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FBI微动作心理学
6114500000001

第1章 前言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只有对他人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找到合适的方式与之交流和交往。因为,当我们了解了对方之后,才知道对方喜欢什么话题,以及怎样与之交流,从而拉近彼此的距离,并且让对方开口说话。但如果我们对对方的个性、兴趣、习惯等毫无所知,接下来的交流与交往就无从下手。对于初次见面该怎样交流的问题,不少人会感到很纠结。其中原因就是,在面对陌生人时,人们往往不知道怎样引出话题;在与陌生人交流的过程中,不知道对方对自己的话题是否关注,不知道对方对自己的态度,也不知道对方是怎样的一个人,等等。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懂得一些人类的行为心理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个性对一个人的行为有着很大的决定作用。如果我们用心观察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就不难发现,其实,每个人的一举一动都在告诉他人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也就是说,将我们个性出卖了的,正是我们自己的身体反应。一样的道理,如果我们很了解一个人的个性,不仅会对他当前的行为有所掌握,还可以根据他的个性对他在未来会做些什么有所预见。

每个人都希望对别人多一些了解,其实,这并不难。只要大家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之人,善于观察周围人的举动,慢慢地就会发现,在人们各种细微的动作中隐藏着他的个性信息,而且他的细微动作还能显示出其内心的微妙变化。

可以说,FBI在很长时间里都是一种神话般的存在。相关资料反映,FBI曾查办出很多惊动世人的大案。这些办案人员不仅办案速度快,而且在对犯罪嫌疑人的审讯中也很少出现纰漏。FBI之所以有着神奇的办案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办案人员对人类行为所透露的信息的准确把握。

FBI办案人员深知,在人们看似不经意的手势和动作中,隐藏着个人内心的秘密。

人类的肢体动作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人与人面对面交流时,通过肢体语言所传递的信息高达55%以上。也就是说,人类的肢体语言在人际沟通中有着语言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谓的肢体语言,就是一个人用身体动作来表达情感、交流信息、表明意图等沟通手段。它包括面部表情、姿态和手势以及其它非语言手段,也是人们在日常交流中用以辨别他人内心世界的主要根据。事实上,这些丰富的肢体语言,的确更能无声胜有声地将信息表达出来。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霍尔曾说:“无声语言所显示的意义要比有声语言更丰富。”而行为研究表明,肢体语言对内在素质的揭示具有确定性和直观性。那么,想要解读肢体语言并通过这一方式达到对他人了解的目的,该从哪方面入手呢?

首先,要学会观察周围人的行为方式。研究表明,你对一个人越了解,就越容易发现他的行为所透露的信息,而你视线里存储的数据足以让你对这些信息做出相应的判断。比如,你发现你正在念初中的儿子在参加考试前有挠头或咬嘴唇的举动时,你应该知道,对于这次考试,他可能没有做足准备或比较紧张。而你在以后的日子里也一定会看到,每当内心紧张时他都会做这个动作。

通过对亲近的人的观察,你会掌握一些判断行为方式的依据,然后去试着分析和识别陌生人的各种微小动作,并不断积累经验,了解越来越多的肢体语言所透露的信息。

另外,要知道一个人行为变化的含义,一个人行为发生变化,表明这个人正在对某种信息进行加工或调试,这也能反映出某个人在某种环境下的兴趣和意图。对这些行为变化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将要发生的事,让我们获得更加充裕的时间以找到应对的方法。FBI办案人员,总是能够从犯罪嫌疑人细微的动作变化中捕捉到他心理状态的变化,从而找到审讯的突破口。

根据办案人员的经验,犯罪嫌疑人微小的手部动作,腿部动作,躯干突然挺直、前倾或后倾,眼神的专注和不专注,瞳孔大小的变化等,都可能隐藏着嫌疑人的犯罪线索。

FBI的这一办案经验,完全可以应用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人们第一次与人见面时,就可以通过观察对方不经意间做出的肢体动作,去分析判断对方的个性以及心理变化,从而在短时间内了解对方的个性以及好恶,为自己赢得掌控局面的机会。本书通过典型案例以及细致的心理分析,向人们展现了作为“非语言”形式的肢体语言在各种状况下所传递的信息。比如,手部动作所包含的各种含义,腿部在不同情形下的下意识动作,眼神动作、视线移动所表达的意义,以及人们在说话时的语态所传递的各种信息等,并通过对这些肢体语言的展示,为大家提供了很多值得参考的行为动作的常识。

任何一种动作都可以是人们了解他人内心世界的途径。语言可以伪装,但人类的行为和眼睛动作却很容易在不经意间泄露一个人的内心秘密。无论他隐藏得多深,都能透过肢体语言发现其中的端倪。因此,想要更多更快地了解他人,拥有更顺利的人际交往,就要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就能够掌握识人的本领。我们编写本书的目的也在于此,希望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从中学习到一些识人的技能,从而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