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都淘金记
631600000012

第12章 崔亚军 掌握快乐的力量 (1)

“我是一条船,注定就要在大海上航行。即使在行驶中沉没,那也是一种‘快乐’,一种经历,因为我体验到了风与浪的洗礼。我宁愿在搏击风浪中沉没,也不会像停放在宁静港湾里的船那样腐烂.”

于是,崔亚军领航的“南北集团”号,从磨子桥起航,在商海中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崔亚军四川南北集团董事长

崔亚军说:“生命是一种过程,你只有在这个过程中间,享受每一分、每一秒,那生命才是完整的,有意义的。”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但能够真正想明白的人太少了。人在无限的欲望和有限的生命之间,更多的感受是迫不及待,总想从茫茫红尘中抓住一些无法永生的东西,比如金钱、盛名。他们自然就会浮躁,会痛苦。唯有大智慧者方得领悟:享受过程的快乐,使好的结果更美妙,让坏的结果有价值。

崔亚军一路走来,终于大彻大悟。

“我是一条船,注定就要在大海上航行。即使在行驶中沉没,那也是一种‘快乐’,一种经历,因为我体验到了风与浪的洗礼。我宁愿在搏击风浪中沉没,也不会停放在宁静港湾里腐烂。”

于是,崔亚军领航的“南北集团”号,从磨子桥起航,在商海中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下海潜水

1990年,崔亚军和9个朋友、同学一起登上了峨眉山金顶。看到万道霞光,崔亚军心潮澎湃,出口成诗: “目光、金光,汇成一股巨大的纤绳,在天地撞击出的号子声中,合力拉起一轮新时代火红的希望。”

凭着这股激情,从峨眉山下来后,崔亚军就下海了。

但这并非崔亚军的一时冲动。读书的时候,崔亚军就显得有些特别:高中,他做了一个叫“人才的规律”的研究;大学,他研究“人究竟要怎样活”。这个年轻人,似乎比一般人更喜欢思考,也更活跃。

很自然的,崔亚军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一个事业单位后,还选择了在报社、公关事务所兼职做策划工作,参与了一些经济行业的采访。那个时期,他去合肥、重庆等地采访和拉业务时,初步见识了市场经济的活跃,比较之下,单位的工作环境和气氛很沉闷。

在这个事业单位的审计部门,崔亚军做了很多审计报告,并得到了肯定,但却被束之高阁,没有得到执行。到20世纪90年代初,这位有些想法的年轻人,内心已经不堪于所处工作岗位僵化的体制,他开始计划着辞职下海,希望最大限度地发挥、提升自己,追求人性的自由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于是峨眉山之行后,26岁的崔亚军,在省直机关即将委以重任的时候,抵住了来自单位、父母和朋友的多重压力,抱着档案毅然辞职了。

当时IT行业发展迅猛,虽然崔亚军并非计算机专业出身,对计算机的了解并不多,仅仅是从朋友的交流中了解到这个行业,但他强烈感觉到了这一行业中蕴藏着极大的商机。1991年,怀着一颗有些忐忑的心,本着一个“服务创造未来”的设想,崔亚军开始用配件组装PC电脑,并给组装电脑起名为NBC(南北计算机)品牌。没想到事情进展得出人意料的顺利。由于看准了方向,正确地分析了经济形势,崔亚军的第一桶金淘得比较顺利,而在股票上的投资,使崔亚军又淘得了第二桶金。但崔亚军没有被大好形势冲昏头脑,在286,386电脑销售只做了一年多,又正是一个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他已经看到了经济形势的变化,看到了新的方向。1993年,崔亚军投资网络科技,做PDS综合布线工程,成为西南地区第一家专业做PDS综合布线工程的企业。同时投入了电脑名片、电脑画像、电脑配发、电脑婚纱软件、电脑刻绘、室内装饰设计软件、家具设计软件系统等项目,这些就是他看好的新方向。到1995年,崔亚军已经从中赚取了500多万元。这个速度,在当时可以用‘日进斗金”来形容。

1995年,南北集团跟巨人合作,做巨人的多媒体教育软件全国总代理。看清形势之后,崔亚军加大力度持续投资了上百万元,一口气买了几十台当时最好的486电脑。在这个时候,崔亚军做生意的特征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了,那就是看准方向后,义无反顾。但在这义无反顾的激情背后,绝对不是轰轰烈烈的大场面,做事喜欢低调、务实的崔亚军,依然保持着创业时的“潜水’,状态。他说,这个潜水的过程,是一种试探和积累。崔亚军很喜欢自己和企业积累成长的过程,并陶醉于这个过程。崔亚军相信,只有经历了这个过程之后,才能做有把握的事。这个有把握的事,就是自己的企业最终要做大做强。那么在长时间的“潜水”过后,崔亚军和他的南北集团,将要如何“上浮”呢?

乘风破浪

1999年攻读MBA时,崔亚军写了一篇《假如我是四川省省长—关于西部硅谷建设》的论文。就在那一年,一个“数字化城市”的蓝图,开始在崔亚军的脑海中浮现出来:这种“IT+测绘+地理信息+网络+协同商务”等多维立体空间的架构模式,令他格外地兴奋。一个可以令南北集团做大做强的突破契机,就这样摆在了崔亚军的面前。

经过10年的“潜水”之后,南北集团航母时代的大场面来了。

对于自己所设想的“数字化城市”,崔亚军充满着激情和希望:“地下管网、电线电缆、城市地籍、房屋产权、市政设施等这些基础地理信息,都需要通过测绘、整理建立数据库,进行计算机数字化管理,通过城市宽带网络使数字化管理应用达到资源的充分整合和利用。当前,政府各部门的信息,犹如一个个信息孤岛,通过整合资源、数据共享,使资源达到充分利用,进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通过虚拟漫游、多媒体等技术手段为数字化城市服务,建立空间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如果一切成真,崔亚军将把我们带入一个崭新的世界。

为了这个“数字化城市”,崔亚军不断地考察着项目,不断地进行投入,同时也对南北集团的资源进行整合:强化系统集成职能,组织研发队伍,与高等院校合作研发了网上协同商务软件平台、数字城市平台软件、GPS卫星定位软件、房产测绘软件、地下管网软件、GIS物流软件、GIS招商软件、GIS环保管理软件、GIS水利管理软件、数字化油田和电力等信息软件;将旗下的民用音响部门转为工程音响部门;GPS汽车自动导航系统上马;与政府合作建立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在美国硅谷成立分公司,借助美国地理探测卫星资源信息服务于中国数字化建设,同时利用国内高科技劳动的低廉成本优势,承接国外数字化的业务。在有意和无意之间,崔亚军已经将十多年来积累下来的资源,再加上扩充和修补,集结起来成为一艘四川空间信息产业的航空母舰。它将驶向的目标就是“数字化城市”。

这是崔亚军毫不讳言的目标,他会充满激情地向人们描述即将到来的美景,因为他对自己无比自信。“数字化城市事业不是靠金钱就能力、到的,更需要一批各行各业的专家的集体智慧。”在崔亚军看来,南北集团正在做的这个“数字化城市”,科技含量非常之高,在整合所涉及领域的资源后将会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2004年,崔亚军掌控的四川空间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抓住国家第二次土地普查的机会,控股了国土资源厅指定的国土数据库建库单位—在国土地理信息行业有名的四川地星土地矿产资源有限公司,又在重庆市成立了重庆空间地星土地信息发展有限公司,负责重庆的国土数字化和城市数字化业务,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崔亚军说:“我们当下的计划是对南北集团旗下的企业进行重组,要做一个品牌的调整。‘南北’是过去很多年的一个提炼,现在的‘空间’是一种新的开始。”

从地面到空间,崔亚军将会迎来他人生和商业生涯的一个大场面。   航海日志 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企业家的性格决定企业的命运。所以,在南北集团的航道上,就一定会有崔亚军的风吹去的方向。那么,崔亚军的风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呢?

所有的人都告诉我,崔亚军是一个不断在寻找着别人没有找到的事物或者方向的人。比如崔亚军做名片系统,赚了几百万。这个数字让人很惊讶,小小的一块名片市场,会有如此丰厚的回报吗?其实他们所不了解的是一个善于分析形势、把握时机的崔亚军。在这个市场刚启动的时候,崔亚军制定了以市场导向为主的决策:以客户利益为导向,即赚那些想赚钱的人的钱。怎么赚呢?很简单,紧紧盯住北京、深圳的市场,然后快速分析市场环境里的产品的状态,一周以后,成都跟进。方法说出来确实简单,就是为名片用户提供计算机、名片软件、激光机、打印机,并且自己生产切卡机、塑封机、塑封膜、名片纸,还为用户提供低价的耗材和选址及经营策略。这样既能将成本降到最低,又方便了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