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女性常见病经络调理
6339400000009

第9章 消化系统疾病(2)

密友叮嘱

上班的朋友们一般都有这样的坏习惯,早晨不吃早餐,中午凑合,晚上大吃一通,这种不合理的吃法,长期以往,就会损伤脾胃,影响身体健康。也有的女性朋友为了过分追逐苗条,只吃蔬菜、水果,不吃主食,结果有了苗条,却没了健康,没有了健康又何谈美呢?所以女性朋友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才是第一位的,身体才会焕发活力与美丽。

3、慢性胃炎

现在患胃肠道疾病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慢性胃炎,世界胃肠道病学组织的研究报告表明,慢性胃炎伴萎缩性胃炎造成胃癌的发病率为3%—4%,慢性胃炎不仅影响肠胃功能,更加严重的是,它还能通过神经反射严重干扰人体的植物神经系统,使患者出现头痛、晕眩、疲乏等症状,陷入神经官能症或亚健康状态。

胃炎与经络的关系

慢性胃炎在中医学属“胃脘痛”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多与饮食不节和情志失调有关,而两者又相互影响,而使胃炎发生。饮食不节,脾胃受损,再加上情志所伤,肝气郁结,横逆犯胃克脾,而使肝胃不和;肝郁气滞,郁而化火,而致肝胃郁热,又易耗伤胃阴,胃阴不足,失其润降;初病在气,久痛入络,脉络受损,气血失和而致瘀血作痛;久病不愈,脾胃虚弱,或脾胃素虚,又过食生冷,转为脾胃虚寒之症。

“拖”出的慢性胃炎

35岁的孟茹在一家报社工作,平时工作压力挺大,加班熬夜也是家常便饭,吃饭也没个准点,又偏偏爱吃辣和冷饮,有时间就和朋友去吃成都的火锅,时间长了,胃就有些吃不消了,隔一段时间胃就不舒服,但又不想为此耽误工作,就忍着没去医院,一直拖到成了慢性胃炎。

中医大夫如是说

象孟茹这样的上班族有很多,工作繁忙,饮食无规律。慢性胃炎已经成为都市上班族的一大常见病,据有关统计,20—40岁的上班族中92.3%的人曾出现过胃部不适的现象,其中,34.17%的人经常感到胃疼,5.47%的人甚至天天如此,并且患胃病的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胃病的常见症状包括腹胀、腹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返酸、乏力、消瘦等症状。此外,一些患者还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如心情烦躁、情绪低落、精神紧张、眩晕、失眠等,这些症状又可反过来加重慢性胃炎的症状,形成恶性循环,使病情严重,不易治愈。

一般情况下,胃炎患者除配合药物治疗外,最重要的还是要调节自身饮食,禁食生冷辛辣和不宜消化的食物,更不要吸烟、饮酒、喝浓茶,保持口味清淡,注意饮食卫生。

自己也能当中医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是胃黏膜的慢性炎症,用按摩法和拔罐法治疗慢性胃炎,简便易行,疗效明显,无副作用,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一、按摩中脘穴

穴位常识:中脘穴位于肚脐正中直上四寸,心口窝上边正中到肚脐正中的二分之一处。

按摩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双手四指并拢,指尖放在中脘穴部,顺着呼吸适当用力徐徐下压,约10次呼吸之后,再慢慢抬起,时间为2分钟,以腹内感觉温热为宜。

功效:调理中气、健脾利湿、和胃降逆,疏肝宁神;治疗胃痛,呕吐、反胃吞酸、腹胀、呃逆、消化不良及急慢性胃炎等疾病。

二、按摩足三里穴

穴位常识: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直下三寸,距胫骨约一横指尖。

按摩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用拇指抵住双侧足三里穴,用力揉捻,以有酸胀感为宜,时间为3分钟。

功效:按摩足三里穴可以调动并促使胃经的气血运行,不仅能理脾胃,调中气、疏风化湿、和肠消滞、治疗胃痛、腹痛、急慢性胃肠炎等疾病,有扶正培元、强身健体的功效。

三、按摩内关穴

穴位常识:内关穴位于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按摩方法:用拇指罗纹面先后按揉两侧内关穴各l—2分钟。

功效:按摩内关穴能清包络、宁神和胃、宽胸理气,能治疗胃胀、胃痛等胃部疾患。

四、揉天枢穴

穴位常识:天枢穴位于腹中部,平脐中,距脐中2寸。

按摩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双手食指分别抵住腹部天枢穴,稍稍用力揉动,力度由轻到重,以能够忍受为度,时间2分钟左右。

功效:调理脾胃,理气和中,适用于胃肠功能紊乱、腹痛腹胀、胃炎、月经不调等病症。

五、捏拿腹直肌

患者取仰卧位,用双手分别捏住两侧腹直肌,从上到下,慢慢捏拿,时间为2分钟。

六、手部按摩

经穴和经外奇穴:内关、合谷、间使、大陵、劳宫、中魁等。

反射区:胃、肝、脾、十二指肠小肠、大肠、胃、脾、大肠区、肾、输尿管、膀胱、肺、胆囊、胰腺等。

反应点:胃肠痛点、脾点、肝点、大肠点、小肠点、三焦点、肾点等。

全息穴:脾胃穴、肝胆穴、十二指肠穴、腰腹穴、肾穴等。

按摩方法:按揉内关、合谷、中魁各100次;推按胃、肝、脾、胃、脾、大肠区、肾、输尿管、膀胱、肺各200次;按揉胃肠痛点、脾点、肝点、脾胃穴各3O0次。其余选穴可为备用穴,依类别选择使用,每穴按摩50次,每天按摩1次,每2周为1疗程。

功效:手部按摩具有疏肝理气,健脾和胃等功效。

注意事项:

1、慢性胃炎病程长,治疗上应持之以恒,不可急于求成。

2、治疗期间应保持心情舒畅,饮食应有规律,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3、避免烟酒等刺激性物质刺激肺部。

超级链接

由于在慢性胃炎发病中饮食因素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进行食疗是防治胃炎的关键,下面就向大家介绍几招简单的方法,让大家在美味中,做好保“胃”战。

一、人参煨猪肚。取猪肚1个,人参15克,干姜6克,葱白7根,糯米150克,将猪肚洗净,葱切段,糯米洗净,一起放入猪肚内,用线缝合。将猪肚放入锅内,先用武火烧沸,撇去汤面上的浮泡,改用文火煮至极烂熟,空腹温食。

二、桂圆石斛汤。取桂圆5个,石斛10克,白糖少许。桂圆去壳,同石斛一起放锅中,加水,加白糖,小火烧沸即可,不要久煮,作点心吃。

三、瑞香汤。取山药120克,乌梅、甘草各30克,陈皮、木香各3克。将以上诸药研为末,每次取适量做汤服食,每天2次。

四、麦饭石粥。取麦饭石100克,大米100克。先将麦饭石捣碎成粉粒状,加水浸泡半小时后,放火上煮沸,用纱布滤取汁,去石;再将淘洗干净的大米放入锅内,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每天2次,早晚餐服用。

小贴士

工作压力是“胃的克星”

现在的上班族,每天紧张忙碌的工作,过度的透支健康,无不面临巨大的精神压力,在现代人群中,由于精神压力过大是导致胃病的主要原因。再加上工作的不顺心,而影响情绪,情绪不良就会引起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多等一系列人体内环境的变化,并使胃黏膜的血液供应、胃酸分泌发生变化,引起胃炎,除此之外,专家还提醒上班族,如果紧张状态长期得不到缓解,还容易造成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导致胃酸分泌失常、十二指肠液反流减少等疾病,所以上班族要善于调节情绪,缓解工作压力,不要让它成为胃的杀手。

密友叮嘱

据医生介绍,慢性胃炎大多是从急性胃炎发展而来的,有的患者在感到胃不舒服时,多数患者会选择“忍着”,或者自己买点胃药吃就算了,很少人会给予重视,去医院接受治疗。其实这些做法隐藏着许多危害,如果不及时治疗,就可能可能发展成慢性萎缩性胃炎甚至胃癌,另外,胃不舒服也常常是胆囊疾病、胰腺疾病的信号,因此,千万别小看了胃炎,一定要给予重视,拿健康开不得玩笑呦。

4、胃溃疡

胃溃疡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慢性病,多发生于青壮年,胃溃疡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较长,多是由于饮食失调、过度劳累而发生,胃溃疡疼痛多出现在餐后半小时到2小时内,持续1—2小时,因此被称为“餐后痛”。

胃溃疡与经络的关系

胃溃疡属中医“吞酸”、“胃脘痛”范畴,中医认为胃溃疡发生的原因通常有两类,一是由于情志所伤,忧思恼怒,肝气失调,横逆犯胃所致;一类是由于饮食劳倦,脾不健运、胃气不降而导致,所以多发生于情绪失和、脾胃虚弱、饮食不节的人身上。

胃溃疡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相关,在病机转化方面,具有由气及血,由实转虚,寒热转化,或寒化伤阳,化热伤阴的特点,胃溃疡的治疗,多以疏肝和胃、养阴益胃、活血化瘀、温中健脾、调理寒热等治疗为主。

“餐后痛”警惕胃溃疡

吴金丽今年44岁,是一名律师,长期办案,工作非常紧张,有时会连续加班到夜里一、二点钟,饮食也是饥一顿、饱一顿的,时间长了,就患上了胃溃疡,经常感到胃部不适,泛酸,特别是在吃过饭后,常感到腹部疼痛,每次为了不影响工作,就靠吃药缓解症状,时间长了,病情也越来越严重。

中医大夫如是说

胃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象吴律师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长期紧张的工作,饮食不节,再加上因工作而导致的不良情绪,很容易患上胃溃疡。其典型症状主要表现为饥饿不适、饱胀嗳气、泛酸或餐后定时的慢性中上腹疼痛,严重时可有黑便与呕血。

许多胃溃疡患者为了不影响工作,都选择吃药,来缓解症状,对本病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医生说,如果病情加重或治疗不及时,就可能导致出血、穿孔、幽门梗阻和癌变等恶劣后果,严重危害健康,所以应予以高度的重视。另外专家还指出,气温下降,也是导致胃溃疡复发的重要原因,因此患者应在冬季格外注意。

自己也能当中医

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疾病,尤其是上班族,治疗胃溃疡除了用药之外,按摩和拔罐也是一种疗效不错的辅助治疗方法,可有效地缓解胃溃疡患者的胃痛、腹胀、呕吐等症状,下面就介绍几种简单易行的方法,供患者选择。

一、缓解疼痛的按摩法

穴位常识:气海穴位于人体下腹部,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

按摩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医者坐在患者身体右侧,先用轻快的一指禅推法或大鱼际揉法,从患者的剑突下到中脘向左沿着肋弓推按,重复按摩10遍,然后按揉中脘、气海、天枢等穴,同时配合按揉足三里穴,最后用手掌轻拍患者的胃脘部5分钟。

功效:补气升阳,益肾调经。

二、止呕按摩法

穴位常识:肩井穴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

按摩方法:患者坐在椅子上,医者分别对其肩井、手三里、内关、合谷等穴进行有力的按揉,然后用双手揉搓患者的肩臂和两胁,以使其局部的经络通畅。

功效:通经活络,散寒定痛。

三、消除腹胀按摩法

穴位常识:膈俞穴位于身体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三焦俞穴位于腰部,当第一腰椎棘突下,左右旁开2指宽处;大椎穴位于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命门穴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处。

按摩方法:

1、医者将双手掌重叠,然后分别对患者的膈俞和三焦俞穴进行按揉。

2、医者用单手掌根部用力按揉肝俞、脾俞和胃俞穴,并依靠腕关节做手掌晃拨动作,以刺激穴位。

3、医用双手拇指、食指沿督脉路线从上到下反复提拿其大椎和命门穴。

4、医者用拇指、食指、中指以及掌根分别捏拿肩井穴到肾俞穴之间的腰背肌,同时可做适当的捻转动作。

功效:增强温补脾肾,促进血液循环,使肾气通畅、经脉生动牵连的作用。

四、指压、按摩疗法

穴位常识:脾俞穴位于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胃俞穴位于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按摩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医者用双手拇指指尖分别压迫左右脾俞穴、胃俞穴各1分钟后,改用指腹再顺时针方向按摩36次,然后再沿脊柱两侧上下推按数次,1天2次。

功效:健脾益胃,理气散寒。

五、拔罐疗法

取足三里、胃俞、中脘、上脘、下脘、关元、中极、大肠俞、神厥等处,采用坐罐法、走罐法、闪罐法等治疗方法。

注意事项:

1、坐罐是将罐吸附在皮肤上不动,留置15分钟左右。

2、闪罐是用闪火法使罐吸住后,立即拔下,再吸再拔,反复多次,直到皮肤发红为止。

3、走罐可选用口径较大的火罐,罐口平滑,先在所选部位和罐口薄涂一层凡士林,待火罐吸住后,用手扶住火罐,用力慢慢上下来回推动,直至皮肤发红、充血或淤血时,将火罐取下。

超级链接

俗话说,医补不如食补,所以说胃溃疡患者要注意养胃,多吃具有和胃健脾、化淤止痛功效的食物,下面向大家推荐四种小验方。

一、桃仁猪肚粥。取桃仁、生地各10克,熟猪肚片、大米各50克。将肚片切细,取二倍水煎取汁,加猪肚、大米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味服食,每天1剂。具有益气活血,化淤止痛之功效。

二、鸡蛋三七炖。取鸡蛋一个,蜂蜜30毫升,三七粉3克,将鸡蛋打入碗中搅拌,加入三七粉拌匀,隔水炖熟再加蜂蜜调匀服食,具有舒肝理气,和胃健脾之功效,适用于上腹疼痛,呕吐、嗳气等。

三、仙人掌炒牛肉。取仙人掌50克,嫩牛肉100克,调料适量。将仙人掌去皮刺,洗净,切细;牛肉洗净,切片,置热油锅中炒熟后,调味服食。具有活血化淤,行气止痛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