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莲花祭
613300000124

第124章

“想必那个赢公,一定有他自己的想法,只是装糊涂而已。”程风思索着说道。

红袖继续讲着:“那子容见田赢公总是没有举动,渐渐放宽了心,越来越胆大妄为,他不但囤积了无数军粮,还修缮了武器装备,更不断扩充步兵,车兵,并与住在都城的母亲约定了日期,让母亲做他的内应,准备一鼓作气攻下田赢公所在的都城,消灭田赢公。”

“当时的郯国群臣听到这样的消息之后,都义愤填膺,直到这个时候,田赢公才下达了采取行动的命令,他其实并不是愚钝,也不是痴傻,他心中早就有了算计,一直等待这一刻的来临。一旦下了决定,他的动作就快的惊人,反而先发制人,提前派去大批的兵士攻打他,让他措手不及,与此同时,他又把子容的昭昭恶行公布于众,你想,子容的恶行,又岂止用他来说,早就是大家心知肚明的。”

程风忽然说道:“所以说,所有人,其实在心理上都站向了田赢公这一方了?”

红袖点点头:“对,他向京城的兵士、居民宣扬子容违背祖训,妄图篡位攻兄,准备武力造反的罪行,使京城的人纷纷对子容倒戈相向,逼的他不得不远逃他方,田赢公又穷寇猛追,终于除去了心头大患,巩固了自己的政权。”

红袖深深吸了一口气,说道:“这就是我要对你说的欲去故纵的事例,田赢公明知道弟弟子容的目的是培植党羽,扩展势力和自己作对,他明知道他的所作所为总有一天会被大家看在眼里,会让越来越多的人所不容,但他并不预先制止他,而是顺应他,或者说,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他顺着这条错误的道路越走越远,终于激起朝廷内外人士的愤怒,而后抓紧时机,一举打败他,这样的效果,岂不是很好?”

“欲除故纵。”程风默默说着这几个字,忽然一笑,说道:“你的意思,我明白了。”

红袖的一个故事,让程风心中有了新的盘算,他凡事已经并不像之前那样,和啸川针锋相对,水火不容了,他一反常态,在任何人面前,尤其是在老皇帝和各个王公大臣面前都显得谦恭低调了许多,和他比起来,啸川则显得太过飞扬跋扈,他可没有掩饰的习惯。

程风的变化,让啸川身边的禅机子有些忧虑,可是在那一个大世子的眼睛里,这是程风自惭形秽的证明,他认为,那是因为程风开始觉得他斗不过自己,才会表现得这样底气不足,有了这样的心思,他难免有些自大起来。

他和程风之间一个明显的不同,是程风愿意听取红袖的意见,而涉及到本性问题,他很少愿意为了禅机子的话去做某些改变,红袖看出了这一点,禅机子也早就知道他这个弊病,有些事,即便他的能力再多么大,也都是无可奈何的。

只希望大世子能够在大事前听取他的建议,不要犯下无可挽回的错误就好。

战略部署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已经基本接近了尾声,红袖和禅机子已经各自拟订一套较为完美的抗敌方案,如今之所以还没有下令蜀疆的兵士采取行动,是因为时机还没有到,敌方全部都是远途而来,首先要做的,是耗尽他们的气力,然后,再做下一步计划。

可是,下一步计划还没有实施,蜀疆突然发生了一件突发状况。

就在这天早晨,一个小兵士突然来报,一直和蜀疆交好的番邦竟然侵袭边疆,紧接着,接二连三的兵士都来汇报同样的情况,兵士是在大世子和三世子都在的时候,向他二人汇报的,一时间,所有人都停下了谈论,一时被这个棘手的问题弄得措手不及。

这种情况是不能向老皇帝说的,他的病情才刚刚恢复一些,这样的情况无异于让他的病情雪上加霜。

番邦此次侵袭,很明显,就是听说了蜀疆现在的状况,借此试探蜀疆的态度,这些地域,平时看蜀疆威风凛凛,故此和他们修好,可是如今蜀疆四面楚歌,他们又换了一副心思,想如今老皇帝卧病在床,大世子和三世子都略显年轻,没有带兵经验,他们心中,也是多少有着欺软怕硬的心思。

啸川最先愤然站起来,说道:“这些不知道好歹的番邦小国,也不权衡一下自己的斤两!和我蜀疆对抗,他也配!”说完,大声说道:“要是让他们欺负了,我们的颜面可就别要了。”看他的意思,就要去带兵先攻打这些番邦小国。

禅机子悠悠说道:“世子先不要急,这个关键时刻,我们万万不能卤莽行事,攻打他们并不是难事,可是从刚刚士兵口中汇报来看,他们的侵犯只是试探性的,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活动,影响面也不是很大,我们这么大张旗鼓去征讨这些小国,一则让其他蒙在鼓里,和我们通好的小国心中忧虑恐惧,二则军士乏累,大战又在即,难免会影响我们与大国的作战质量,所以还要从长计议。”

红袖听他如此说,皱眉说道:“禅机军师说的正是,只是,如果我们对他们放任不理,只会让他们无所避讳,待到我们率大军出战,国内边疆空虚,他们多半会趁虚而入,这又怎么办?”

禅机子知道对方想借此机会试探他的能力,也不答言,只是拿着一柄扇子悠悠扇着,略微想了片刻,便回过头来,笑道:“我自然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不用耗费我们的一兵一卒,又可让他们这些番邦之人对我们有所避讳。”

在座都问什么办法,禅机子且先不说,只是让把一切都交给他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