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任正非内部讲话:关键时,任正非说了什么
6135800000007

第7章 关键时刻之草根创业——步履维艰,同心合力(6)

但是加工厂却因为种种政策原因垮掉了。当时的鲁冠球负债累累,只能卖掉刚过世的祖父的三间房,变得倾家荡产。让他感到特别痛苦的不仅是这次商业试验本身的失败,还有失败给家里带来的巨大压力,父母用血汗换来的钱就这样化为乌有。但是,鲁冠球没有消沉,没有埋怨命运,没有抱怨生活,而是重新挑起生活的重担,奋然前行。没过多久,他成立了农机修配组,修理铁锹、镰刀,自行车等。后来,他的农机修配组的生意越做越红火。鲁冠球变卖了全部家当,把所有资金都投到了里面。虽然前途未卜,鲁冠球却把自己的命运完全押在了这上面。

鲁冠球真正的成功是与万向节密不可分的。万向节是汽车传动轴与驱动轴之间的连接器,因其可以在旋转的同时任意调转角度而得名。当鲁冠球开始接触万向节时,全国已有五十多家生产厂商,而且产品饱和,唯一有空间的市场是生产进口汽车万向节。一个乡镇小企业想生产工艺复杂的进口汽车万向节,在许多人看来,无异于痴人说梦。而且,鲁冠球不惜丢掉七十多万元产值的其他产品,把所有资源都集中在万向节上,让许多人难以理解。

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这一决策时,不能不为鲁冠球过人的判断力和选择小厂走专业化的道路而拍案叫绝。万向节虽然生产出来了,但是当鲁冠球为刚刚问世不久的产品寻找销路时,却遇到极大的困难。在当时的情况下,一个出自乡镇企业的产品很难得到来自经济体制的帮助。万向节必须自己创天下。鲁冠球租了两辆汽车,满载万向节参加山东胶南全国汽车配件订货会,三万名客商,沿街的展销点,却没有鲁冠球的一席之地。三天过后,鲁冠球摸清了各路厂家的价格,毅然提出大降价的决定,市场顷刻之间发生了变化,鲁冠球站在了市场的最前面。

创业者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持久的毅力,把创业路上的坎坷视为当然。一个人能否成为百万甚至千万富翁,可以依靠几年的好运和努力,或者一两次机遇就足够了。但一个人能否成为“大生意人”,“大企业家”,成就足以使他人和后人钦佩的事业,则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一家优秀企业的形成,一份长久事业的形成,甚至一个优秀产品的形成,往往都不是一两年、三五年所能做到,它更可能需要创业者毕生的心血。创业路上平常心很重要,坚韧的毅力是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第一精神。

创业者还要能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目标。在其他同行走上迷途的时候,创业者要能有清醒的认识,不为眼前小利所动,不做昧良心的产品;更为重要的是,要能耐得住寂寞,静心做技术和产品的创新,稳扎稳打,夯实企业发展的根基。创业者应该把企业当成实践人生理想的平台,而不仅仅是谋利的机器。虽然企业的本质是赢利,但凡是成功的企业,都是具有信念的企业。坚持信念和赢利并不矛盾,只有坚持信念,专注目标,才会获得竞争优势,从而使利润自来。

创业的先决条件,不是有多好的项目,多雄厚的资金,而是诸如坚韧、执著、坦然等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只有拥有了这样的创业精神,才能够突破困难,打开成功的大门。

关键时刻的启示之二:该冒险的时候必须勇敢前行。

创业精神里面非常重要的一条是冒险精神。当然冒险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一成不变的,需要我们在后天慢慢地发掘培养,让我们血液中隐藏的冒险精神沸腾起来。逐渐培养冒险的精神,并且长期坚持,才有可能成为很好的创业者,否则墨守成规,总是去做别人做过的东西,不尝试新的东西,是永远不可能创造出一个优秀的企业。

王传福,一个出身农家的人,在26岁时就成为高级工程师、副教授;创业几年后,他就将镍镉电池产销量做到全球第一、镍氢电池排名第二、锂电池排名第三,37岁便成为享誉全球的“电池大王”;2003年,他斥巨资转入汽车行业,发誓要成为汽车大王;如今,他已坐拥85亿元的个人财富。

青年时代在研究所工作的王传福发现,在自己研究领域之一的电池行业里,要花两三万元才能买到一部大哥大,国内电池产业随着移动电话的“井喷”方兴未艾。作为研究电池方面的专家,眼光敏锐独到的王传福心动眼热,他坚信,技术不是什么问题,只要能够上规模,就能干出大事业。

于是,王传福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脱离比格公司自己干。脱离具有强大背景的比格电池有限公司,辞去已有的总经理职务,这在一般人看来太冒险。但王传福相信一点:最灿烂的风景总在悬崖峭壁,富贵总在险境中显现。于是1995年初,王传福从一位做投资管理的亲戚那里借了300万元钱,注册成立了比亚迪科技有限公司,领着20多个人在深圳莲塘的旧车间里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

我们都知道,创建一家公司并不难,生产一个产品也容易,难的是怎样将尽可能小的投入转化为尽可能大的产出。这就需要企业家的长远眼光,需要冒险精神。很多人创业失败不在于缺乏资金,而在于缺乏眼光和冒险精神。王传福拥有的最大的资本就是战略眼光和冒险精神。忆及当年情形,王传福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哪来这么大的勇气。在当时,日本充电电池一统天下,国内的厂家多是买来电芯搞组装,利润少,几乎没有竞争力。如何打开局面?经过认真思考,王传福决定依靠自身技术研究优势,从一开始就把目光投向技术含量最高、利润最丰厚的充电电池核心部件——电芯——的生产。事实证明,王传福这一招可谓是后发制人、一招致命的关键。

如果说放弃稳定的收入进行艰苦创业对王传福来讲是第一次冒险,那么决定制造汽车无疑是他冒险的疯狂之举。

2003年1月23日,比亚迪宣布,以2.7亿元的价格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77%的股份,比亚迪成为继吉利之后国内第二家民营轿车生产企业。

王传福知道,从电池行业进入自己并不熟悉的全新行业,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因为有了这种挑战,也因为背负的社会责任,作为公司带头人的他在要求公司所有员工加强学习迎接挑战的同时,更要带领大家打造一支敢于冒险的团队。为此,他说:“冒险精神给比亚迪的初期发展带来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比亚迪要成为汽车大王,同样需要冒险精神,更需要一支敢于冒险的企业团队。”

在创业之旅中,领导人要有敢为人先的冒险精神,不过仍然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处于创新与创业风起云涌的时代,创业对于知识工作者而言,仍然是一生中重大的决定。因此,事先充分准备与谨慎的创业决策评估,是创业者在创业之初,至少应该尽到的职责。创业不应该被视为一种英雄的浪漫冒险,而应该是极其严肃的责任与承诺。因此,所有创业者在投入创业行为之前,都必须要深刻地自问,是否已经准备好了?

以下是攸关创业成败的五个基本问题,提出一套可供有意创业者作为自我评估的架构。对于这五项问题,如果你能够清楚回答,而且获得的都是正面答案,那么就大胆地启动创业脚步。但如果这五个问题中有部分还不清楚或还未具备条件,则建议你对于创业决定还要再慎重地考量。因为盲目创业,半途失败的几率恐怕会很大。

1.你是否具有一个能够振奋人心的愿景?这个愿景必须是远大且清晰的,除了能使自己兴奋,也能激发他人追随你一起创业。

2.你是否看到一个具有潜力的市场机会?必须是一个潜力够大,且在可见的未来能够被实现的市场机会,当然也需要能够预先估计实现市场潜力所需要的时间与资源条件。

现实中,很多成功的创业者都是瞅准了市场机会而成功创业的。

刘洋曾经是一家服装公司的服装设计师,后来从服装公司辞职后自己创业,转租别人的带照商户(现在有很多商品市场可以租,有些人买下后通过出租赢利,并且经营证照齐全)在一家服装市场中经营批发零售业务,凭借自身的设计能力和多年的行业经验,刘洋自己设计,找服装厂加工成衣后在自己的店铺内销售,获得了不少商业利润。

3.你是否提出一个明确可行且能够结合市场机会的创业构想?这个创业构想也必须要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以及能带来市场竞争优势。

4.你是否规划出一个能够创造利润的创新经营模式?而且也需要能够描述经营模式中顾客群体、核心策略、资源能力、价值网络各要素的内涵与创造利润的可行方式。

5.你是否拥有足以判断产业相关技术与产品发展的专业能力?应该知道,创业阶段,如果创业者对产品技术的成熟度了解不深入,将有一定风险。

沈思捷与开发出计算机远程控制全色护栏灯的朋友合作,注册了一家公司,拟进行产品的推广。刚刚做出样机,就有客户找上门来。该客户看到计算机模拟演示效果后,便和沈思捷签订了一个很大的工程订单。由于工期较紧,沈思捷便直接开始大批量生产,投入工程安装。但是最后由于产品的抗干扰性能不过关,导致客户退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沈思捷经营失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进行充分的产品可靠性试验,尤其是缺乏模拟现场工况的试验。

沈思捷的例子给创业者这样一个启示:在创业选项中选择新发明、应用新技术或投资于高科技新产品的时候,产品的可靠性、技术的成熟度是必须进行重点考核的可行性指标,在产品投入市场之前必须进行产品质量的相关测试,作出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如有条件应提供给部分客户使用,作出客户使用报告,使客户的使用情况全面、客观地反映出来,使我们能够正确地做出是否可以投入市场的决策,有效地规避贸然进入市场的经济风险和信用风险。

创业具有堪比“越狱”的风险性,一方面需要很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承受繁重的工作强度,甚至资金套牢、业务开发不顺利等多种压力;另一方面更可能遭遇破产、倒闭、法律纠纷、经济纠纷等多种风险。虽然创业所要面对的风险是多种多样的,但都同样要求创业者具有一个企业家所必备的冒险精神,而这种精神必须是持之以恒的、坚定的、不可动摇的。举例来说,当你发现一个新的商机,也许只有七分把握,你就应该付出行动了,因为如果你要等到时机完全成熟再去做,你也就走在了别人的后面,那时这个市场已经被别人占领了。

生命最伟大的意义之一就在于冒险、不断冒险,在于不断进取,在一波接一波地创业与投资浪潮中,像一名勇敢的搏击者一样站在最前沿。三十年前,崛起于草根的企业家们用财富之犁划开了创业坚冰;三十年后,年轻的创业者们开拓出更多的新领域。无论是在胡润财富排行榜上,还是在福布斯排行榜上,我们都能够发现不少并无雄厚资源的企业家,这些企业家的创业征程,无不充满了冒险。正是这些冒险,才铸造出了商业精英。虽然不少人、不少媒体、不少企业经营者都认为2011年形势不利、经济遇冷,部分行业交易萎缩,市场开拓难度更大,但机会永远都存在。在2011年中必定能崛起不少创业成功者,必定会有不少创业者把公司做到一定规模,当然也会有不少人开始创业征程。他们在迈上这充满挑战的征程时,也就宣告了冒险的开始。但,未来属于冒险者,不冒险,何以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