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布什家族:主宰美国政治版图的豪门世家
6371500000007

第7章 以商入政:雄心勃勃的中西部豪门(3)

那次与埃夫里尔·哈里曼关于国内政治以及国际形势的走向分歧,并没有给哈里曼家族和布什家族的友谊造成影响——普雷斯科特的竞选也曾经得到哈里曼家族的支持,而且两年之后,埃夫里尔·哈里曼在布什家族以及相关盟友的支持下,成功当上了纽约州州长。

从那次分歧开始,埃夫里尔·哈里曼对布什家族、沃克家族、哈里曼家族的领导地位就已经不如以前那么明显了。相反,虽然当时的普雷斯科特已经将近60岁,注定在政治上不可能走太远,但是布什家族的崛起却成为无法阻挡的事实——埃夫里尔·哈里曼带领哈里曼家族逐渐走下领袖位置的同时,普雷斯科特却带着布什家族逐渐走上了领袖的位置。

布什家族的美国总统梦

接手布什家族后,普雷斯科特·布什就确立了三个布什家族需要遵从的信条:我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我的世界;我并不是真正富有;我为我的国家服务。

1941年,日本轰炸美国珍珠港军事基地,虽然普雷斯科特当时掌控的布什家族的企业以及哈里曼家族、布什家族、沃克家族联合创办的商业银行对当时的德国有大量的投资,但是普雷斯科特还是把自己的儿子送上了对抗德国以及希特勒的战场。

在普雷斯科特的严格教诲下,他的儿子老布什说:“日本人轰炸了珍珠港,我当时立刻想到要去海军航空部队。因为大学要到第二年秋天才招生,所以不得不等等。我真想立即应征入伍,越快越好。”

普雷斯科特虽然对当时的**有巨大的投资,但他还是把自己的儿子送到与之对战一方的前线。这种完全没有政治立场的表现,令很多人都不理解。但那正是普雷斯科特不同于常人的地方——我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我的世界,我并不是真正富有,我为我的国家服务。1941年美国宣布立场之前,普雷斯科特是布什家族以及沃克家族的族长,也是哈里曼家族银行以及投资业务的管理者。可以说,那时一切都必须以家族利益以及盟友利益为出发点。普雷斯科特本着获取最大利润的宗旨,必须不断调节在欧洲各国的投资细节。当然,也包括资助德国****。

但是,美国政府正式表明立场以后,普雷斯科特就必须要从狭隘的家族族长以及商人的角色中脱离出来,必须以一个美国公民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为我的国家服务,于是他就必须把自己的儿子送上战争的前线。普雷斯科特一直都把自己美国公民的身份放在最前面,一直都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除了战争期间让儿子参军以外,他在其他方面也积极为国家利益着想。

1950年,本着为国家服务的原则,在家族企业极具规模,而又感到自己应该对美国人民做些什么的时候,普雷斯科特参与了美国共和党参议员的竞选。虽然第一次竞选失败了,但是之后他吸取教训、弥补不足,两年之后,终于获得成功。

在普雷斯科特的政治仕途一路畅通的时候,他却没有料到,自己以及自己的盟友在政治上的成功会给以前完全没有接触过政治的布什家族带来巨大的困扰。

1954年,布什家族的政治盟友——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把石油行业称为“无责任心的一小部分工业”,因而发起对天然气行业进行限制的《菲利普斯法案》。掌控石油产业的大财团针锋相对,通过政治影响力提出《反天然气限制法案》。但当时对于《反天然气限制法案》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

老布什就曾经认为:“缩小干预范围会刺激更多独立生产者去勘探天然气,这样会增加供给而最终降低价格。”也就是说,老布什这个从事石油行业,毕业于耶鲁大学经济学专业的高才生认为,《反天然气限制法案》是石油大亨们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一个“失误”。

但是,当时很多人并不了解这种策略。对于这种缩小国家对于天然气干预范围的政策,当时的一部分参议员以及石油大亨的想法正如同老布什所说的,“我父亲是一位代表石油消费州的参议员。他与其代表的康涅狄格州选民反对这一法案。他们以为缩小国家干预范围会意味着天然气价格更高。我认为他们错了,那只是30年前我父亲及当地人的想法。”

在当时的石油大亨看来,那个法案对他们十分有利——国家,或者说艾森豪威尔代表的美国政府已经把权力放到他们手中。于是,那些石油大亨开始试图干扰法案在国会的通过情况。

通过幕后的一番游说,该法案于1955年在众议院通过。1956年,该法案再送到参议院时,石油企业开始干预参议院决策,希望参议院能通过这项法案。到后来,石油天然气企业试图收买选民以改变强硬的反对派参议员的态度,甚至他们的这些手段到了明目张胆的地步。而正处在参议员位置的普雷斯科特正是对该法案抱极大成见的众多人物之一。老布什因此收到了来自石油大亨们的传话警告,要求他对自己的父亲进行劝说,让他的父亲转而支持这个法案。老布什向父亲讲述了自己的专业思路以及自己对于法案的看法,指出父亲对法案的认识问题,虽然普雷斯科特听取了意见,但他仍然坚持了自己的反对立场。

老布什十分尊重自己的父亲,虽然他认为父亲的观点以及思路是错误的,但是既然父亲坚持,那么作为他的儿子就必须支持他。因而,面对各种带有辱骂腔调的话语、尖酸刻薄的威胁,老布什说:“我不同意我父亲的立场,但我必须尊重他的立场。”

那段时间,老布什甚至在凌晨还能收到来自当时的得克萨斯州石油大亨锡德·理查森的传话人的电话,要求老布什让他父亲在“缩小国家干预问题上‘改邪归正’”,否则“就要把他这个蠢货撵出近海石油钻探业”。

当时的老布什刚从以前的石油公司辞职,与人合伙经营石油企业不久。作为正处于创业阶段的弱小企业的老板,面对来自美国得克萨斯这个石油大州的行业领袖的威胁,老布什知道自己完全没有抗击能力。而且,他也明白,在得克萨斯州,石油大王锡德如果不想让自己的企业存在,那这里就不会有他的立足之地。

尽管最终在自己朋友的帮助下,石油大王锡德认识到自己的说话方式以及强硬的干预是一种错误,并且亲口向老布什道歉,但是这件事仍然在老布什心里留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

老布什虽然没有将父亲担任参议员和由此引发出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他的生活造成的干扰告诉父亲,但是他却牢牢地将这些记在了心里。通过那次对石油法案的理解,老布什已经知道自己的父亲虽然刚刚60岁,但是他的思路却与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出现的新世界格格不入。

正如同老布什的爷爷以及老布什的父亲,在感觉到自己的前任族长思想太过迂腐而无法再带领家族前进,就勇敢担负起家庭责任一样,老布什从那时起就担负起了自己家族族长的担子,并确认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政坛,而且必须当上总统。在他看来,只有在自己的家族攀登上政坛的“总统”这个高峰后,才不会有人敢在电话里用威胁的口气警告自己,自己也不用因为别人的随口威胁而担心不已。