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求医不如求己(身体健康篇)
6176900000009

第9章 把健康握在自己手中(8)

2.从心理上抗衰老

除了生理问题外,老化也和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一个人显得老或不老,和心理健康很有关系。心理老化和年龄老化有一定关系,但并非自然结果。有人年纪不大,心理上却已未老先衰,有人虽然年纪不小,却仍然充满朝气,做起事来非常起劲。所谓“相由心生”,性格开朗,不愁眉苦脸,不“认老”的人一般看起来会显得比较年轻。

怕老,或心理上的“未老先衰”的形成,有很大原因是因为社会观念造成的。因此,抗老化不仅仅是个人问题,它同时也是社会问题。大家应取得共识,不要以为年纪大的人就不再有作为,相反地,在人的一生中,知识和经验是经由岁月累积而来,只要不断增长,不可能减退。

更重要的是,随着人类寿命的提高,人们更应该改变对老的看法。他认为,社会应开始建立“抗老文化”,对“老”抱着全新态度,不要轻易认老,或还没老就认老;更不要忽视年长者,同时,也无须对“老”字过敏,或过于恐惧。

要延缓衰老,不能不注意心理健康,以下几点尤其值得注意:

(1)保持心理健康,不自卑,更不要自弃。

(2)做事保持主动、积极,不要老是处于被动。

(3)保持外表的整齐美观。

(4)多参与社交活动,使自己不那么孤单,想法也不会封闭。

(5)学习新的东西,继续发挥潜力。人若停顿下来,什么都不做,头脑很容易退化。

要防老、延缓衰老,要活得年轻,首先一定要有一颗年轻的心,只有在身心都获得调适的情况下,才能常葆青春。

许多病是可以预防的

人的一生都不免会面临着生、老、病、死,这是自然规律,谁也躲不了。可是,为什么好端端的身体却会得病呢?让我们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概括起来,致病因素有以下几种:

1.病原生物

自小到无细胞结构的病毒,乃至依原体、支原体、细菌、原虫,虱、蝎子、蜈蚣等昆虫,乃至毒蛇、鳄鱼等爬行动物,以及疯狗、疯牛类病兽均可对人类构成侵害性伤害甚至夺去生命。

2.物理损伤

有研究证明,人类皮肤受到过多紫外线照射会引发“皮肤癌”。医学上治疗用的X射线、γ和β射线都不同程度地损害人体健康细胞,一旦使用过量或机体耐受性下降,即可造成“医原性新发肿瘤”。过强的声波会直接损伤人类的听觉器官乃至中枢神经系统。电视、广播、手机等现代机械所发出的电磁波是否会对人类造成伤害,也是研究物理因素对人体造成损害的科学研究课题之一。

3.化学物质影响

如果人类的食物、饮水甚至周围环境中有过量的汞、砷、铅存在,就会给人体造成急性或慢性中毒。世界各国已将检测食品、日常用品和环境装饰品中汞、砷、铅含量作为常规监测指标。亚硝酸盐、苯、甲苯、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乙醇等化学物质以及农药等给人体造成的伤害越来越引起了医学界的关注。铜、锌、镍等人体存在的微量元素对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4.遗传基因

遗传基因是维持物种稳定性、保持物种良好品质的物质基础。然而,人受到有害因素伤害时,除了直接表现出的器官和功能异常外,有时遗传基础也受到影响而发生局部表达式变异。发生变异的基础缺陷可代代相传。

5.不良生活习惯

长期、大量吸入性吸烟者,肺癌和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率比终生不吸烟者高出30倍。吸烟对高血压病、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多种疾病的引发和发展均产生不良影响。吸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长期、大量酗酒会造成酒精性肝硬化,一次性酗酒加高脂肪餐是“致命性急性胰腺炎”的重要诱发因素。大量酗酒造成呼吸、心搏骤停而死亡,或跌落悬崖或跌伤、意外车祸或溺水等不胜枚举。

暴饮暴食容易损伤脾胃,引发急性或慢性胃炎、溃疡病等;食用不洁食品容易引发食物中毒或急性胃肠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大多“病从口入”。所谓“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理论是不可取的。

心血管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和糖尿病是最突出的四种非传染病,其发生往往跟生活方式有关。

越来越多的实践证实,这些疾病像传染病一样是可以预防的。预防这些疾病的行动应着重于综合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吸烟、暴食、缺少运动。在任何人群中,多数人的致病危险因素为中等水平,而少数人为高水平。

“如果一个人把一生中10%的医疗费用投入于未病先防,就可以节省剩下90%的医疗费用。”这句话的意思是,很多人忽视日常防病,结果把一生中医疗费用的90%,全部用于最后的弥留之际抢救自己。如果定期体检及时发现自己的病情,提早治疗就可以将病魔扼杀在萌芽中,从而避免给身体造成大的伤害。

如何选择健康体检,专家建议我们应该走出以下几个误区:

一是没有疾病不用查。有的人往往身体不错,能睡能吃,从来没有觉得不舒服,于是不主动检查,或者干脆就不去体检。这样做对自己是十分不负责任的。

二是身体不好不敢查。有的人身体比较虚弱,一到体检,往往担心会查出这样那样的疾病,从而对工作、家庭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体检时躲躲闪闪,不愿检查。这样只会导致原有疾病加重。

三是害怕麻烦不想查。有些人工作忙,该体检了,自己还有许多事情做,想到身体也没什么大病,干脆走走形式,有的甚至形式也不走,干脆找个理由一推了之。这种做法,很有可能延误疾病的治疗。

四是抓大放小不全查。有人只做自己认为重要的检查,而对于眼喉、血压等检查,觉得无关紧要。这样会使身体健康信息遗漏,导致难以得到全面系统的信息。

五是发现问题不复查。体检时发现了问题,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复查。有的人体检发现了问题却拖得时间太久,有的甚至不去复查,这都对健康十分不利。

六是担心费用不细查。一部分人为了省钱,该检查的不检查,同样漏掉许多信息,影响医生正确判断。

七是隐瞒情况不实查。有的人平时就患有某种疾病,体检时不加详说,甚至当医生问到时,还隐瞒不报,这样,医生就很难判断是体检中查出的隐患,还是既往疾病。

八是不求甚解过度查。有的人过分担心自己的健康,体检时不论是否需要,全部都做,这样也是不可取的。

人到中年最易忽视的身体告警信号

人到中年,难免有些毛病,然而很多人发现生病时常常已很重了,有的甚至失去了治愈的机会。其实大部分疾病在发作前都有一些告警信号,依据这些信号对照自己的身体状况,有益于早早发现身体的疾病。

①小便增多,常上厕所,晚上口渴;或小便频繁,尤其是夜尿增多,尿液滴沥不净。要小心是否得了糖尿病或前列腺疾病。

②上楼梯或斜坡时就气喘、心慌,经常感到胸闷、胸痛。要小心是否得了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症。

③近日来常为一点小事发火,焦躁不安,时常头晕。要小心是否得了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症等疾病。

④近来咳嗽痰多,时而痰中带有血丝。要小心是否得了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肺部疾病。

⑤食欲不振,吃一点油腻或不易消化的食物,就感到上腹部闷胀不适,大便也没有规律。要小心是否得了胃肠疾病或肝胆疾病。

⑥近来酒量明显变小,稍喝几口便发困、不舒服,第二天还晕乎乎的。要小心是否得了肝脏疾病或动脉硬化。

⑦胃部不适,常有隐痛、反酸、暖气等症状。要小心是否得了慢性胃溃疡或其他胃部疾病。

⑧最近变得健忘起来,有时反复做同一件事。要小心是否得了脑动脉硬化、脑梗塞等。

⑨早晨起来时关节发硬,并伴有刺痛,活动或按压关节时有疼痛感。要小心是否得了风湿性骨关节病。

⑩脸部眼睑和下肢常浮肿,血压高,多伴有头痛,腰酸背痛则可能是患了肾脏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