面接过多余的绳子绑在自己的膝盖上,宝宝在妈妈后面拿住绳子的两端,一个紧挨着一个。这样,一列“小火车”就组成了。

②爸爸喊:“火车开动了,大家要小心。”大家一个跟着一个朝前走。在前进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和宝宝一起哼唱富有节奏感的儿歌,如《小火车》:“我的小火车呀,轰隆隆隆地开;一会上上岗,一会钻隧道;绳儿变成小火车,运粮运货忙又忙。”

还要知道:

游戏中家长要注意宝宝的安全,行走的速度要依宝宝的情况来调整。另外,这个游戏如果能多邀请一些小朋友来玩会更有趣。

14.我是手推车

成长目标:

锻炼宝宝的颈肌、臂肌、腰肌及腹肌,提高宝宝的身体平衡能力。

简单准备:

在床上或干净的泡沫板上。

现在开始:

①让宝宝双手撑地,两腿伸直,家长双手托住宝宝的腰部向上抬起,使宝宝的两腿离开地面。或者用双手将宝宝的小腿向上抬起,指导宝宝向前爬,向左或向右转弯。

②在宝宝向前爬行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唱儿歌:“小推车,推呀推;向左转,向右转;到站了,停下来。”

还要知道:

宝宝爬行的时间和距离,家长应根据宝宝的情况来把握。行进的过程中,家长千万不要操之过急,以免宝宝扭伤自己。另外,如果宝宝还不足以用手支撑自己的身体,就不要为难宝宝,可以让宝宝多做一些相关的辅助练习,再来尝试此游戏。

15.快躲起来

成长目标:

教宝宝学会听音乐信号行动,提高宝宝的注意力和克制力。

简单准备:

录音机或CD,儿童音乐磁带。

现在开始:

①妈妈背对着宝宝,宝宝随着音乐随意走动,爸爸说“快躲起来!”宝宝立刻找地方躲起来,并保证不出声。

②音乐停止,妈妈开始找宝宝。妈妈刚开始找宝宝时,可故意找不到宝宝,以增加宝宝对游戏的兴趣。

还要知道:

这个游戏也可以变换角色来玩,比如让宝宝在音乐停止后去找妈妈,或者由宝宝来说“快躲起来”。游戏中要注意宝宝的安全,家长可以设置几个安全躲藏的地方。

16.打气球

成长目标:

锻炼宝宝的运动能力以及手眼协调能力。

简单准备:

一个气球。

现在开始:

①家长用手吊一个气球,让宝宝伸手跳起拍击气球。

②也可以把气球抛给宝宝,让宝宝用脚踢。

③还可以用儿歌鼓励宝宝:“打球、踢球,宝宝,玩球!”

还要知道:

气球的高度,家长可以根据宝宝的情况随时调节。

17.搜寻脚印

成长目标:

锻炼宝宝的运动能力、思考能力以及探索能力。

简单准备:

面粉,兔娃娃,宝宝喜欢的一个玩具。

现在开始:

①家长先在地板上用食指和中指关节蘸上面粉印在地板上造出“兔子的脚印”,在脚印的终点放上兔娃娃和宝宝喜欢的一个玩具。

②告诉宝宝,有只兔子带了礼物来找他,让他按脚印去搜寻。

还要知道:

制造脚印的时候尽量绕开一些障碍物,以免宝宝摔跤。

18.龟兔赛跑

成长目标:

练习宝宝的爬行能力,加强与宝宝的交流。

简单准备:

在场地上画两条距离5米左右的平行线,一条作为起点线,另一条作为终点线。

现在开始:

①家长扮演小乌龟,宝宝扮演小兔子,在线外做好预备姿势。

②家长发出“一、二、三”的信号后,与宝宝一起朝着终点爬,看谁爬得快。

还要知道:

家长在与宝宝赛跑的时候,要看宝宝爬的动作是否正确。另外,家长不要爬得太快,要给予宝宝鼓励,让宝宝胜过家长。

2~3岁宝宝的精细动作发展

2~3岁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宝宝在这个阶段不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他们已经有了强烈要求自己做的独立愿望,能够完成一些简单的需要动手操作的事。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的教育原则。可是,现在很多家庭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宝宝各方面能力培养的投入越来越多,但却忽视了动手能力的培养。这大多是家长视宝宝为掌上明珠,对宝宝过分宠爱,事事包办代替的原因。

宝宝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是宝宝成长的基础、发展的起点,也是开发宝宝智力的前提条件。所谓心灵手巧,手是运动器官,也是智能器官。宝宝的智慧在他的手指上。精细动作就是宝宝运用手尤其是手指的操作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本质,就是手、眼、脑的协调能力。

宝宝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习的东西有很多。动手能力是宝宝其成长的基础,所以,家长一定要重视这点。而3岁前是宝宝精细动作能力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家长要把握好时机,培养宝宝良好的动手操作的能力。

两岁多的宝宝已具备独立做事的能力,其四肢活动、手的抓握以及小手指的协调能力都比以前强,手和眼也已经能够互相配合起来。而且,这个时期的宝宝进入了第一反抗期,他们爱模仿,愿尝试,喜欢说不,所以,家长何不顺水推舟?

平时,家长在家里可以准备一些适宜的玩具,如积木、拼图、可拆装汽车等,也可以和宝宝一起玩橡皮泥,做葡萄草莓酱,扔纸球。两岁半的宝宝可以从简单的一步折纸学起,到3岁时可学2~3步的折纸。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让宝宝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宝宝自己能做的,家长就不要包办。要刻意培养宝宝自己倒水喝、自己洗手、擦脸、自己用筷子吃饭、自己整理玩具、自己解小便、自己穿脱简单衣服等习惯。

如果宝宝要听故事,家长可以让宝宝主动去翻书,给宝宝一些指令,比如叫宝宝翻到有灰太狼的那一页。平时可以利用包装纸、矿泉水瓶、易拉罐等废旧材料让宝宝自己画、剪、撕、贴,玩盖瓶盖的游戏等,也可以给宝宝一些线团,让宝宝将小线团滚成大线团。或者让宝宝自己动手做一些小玩意儿,比如给宝宝几个彩色的纸花,看宝宝如何将它们组合,拼成一大朵花。当宝宝熟练使用勺子后,就可以让宝宝学用筷子了。家长可以给宝宝准备几双小巧的玩具筷子,在宝宝玩“过家家”的游戏时练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