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莲花祭
613300000229

第229章

湘妃望着跳到的烛光,悠悠叹息了一声,说道:“我又何尝不想这样,只可惜做不到,今日已经是如此,明日且不知还会落得什么下场呢,像我这样命薄的人,本就是该受这些的,你有何必在这里为我空叹呢?”

银锁皱起眉头,暗暗想了片刻,忽然说道:“就算娘娘自己解决不了,总还有皇后,难道以皇后的力量也不能帮到娘娘您吗?”

湘妃枯枯地摇了摇头,一语不发。

皇后,她当然是求过的,可是她已经不愿意再管自己,她现在只能自生自灭了。

银锁又说道:“就算皇后不管娘娘,娘娘您也并非到了世界末日,难道娘娘您忘了,我们皇宫足智多谋的能人可多着呢,娘娘大可以找来一个,为娘娘您出谋划策,岂不好呢?”

银锁的一句话,忽然让湘妃呆愣的心身恢复过来,她钝钝地看着银锁:“你说哪个?”

银锁皱眉说道:“娘娘若认真问我,银锁可是有些为难了,银锁曾经听说过三世子身边的红袖姑娘,以及大世子身边的禅机子都有过人的权谋,娘娘似乎并不喜欢红袖姑娘,所以银锁建议娘娘不如把禅机子请进后宫来,若他帮助娘娘解除了心头的忧虑,娘娘重重赏他,也就是了。娘娘看着可好呢?”

银锁说出请禅机子的话,本是她随意的一说,可是这些话却如同一盏点燃在湘妃心头的明灯,湘妃知道银锁并不知道她和大世子之间的关系,她举荐禅机子,仅仅因为他过人的机智,而他这份本事,她也早听说过的,只是从未与禅机子有过什么交往,正像银锁说的,禅机子刚好和红袖有一拼,她若想找来禅机子帮她,相信一定可以收复失地,报仇雪恨的。

湘妃忙道:“对,对,你说的对,我们应该请禅机子来,快快请他来!”

银锁笑道:“娘娘虽然急,可宫廷的规矩也是要遵守的,就算要请禅机子来,也要经过好多道工序才可以,无论怎么说他也是外宫的军师,且又是大世子的左膀右臂,并不是说一声请,就能请得来的,况且娘娘您看,现在天才刚刚亮,就算再快,也不能现在就去巴巴地把人家请来吧?”

“好,既然这样,你且先去忙着,待天亮了,你给我拿来纸笔,我写一封书信,你务必要亲自送去,等事情成了,别说禅机子那里我重重有赏,就是你的功劳,我也不会忘记的。”

丫鬟忙说道:“娘娘这是说的哪里话,银锁跟了娘娘十多年,何曾要过什么赏赐?别说传一封书信,就是为娘娘粉身碎骨,银锁也再不皱一下眉头的。”

湘妃心下微微一暖,微笑道:“你的忠心,我自然是知道的。”天微微亮了些,院中开始有丫鬟忙乱着打来洗脸水,银锁也出去忙了,过了半个时辰之后,银锁果然拿来纸笔来,湘妃往常给大世子写信,都是掖着藏着,不敢露出来的,可是这一次却大有不同,因为她是明着要请禅机子来,就是别人知道,也没有什么。

信很快到了大世子手里,大世子也因为湘妃这样毫不避讳地传书信而来,感到很是吃惊,见了信中的内容,一惊方平,疑心又起,不明白好端端的湘妃为什么要把禅机子请去议事,但他现在整个心思和精力都在皇帝病重方面,而且至于原因,与其他自己在这里胡乱猜测,何不如等到禅机子回来之后再问他,所以放他去了,并未多问。

关于皇帝病重,这里不得不指出来原因,原来,自从不日前皇帝和众妃子游湖,被湘妃推下湖水之后,心口就总是隐隐发痛,皇帝对外宫众臣的解释不过是自己失足踏进了水里,所以大家也都以为事实就是如此,可是正值此刻之际,皇宫忽然传出来一个震撼性的消息,让皇帝的病不免雪上加霜了。

老皇帝的第九个儿子程仁,因为身体一直羸弱多病,前段时间又不听众人的劝阻,执意要到荒郊河边去吟诗作画,旅途颠簸,竟然咳了血,归途又感染了风寒,回到皇宫之后就卧病在床,身子虚飘,药水不纳,眼见疾病已经是越来越重了。

如果仅仅是为一个病重的世子,也许老皇帝虽然痛心,但无论如何不会这么焦急。

可是,偏偏病重的是已经与公主定下婚约的程仁,这就让他心中平生出一股焦躁的情绪,婚期指日可待,况且静凉国的公主已经派人去迎接了,或许现在多半就在归途的路上,眼前突然发生这样一件事,不免让他本来就虚弱的身体更加虚弱,他们父子竟然整天如出一辙地不断咳嗽起来。

眼下这个情景,在大世子眼中看来很是有些微妙。

老皇帝病重,程风远途未归,或许,这对他来说,正意味着一个机会。

一个趁虚而入,夺取大权的机会。

虽然老皇帝的天平相当的一段时间之内是向他这个方向倾斜的,可是他近来仿佛感觉到了皇帝身上发生的一点点变化,他不明白原因,但这并不妨碍他敏锐的嗅觉所嗅到的重要信息,这信息就是,不论他付出多少努力,在老皇帝面前下了多少功夫,他能否被选为皇位的继承人,仍然是个未知数。

也就是说,或许会有那么一天,他所有的努力都会付诸东流,他会亲眼看着他的弟弟程风登上真金宝座,他不得不跪拜在程风的面前,俯首称臣,所有的这一切,几乎让他哪怕是想一想,都觉得怒火中烧。

他不能忍受。尤其不能忍受,那个人是程风。

他心中总有一个角落蠢蠢欲动,想要取代老皇帝,坐在那个高高的金色的雕琢着秀美长龙的椅子上,他想要高踞在椅子之上接受万民的朝拜,包括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