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外国影视纵横谈(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6276300000005

第5章 电视十佳·脱口秀·艾美奖

1994年我访美归来写了几则美国见闻在《北京晚报》发表,其中涉及电视报道,引发我探索美国电视奖的标准,照录于下。

一、1994年美国十佳电视作品之首

美国《时代杂志》评出了去年美国十佳电视作品,《O.J.辛普森出逃》高中魁元,为十佳之首。这一作品按体裁属电视直播报道。它以直播语言的真实朴素、不失时效地托出了永不会再次发生的一件追捕血案凶嫌的原貌。

事件发生在当地时间17日下午。当天大多数美国观众正心系多场重要球赛。当时我正在休斯敦准备观看球赛。忽见荧屏闪现一幅公路行车图,其情状不像美国高速公路上常见的五光十色、此消彼长的浩荡车流,那显然是从直升机上摄播的中远景:一辆白色福特小汽车靠中线行驶在双向各六个车道的高速公路上,前后左右无其他车辆;而在后方约六七码处则有四行并排的十余辆深蓝色警车梯阵紧紧相随。它们如入无人之境。

这队车阵的行进无人敢予打扰。电视台在现场自然也无立足之地,只偶尔在它摄播的图像边角配些字幕或照片,做些简要的讲解,以叙明它所追踪报道的事件。观众从而获悉,洛杉矶警署经4天侦讯,于17日确认前橄榄球明星O.J.辛普森涉嫌杀害其前妻与她男友,便通令辛氏于上午11时45分前往警署投案。辛氏曾予允诺,但届时仅递上致警方的申辩信,人却隐匿。下午加州巡逻队在405号公路上发现一辆白色福特车,车内是用无线电话同它通话的O.J.辛普森,洛杉矶警方便出动直升机与警车前往围捕。

追捕过程并不惊心动魄,没有一般电视片里常见的车飞人跳、毁屋撞摊等险象。也没有我一次在休斯敦目睹的三辆警车一前两后别住一辆雪佛莱把它架走的拦截镜头。今天荧屏上的逃者与追者既不慌也不乱,恰如从容出游。蓝色警车如众星捧月般簇拥着白福特车,不紧不慢地穿高桥,过弯道,逶迤而下。气氛的内在紧张性与前方一路坦荡形成鲜明对比。这不寻常的坦荡表明一切车辆均已闻风闪避,荧屏构图中有时出现远远避让在公路外侧区道上的小车群和伫立的人群。

汽车追逐终止于洛杉矶布伦伍德的辛氏宅邸院墙外,大量围观市民及车辆早被严阵以待的警员拦在老远的便道上。辛氏座车停入院内一栋两层小白楼前的私家车道上,树丛中只见一辆警车与之遥相对峙。这时NBA篮球决赛已短兵相接,不得不频繁换台,以便兼看辛氏是否困兽犹斗,或警方是否放虎归“窝”。而这两种情况均未发生。只瞥见人影憧憧,先是柯林斯下车,后是辛氏律师赶来谈判。直到灯火阑珊时,主角O.J.辛普森才夹着两个镜框下车登场,举手投降,被塞进警车开走了。电视直播戛然结束,观众目睹了一代巨星的陨落。(原载《北京晚报》五色土,1995年5月11日)

这则实况报道播了约7小时。似乎记者并无前期策划,而是闻讯赶赴现场抢拍,并同步直播的,引起观众蜂拥收看。我也跟着收看。天将黑时频频换台兼看球赛,又怕遗漏了追捕的结果。

获评电视十佳未必就能获颁艾美,但有机会。因为艾美奖涵盖了所有电视节目类型,包括制作部门。第一届只有六个奖项,第6号就颁给其奖杯设计师路易斯·麦克马纳斯(Louis Mcmanus)。新闻报道随电视共生,早有其奖项。但并非每期都颁。要颁给最佳报导节目和有了杰出成绩的个人(包括报道人或实况讲解人,新闻纪录片制作团队)。追捕O.J.辛普森虽吸引眼球,其实不算国家大事。我觉得艾美新闻奖标准很高。它颁过围绕古巴革命的一组新闻,有现场采访美国新总统等内容(1958/1959)。还有1959年7月25日尼克松—赫鲁晓夫莫斯科大辩论录像带(1959/1960)。以及NBC新闻白皮书——古巴,第一集猪湾,第二集导弹危机(1963/1964,E360)。1972/1973度的新闻节目奖颁出两个:苏美小麦贸易及水门事件(The Watergate Affair)。每奖都伴随制片人、新闻记者等人名单。可见得此奖项实非易事。点点滴滴的日常新闻是不会得奖的。艾美设有特别报道和特别纪录片奖,都是一个完整事件,有时记者要跟踪事件一两年,写出完整的记录,要有时效,客观真实性,立体感,还要富有艺术性。突发事件的报道也要有上述特点。

二、美国流行脱口秀

美国各大电视网都有一门深受观众欢迎的节目样式:脱口秀。脱口秀曾被译成“谈话节目”。又谓“口语表演”、“闲谈戏”。如今美国华语报纸多采用“脱口秀”一名。因它与英语原名“Talk Show”谐音又谐意。就像“Humor”译为“幽默”一样绝妙。

脱口秀以其主持人为主演,每场邀请一位名人搭伴。通常在中小剧场、小客厅进行。有现场观众适时做出反应。主持人一出场便妙语连珠,每分钟都得引观众开怀大笑。

1994年美国第67届电影奥斯卡奖颁奖仪式在洛杉矶圣殿礼堂举行时,特从纽约请来美国脱口秀头牌明星戴维·莱特曼主持。莱特曼的诙谐幽默开场白及中间串联词引得现场大明星们笑了个前仰后翻。我正访美,见CBS一周五晚都有“戴维·莱特曼晚场”,从纽约时间晚11:35开播,历时半小时。

脱口秀并非单口相声,也非综艺节目。莱特曼与其说在主持,不如说在主演。需要音乐时,他有长期相伴的著名乐师在台后方右侧奏上一曲。他备受欢迎的特色之一,是每天念他事先拟好的十句戏谑语告终。倒着次序念,表现他对社会政治事态的敏感与胆量,往往切中时弊,不怕触及上层,当然也不乏纯属怪诞的文字游戏。这些都能触及观众的欢笑神经。

莱特曼通常坐在台上稍稍偏左的一张两屉桌后面,桌侧设置单人沙发,直面观众,其实那才是中心位置,是为应邀登台的名人准备的。我们收看过他约谈《侠胆雄狮》的当红女星,还有青春偶像朱迪·福斯特等。有次一位工商界人士提一篮新产食品上台,使莱特曼边讲边啖。该人还提篮走入观众席散发食品,令在场者同享口福。我还见过莱特曼邀请过副总统科尔,他与副总统照样调笑,观众席笑声不断。

莱特曼去年在美国电视脱口秀主持人排名的抽样调查中名列第二,头牌则由黑裔女主持人奥普拉·温弗妮夺得。温弗妮宣称将荣幸地拜访英国戴安娜王妃,从而再创她脱口秀收视高纪录。我无机会看她如何实现上述计划,但在1994年8月看到了克林顿总统应邀进入一黑人男星主持的脱口秀名人席。在亲切随和的小客厅氛围内,贵为一国元首的克林顿总统坐在沙发上,吹奏他娴熟的萨克斯风管,令荧屏内外的观众都欢愉欣然。

脱口秀节目在美国受欢迎程度,从CBS肯花$1600万年薪将莱特曼稳住便可想而知了。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人们为生存为发展劳碌奔忙,业余尽情欢笑一场,理所当然是乐于收看脱口秀节目的。(原载《北京晚报》五色土,1995)

曾经有个非洲少年在回答“电视是什么?”时说:“电影中人们在彼此说话,电视中人们在跟我们说话。”表达的是电视跟观众的亲近感。巧的是美国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温弗瑞在她的自传书《我坚信》中就说:当我站到舞台上跟全世界的观众们讲话时,力量陡增。她体会到所有人想要的都是同样的事——爱、欢愉和认可。脱口秀主持人不仅跟嘉宾及观众探讨所有当代人关切的事务,而且传递爱、关切、独立自强、为自己人生负责的信心。脱口秀是纯电视门类。

脱口秀也被艾美列为奖项,但时间较晚。在第23届(1970/1971),名为“综艺系列”——访谈(variety series talk)。隔三岔五颁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