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愿你的世界里,有最皎洁的月光
6276800000004

第4章 种下一颗善良的种子(1)

无论是否感受得到,

善良总在我们身边。

它不会因为你的不见而远离,

也不会因为你的不信而舍弃。

它在每一个微笑里,

每一次问候里,

每一份关爱里。

关于爱

尽管爱这个字眼在如今变得有些暧昧,甚至粗俗;尽管爱以它形形色色的方式具体地存在于世间,但是我仍然愿意把爱理解为:爱是给予是奉献;是宽容是理解;是忍让是悲悯;是温暖是怜惜;是幽深是沉默;是理智是道德。

不愿意提爱这个字,是因为它太沉重。有时我很羡慕一些人把爱说得像炒崩豆似的,可我不能,我宁愿开开玩笑,说一些无关紧要的废话,宁愿被人看作一个平庸浅薄、缺少爱心的人,也不愿意向人敞开这份沉重。为什么会是这样?我不断审视着自己,没有答案,唯一能使我感受到的,只有内心那一腔深刻的悲哀。

我想爱或许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源自喜欢、欣赏、欲望,另一种是源自同情、怜悯和觉悟。前一种爱很快乐,很激情,后一种爱沉重且伴有悲伤。如果前者所爱是可以称之为幸运者的一类人,那么后者所爱则是整个不幸的人类。

生命是苦,苦来自人本有的缺陷和弱点,除了外在的生老病死,天灾人祸,还有内在的贪求、欲望、嗔恨、嫉妒、猜疑、防范……深切感受到苦,并不是一件坏事,我们通过感受自身的苦难,才能充分体会和理解他人的不幸,比如我们人从来未曾尝试过被人屠宰的滋味,如果有一天我们也经历经历被人拖去任意宰割的事实,也许我们会由此停止对其他动物的杀戮,或者再也不肯吞咽那些无辜生命的血肉。应该想清楚一个问题:实际上苦从来就不属于某个个体生命,它实在应该归属于有感知的生命整体。感悟到这一点,苦变成了滋养和升华我们慈悲的因素,从而使我们懂得尊重并去爱护每一个人和每一个生命,于是,真爱便在痛苦中诞生。

心语

生活里有一条规则,那就是自知之明,我们有时间为那些烦恼而烦恼的时候,那么更应该想到生活就是一场顺其自然,任何幸福的事情都充满光明,关键是你的眼睛看向了哪里。

生活的态度往往造就了命运的质量,面对误解和成见,一笑而过是最好的勇气,面对忧患和烦恼那么就需要宽恕,这也是最好的谦虚和清醒。命运是活出来的,不是算出来的,用一张黑黑的长脸去生活,足可以黑掉一个完整的命运。

快乐会让所有的烦恼现出原形,也让我们意识到原来是自己的狭隘做了最大的推手,那么烦恼本身不过是一些成见、妄想、软弱纠结起来的一群乌合之众。

不要让良知飘散在自己的冷漠中

红尘万丈,人海浮沉,万里烟云将人的一生紧紧缠绕。时间如梭,光阴似河,在潺潺流动着,带走了一片片树叶,带走了一盏盏渔火,同时也不露痕迹地把岁月带走了。人既无法抹去岁月烙下的印迹,又何必求助抚平皱纹的工具?关键是不使心灵荒芜。岁月可以带走人的青春,带走财富,带走地位,带走情感,但是,无论岁月多么的无情,我们也不要让岁月把我们内心的良知带走。

平生只会量人短,何不回头把己量。对朋友,对亲人都不要有太多的苛责,毕竟我们是生活在人世间,和我们相处的人都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有缘人,相处多了难免有摩擦,难免有看不惯的,自己只是个凡夫,却往往用圣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人,不要拿圣人的标准去衡量,那只会给自己给他人带来无谓的烦恼,如果有摩擦,一定要相信一点:不是别人哪里不对,是我们自己的心胸还不够包容,是自己的眼光还不够长远。不要为任何事情去埋怨,如果要埋怨也是埋怨自己的心胸太过狭隘,还不够大度,还有包容不了的人或事。再大的不快,再激烈的冲突,都不会在宽容的心灵里过夜。

人生路漫漫,总在得失之间一路取舍。有爱的人生是幸福的,无论我们的内心有过怎样的挣扎与痛苦,那都是一种经历,一种人生的磨砺,让我们的心智逐渐成熟丰盈。痛苦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淡去,爱的馨香会陪伴我们一生。

那些缀在流年上透明晶亮的记忆,回首遥望,风轻云淡。曾经的艰辛困苦,曾经的心酸泪流,曾经的悲痛难抑,当我们推开心窗时,一切都在萧萧风雪中走远,人生悲喜的两面,原来都铺展在了同一张页面上。真诚地感谢他人、感谢生活、感谢命运。成长,不是简单意义上年龄的增长,它更应该是心理上的一种成熟,是饱经沧桑后从磨难中理解了生命更深的意义,于是,一任红尘滚滚,心自清风朗月。

我们送走了一个又一个忙碌的日子,接下来的日子也未必轻松,就算如此,我们也不能放弃生活的主流:包容、平淡、快乐、结缘、微笑。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了善良,那么我们这个世界也就到了被终结的地步。当白发一根根落下,我们还在坚持着我们的初衷。不管生活中有多少艰难,也应该坚持自己的善良;不管生活中有多么孤独,也要坚守那份人格的高尚。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不相信善良的人会这样形容善良的人:他们是一群傻子。而善良的人们往往会这样告诉他们:其实一份爱心,往往能带来一个传奇。心中有佛,见的都是光明,说的都是善良;心中有魔,见的都是黑暗,说的都是邪恶。世事的结局,往往与心态和气量有关。如果我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怨恨,那么这个世界怎能给予我们想要的幸福!有许多东西,应该遗忘,比如仇恨和嫉妒;有许多事情应该铭记,比如爱和关怀。不要给自己的冷漠找任何的理由,以怨恨去回报怨恨,那怨恨就会没有尽头;以德行去回报怨恨,那怨恨顿时就会消失。拥有宽容的美德,我们将一生收获笑容。

心语

烦恼是一把火,它会把你的痛苦和得来的经验付之一炬,它还会堵死你命运的出口,它还会把所有的失败连接成一场恶性循环,它会摧毁你所有的收获。

不要把成功总结为一个具体的目标,成功的人生,是一种烦恼的调和,心理的平和,悲观中的柔和,它不是学问,它更是一种做人的美德,可以说是人生的一种美好历练,你快乐,你幸福,你就是一个成功的人。

别把别人想象得那么卑微,别人也是在坚强地活着,你对别人的成见加重了你人生旅途的担忧顽固甚至痛苦,换个角度看别人,看别人活得兴高采烈,自己也露出欣赏的微笑,让自由自在成为一种氛围,别人自由,我们自在。

冰冷的不只是心

人生就是这样,前途是光明的,道路却是曲折的。如果命运不宠你,就请善待自己,不要让自己的心变得冰冷、沉默,不要让自己的灵魂变得渺小、可悲。

没有一个善良的灵魂,就没有美德可言。假如对别人的不幸不屑一顾,对别人的痛苦漠不关心,那冰冷的就不只是心,假如人很冷漠,那缺失的是心灵的温暖,缺失的是一份修养,一种道德。要知道,人生下来不是为了抱着锁链封闭自己的,而是为了展开双翼播撒爱心的。善良是人的本性,只有内心里有真善美,才会看见弱小而感动得自觉前去扶助,才会看见贫穷而情不自禁地产生同情,才会看见寒冷而愿意去雪中送炭。真善美是我们内心最宝贵的财富,是我们彼此赖以生存和心灵相通的链环。

真善美是深埋在内心的根系,只有内心里有善,才能够生出奉献的枝干,只有内心里有爱,我们的世界才会充满温暖。不要让自己的内心世界泯灭了善良,缺失了爱意,因为无心不知,无情不爱,无缘不聚,无梦不圆,不要让自己浑浑噩噩地走这一回人生,趁我们有能力,尽自己所能,多为社会做些贡献,少给这个社会添麻烦,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让社会多一分温暖,少一分冷漠。

奉献从来都是朴素的、默默的,奉献给这个社会一份精彩,奉献给这个世界无限爱意,也奉献给自己无限的充实。就让我们在感动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所感动,从而形成一泓循环的暖流,滋润我们那些苦涩而艰难的日子,快乐地度过我们相濡以沫的人生,让我们的内心和大树一样,盛开出满枝善良的花朵,结出满枝奉献的果实。

心语

面对生活的现状,谁也没有什么精神准备,也很难有一个细致的考虑,所以总有一些措手不及,但要客观地对待生活里的所有负面情绪,不如意的事情总是很多,琐琐碎碎,八八九九,就算流了泪,也不要怪罪什么,就算是吃错了芥末,饶过这一回。

谁又能避免这世间的悲欢离合聚聚散散,习惯了顺境,就把逆境当作一种煎熬,不要以为有什么力量会帮助你解决痛苦,如果你不习惯于自我治愈和疗伤,那么尽管继续痛苦下去。

生活里有一种可怕的情绪,就是抑郁,把生活活成了一场疲劳,生活的信念又不集中,又怕别人看不起,自己还不愿意去努力,常常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但又缺乏站起来的勇气,这个抑郁,真是一个要老命的不良习气。

慈悲不是负担

匆匆的人世间,也许萍水相逢,也许把手言欢,也许擦肩而过,也许相对无言,但请相信生活,任何一种真诚的付出都会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最美的报答,只是有时我们感觉不到罢了。慈悲不是负担,付出的也许只是一点点,但我们收获的却是一个又一个多彩的春天。

早斋过后,呼吸着院子里的新鲜空气,想起了几天前的那件小事,我不禁地摇了摇头。原来寺院里来来往往的人都在互相传递着一个小道消息,说有一落魄男子在寺院内外游晃,装作可怜相,向诸位烧香拜佛的善男信女们行骗,所以提醒大家提防、注意,不要上当受骗。看他的样子,头发凌乱,眉头紧皱,穿着不很干净的但还算整齐的衣服。虽说已经开春,但天气还是有些寒冷,而他的脚上却仅仅是一双灰蒙蒙的单鞋,满脸的沧桑与苦闷。平常人见了虽说会有怜悯之心,但却都难免怀疑而不肯伸出援助之手。

可我们这身在福中之人又岂能理解他们的苦楚呢?试问有谁愿意大冷天的无家可归四处流浪,有谁愿意有衣不穿破破烂烂四处行乞,又有谁愿意放下尊严忍受白眼与唾弃,只为那一顿可以饱肚的冷饭。

我们只因为这世间太多的骗局令人无法分辨真假,就放弃了行善的机会。我们无法控制外在事物的是与非,但是可以把握内心的善与恶。为人一回但求坚持善良,布施慈悲,真真假假又何必去追究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