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品茶有道
6340800000009

第9章 佛与茶道

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经魏晋南北朝的传播与发展,到随唐时达到鼎盛时期。而茶是兴于唐、盛于宋。中国茶道创立者陆羽,曾被智积禅师收养,在竟陵龙盖寺学文识字、习颂佛经,其后又于唐代诗僧皎燃和尚结为“生相知,死相随”的缁素忘年之交。

佛教对茶道的渗透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西汉未,自印度传入中国;东汉初,在封建统治阶级中间流行,宣扬“人死精神不灭”,因果报应,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言,不饮酒,慈悲为本,行善修道等教义。

佛教对茶道的渗透,史料中有魏晋南北朝时期丹丘和东晋名憎慧远嗜茶的记载。可见“茶禅一味”源远流长。但形成气候笔者认为始启中唐。

陆羽“更隐茗溪”后,以湖州为中心,积极开展茶事活动,与颜真卿、孟郊等名僧贤达交往密切,他们谈经论道,品茗赋诗。从而推动了茶道的形成和发展。

茶道的兴起,推动了寺院中茶会、茶宴和各种形式茶道的流行。唐代茶事诗中各有描述,因限于篇幅,摘句抄录于后:武元衡:虚室昼常俺,心沅知悟空。禅庭一雨后,莲界万花中。时节流芳暮,人天此会同。不知方便理,何路出樊笼。

禅茶一味

最初,茶与佛教的关系是茶为僧人提供无可替代的饮料,而僧人与寺院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进而,在茶事实践后,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思想内涵方面的共通之处,如“静、苦、凡”。

其一曰静

茶道讲究“和静怡真”,将“静”作为达到心斋座忘,涤除玄鉴、澄怀味道的必由之路。佛教也主静。佛教坐禅时的无调以及佛学中的“戒、定、慧”三学也都是以静为基础。佛教禅宗便是从“静”中创出来的。在静坐静虑中,人难免疲劳发困,此时,唯有茶能提神益思克服睡意,茶便成了禅者最好的“朋友”。

其二曰“苦”

佛理以“四谛”为总纲。即“苦、集、灭、道”。佛以为,人生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等,佛法求的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参禅即是要看破生死观、达到大彻大悟,求得对”苦”的解脱。茶性也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情则上清矣”,从茶苦中有甘的特性,佛家可以产生多种联想,帮助修习佛法的人在品茗时,品味人生,“参破”苦谛。

其三曰“凡”

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曾说:“须知道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一语中的。茶道的本质确实是从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琐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禅也是要求人们通过静虑,从平凡的小事中去领悟大道理。

禅和茶的传说

“禅”是梵文“禅那”的省音译,意译为“思维修”,“静思虑”。是通过静坐调节身心,超越狭隘的自我的修习方法。

相传赵州禅师“吃茶去”的公案的故事:有两个远方来求禅悟道的客人,赵州禅师会见时,问其中一人,可曾来过此处,那人回答说没有,赵州禅师说:“吃茶去!”接着,他又问另一人,是否来过此处,这个人回答说来过,赵州禅师仍然还是那句话:“吃茶去!”站在旁边的寺院里的一个僧人很是不解,他问禅师,未曾来过此处的人,让他吃茶去,来过的人,为何还让他吃茶去?赵州禅师回答他的仍然是那句“吃茶去”。

简单的三个字:“吃茶去”,却将参禅悟道中的真谛,已经讲述的清清楚楚,禅的修正,在于体验和实证,语言表达无法与体验相比,参禅如吃茶一样,冷暖自知,甘苦自明,是别人说不出来的。千言万语,尽在这“吃茶去”三个字中。

古时,佛祖释迦牟尼发现,常饮茶,可以清神解困,后来,我国许多名寺都出名茶。如北宋时,杭州于潜“天目山茶”、宣州宁国的“鸩山茶”、扬州“蜀冈茶”、会稽“日注”、洪州“双井白芽”等。这些历史名茶,就是出于寺僧创制、宣传出来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