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悬疑每夜一个鬼故事
6238400000121

第121章 送魂儿

听到自己家的狗是灵犬,有灵性,赵老铁随即高兴起来,但听到后面容易招惹不干净的东西,脸上兴奋的表情,瞬间便蔫了!有些担心的问道:“大妹子,这不会有啥大问题吧?”

柳夏花犹豫了一下说道:“大哥,你放心,也没啥事儿。我看这只狗,到了年纪,灵性的很,不干净的东西是不敢靠近你们家的!”

赵老铁绷紧的神经,随即放松了下来。

柳夏花走了,赵老铁感激的眼神,望着柳夏花渐渐远去的背影,叹了口气,柳夏花长的太漂亮了,只可惜,年纪轻轻的就守寡,无不让人惋惜!

第二天,小枝便醒了过来,身上的烧也退了,一连吃了几大碗面。而阿黄则兴奋的在小枝的屋子里上串下跳,跟着也开始进食了!

一场诡异离奇的遭遇,就这么结束了!

坐在悬崖边的小枝,想到这里,又是一阵伤感!心底里无助的彷徨失落,我的阿黄你在哪里?

她的思绪回到了11岁那年。

柳夏花说过,阿黄是一只灵犬,这件事也在不久后的第二年应验了。

小枝那个时候已经在山下读了小学四年级。每天上学,都是她带着弟弟一起去,一起回,而阿黄就跟在后面,上课的时候,阿黄就卧在门外的窗户下,等着她们姐弟俩下课。

学校是几间残破的瓦房,瓦房前有一大片空地,在空地上跑着一群狗,大的,小的,黑的,白的,黄的,它们玩的不亦乐乎。

这些狗都是山里孩子养的,所以孩子们一上学,学校的操场上总会聚集着一群狗狗。它们也像人一样,三五成群,聚在一起!

小枝每每看到阿黄蹲在窗户下等她的时候,总会喊阿黄去跟它们玩。而阿黄似乎也听懂了她的意思,只是摇摇头,伸着舌头,摇着尾巴,又继续蹲下。

有一天下午,放学了,孩子们也都陆续的回家了,小枝由于作业还没做完,就在教室里待了一会儿,弟弟则和村里的孩子一起回家了,留下阿黄陪着她。

忽然,一阵激烈的狗叫声,吵到了小枝,她听的出那是阿黄的叫声。就赶紧跑出了教师。

在教室前的那片空地上,一棵大树下,几只狗正围着树下的阿黄咆哮着。阿黄嘴里呜呜的,一边回头看树后面,一边跟那几只狗干着嘴仗。

走到中间的小枝也愣住了,阿黄是很乖巧的,从不跟别的狗打架,可今天的阿黄是怎么了?为什么一直向树后看那?

小枝快步的走了过去,快到近前的时候,她猛然间发现,树后面有一个黑色的影子,那影子足有一米五高。在看到小枝到来的时候,那黑影似乎也看了她一眼,转眼间消失不见了。

那几只围着阿黄狗,也瞬间停住了叫声,掉头跑出了学校。阿黄看到小枝走来,伸着舌头,兴奋的跑到了小枝的身边,蹲下,等着小枝抚摸它的头。

小枝笑了笑,“调皮鬼,阿黄,我们回家吧!”

阿黄欢快的伸出爪子,摸了摸小枝的手,一副摇尾乞怜的模样。而后摇着尾巴,跟在小枝的后面走了。

天色渐渐的黑了,整个山村都被笼罩在一层晚霞之下,远处的山顶,一片火红,美丽极了!

小枝走在前面,阿黄跟在后面,向着山上走去。

走着走着,小枝突然停住了,因为她感觉不到阿黄在后面,于是回头去看阿黄。阿黄停在了不远处,蹲在了地上。

看到小枝在看它,阿黄便冲着小枝旺旺的叫了起来。

小枝愣了愣,喊道:“阿黄,快点,回家了!”

阿黄又汪汪的叫了一声,似乎不愿意走,而它的头则不时的望向右边的林子里。

小枝赶忙跑了过去,摸了摸阿黄的头说:“阿黄,快点回家了!明天给你抓鱼吃。”

阿黄叫了两声,便掉头向树林区跑去。

小枝愣了一下,不知道阿黄到底想干嘛!也赶忙跟在阿黄的后面,向树林里而去。

天色渐渐的,黑压压的一片,铺天盖地而来,黑暗的潮水很快的便覆盖在了山村的上空。

树林里,渐渐的越来越暗,小枝一边喊着阿黄的名字,一边在后面追着。

当跑到望天涯的时候,阿黄停了下来,回头望着小枝跑来的方向,似乎在等着她。

小枝到了望天涯,看到了阿黄正望着自己,而在阿黄不远处的悬崖边,有一个人影,正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阿黄,过来!”小枝轻轻的喊了一声,向悬崖边望去。

阿黄乖巧的摇着尾巴,跑到了小枝的身边。

天色有些暗,小枝看不清楚,悬崖边站的人是谁,但从那身影她看得出,那是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一头白发,土灰色的衣衫,弯着身子,正望着远处的山顶。

“红奶奶,是你吗?”小枝试探着喊道。她看到那老人手里的一根拐杖,顿时便觉的熟悉,那是她们家隔壁,红奶奶的。

“是我!你是枝丫头吧!”那老人转过身笑着说道。

“红奶奶是我,你怎么到这来了?”小枝开心的边走边说道。

“奶奶闷了,出来走走!孩子,你赶紧回家吧!你爹娘还在家等着你那!”老人微笑着说道,而后转过身去,望着远处漆黑的夜空。

“奶奶,那你怎么办,天黑了!”小枝担心的说道,一双大眼睛望着红奶奶的背影。

“孩子,奶奶没事儿,身子骨还扎实。放心吧,赶紧回去吧!”

“哦!红奶奶,那我走了!阿黄,走吧,回家了!”说完,小枝又喊了一声阿黄。

一人一狗,身影渐渐消失在树林之中。

深夜,正当大家睡的正香的时候,赵老铁家的大门,被敲的咚咚直响。

赵老铁揉着睡眼朦胧的双眼,打开了门,看到是隔壁黄大亮。

“大亮,这么晚了,你敲什么玩意儿,还让不让人睡了!”赵老铁打了个哈欠,心情不爽的说道。

“哥,这不是有事吗!不然,我也不会这么晚敲门啊!”黄大亮脸上挂着一丝忧伤,说道。

“大亮,咋了,出啥事了?”赵老铁忙着急的问道。

“哥,我们家老太太刚刚去了(死了),我来请你帮忙!”黄大亮说着,眼泪都掉了下来。

赵老铁猛然一愣,“大亮,啥时候的事儿?”

“晚上吃饭的时候,还好好的,夜里我起来看看,老太太就没气儿了!”黄大亮一边说,一边抹着泪。

“大亮,你别急,我回去换件衣服,马上过去。”赵老铁说着跑回了屋子里。

深夜,黄大亮家的院子里站着十几个村民,有亲戚,有同门,也有邻居。院子里忽明忽暗,闪烁着,大家相互抽着烟,谁也没有说话,彼此沉默着。这种气氛下,大家也不好说话,一是怕冲撞了死者,二是把鬼差听见。

院子的中央,摆放着一副黑色的寿棺,棺材下几个火盆里,正烧着纸钱。乡下的习俗是,在老人去世前几年,就会准备好棺材,所以,棺材算是现成的。

而当晚去世的人,家里人是要给死者送魂儿的。而请来帮忙的人,则都是属相不相冲纸人。

黄大亮一家人,每个人的腰间和头上,都围着一条白布,这叫戴孝。但没有一个人哭。当然,这也是地方的风俗,死者当晚去世,家人不能哭,一来是怕惊着鬼差,二来是怕死者听到哭声,不愿意走了,那就会变成孤魂野鬼。哭的话,也的等过了当晚。最后的大哭,特哭,是在送葬和下葬的时候,称之为哭殡。

此时,赵老铁的手上提着一个竹篮,里面放着一块刀头(给死者吃的肉,煮熟后交叉着插上两根筷子,放在盘子里。),一些纸钱,一瓶烧酒,一碗拨好的鸡蛋。(烧酒和鸡蛋不是死者用的,是用来贿赂鬼差的,传说中鬼差最喜欢吃鸡蛋。这么做,也是希望鬼差路上能善待死者。所以,这也算是一种变相的贿赂吧!)

黄大亮手里抱着几件老太太的衣服,其余众人,则是空这手,戴着孝。

十几个人,没有哭声,静悄悄的出了院子。

赵老铁提着篮子,走在最前面,身后的一行人则缓缓的跟着。

每走到一个路口,就会停下来一会儿,在路口烧一堆纸钱。意思为,撒的过路费,免得过路的小鬼过来捣乱。所以,这路虽然短,但走的却很长。正是象征着老人的一生,路虽短,却走了一生。

走到村口的大树下时,所有人都停了下来,赵老铁拿出竹篮子里的刀头、烧酒、鸡蛋,摆在了地上,又在地上烧起了纸钱。

黄大亮跪在地上,则是将老太太的衣服,在路口点燃了。

送魂儿的时候,直系亲属都要跪下,旁系则是站着。所以,一行人,有的站着,有的跪着,望着莹莹的火光中,衣服和纸钱渐渐的燃尽,众人的心情,也都相当沉重。

这就叫送魂儿!当然,地方风俗也有不同。

火光渐渐的熄灭,纸灰,随着微风飘向天空,不知要飞到哪里!

此时,在大树的背后,正站着浑身哆嗦的小枝和阿黄。

望着众人离去,小枝和阿黄走了出来。

起初,在黄大亮敲门的时候,小枝就被惊醒了。阿黄也跑进了屋子里。用嘴摇着小枝的衣服,向外扯了两下松开,跑到门口,又回头望望小枝。

见小枝没有动静,阿黄又跑回来故技重施,完了又跑到门口,头不时的向外望去。

小枝不知道阿黄怎么了,看到阿黄的动作,她好像明白了,阿黄要带她去哪里。

于是,小枝就起了床,跟着阿黄出了门。出门的时候,碰巧撞到送魂儿的队伍,就悄悄的跟在了后面。

阿黄一路带着小枝到了村口,躲在了树后面,直到那群人离开,才出来。

小枝浑身哆嗦着,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但看到大人们烧纸钱的场景,也瞬间明白了,有人去世了。

她有些害怕,颤栗的缩着脖子,轻声说道:“阿黄,你带我来干什么?”

阿黄听到小枝的声音,伸着舌头,上去咬了一下小枝的裤子,示意小枝跟它走。

小枝愣愣的赶在后面,到了村口,去往山下的道路时,阿黄停在了一块大石头旁边。

在哪大石头边,正坐着一个老太太。

小枝看清了那老太太正是红奶奶。随即忘却了恐惧,高兴的走了过去,喊道:“红奶奶,你怎么在这?”

“枝丫头,奶奶舍不得你大亮叔,不想走啊!”红奶奶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