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痛风用药配餐指南
6340500000002

第2章 了解痛风,关注健康(1)

第一节 痛风基本常识

一、什么是痛风,是如何形成的

痛风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早在数千年以前的埃及木乃伊身上就已经发现了痛风的迹象。公元前400多年,人们对痛风已有了一定的认识。最早描述出痛风这一疾病特点的是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他主要对痛风性关节炎的特征作了一些详细的记载。

由于痛风以往在我国的发病率较低,以至于不少人对这种病不是很了解,认为痛风就是因为受到风寒以后而招致的关节疼痛,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的。痛风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叫原发性痛风;另一种叫继发性痛风。我们通常所说的“痛风”一般都是指原发性痛风,它是一种以高尿酸血症为特点,并且以关节、肌肉、肌腱等组织变形、红肿、疼痛、发炎、坏死等病变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综合性痹病。

初次痛风的患者大多发生在人体的下肢关节,特别是单侧大拇指和足背间的关节,大多数患者只是一个关节,通常是在夜间发病,在发病时大多数患者感到疼痛难忍,甚至感觉到自己完全不能承受起一张纸的重量,病灶部肿胀,温度升高,行走困难,严重时还不能下地行走,有些只能穿拖鞋。

当然,也有一部分患者只是出现轻微红肿,很多人都会以为只是扭伤而已,即便是不选择用药在数日内,或者是数周内也能恢复正常,疼痛炎症消失,关节活动自如,不会出现功能损害。而继发性痛风则多由于慢性肾病,使尿酸不能顺利的经过肾脏排泄出体外而蓄积在体内,从而引起痛风。那么,痛风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痛风属于是一种新陈代谢障碍性疾病,它所形成的根本原因是血液中尿酸的含量过高。导致人体血液中的尿酸增高有以下两种原因:

1.外源性。由于日常饮食中吃进含有大量嘌呤的食物,比如肉类、动物内脏、脑组织以及海鲜、蚝、蛤等。

2.内源性。机体内合成尿酸增多和机体内细胞中核苷酸分解加速,致使尿酸生成增多。另外,肾功能减退或者是心血管病导致尿酸排泄减少,也同样可能会引起血中尿酸增多。

一般认为,血中尿酸超过360微摩尔/升,就视为是高尿酸血症。临床上,当血尿酸超过390微摩尔/升,才可被诊断为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超过了420微摩尔/升时,高尿酸血症的症状已经十分明确了。大多数痛风患者的血尿酸值均超过420微摩尔/升。

当人体体液中的酸钠盐处于一种超饱和状态的时候,就会沉淀为无定形的微小结晶。由于关节组织中的血管比较少,在运动完以后很容易出现缺氧,产生乳酸增多,致使尿酸钠盐沉积增多。尿酸钠盐沉积以后被白细胞吞噬,引起细胞死亡而释放出溶酶体酶类,从而作用于关节腔内组织,发生急性炎症反应,在临床上就表现为急性痛风。

尿酸钠盐沿软骨面、滑囊周围、筋腱表面以及皮下结缔组织沉积而成痛风以后,就会导致出现慢性炎症反应,形成慢性关节炎,时间长了以后就会造成骨关节畸形僵硬,活动受限。尿酸浓度增高,会在肾盂、肾盏以及输尿管中形成结晶沉积下来,以至于形成肾结石,可引起肾脏的急慢性功能衰竭。

病理生理学上,当血尿酸的溶解度在420微摩尔/升以上,就已达到了超饱和状态,此时,血尿酸极易在组织内沉积而造成痛风。因此,从临床诊断的角度出发,目前一般认为,当血尿酸值超过420微摩尔/升时,就可以被肯定为高尿酸血症;血尿酸为390微摩尔/升虽然也属高尿酸血症,但还没有达到超饱和状态。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起初大多都不会有任何症状,但部分可能会因演变而诱发急性关节炎、痛风石、肾结石及尿酸肾病,这种病也与肥胖症、高血压、冠心病明显相关。

TIPS:生活中如何预防痛风

众所周知,当尿酸偏高时,很容易导致痛风发作。那么,平时生活中,该如何预防痛风呢?

1.要积极减少体重,防止出现肥胖。一般情况下,肥胖的人痛风发作的机率要比正常人的发病机率大得多。

2.要养成好的生活起居习惯,不喝酒、不抽烟,适当的喝一些带碱性物质的饮料,使体内的酸碱达到中和。

3.在工作、学习的时候要注意,千万不要过于劳累,精神状态也不要紧张,要做好防寒保暖、避免关节受损,这些因素处理预防得不好都可以造成痛风的发作。

4.在必要的时候,还需要接受一定的药物治疗以降低血液中尿酸含量,但是要注意在平常使用的药物当中,有些药物是可以抑制尿酸的排出。

二、痛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痛风见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属于关节炎的一种,又称代谢性关节炎,发病年龄在40~50岁为多,初次发作年龄一般为40岁以后,女性患者大多出现在绝经期后。按照痛风的自然病程可分为急性期、间歇期、慢性期。

急性期

一般来说,急性期发病前没有无任何先兆。诱发的原因有饱餐饮酒、过度疲劳、紧张、关节局部损伤、手术、受冷受潮等。经常在夜里发作的急性单关节炎通常是痛风的首发症状,表现为凌晨关节痛而惊醒、进行性加重、剧痛如刀割样或咬噬样,疼痛于24~48小时达到顶峰。关节局部发热、红肿及明显触痛,酷似急性感染,首次发作的关节炎多于数天或数周内自行缓解。

痛风首次发作的60%~70%首发于第一跖趾关节,在以后病程中,90%患者反复该部受累。足弓、踝、膝关节、腕和肘关节等也是常见发病部位。可伴有全身症状,比如发热、头痛、恶心、心悸、寒战、不适并伴白细胞升高,血沉增快。

间歇期

急性关节炎缓解后,一般无明显后遗症状,有时仅有发作部位皮肤色素加深,呈暗红色或紫红色、脱屑、发痒,称为无症状间歇期。

多数患者在初次发作后出现1~2年的间歇期,但间歇期长短差异很大,随着病情的进展间歇期逐渐缩短。如果不进行防治,每年发作次数增多,症状持续时间延长,以致不能完全缓解,且受累关节增多,少数患者可有骶髂、胸锁或颈椎等部位受累,甚至累及关节周围滑囊、肌腱、腱鞘等处也可发作。

慢性期

尿酸盐反复沉积使局部组织发生慢性异物样反应,沉积物周围被单核细胞、上皮细胞、巨噬细胞包绕,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结节,称为痛风石。

一般来说,痛风石多在起病10年后出现,是进入慢性的标志,可见于关节内、关节周围、皮下组织及内脏器官等。最典型部位在耳廓,也常见于足趾、手指、腕、踝、肘等关节周围,隆起于皮下,外观为芝麻大到鸡蛋大的黄白色赘生物,表面菲薄,破溃后排出白色粉末状或糊状物,经久不愈。当痛风石发生于关节内,可造成关节软骨及骨质侵蚀破坏、增生、关节周围组织纤维化,出现持续关节肿痛、畸形,甚至骨折,称为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

关于痛风诊断,国内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一般多采用美国风湿病协会标准,美国Holmes标准及日本修订标准。兹介绍美国风湿病协会关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分类标准(1977):

1.滑囊液中查见特异性尿酸盐结晶;

2.痛风石经化学方法或偏振光显微镜检查,证实含有尿酸钠结晶;

3.具备下列临床、实验室和X线征象等12项中6项者。

(1)1次以上的急性关节炎发作;

(2)炎症表现在1d内达到高峰;

(3)单关节炎发作;

(4)患病关节皮肤呈暗红色;

(5)第一跖关节疼痛或肿胀;

(6)单侧发作累及第一跖趾关节;

(7)单侧发作累及跗骨关节;

(8)有可疑的痛风石;

(9)高尿酸血症;

(10)X线显示关节非对称性肿胀;

(11)X线摄片示骨皮质下囊肿不伴有质侵蚀;

(12)关节炎症发作期间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

急性痛风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反应不难诊断。但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则需要认真鉴别。

TIPS:A型性格易患痛风

性格指的是一个人对现实稳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总和。人们的性格各不相同,其行为模式也就千差万别。研究发现,其中与痛风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型性格和A型行为。

A型性格的特征是“具有攻击性,竞争心强,没有耐性,对于现实目标的执着心较强”等,这些对于在现代社会中努力工作而言是不可缺少的要素。然而,调查发现,痛风患者中A型性格的人特别多。也就是说,行动积极,富有进取心,担任管理和领导职务,属于有能力的人等,比较容易罹患痛风。

痛风可能与A型性格的人心理压力大,精神过度紧张,导致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机体内环境改变,尿酸代谢障碍,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等有关。

三、如何早期发现痛风

早期发现痛风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对血尿酸浓度的检测来确定。对人群进行大规模的血尿酸普查可以及时发现高尿酸血症,这对早期发现以及早期防治痛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目前尚无条件对全民进行大规模血尿酸检测的情况下,至少应对下列人员进行血尿酸的常规检测:

1.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不管是男性、女性以及是否肥胖。

2.肥胖的中年男性以及绝经期后的女性。

3.有着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比如脑梗死、脑出血)的患者。

4.糖尿病(特别是II型糖尿病)。

5.原因未明的关节炎,特别是中年以上的患者,应该以单关节炎发作为特征。

6.肾结石,尤其是多发性肾结石以及双侧肾结石患者。

7.有着痛风家族史的成员。

8.长期嗜肉类,并且长期有着饮酒习惯的中年以上的人群。

凡是属于以上所列情况中任何一项的人,都应该主动到专科医院做一些有关痛风的实验室检查,以便及早发现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不要等到身体已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以后才想起去求医,这样很容易贻误治病良机,造成终身遗憾。

如果首次检查血尿酸正常,也不能就此轻易的排除了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可能性。以后应该定期复查,至少做到每年健康检查一次。这样可以使痛风的早期发现率大大提高。那么,在哪些情况下是患发痛风的可能呢?

1.发作性关节肿痛,特别是足趾关节以及手指关节(并以趾关节为最具特殊性)。在没有经过任何治疗的前提下,可以自行缓解症状,以后又会反复发作而且发作的部位很固定。

2.中年以上的男性,有着很多不良的饮食习惯,身体肥胖而不喜欢参加体育锻炼,时常出现关节疼痛不适。

3.原因不明的泌尿系统结石,特别是多发性肾结石,以及双侧肾结石。

4.有关节炎病史,在关节周围皮下或者是耳廓处发现有结节。

5.关节炎急性发作,采用秋水仙碱治疗有着很明显的效果,特别是对消除关节肿痛疗效更为显著,这时就应想到痛风关节炎。

6.在做皮下结节穿刺后,抽出白色牙膏样的物体,或者是当结节自行破溃后流出,这都高度提示了痛风。

遇到以上情况,都应该在第一时间内想到罹患痛风的可能性,必须及时到医院作血尿酸检查和其它一系列相关检查项目。

TIPS:当心,痛风正在年轻化

在当今这个社会,痛风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为什么原本好发于中老年男性的痛风近些年来有着年轻化的趋势的呢?

究其原因,这主要是由平日里进食酒、海鲜、动物内脏等过多而造成的。尽管年轻人生理功能很活跃,新陈代谢的速度比较快,体内的尿酸分解酶也足够多。但是,这些仍然“挡”不住日日海鲜、频繁举杯的状况,因为摄入嘌呤过多,酶已不足以代偿了,因此,就会造成血中尿酸水平异常增高,导致痛风。

当然,痛风的原因远不止饮食,还有工作压力大、情绪紧张、疲劳、生活不规律、器官功能紊乱等都可能诱发病情。所以,不管你现在多大年龄,只要出现突发性关节疼痛,并且持续在数日以上,都应到有风湿科的大医院接受诊治,测一测血中尿酸有没有超标等,以确诊是否患上痛风。一旦被确诊为痛风,应该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四、痛风有哪些特征

高尿酸血症是指血中尿酸超过了正常范围的一种状态,很多原因都可以引起血尿酸升高。如果高尿酸血症长期处于超饱和状态,不加以纠正,就会发展成为痛风。可以说,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一个前奏,但并不一定最终都能演变成为痛风,但是痛风患者都有着高尿酸血症。对于痛风来说,一般有有以下几个特征。

痛风的遗传因素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属于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尽管目前已对其发病机制做出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得出了一些结论,但仍然还是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比如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遗传异质性、环境与遗传因素的相互影响等。

痛风的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对痛风发病率同样有着一定的影响。城乡有别,城区居民的血尿酸值高于农村居民,这可能与两者之间的生活水平以及劳动强度、能耗有一定关系。原发性痛风发病率就与饮食中蛋白质含量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饮食质量下降,欧洲痛风的发病率明显有所降低。而当战后饮食蛋白质含量再度丰富时,其发病率又重新恢复到了战前水平。60年代,日本经济腾飞以后,其国民饮食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以致痛风成为了日本人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在我国,痛风的临床报告也逐年增多,特别是从80年代以来,增加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