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不忍细看的大明史
6189100000034

第34章 嘉靖修道,明末衰亡从此开始(5)

成化十四年(1478年),杨廷和中进士,当时他年仅19岁,已经成为成化年间最年轻的进士。初任职时,他就被选任为翰林院庶吉士。当时,正好到成家的年龄,于是他先告假回乡娶妻,回朝以后担任翰林一职。杨廷和向来风度翩翩,再加之性格沉稳、慎重,因此很受朝廷重视。不仅如此,他还写得一手好文章,不仅明白畅达,还很有法度。他还喜欢考究史事、民间疾苦、边防战事等所有正统作品,真可谓是才具优裕,有至首辅的声望。

弘治二年(1489年),杨廷和进入翰林院修撰,因为他曾参与纂修《宪宗实录》,之后就被擢升为侍读,侍奉当时的太子朱厚照讲解、读书。弘治十五年(1502年),他又参与编撰《会典》,破格被提拔为左春坊大学士,充任日讲官,引得他人羡慕嫉妒恨。

正德二年(1507年),杨廷和由詹事府入阁为东阁大学士,专掌诰命起草。当时,不怕事的他在讲筵上严厉指责宠臣权宦刘瑾,也因此和刘瑾结下了梁子。后来,刘瑾借机报复,传令让他任南京吏部左侍郎。五月,他又升为南京户部尚书,这让刘瑾心里很不舒服。八月,他被召回京城,再升为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朝廷的机密大事。

正德三年(1508年),杨廷和加官少保兼太子太保。此时,刘瑾再也忍不了了,他怕真有一天杨廷和会成为他的顶头上司。为了找出杨廷和所撰写的《大明会典》中出现的小差错,刘瑾真是操碎了心,终于如他所愿,成功扣下了杨廷和与大学士李东阳的二级俸禄。不久,他又因为撰写《孝宗实录》的成功,被归还原来的俸禄,刘瑾又开始不开心了。

正德四年(1509年),杨廷和又加官光禄大夫、柱国,升任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当时的刘瑾愈加蛮横无理,整天找茬儿,而焦芳、张彩二位小人也依附他作恶,招人唾弃。杨廷和与首辅李东阳两人只能从中委曲求全,稍作补救。同年,河北爆发了刘六、刘七起义,杨廷和因镇压农民起义有功,特加少师、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不久后,他就正式被升为内阁首辅。杨廷和执政期间,朱厚照几乎很少上朝,经常在大同、宣府、延绥等地游玩,把国家政事完全抛在了脑后。杨廷和屡次进谏劝说,朱厚照根本不放心上。杨廷和无能为力,眼见着朝廷败落,不想再继续看下去。于是他申请退休,但是朱厚照说什么也不肯批准。

正德十六年(1521年),荒淫的朱厚照因病去世。由于他生前没有子嗣,也没有嫡生兄弟。顿时间让身边那些宦官们蠢蠢欲动,想趁机弄权。当谷大用、张永到内阁宣布皇帝驾崩的消息时,同时也宣布了皇太后的命令,要求内阁学士们选定继承人。这时候,杨廷和拿出《皇明祖训》,告诉他们说:“兄终弟及,谁敢有不恭敬。兴献王的长子,明宪宗的孙子,明孝宗的从子,大行皇帝之从弟,按顺序当立。”他的话得到了诸多大臣们的支持。当宦官把大臣们的意见报告给皇太后时,皇太后也表示同意。于是,皇位继承人的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使得政权平安过渡,没有发生任何动荡。可以说,朱厚熜的顺利即位,杨廷和是有很大功劳的。

朱厚熜即位后,一直抱有私心,想要追封自己的生父兴献王朱祐杬为皇帝,进入祖庙,此举遭到大臣们的极力反对。杨廷和等人提出建议:“继统的同时要继嗣,您应尊明孝宗朱祐樘为父亲,生父只能为叔叔。”对此,朱厚熜很是不满,数次让大臣们再做讨论,但杨廷和等人始终不肯做出让步,朱厚熜气急败坏。后来,中下级官吏张璁、桂萼、方献夫等人为了个人利益,迎合朱厚熜的心意,上疏说:“当继统,不继嗣,应该尊兴献王为帝。”

因为有一些人极力支持朱厚熜,朱厚熜心中明显有了底气。第二天,他就立即派司礼太监把他们的意见拿给杨廷和看,并说:“大臣们的意见没有违背祖训,十分合于古礼,所以应该按他们说的办。”随后,朱厚熜在文华殿召见了杨廷和等人,令尊父母为帝、后。杨廷和仍然一根筋,说什么也不肯同意,群臣也一直站在杨廷和这边。然而,心意已决的朱厚熜对群臣的反对再也无所顾忌,宣称要加称兴献帝、后为“皇”。此时的杨廷和彻底心灰意冷,再次请求辞职,朝廷大臣反对者百余人。朱厚熜不得已,只好在嘉靖元年下诏称朱祐樘为“皇考”,慈寿皇太后为“圣母”,兴献帝、后为本生父母,不称“皇”。虽然如此,但是朱厚熜对杨廷和等人一直怀恨在心。就这样,他们的君臣关系因此不断恶化,已经没有办法继续合作下去了。看得出来,朱厚熜已经彻底忘记了他是如何登上皇位的。于是,杨廷和多次请求退休,都未能得到允许。

直到嘉靖三年(1525年),朱厚熜才允许杨廷和退休,但却在他离开前一天批评他说:“你是因为意见和我达不成一致,所以才选择辞职,这可不是做大臣的所为。”朝中许多大臣上书请求朱厚熜挽留杨廷和,但他根本不加理会。杨廷和离开内阁没多久,朱厚熜就让大臣们商议称朱祐樘为“皇伯考”。杨廷和的儿子杨慎率群臣伏阙哭争,结果180人遭到杖责,杨慎被发配云南,并强调永不再起用。接着,王邦奇诬陷杨廷和及其次子兵部主事杨惇、婿金承勋、乡人侍读叶桂章等互为朋党,把他们都逮捕入狱。后来,由于没有搜集到可用的罪证,只好都释放了。

嘉靖七年(1529年),《明伦大典》正式编成,这是一本由政府官方刊布的政书性质的史书,属于内府刻本,记录的是关于“大礼仪”事件的所有过程。朱厚熜下诏宣布在大礼议中那些反对他的大臣为罪臣,共逮捕了134人。就连退休在家的杨廷和也没能逃过,也被削职为民。

杨廷和执掌朝政期间,在朱厚熜的不断压制下,他依然为朝廷做了不少贡献,比如革除弊政,减轻漕粮和赋税,取消团练,重整边兵,遣返宫女乐人,释放无辜囚徒,裁减冗兵冗员,诛杀奸宦头子,使朝野上下为之一新。不仅如此,他还捐资为家乡筑堰开渠、维修城墙、重培宝光寺等,真的是做了许多好事、善事,为后来人所称赞。

嘉靖八年(1530年)六月,杨廷和去世,时年71岁。他死后不久,有一次,朱厚熜问大学士李时:“你去清查太仓,里面到底储存了多少粮食?”李时回答说:“还能够用几十年呢,都是当初您下诏裁革冗员以后积攒下的粮食。”朱厚熜听了以后,感慨地说:“这都是杨廷和的功劳啊!”说完长叹了一口气,似乎很怀念杨廷和。

隆庆年初,明穆宗朱载垕还亲自为杨廷和平反昭雪,不仅追复其旧官,还赠太保,谥文忠,也算弥补了他临终前唯一的遗憾。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李时珍,是湖北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他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1518年)。李家世代业医,祖父是“铃医”。父亲李言闻,号月池,是当地名医。那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因此,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李时珍自小体弱多病,然而性格刚直纯真,对空洞乏味的八股文不屑于学。

李时珍14岁中了秀才,在以后的九年中,他三次到武昌考举人均名落孙山。于是,他放弃了科举做官的打算,专心学医,于是向父亲求说并表明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李言闻在残酷的事实面前终于醒悟了,同意儿子的要求,并一心一意地教他。没过几年,李时珍果然成了一名很有名望的医生。

李时珍38岁时,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李时珍在此只任职了一年,便辞职回乡。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花了整整27年时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

《本草纲目》的故事于行医的十几年中,李时珍阅读了大量古医籍,又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古代的本草书籍“品数既繁,名称多杂。或一物析为二三,或二物混为一品”(《明外史本传》)。特别是其中的许多毒性药品,竟被认为可以“久服延年”,而遗祸无穷。于是,他决心要重新编撰一部本草书籍。从31岁那年,李时珍就开始酝酿此事,为了“穷搜博采”,李时珍读了大量参考书。家藏的书读完了,就利用行医的机会,向本乡豪门大户借。后来,进了武昌楚王府和北京太医院,读的书就更多,简直成了“书迷”。他不但读了八百余种万余卷的医书,还看过不少历史、地理和文学名著及敦煌的经史巨著,连数位前代伟大诗人的全集也都仔细钻研过。

李时珍还从中摘录了大量有关医药学的诗句。而这些诗句也确实给了他许多真实有用的医药学知识,帮助他纠正了前人在医药学上的许多谬误。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最使李时珍头痛的就是由于药名的混杂,使药物的形状和生长的情况十分不明。过去的本草书,虽然做了反复的解释,但是由于有些作者没有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而是在书本上抄来抄去,在“纸上猜度”,所以越解释越糊涂,而且矛盾倍出,使人莫衷一是。例如药物远志,南北朝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说它是小草,像麻黄,但颜色青,开白花。宋代马志却认为它像大青,并责备陶弘景根本不认识远志。又如狗脊一药,有的说它像萆薢,有的说它像拔葜,有的又说它像贯众,说法极不一致。类似此情况很多,李时珍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搁下笔来。这些难题该怎样解决呢?

在他父亲的启示下,李时珍认识到,“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李时珍穿上草鞋,背起药筐,在徒弟庞宪、儿子建元的伴随下,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药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

李时珍首先在家乡蕲州一带采访。后来,他多次出外采访。除湖广外,还到过江西、江苏、安徽好多地方。均州的太和山也到过。盛产药材的江西庐山和南京的摄山、茅山、牛首山,估计也有他的足迹。李时珍每到一地,就虚心地向各式各样的人物请教。其中有采药的,有种田的,捕鱼的,砍柴的,打猎的,都热情地帮助他了解各种各样的药物。比如芸苔,是治病常用的药。但究竟是什么样的?《神农本草经》说不明白,各家注释也搞不清楚。李时珍问一个种菜的老人,在他指点下,又察了实物,才知道芸苔实际上就是油菜。这种植物,头一年下种,第二年开花,种子可以榨油,于是,这种药物便在他的《本草纲目》中一清二楚地注解出来了。

不论是在四处采访中,还是在自己的药圃里,李时珍都非常注意观察药物的形态和生长情况。蕲蛇,即蕲州产的白花蛇,有医治风痹、惊搐、癣癞等功用。李时珍早就在研究它。但开始,只从蛇贩子那里观察。内行人提醒他,那是从江南兴国州山里捕来的,不是真的蕲蛇。那么真正的蕲蛇样子又是怎么样的呢?他请教一位捕蛇的人。那人告诉他,蕲蛇牙尖有剧毒。人被咬伤,要立即截肢,否则就中毒死亡。在治疗上述诸病有特效,因之非常贵重。州官逼着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去捉,以便向皇帝进贡。蕲州那么大,其实只有城北龙峰山上才有真正的蕲蛇。李时珍追根究底,要亲眼观察蕲蛇,于是请捕蛇人带他上了龙峰山上。李时珍置危险于身外,到处寻找。在捕蛇人的帮助下,终于亲眼看见了蕲蛇,并看到了捕蛇、制蛇的全过程。由于这样深入实际调查过,后来他在《本草纲目》写到白花蛇时,就得心应手,说得简明准确。

当时,太岳太和山(今武当山)五龙宫产的“榔梅”,被道士们说成是“可以长生不老的仙果”。他们每年采摘回来,进贡皇帝。官府严禁其他人采摘。李时珍不信道士们的鬼话,要亲自采来试试,看看它究竟有什么攻效。于是,他不顾道士们的反对,竟冒险采了一个。经研究,发现它的功效跟普通的桃子、杏子一样,只能生津止渴而已,是一种变了形的榆树的果实,并没有什么特殊攻效。

鲮鲤,即今天说的穿山甲,是过去比较常用的中药。陶弘景说它能水陆两栖,白天爬上岩来,张开鳞甲,装出死了的样子,引诱蚂蚁进入甲内,再闭上鳞甲,潜入水中,然后开甲让蚂蚁浮出,再吞食。为了了解陶弘景的说法是否对头,李时珍亲自上山去观察。并在樵夫、猎人的帮助下,捉到了一只穿山甲。从它的胃里剖出了一升左右的蚂蚁,证实穿山甲食蚁这点,陶弘景是说对了。不过,从观察中,他发现穿山甲食蚁时,是搔开蚁穴,进行舐食,而不是诱蚁入甲,下水吞食,李时珍肯定了陶弘景对的一面,纠正了其错误之处。

就这样,李时珍经过长期的实地调查,搞清了药物的许多疑难问题,于万历戊寅年(1578年)完成了《本草纲目》编写工作。全书约有200万字,52卷,载药1892种,新增药物374种,载方10000多个,附图1000多幅,成了我国药物学的空前巨著。其中纠正前人错误甚多,在动植物分类学等许多方面有突出成就,并对其他有关的学科(生物学、化学、矿物学、地质学、天文学等等)也做出贡献。达尔文称赞它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