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经典导读与案例精选: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辅学读本
6114300000001

第1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

自我完善和价值实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概述

大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是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何处理好理想与现实、权利与义务、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自由与纪律、友谊与爱情、学习与工作等关系,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怎样的生活才有意义、怎样的人生追求才有价值……这一系列的人生课题,都需要我们去观察、思索、实践、选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目的,就是要与同学们共同探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

本课程的结构分三大部分:思想、道德、法律;贯穿两条主线:内在的人格塑造即思想道德法律修养,外在的社会规范即道德和法律规范,追求内在的人格与外在的社会环境的统一,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课程的第一部分是最重要的部分,分别从理想与信念、爱国主义和人生意义及价值入手,探讨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理想信念,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和凝聚力,也是个人发展的原动力。我国社会的共同理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信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个人而言,“生活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生活”。同学们的人生正起步,在事业、工作和生活方面都有一定的目标和追求。如何发掘个人的潜质并使之与社会的共同理想结合,这是人生的重大课题。爱国主义是理想信念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上的集中体现。爱国的思想与情感,同学们大都具备,但需要将朴素的情感理性化,唯其如此,才能在人生的征途中矢志不渝。在全球化时代爱国主义仍有旺盛的生命力,但又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什么是爱国、该怎样爱国?这是值得探讨的新课题。人生观、价值观虽抽象枯燥,但事实上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人该怎样活着?这是千百年来恒久的课题;人与他人如何相处、个人与社会该怎样相融、个人的身与心如何协调统一,是我们每天不得不面对的课题。事业上的成就,生活中的幸福,无不来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部分探讨道德修养问题。古今中外,受时代、民族、阶级的局限,道德内涵各有所不同,然而通过道德规范推动社会有序向善这是不二的法则。各个国家与民族相互交流,形成了人类社会的优秀道德。中华民族在千百年的发展中形成许多优良的道德传统,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大学生的素质,既体现在科学文化素养上,又体现在道德修养上。良好的道德品格是人生幸福的源泉,也是个人走向社会、走向世界的通行证。我们需要通过对社会道德的认知与践行,塑造我们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方面的良好品格。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这是贯穿人生始终的大课题。

第三部分介绍我国法律的基本精神,了解宪法、民法及刑法等法律的基本知识。法律不仅是行为的外在约束,更是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手段;法律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为了维护自由;法律不是我们的对立面,而是我们的好朋友。宪法规定了我国政治制度的框架结构,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及人身关系;刑法是关于惩处犯罪的制度,通过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正常秩序以及公民生命和财产方面的权益。我国社会日益走向法治化,法律将一直伴随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学好法律、运用法律,养成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对于我们的人生有着极大的意义。

提高思想道德法律素养,是知、信、行的结合,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通过一个学期每周几个课时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试图通过课堂内外教与学的互动,引发同学们探讨、思考这些人生旅途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为此,我们选取了一些相关的经典文献和案例,希望给同学们一些启迪。“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成功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幸福的生活靠自己创造,良好的品格是长期塑造的结果。让我们为国家、为家庭、为自己,完善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经典导读

经典一

对全国青年的希望[1]

江泽民

在这里,我向北大同学和所有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向全国各界青年提出几点希望。

希望你们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首先要刻苦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这是成才的重要前提。要学有专长,同时努力拓宽知识面,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和提高自己。求知与修养相结合,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秀文化传统。没有好的思想品德,也不可能把学到的知识真正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也就难以大有作为。青年时期注重思想修养,陶冶情操,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己一生的奋斗和成就将会产生长远而巨大的作用。

希望你们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要健康成长,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而且要向社会实践学习,自觉地投身于火热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知识常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青年人要立志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磨炼意志,砥砺品格,把学得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这是古往今来许多人成就一番事业的经验总结。

希望你们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青年人富有遐想和抱负,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这是青年的特点,也是优点。但需懂得,个人的抱负不可能孤立地实现,只有把它同时代和人民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才能使自身价值得到充分实现。如果脱离时代,脱离人民,必将一事无成。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全国各族青年展示才华,实现志向,提供了广大的舞台。生长在这样的时代是幸福的。广大青年一定要虚心向革命先辈和人民群众学习,在为祖国的竭诚奉献中焕发出青春的绚丽光彩。

希望你们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青年人要有理想,还要有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和脚踏实地、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是非常艰巨的事业。我国还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前进的道路上必然会遇到许多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与挑战。广大青年一定要深刻认识我们的国情,要有坚韧不拔的充分思想准备,取得成绩时不盲目乐观,遇到困难时不气馁悲观。创业维艰,奋斗以成。历史的胜利与成功,永远属于具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艰苦奋斗的人们。

祖国的未来是无限美好的,青年的未来也是无限美好的。祖国和民族的希望寄托于青年。希望广大青年和全国人民一道,在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指引下,同心同德,勇于开拓,向着新世纪前进,向着现代化的光辉目标前进,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前进!

注释

[1]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8年5月5日。

经典二

庆祝清华大学校庆100周年讲话[1](节选)

胡锦涛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青年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党和人民对包括广大青年学生在内的全国青年寄予厚望。在这里,我想给清华大学的同学们和全国青年学生提三点希望。

第一,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青年人朝气蓬勃,善于接受新事物,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珍惜美好青春年华,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认真学习中华优秀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夯实理论功底,提高专业素养,努力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丰富自己。同时,要积极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胸怀远大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培育科学精神,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牢牢把握人生正确航向,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谱写壮丽的青春乐章。

第二,希望同学们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科学理论、创新思维来自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同学们要做到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打好知识根基的前提下,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不断认识和掌握真理。同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基层一线砥砺品质,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锤炼作风,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切实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为走上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希望同学们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辅相成。同学们要坚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的过程中,在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保持个性、彰显本色,实现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有机结合,在德智体美相互促进、有机融合中实现全面发展,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我国广大有志青年提供了创造精彩人生的广阔舞台。生长在我们这样一个伟大时代,我国青年一代应该大有作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让我们紧紧携起手来,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共同为我们伟大祖国、伟大民族更加美好的明天奋斗、奋斗、再奋斗!

[导读]

少年强则中国强

毛泽东对青年学子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青年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党的几代领导人都对青年学生寄予厚望,也对青年学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这也是祖国和人民对我们的厚望和要求。江泽民要求大学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胡锦涛要求大学生将德与智相统一、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统一,两位领导人表述虽略有不同,但核心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当代大学生既要有厚实的科学文化素养,又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社会实践能力;既要有远大理想,又要脚踏实地;既要全面发展,又要展现个性,要将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才能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对于我们来说,也许无法全面达到这些要求,但至少我们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既贡献于社会,又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注释

[1]《胡锦涛在清华大学校庆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1年4月25日新华社电。

经典三

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节选)

胡锦涛

中国青年运动90年的历史发展,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经验和启迪,我们要牢牢记取、倍加珍惜。

——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事业胜利的坚强领导核心。一部中国青年运动史,说到底,就是一部广大青年在党的领导下不懈奋斗的历史。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广大青年才能朝着正确方向奋勇前进,中国青年运动才能沿着正确道路蓬勃发展。

——必须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伟大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伟大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爱国主义旗帜感召和凝聚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为祖国和人民忘我奉献。只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广大青年才能激发出经久不息的奋斗热情,中国青年运动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必须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青年的前进步伐从来都与时代的前进步伐紧密相连。与时代并肩前行,走在祖国和人民前进队伍的行列中,是青年成长发展、大有作为的前提条件。只有走在时代前列,广大青年才能成就远大抱负,中国青年运动才能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必须始终投身人民伟大实践。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人民创造历史的丰富实践,是青年磨砺意志、增长才干的最好课堂。与人民相结合,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是青年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只有投身人民伟大实践,广大青年才能站稳最基本最扎实的政治立场,中国青年运动才能拥有最强大最深厚的前进动力。

——必须始终尊重青年主体地位。青年是青年运动的主体,青年运动是青年人的事业。必须尊重青年、理解青年、相信青年、依靠青年,充分照顾青年特点、发挥青年优势。只有尊重青年主体地位,广大青年才能焕发出极大的创造热情,中国青年运动才能始终保持勃勃的生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