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不忍细看的大明史
6189100000045

第45章 大明悲歌,亡国不是他惹的祸(6)

朱由检随即来到后宫,令他惊讶的是,周皇后并没有就寝,反而是穿戴得整整齐齐,仿佛正在等候他的到来。最让人奇怪的是,皇后所穿的朝服,袖口、衣角及周身开口的地方都已经用线密密缝住,她就好像被装在一个华丽的衣袋中。朱由检来不及多想皇后为何是这样地打扮,只是严肃地对周皇后说:“国破就在眼前。你身为国母,理当殉国。”周皇后并不惊慌,她似乎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天,相当冷静地说:“我跟随陛下已经十八年了。十八年中,陛下从未听过我一句忠言,所以才会有今天。”说完后有些鄙夷地望了朱由检一眼,从容地上吊而死。朱由检一怔,他从来也没有将这位性子耿直的皇后放在眼中,事实上除了他的女儿长平公主,他没有真正在意过任何女人。

当年周皇后的父亲嘉定伯周奎为了帮女儿对付朱由检宠爱的田贵妃,特地从江南找来了绝色美女陈圆圆。朱由检第一眼看到陈圆圆的时候,也惊诧她惊人的美貌,可是当时朱由检正被军国大事搅得头昏脑胀,根本没有心思。陈圆圆只得返回了周府,被到周府做客的吴三桂看中,才有了后来的“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如今周皇后临死前那番话的语气、那蔑视的一眼却深深震憾了朱由检,他心中一时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是惊?是悔?但情形已经不容他多想,呆了片刻,他又来到了寿宁宫找长平公主。

长平公主才16岁,已经出落得秀丽高贵。朱由检已经为她挑选了周显为驸马,若不是李自成逼近北京,公主早应该在几天前下嫁。长平公主也没有入睡,大概今晚的北京城中,没有多少人能够安然入睡。公主年纪虽小,却也知道天下即将大变,见朱由检进来,上前拉住父亲的衣袖哭泣,不胜悲恸,更显得楚楚动人。朱由检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望着最心爱的女儿叹息说:“你为什么要生在帝王之家?”终于狠下心,用左手挡住脸,右手拔刀出鞘,向公主砍去。公主尖叫了一声,那一声中充满了惊恐,她无论如何也不相信她最爱的父亲会杀她。她本能地挥出柔弱的手臂去挡锋利的刀。

毕竟是亲生骨肉,朱由检的手不由自主地抖了一下,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彷徨,但仍然咬着牙砍了下去。刀砍断了长平公主的左臂,但没有砍中要害,顿时血流如注,公主当场晕绝地上。在昏暗的夜色中,他带着一批太监冲出宫门,逃命去了。他们出东华门,至朝阳门,又奔安定门……在城内兜了一圈,都被他的臣僚挡了回来,只得重返宫中。

第二天凌晨,朱由检登上钟楼,鸣钟召集百官,但无一人前来。众叛亲离的朱由检与宦官王承恩一起溜出紫禁城,登上了后面的万岁山(今景山)。三天后,人们才在寿皇亭发现这个僵死的了国君。只见朱由检乱发覆面,一只脚光着,与王承恩相对缢死。有人不忍目睹此惨状,遂将他葬在了3个月前死去的田贵妃墓中——即现在的思陵。可怜这个有中兴之志的年轻皇帝最终还是无奈做了亡国之君。就这样,明朝的统治覆灭了。

清兵入关,改朝换代

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创立八旗制度,建立后金政权,开始与明廷分庭抗礼。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明抚顺守将李永芳不战而降。第二年,明廷集全国47万之兵,兵分四路,企图一举消灭后金,结果被歼45000余人,沈阳、辽阳先后失陷。努尔哈赤去世后,他的第八个儿子皇太极继位,改“金”为“清”,建立清朝。此后,清军攻陷大凌河,招服明朝的盟友朝鲜与察哈尔蒙古,之后围攻锦州,打败前来解围的13万明军,使明廷苦心经营十多年的锦(州)宁(远)防线全部崩溃。至此,在清军南下亡明的道路上只剩下山海关及其前哨孤城宁远了。

山海关北枕叠嶂,南襟大海,位于从东北进入华北的陆路咽喉之地。即使在军事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山海关之险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山海关之险令清军无法逞其入关之志,只得绕道蒙古,越过长城,采取不断蚕食的策略。皇太极说:“取北京如伐大树,先从两边砍,则大树自仆;现在,明朝精兵已尽,我再四周纵掠,北京一定可得。”崇祯十六年(1643年),皇太极在沈阳去世,其幼子——年仅6岁的福临即位,是为顺治帝。值此危机迫在眉睫之际,关外清军的动向并没有令明廷特别关注,明廷正大举起兵围剿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

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将吴三桂联合关外清兵与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在山海关,展开了一场决定各自历史命运的大战,结果奠定了清朝两百六十余年的江山。吴三桂可不是个普通人,他是明末清初辽东人,武举出身,锦州总兵吴襄的儿子,以战功及父荫授都指挥。天启末年时,他曾带50余名家丁救其父于4万满洲人之中,孝勇之举遍闻天下,有“勇冠三军、孝闻九边”的美誉。后来,他又代替父亲牢守山海关,使得清军难越雷池一步。

李自成听闻吴三桂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于是多次招他归降。但是,吴三桂再三犹豫。后来,李自成的部将设计将其妾陈圆圆掠去,并将吴三桂的父亲也拘押“拷掠甚酷”。大怒之下,吴三桂上书摄政王多尔衮,请求清兵入关。李自成闻知此讯,亲自率领大军号称20万大军,其实只有10万,奔赴山海关攻讨吴三桂,这才导致了清军联合吴三桂与农民军在山海关展开了一场大战。

李自成进入北京后,意识到驻兵山海关的吴三桂之向背对局势的发展至关重要,而解决山海关问题,只有两种方案:一是武力夺取,彻底消灭吴部;二是招抚,避免流血战斗。以农民军入京后将领无心再战、士兵沉溺享受来看,招抚为上策。于是李自成派人马劝降吴三桂,携犒银四万两、黄金千两,另有敕书一通,封吴三桂为侯。此时,总管京师兵马的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已在北京被捕,李自成令他给儿子写信劝降。吴三桂无奈,决定正式接待来使,投降农民军。但当吴三桂准备率部进京谒见李自成,行至永平府(府治今河北省卢龙县)西沙河驿时,却突然调转马头,再次返回山海关。

李自成得知吴三桂重返山海关,亲率20万大军东来。当农民军迫近山海关时,吴三桂再次催促清军火速来援。多尔衮接信后,知道形势紧迫,为了防止农民军占领山海关,下令清军日夜兼程前进。当清军终于到达距关城10里的地方时,吴三桂已与农民军在激战中。至五月初,据守山海关北翼的吴军向农民军投降,吴三桂的军队已呈崩溃之势,而此时清军却一直止步不前。吴三桂多次派人前去敦请进兵,但多尔衮就是按兵不动,他要迫使吴三桂亲自出马,将“借兵助剿”改为“投降清朝”。

二十二日早晨,吴三桂见情势危急,带随从冲出重围,至关城东二里的威远堡向多尔衮剃发称臣,归降清军,请其入关进击大顺军。多尔衮见吴三桂归顺非诈,遂偕和硕英郡王阿济格、多罗郡王多铎率劲旅8万,分别从南水门、北水门、关中门进入关内,令吴三桂部系以白布为号任前锋。大顺军因攻坚一昼夜未能夺关,乃改取野战,自角山至渤海投入全部兵力,布一字长蛇阵,成决战架势。多尔衮以吴三桂部为右翼迎战,重兵则鳞次列阵于渤海滨大顺军阵尾薄弱处,待机出击,并告诫各部不得急进。

大顺军不明清军意图,仍按原计划向吴三桂军紧逼,令旗左右挥动,来回冲杀。吴三桂因有清军压阵,顽强抵御。时狂风扬沙,咫尺不见,双方展开肉搏,大顺军不顾伤亡,把吴三桂部团团围住,血战至中午,双方均已疲惫,损失甚众。多尔衮见势,急令阿济格、多铎各率两万精骑,乘风势、挥白旗,对阵直冲大顺军。大风渐止,疲惫的大顺军见清军骤至,猝不及防,阵脚渐乱,伤亡惨重,刘宗敏中箭伤。战至午后,李自成见无法挽回颓势,急令余部且战且向永平方向撤退。当清军追至范家店,李自成杀吴襄以泄忿,率余部于二十六日退回北京,只好弃京西撤。

这一战,李自成大顺军对清军入关助战毫无准备,同时缺乏对清军骑兵作战的经验,终为清军所乘,精锐遭受重创,未能再起。清军乘势占领北京,取得全国政权。从此,大明王朝被清朝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