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名医推荐家庭必备名方(珍藏本)
6201700000013

第13章 内科疾病(12)

3.饮食宜细嚼慢咽,少量多餐;食物宜精细、软滑、容易消化、少纤维素。蛋白、脂肪宜按常规补充。烹调方法应以炖、蒸、煮、烩为主,不宜用煎、炸、熏、腌及生拌凉食等方法。

4.忌烟、酒;忌暴饮暴食。

5.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蒜、姜、花椒、辣椒、桂皮等,忌霉变、污染、坚硬、粗糙、多纤维、油腻、黏滞不易消化食物。

6.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7.可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

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是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为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起病隐匿,潜伏期长,高度恶性,进展快,侵袭性强,易转移,预后差等特点。其死亡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列第三位,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40~49岁为最多,男性多于女性。其真正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感染病毒、遗传、生活习惯不良、环境污染等因素有关。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饮食内伤,情志失调,肝郁脾虚,导致气滞血瘀,湿热火毒蕴结于肝脏,日久渐积而成,故有“积聚”、“癥瘕”、“黄疸”、“臌胀”、“胁痛”等称谓。

【必备名方】

1.健脾疏肝汤加减:柴胡10克,郁金12克,川楝子10克,白芍15克,茯苓12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黄芪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大枣6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肝区痛甚者,加延胡索、三七、乳香、没药。

2.丹参鳖甲汤加减:丹参15克,鳖甲6克,郁金10克,黄芪10克,白芍10克,金钱草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鸡内金10克,延胡索6克,蜈蚣2条,半枝莲10克,柴胡10克,水蛭4克,甘草6克。水煎服。

3.黄连温胆汤加减:黄连3克,枳壳10克,竹茹10克,法半夏10克,陈皮5克,茯苓10克,炒白术10克,甘草3克。水煎服。肝郁胁痛甚者,加延胡索、川楝子、郁金;湿热甚者,加茵陈、黄柏;大便干结者,加大黄适量。

4.五草散结汤加减:白花蛇舌草15克,夏枯草12克,生薏苡仁15克,生牡蛎15克,莪术10克,黄芪15克,当归10克,白术15克,柴胡10克,甘草6克。水煎服。胁痛甚者,加醋延胡索、川楝子、香附、白芍;胁痛甚者,加乳香、没药;纳少腹胀者,加木香、广藿香、砂仁、鸡内金。

5.滋水清肝饮合兰豆枫楮汤加减:生地黄15克,茯苓12克,白芍15克,山茱萸12克,当归10克,牡丹皮10克,泽泻10克,泽兰10克,路路通10克,楮实子10克,鳖甲15克,龟甲15克,柴胡10克,栀子10克,黑豆10克,半枝莲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水煎服。

【名医指导】

1.早诊断,早治疗。凡是中年以上,特别是有肝病史的患者,如有原因不明的肝区疼痛、消瘦、进行性肝大者,应及时作详细检查,以排除本病。

2.本病与肝硬化、病毒性肝炎以及黄曲霉素等化学致癌物质和环境因素有关,应积极治疗肝脏相关方面疾病并避免接触化学性物质。

3.患者亲属要正视现实,在思想情绪稳定方面对患者做工作,医护人员应给与患者精神支持。

4.要合理安排日常生活起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提高机体的抗癌能力和对各种感染的抵抗力。

5.患者要胸怀开阔,避免悲伤忧郁,可常听节奏明快之乐曲,亦可通过琴棋书画陶冶情趣。要居处于环境清静、空气清新的居室,有利于病体之恢复。饮食要定时有序,吃高蛋白质和富维生素的食物,严禁饮酒及嗜食带刺激性的饮食。

6.气功疗法可作为本病的辅助疗法,此疗法可以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增强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7.本病患者多有食欲不振,饮食上应先从调节味口、增进食欲入手,在患者平素喜好的饮食基础上美化食品的色香味。采用少食多餐的进餐方式,适当减少脂肪入量。

8.术后宜健脾理气,进食牛奶、鸡蛋、猪肝、胡萝卜、蘑菇、鱼类、瘦肉、香蕉、西瓜、梨子等食品。放、化疗后宜选用山药、薏苡仁、鸡蛋、红枣、鲫鱼、甲鱼、动物肝脏等。

9.肝癌晚期患者的饮食应适合患者本人的口味,增进食欲而又营养较为充足全面为重点,以清淡稀软、易于消化为宜,应忌油腻。禁用一切毒物。忌服酒类饮料、辣椒、狗肉、韭菜、煎烤、坚硬焦脆食品。

【第四章】泌尿系统疾病

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威胁健康的免疫反应性疾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年,男性多于女性。本病的发生与全身其他部位的感染有密切关系,其中以链球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其次为皮肤感染。临床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少尿等,可以造成急性肾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危象而威胁生命。

本病中医学属于“水肿”、“肾风”、“血尿”等范畴。人体的水液有赖于肺之通调,脾之传输以及肾之开阖来共同完成,所以,本病主要病变在肺、脾、肾三脏,以肾为根本,同时与三焦、膀胱亦有关系。

【必备名方】

1.七味治肾汤:白茅根100克,土茯苓100克,夏枯草25克,桑白皮15克,大腹皮12克,小蓟12克,蝉蜕10克。水煎服。表证明显者,加连翘、苦杏仁、紫苏叶;恶寒恶心者,加竹茹、广藿香;有水湿浸渍证者,加白术、商陆;腹胀、嗳气、食少者,加枳壳、青皮;有湿热蕴结证者,加木通、车前子、薏苡仁、滑石;口苦、浮肿不减者,加柴胡、泽泻;胸闷纳呆者,加佩兰、厚朴;血尿时间较长、反复不愈者,加丹参、琥珀粉;水肿消退后仍有蛋白尿者,选加黄芪、白术、山药、锁阳;合并高血压者,选加钩藤、珍珠母、石决明、决明子。

2.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麻黄6克,连翘12克,赤小豆30克,桑白皮15克,苦杏仁9克,生姜6克,金银花20克,野菊花15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天葵子9克。水煎服。皮肤糜烂者,加苦参、土茯苓;风盛而瘙痒不已者,加白鲜皮、地肤子;大便不通者,加芒硝、大黄;肿势甚者,加茯苓皮、大腹皮;血热而红肿甚者,加牡丹皮、赤芍、紫草。

3.疏凿饮子加减:秦艽12克,羌活12克,大腹皮12克,茯苓皮15克,生姜10克,泽泻15克,椒目6克,赤小豆30克,槟榔9克。水煎服。腹部胀满,大便不通者,加大黄6克;尿血、尿痛者,加大蓟15克,小蓟15克,白茅根15克。

4.肾炎方:炙黄芪30克,防风10克,炒白术10克,生地黄20克,白茅根30克,大蓟10克,小蓟10克,五花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莲须30克,芡实10克,海螵蛸30克,生谷芽5克,六一散(包)10克,炙杜仲10克。水煎服。

5.参芪肾气汤加减:党参15克,黄芪18克,山药15克,茯苓15克,熟地黄18克,山茱萸12克,泽泻10克,牡丹皮12克,肉桂(焗)15克,炙甘草6克,熟附子(先煎)10克。水煎服。腰酸痛者,加杜仲15克,续断12克;镜下血尿不止者,加小蓟15克,白茅根20克;尿蛋白不消者,加芡实20克,覆盆子18克。

【名医指导】

1.积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多为扁桃体炎)、猩红热、皮肤感染(多为脓疱疮)等链球菌感染性疾病;同时亦应预防各种细菌性感染及寄生虫感染。

2.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待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及血压恢复正常后逐步增加活动量。

3.合理饮食:若水肿明显,血压升高,应限制食盐摄入;大量蛋白尿,但肾功能正常,应给予高蛋白饮食;肾功能损害明显、有氮质血症时,根据病情给予适量高生物效价蛋白饮食(如鸡蛋、牛奶、瘦肉等)并保证充足的热量。

4.水肿明显者,应加强皮肤护理,防止发生褥疮及皮肤损伤。

5.保持大、小便通畅:大便秘结者,可服用麻仁丸等,以润肠通便。

6.女性患者,不宜妊娠,以免病情加重、恶化。

7.注意自我观察:要经常观察心率、心律、呼吸状况,若发现脉快、不规则、呼吸困难、夜间不能平卧、烦躁不安等心衰的征象,应及时就诊;定期监测血压,若出现血压高并伴有剧烈头痛、呕吐、抽搐等,应警惕高血压危象,亦应及时就医。

8.定期复查:发病最初3个月,每周常规验尿2~3次,病情稳定后每周1次。

9.保持情绪平稳,积极配合治疗。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组病情急骤,由蛋白尿、血尿迅速发展为无尿(或少尿)性肾衰竭,预后恶劣的肾小球肾炎的总称。本病发病率不高,临床多见于15~50岁中青年病人,男性居多。春、夏季发病者较多,可呈急剧发病,但多数病例呈隐袭发病,较快地发展为尿毒症。

本病在中医学文献中无系统的记载,根据其发生、发展及主要临床特点,发病早期似属“风水”范畴,随着病情迅速发展,肾功能急骤变化,又可按“关格”、“癃闭”等病进行辨证施治。本病的形成,多因饮食不节、七情内伤、妊娠、劳倦等因素致内伤正虚,外邪乘虚而入,首先犯肺,继而直中脾肾,致肺、脾、肾三脏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紊乱,湿浊潴留,浊毒内生,壅塞三焦,升降失司,而发本病。

【必备名方】

1.银翘散加减:金银花30克,连翘30克,蒲公英30克,板蓝根30克,车前子30克,桔梗10克,薄荷10克,淡竹叶10克,荆芥10克,牛蒡子15克,赤芍15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便秘者,加生大黄、芒硝;尿血者,加牡丹皮、大蓟、小蓟、白茅根;水毒内闭证见全身浮肿尿少或尿闭、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者,用温胆汤合附子泻心汤化裁,以辛开苦降、辟秽解毒。

2.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知母12克,黄柏10克,山茱萸10克,女贞子10克,山药20克,生地黄15克,牡丹皮15克,泽泻15克,墨旱莲30克,车前子(包煎)30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咽红干痛者,加山豆根、连翘;纳呆腹胀者,加厚朴、陈皮或砂仁;血尿重者,重用墨旱莲,加茜草、三七粉、白茅根、蒲黄炭、琥珀粉等,以活瘀止血;恶心欲呕、大便干结者,加枳实、竹茹、生大黄。

3.温肾解毒汤:紫苏30克,六月雪30克,绿豆30克,丹参30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半夏9克,熟附子(先煎)9克,黄连3克,砂仁(后下)3克,生大黄9~15克,生姜6克。水煎服。呕恶甚、苔腻者,加竹茹、旋覆花;皮肤痒者,加地肤子、白鲜皮、苦参;面色苍白、口唇淡者,加黄芪、当归、鸡血藤;神昏者,加石菖蒲、胆南星、天竺黄;抽搐者,加龙骨、牡蛎、白芍、牛膝、夏枯草等。

【名医指导】

1.积极预防和治疗感冒;在冷暖交替的季节,要适当增减衣服;平时注意治疗咽炎及扁桃体炎。

2.生活规律,避免过劳,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3.饮食控制: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以减轻肾脏之负担;选用质优生理价值高的动物性蛋白质食物,如鲜奶、蛋类、肉类。植物性蛋白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低,代谢后产生较多含氮废物,故不可随意食用。摄取足够的热量,宜多食用热量高而蛋白质极低的食物,如植物油(大豆油、花生油)、低蛋白淀粉(澄粉、藕粉)及糖类(冰糖、蜂蜜、姜糖、水果糖等)。

4.控制水分与盐分(钠)的摄取,饮水量为前一日总尿量加上500~700毫升,包括开水、稀饭、牛奶、汤及饮料。每日不应超过食用盐5克。

5.保持大便通畅。

6.肾功能急剧恶化达到透析指征时,应尽早进行透析治疗(包括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以维持生命、赢得治疗时间。

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系由多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所致的一组长病程(1年至数十年)的,以蛋白尿、水肿、高血压为临床表现的疾病,最终多发展成渐进性慢性肾衰竭。

本病中医学虽无此病名,但可以找到类似慢性肾炎临床表现的一些病证。水肿是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故慢性肾炎的大部分内容可归入“水肿”范畴。当水肿不明显,而以疲乏无力、腰痛、头晕、蛋白尿及血尿等为主要表现时,亦可归入“虚劳”、“腰痛”、“眩晕”、“尿血”等范畴。

【必备名方】

1.香砂六君子汤合二仙汤加减:木香(后下)9克,砂仁(后下)6克,党参18克,甘草5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仙茅12克,淫羊藿12克。水煎服,每日1剂。脾虚湿困、头晕肢重、苔白厚腻者,加广藿香10克,佩兰10克;脾虚便溏者,加白扁豆10克,芡实10克;水肿明显者,加泽泻10克,车前子15克。

2.玉屏风散加减:黄芪18克,白术15克,防风12克,女贞子12克,黄精12克,茯苓15克,生地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下肢肿甚、小便量少或腹部胀满者,加大腹皮12克,泽泻15克,车前草15克;服药后小便仍不利或水肿较为严重者,加葶苈子12克,牵牛子10克;大便稀溏者,加干姜6克,熟附子(先煎)12克;蛋白尿定性为(++)或(+++)者,加金樱子15克,菟丝子12克,山茱萸12克;尿血或尿中红细胞(++)者,加白茅根18克,蒲黄(包煎)10克,阿胶(烊化)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